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郑必达课题小组对我国女排的主要对手(美国、日本、古巴、苏联等国女排)进行了两年多的跟踪分析,系列课题总名为“对中国女排主要敌手国技战术分析及相应对策的研究”,研究方法是通过录相编辑、现场观察统计、再经电子计算机数据处理,分专题写出论文。本文是上述系列课题之一部分,取样于今年举行的“新民晚报杯”、“海鸥杯”比赛,  相似文献   

2.
1 2000悉尼奥运会前世界女排的格局变化历程世界女排大奖赛、世界女排锦标赛、世界杯和奥运会是世界女排排坛的4大赛事,尤其是世界杯赛和奥运会比赛。世界女排各支队伍为了国家的荣誉,为了自身的发展都会非常重视这些比赛,都会不遗余力地在这些赛事中发挥出自己的水平。随着女排历史的发展,世界女排的格局也不断地发生变化。排球规则逐步改进,各队对排球技术和战术不断深入研究和创新。亚洲女排的实力得到了突飞猛进的提高,中国和日本是有代表性的两支队伍。日本女排在1962年、1967年和1974年先后3次获得世界女排锦标赛的冠军。中国女排更是创造了"五连冠"的历史。80年代末期到90年代前期,古巴女排和巴  相似文献   

3.
黄欣加 《体育与科学》1995,(4):44-45,11
1 提出问题 自1895年排球运动诞生至今已有100年的历史,传入中国也已90年了。经过上下几代人的艰苦奋斗,我国的排球运动有了较大发展。由于中国女排曾经称雄世界,加之电视的普及,使我国亿万人民对排球发生了浓厚的兴趣。在女排夺冠的那些日子,许多城市万人空巷,人们聚集在电视机前,为女排加油助威。现在时过境迁,人们仍然关心  相似文献   

4.
一、前言随着排球运动在世界各地的不断普及和提高,各国都在寻找一条培养优秀排球运动员的科学途径。从人才学的角度来看,优秀排球运动员成长过程必然受其本身发展规律的支配。我国在优秀排球运动员培养过程中积累了丰富的经验,总结出排球运动员在时间上的成长规律——“三年成型,五年成材,八年成器”,但对各时期具体情况如何还未见报道。本研究针对我国优秀女排运动员各时期特点进行分析,为教练员对女排运动员培养过程各时  相似文献   

5.
中国上海有线女排是一克有着雄厚实力的国内强队。从1996年中国排球走上职业化道路后,上海有线女排连续夺得四届全国女排联赛冠军,并以中国冠军队的身份参加了三届亚洲女排俱乐部杯赛,获得了二次冠军。 此外,上海有线女排还为中国排坛输送了许多优秀人才。为中国女排在世界比赛中取得优异成绩作出了贡献。 支持上海有线女排的上海有线电视台是全世界最大的有线电视台,1996年俱乐部成立以来,上海有线电视台利用自己的媒体优势,对普及和宣传排球运动起到了很大的推动作用,保障了上海有线女排连续在国内外比赛中夺得冠军。2001…  相似文献   

6.
对2008年我国高水平排球后备人才训练营的女排比赛的进攻技战术效果进行技术统计、比较和分析,结果表明:我国青年女排强攻不强、技战术运用不合理是制约我国排球运动发展的主要因素,并就存在问题和差距提出相应的建议和措施,旨在为今后我国女排在世界比赛中再铸辉煌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
随着竞技排球的快速发展,竞技排球逐渐走向成熟,其运动形式、竞赛方法、规则的变化使得比赛更加激烈和精彩,同时对排球队员的综合素质要求也越来越高.研究通过文献资料法、专家访谈法、录像观察法等对2015年世界女排大奖赛中外女排的主攻队员的发球技术进行对比研究,从中发现我国女排主攻队员在发球技术方面的优缺点并提出相应对策,为中国女排主攻队员训练和培养提供一定的参考.  相似文献   

8.
通过对2002~2003年全国排球联赛、世锦赛、世界女排大奖赛的调查分析,探寻亚洲女排成绩下滑的原因,并提出相应对策,以推动亚洲女排运动的快速发展。  相似文献   

