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语文教学的目的是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和写作能力。让学生多阅读,在阅读中提升自己的文化底蕴,已经成为我们语文教学的宝贵经验。新颁布的《语文课程标准》也提出了有关阅读的建议和要求:语文教师要激发并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拓展阅读面,创造时间和空间让学生亲近文本,享受阅读,让学生养成一种读好书、好读书、读书好的良好学习习惯。在平时的语文教学中经常鼓励学生自主阅读,并做好读书笔记,养成一种不动笔墨不读书的阅读习惯,提高学生的阅读质量。  相似文献   

2.
语文教师要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拓展阅读面,创造时间和空间让学生亲近文本,享受阅读。让学生养成读好书,好读书,读书好的良好学习习惯。从阅读中感知生活、认识世界、陶冶情操,通过阅读修正自己、提高自己、愉悦自己,使学生在潜移默化,循序渐进中从"阅读"走向"悦读"。  相似文献   

3.
让学生养成良好的读书习惯是学生在语文学习中极为重要的一环。所以在语文教学中要注意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使学生想读书、爱读书、读好书,养成良好的读书习惯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4.
叶圣陶在《学习语文要养成好习惯》一文中说:“有好习惯也有坏习惯,好习惯养成了,一辈子受用;坏习惯养成了,一辈子吃它的亏,想改也不容易。”在教学中,培养学生的阅读习惯是实施课外阅读的需要,也是学生精神成长的需要。我们一定要促使学生养成并保持良好的阅读习惯,让他们常读书、爱读书、会读书。学生养成了良好的阅读习惯,不仅有助于他们的语文学习,对他们开阔视野、丰富生活也大有好处,可谓终身受益。  相似文献   

5.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孔子曾说过,对于一件事,“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兴趣会让学生产生阅读的内部动力,会让学生养成良好的读书习惯。复旦附中教师黄玉峰曾自豪地说过:“学生们爱读书,会读书,将来养成终生与书为伴的习惯,我的教学就成功了一半。”可见,养成习惯的前提是激发兴趣,有了兴趣,学生才会主动去了解、去研究。在了解研究的过程中,渐渐培养学习的持久性,提高自主学习、自主阅读的能力。所以帮助学生培植起阅读的兴趣是每个语文教师的责任,也是语文教育走向成功的机遇。  相似文献   

6.
为可以借助故事和教材内容,还有开展活动。激发学生的读书乐趣,激活学生的读书欲望。培养学生阅读的方法,指导学生阅读。让学生坚持阅读,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  相似文献   

7.
让学生养成整本书阅读的习惯有利于提升学生的阅读能力,强化学生的阅读效果。所以高中语文老师要高度重视学生良好阅读习惯的养成,引导学生多进行整本书阅读。这样不仅能够帮助他们养成好的阅读习惯,还能让他们积累更多的知识,并切实提升学生阅读能力。主要论述整本书阅读在高中语文教学中的具体应用策略。  相似文献   

8.
课标要求的小学生课外阅读量,目前还远远没有落实到位。我们应把学生课外阅读作为学校教育教学的硬任务加以落实,开展丰富多彩的读书活动,让学生养成好读书的习惯;应把学生课外阅读纳入学生综合素质的考核之中,切实开展阅读评价,并将阅读量指标纳入学校的督导评估中。  相似文献   

9.
《语文新课程标准》提出:"培养学生广泛的阅读兴趣,扩大阅读面,增加阅读量,提倡少做题,多读书,好读书,读好书,读整本书。"作为学生应具备的基本能力,阅读习惯的养成是学习好语文和其他学科的最基本的方法,阅读习惯的好坏直接影响着阅读能力的高低,并直接影响学生的终身学习能力。因此,教师应当从小培养学生爱看书、会读书的习惯,以培养他们良好的语文学习  相似文献   

