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自2007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青少年体育增强青少年体质的意见》(中发〔2007〕7号)发布以来,各地积极加强学校体育卫生工作、促进青少年健康成长,在学校体育工作中取得了明显成效。为表彰先进,发挥典型示范作用,教育部于今年4月27日发文表彰了100个"全国阳光体育先进县"。对此,本刊将予以高度关注,并于本期刊发江苏省铜山县的阳光体育运动开展经验,今后也将陆续报道各先进县的活动开展情况和相关经验。同时,也希望广大一线教师能够充分重视起来,将中央7号文件落到实处,切实提高广大青少年的身体健康水平。  相似文献   

2.
《体育教学》2008,(8):29-30
由全国亿万学生阳光体育运动领导小组办公室主办、共青团中央新时代青少年体质健康促进中心承办、北京师范大学燕化附属中学协办的“阳光体育奥运夏令营”于2008年8月19日~23日在京举行。此次夏令营以北京奥运为契机,切实加强青少年体育、促进青少年体质健康,落实全民奥运,展现阳光体育运动。  相似文献   

3.
青少年体质健康关乎人民幸福、民族振兴、国家富强。中小学体育是促进青少年体质健康、全面发展的关键驱动因素。“双减”政策背景下,为促进广大青少年学生体质健康,运用文献资料、逻辑分析等方法,基于场域—资本—惯习分析框架,对中小学体育促进青少年体质健康的现实困境与纾解路径进行研究。研究认为:中小学体育中孕育“强体、立德、增智、育美、尚劳”功能,具有促进青少年全面发展的价值意蕴。当前,我国中小学体育促进青少年体质健康的现实困境体现在:学校分层体育位置边缘化,学校体育开展的资本保障供给不足,“唯分数论”传统惯习固化,影响青少年体质健康发展。基于此,提出“双减”政策下中小学体育促进青少年体质健康的纾解路径:以提升学校体育场域位置为关键,不断提高青少年运动技能;以不断完善学校体育资本供给为保障,提高中小学生课后体育服务质量;以破除“唯分数论”传统惯习为导向,促进青少年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4.
促进学生运动参与的因素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从2005年全国及陕西省青少年体质健康调研的结果来看,青少年体质问题是比较严重的,青少年身体形态发展水平继续提高,营养状况改善,但体质方面的指标在下降,我国青少年体质不断下降的状况令人担忧,使人警醒。学生体质下降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主要因素为社会、教育、体育三大因素。  相似文献   

5.
这是第二次走进上海师范大学校园,第一次也是缘于青少年体育健康高层论坛活动。由教育部体育卫生与艺术教育司和上海市教育委员会主办的“2007青少年体质健康上海论坛”就在这里举办,来自全国教育系统、体育系统、  相似文献   

6.
为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决定关于“强化体育课和课外锻炼,促进青少年身心健康,体魄强健”精神,落实“教育规划纲要》有关要求,进一步推进“学生体质升级计划”的有效开展,更好地将营养健康、环境教育与体育教学有机融合,总结交流2013年开展“学生体质升级计划”主题活动的情况,搭建交流平台,分享各地经验,由中国教育学会体育与卫生分会主办的全国“学生体质升级计划”主题活动总结会议于2014年4月23~25日在厦门市召开。  相似文献   

7.
我国青少年学生的体质连续20年不断下降,已引起了党和政府的高度重视:从2006年12月的全国首次体育工作会议的召开,到2007年4月23日,胡锦涛总书记主持中央政治局会议讨论青少年体质下降问题;随后的4月29日,全国同时进行“全国亿万学生阳光体育运动”启动仪式——全国学生同时进行体育活动一小时;  相似文献   

8.
新中国成立以来,党和政府十分重视青少年的体质和健康,并先后制定了一系列政策和措施来确保提高青少年体质和健康水平。2002年8月,教育部、国家体育总局联合下发了文件要求“自2003年新学年开始,所有高等院校实施“学生体质健康标准》”(以下简称“标准》)。在2004年第7届全国大学生运动会期间召开的全国高等学校体育工作座谈会上,教育部部长周济要求,高校主要负责人要作为学生体质健康的第一责任人,加强对学校体育工作的领导和管理,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要把学生的体质健康作为衡量学校教育质量的重要评价指针。教育部体育卫生与艺术教育司司长杨贵仁也强调,《标准》是促进学生体质健康发展、激励学生积极进行身体锻炼的教育手段,是学生体质健康的个体评价标准,也是学生毕业的基本条件之一。另外,在教育部本科教学水平评估中,将高校大学生体育健康达标率列为一项重要的评估指标。由此可见,《标准》的制订和推广实施在我国学校体育工作中所处的重要地位。  相似文献   

9.
“快乐体育”对学生体质影响的面面观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学生体质健康的下滑引起社会的高度重视,引发了新一轮体育教学改革,我们对现在实施的“快乐体育”进行反思很有必要。我们应该明确:“快乐体育”应当是“针对身体的教育”。学校体育教学应该以完善人的身体为主要目标,提高人的体质,学校体育要真正承载起青少年学生体质健康提高的历史使命。  相似文献   