10.
课标要求的小学生课外阅读量,目前还远远没有落实到位.我们应把学生课外阅读作为学校教育教学的硬任务加以落实,开展丰富多彩的读书活动,让学生养成好读书的习惯;应把学生课外阅读纳入学生综合素质的考核之中,切实开展阅读评价,并将阅读量指标纳入学校的督导评估中.  相似文献   

11.
阅读教学的目的在于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和养成认真读书的习惯。阅读,既是教学的目的,又是教学的手段。就培养阅读能力而言,阅读是目的;就养成阅读习惯而言,阅读又成为手段。而阅读教学的最终目的是教给方法,让学生自己会读。教给学生读书方法的过程,就是形成其阅读能力的过程。小学生常用的读书方法一般有边读课文,边查字典的查读;有边  相似文献   

12.
阅读是一种终身教育的好方法,学生养成一个好的阅读习惯对自身的成长将起到潜移默化的作用。针对现如今小学生不爱读书、不会读书来说,无论是学校还是社会,无论是课上还是课下都应该有意识地渗透给学生阅读方法,慢慢培养学生的阅读习惯。  相似文献   

13.
良好的习惯是能伴随孩子一生并能督促其不断改变命运的基石。教师要努力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使学生的课外阅读从阅读数量升级到阅读质量,阅读广度发展到阅读深度,养成爱读书、会读书的好习惯,让孩子受益终身。  相似文献   

14.
新颁布的《语文课程标准》提出了有关阅读的建议和要求:语文教师要激发并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拓展阅读面,创造时间和空间让学生亲近文本,享受阅读,让学生养成良好的读书习惯,提高学生的阅读质量。  相似文献   

15.
阅读是一种习惯,这种习惯在人的一生中养成越早越好。若孩子的家庭和学校不能强化读书的乐趣,他们是不会突然在某一天奇迹般地喜欢起读书来的。因此必须为孩子创造读书的好时机,帮助他们养成这种最重要的习惯。阅读的习惯需要在实践中培养,就和其他习惯一样。实践证明,阅读习惯的养成要以兴趣为突破口,孩子一旦有了兴趣,自己就会不断阅读。心理学理论指出,兴趣是在需要的基础上,在社会实践过程中形成发展起来的。因此要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也必须从学生的"需要"出发,让他们体验到读书的乐趣,从而激发  相似文献   

16.
语文教学,就是要在教学中传授给学生读书的方法,教会学生读书,并且让学生在阅读中爱上读书,养成科学的读书习惯,从而让学生把读书当作自己的一种人生需求,在大量的阅读中提高自己的语文素养,享受读书给自己带来的幸福,让自己的人生飘逸书香。  相似文献   

17.
教师要教给学生好的阅读方法,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帮助他们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让学生自愿读书。笔者认为应从以下三个方面入手:比较阅读——开拓阅读思路,提高认识能力;迁移阅读——加强发散效应,寻找新“增长点”;双向阅读——培养批判意识,突出创造阅读。  相似文献   

18.
让学生掌握科学的读书方法,养成良好的读书习惯,这是中学语文阅读教学追求的最高境界.因此,语文阅读教学必须摆脱"教材"、"应考"的束缚,践行"以课本为基础,走出课本,重内容,轻题型",进行多元"拓展阅读",让学生对阅读产生浓厚的兴趣,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提高阅读学习能力,使阅读教学真正地绽放华彩.  相似文献   

19.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提倡要让小学生"多读书,好读书,读好书"。但是,许多农村小学生由于受各种因素的影响,要么无书可读,要么不爱读书。教师要积极争取家长的支持与配合,为学生创造良好的家庭阅读环境;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加强阅读方法的指导;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课外阅读习惯。  相似文献   

20.
教育家叶圣陶先生说过:"什么是教育?简单一句话,就是要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良好的学习习惯包括很多内容,其中阅读习惯尤为重要。《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要重视培养学生广泛的阅读兴趣,扩大阅读面,增加阅读量,提高阅读品位。提倡少做题,多读书,好读书,读好书,读整本的书。"低年级正是养成习惯的好时期,要想培养学生阅读的习惯,必须从小抓起,从低年级抓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