10.
王采 《游泳季刊》2000,(2):21-23
2000年2月,由卫生部、教育部、国家体育总局召开的“中国青少年营养与体质状况”座谈会资料显示,我国中小学生过重的课业负担,时间稀少的体育锻练和户外活动,已导致体质下降,并严重影响孩子们身心健康发育。全国学生体质状况调查结果,广州中小学生体质达到上等水平的仅有两成。  相似文献   

11.
李红 《体育世界》2008,(11):28-29
在青少年体质持续下降的今天对高校体育管理工作进行反思,研究认为:青少年体质持续下降反映了高校体育管理工作的不足,给高校体育管理工作带来了思考,当前高校体育管理应要树立“健康第一”和为学生服务的理念,执行并完善学校体育相关法规制度,重视体育与健康课教学和课外体育活动的指导和管理,落实教学和科研并重的学校体育工作。  相似文献   

12.
2007年4月29日,教育部、国家体育总局、团中央启动了“全国亿万学生阳光体育运动”。两年来,在党中央、国务院的高度重视和正确领导下,各地认真学习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青少年体育增强青少年体质的意见》(中央7号文件),广泛开展亿万学生阳光体育运动,促进广大青少年积极参加体育锻炼,使学校体育工作呈现出生机勃勃的新局面。  相似文献   

13.
中学校园“阳光体育”实施模式探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一、问题的提出 2007年4月7日,国家体育总局、教育部、团中央向各省市自治区下发了拱于启动亿万学生阳光体育运动的通知》,2007年5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青少年体育增强青少年体质的意勋隆重出台。其目的就是针对近20年全国青少年体质持续滑坡下降的情况而采取的强化措施。上海市教育委员会推行“阳光体育——每天锻炼一小时”已有近一年时间了。  相似文献   

14.
2008年5月7日是《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青少年体育增强青少年体质的意见》(以下简称“中央7号文件”)正式发布一周年的日子,作为指导学校体育工作有史以来规格最高的文件,体现了党中央、国务院对青少年体质的高度重视,同时,教育部也相继下发了《教育部关于学习贯彻“中央7号文件”的通知》和《教育部办公厅关于在新学年贯彻落实“中央7号文件”精神切实加强学校体育工作的通知》,  相似文献   

15.
为探寻近10年以来我国青少年体质健康领域的研究热点以及未来走向,利用Bicomb软件以及SPSS软件对中国知网(CNKI)上搜索的2006-2015年间453篇文献进行关键词共词分析、聚类分析和多维尺度分析.结果显示:(1)近十年来青少年体质健康领域研究的热点与政府出台的相关政策文件和学校体育教学密切相关;(2)青少年体质健康领域研究的热点主要集中在“青少年体质健康现状与促进”“学校体育教学”和“对青少年体质存在的问题、原因以及对策的探讨”三大方面.  相似文献   

16.
5月24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青少年体育增强青少年体质的意见》公布和25日国务院加强青少年体育增强青少年体质电话会议后,在全国引起了强烈反响。各级党和政府及相关部门,积极响应,认真学习,制定措施,贯彻落实。  相似文献   

17.
美国学校体育与青少年体质健康促进,从分析、指导、合作到评估,建立了一套科学完善的技术框架。在这一技术框架下,美国青少年体质健康促进取得了较为明显的效果。借鉴美国学校体育与青少年体质健康促进的技术框架,有助于我国将“阳光体育运动”的开展纳入规范化、科学化、制度化的轨道,深入全面地实现对我国青少年体质健康的促进.  相似文献   

18.
隋彬  李林 《体育师友》2008,(5):57-59
20多年来青少年体质持续下降是不争的事实,通过对学校体育的改革是增强青少年体质的主要渠道勿庸置疑。然而,仅仅依靠学校体育改革提高青少年体质难以形成健康的可持续发展理念。通过分析影响青少年体质下降的非教育性因素,并找到对策,可对学校体育工作起到相辅相成的作用,从而实现课内——课外一体化,有利于青少年锻炼身体习惯的养成,从而有效地增强青少年体质。  相似文献   

19.
本文以25年间六次全国学生体质调查数据为依据,对辽宁省7~18岁青少年的身体形态、机能和素质等体质状况进行动态分析与探讨,了解辽宁省青少年学生的体质健康状况变化趋势,研究他们体质变化的特点和规律,探讨改善和增进学生体质健康的措施和途径,为辽宁省乃至全国制定体育卫生政策、为学校体育课程设置、体育教育改革等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20.
<正>一、东城区学校体育工作情况介绍北京市东城区作为"全国群众体育先进单位"、"全国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工作先进城区"、"全国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工作先进地区",多年来坚持全面实施素质教育,认真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青少年体育增强青少年体质的意见》(中发7号)和北京市实施意见,遵照教育部《关于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