9.
从中国女排在奥运会的表现说明女排姑娘的情商是值得学习的,同时女排精神对排球教学产生了积极的影响,对情商的概念、内涵以及排球教学对激发和培养学生情商的有利条件进行了全面论述,并就排球教学中学生情商的激发与培养的途径和方法进行了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10.
笔者长期在国内一线女排运动队从事体能训练和伤病防治康复工作,通过对中外女排强队训练理念的对比分析,对排球的训练理念、方法及伤病防治提出一些思考,希望排球届人士从中能得到一些启发。一、中外女排训练周期安排的比较训练周期从时间上讲可以是一次训练课、一个训练阶段或一个训练周期。1.一年比赛的周期安排作为高水平的排球运动员,一年比赛周期可分为两个:职业联赛和国家队比赛。联赛赛期一般从当年12月初至次年3月  相似文献   

11.
排球是当前饱受年轻人欢迎的一项体育活动,也是团建、健身的首选运动,在高校的体育课堂中,排球也是最受欢迎的教学科目之一,具有极强的娱乐性、健身性,一方面有效锻炼了学生的体能,另一方面也提升了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拉近彼此距离,培养同学感情。女排精神闪耀着中国伟大的体育及民族精神,内涵极为丰富,将女排精神融入到高校排球的教学实践活动中将极大推进学生的综合素质教育。基于此,本文从女排精神内涵入手,分析女排精神教学价值,并着重阐述将女排精神融入到高校排球教学的具体策略,以期引导学生培养自身的良好精神品质,激发学生学习排球的热情,挖掘其体育潜能。  相似文献   

12.
文章采用文献资料法、数理统计等研究方法,以1952年-2014年世界排坛三大赛事(女排世锦赛、女排世界杯赛、奥运会女子排球赛)为依据,回顾62年来世界女子排球的格局变化,探寻世界女子排球竞技优势转移的轨迹,分析优势国制胜的原因,为我国女子排球运动的发展提供重要的参考价值与意义。  相似文献   

13.
对排球新赛制下的一攻与防反的调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排球新赛制在1998—1999年全国联赛和女排四国赛、女排大奖赛中的实施情况,调查研究了每球得分制给比赛带来的影响及对运动员、教练员的新要求。  相似文献   

14.
2003年步步高全国女排联赛进行得起伏跌宕,而北京仙灵骨葆女排主场位于北京光彩体育馆的免费球市绝对是本赛季女排联赛的一大焦点,它仿佛是一把金钥匙,开启了尘封已久的首都排球市场,并成为中国排球市场的试金石。一个免费球市不因免费而贬低中国排球市场的价值,光彩馆在给我们上了一堂课的同时,更展示出一幅中国排球前景光明的画卷。足球与篮球火爆的球市让排球相形见绌。北京和上海是各个运动项目必须争先抢占的体育市场,两地不仅成为衡量一个体育项目能否成为主流的晴雨表,而且也标志着该项目在中国体育舞台的地位。这两地的排球…  相似文献   

15.
岳金库,作为中国排坛的一位著名的教练员,曾率领辽宁女排连续多年获得全国比赛的冠军。退休之后,他仍致力于中国排球事业。1995年,他与大连环宇通信设备工业公司合作,创建了以青少年选手为主体的大连环宇女排,培养出一大批优秀排球人才。 1999年,大连环宇女排代表大连市出战全国城市运动会,荣获冠军。同年,经上级批准,已降级的辽宁女排与大连环宇电信女子排球俱乐部合并,成立辽宁电信环宇通信女排俱乐部,由岳金库任教练。调整后的辽宁女排,在各方的共同努力下,经过艰苦的努力,在当年的全国女排优胜赛中重新打回了甲…  相似文献   

16.
对我国甲A女排年龄、身高与技术状况的分析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对 2 0 0 0年维达全国排球联赛 (福州赛区 )共 2 0场女排比赛进行现场观察与技术统计 ,运用文献资料法、数理统计法 ,对我国甲级女排技术运用状况及身高年龄情况进行分析 ,探讨新规则实施后对甲级女排技术的影响及对策。  相似文献   

17.
2002年全国女排联赛结束后,上海女排主二传手诸韵颖悄然离队,成为复旦大学莘莘学子中的一员,一代女排名将就这样结束了自己十余年的排球生涯。没有鲜花,没有掌声,  相似文献   

18.
成立于1 958年的福建女排曾在全运会中获得过冠军并向国家队输送了陈亚琼、郑美珠、侯玉珠、李艳等优秀运动员。目前福建女排仍是一支以年轻队员为主的队伍经过几年联赛的锻炼她们正在迅速的成长。全国女子排球联赛(2003-2004)福建省厦门喜梦宝女子排球俱乐部  相似文献   

19.
一、居安思危加速培养后备力量,永葆女排长胜不衰,这不仅是摆在我国排球界面前的一个十分重要任务,也是全国人民十分关注的一件大事。近年来,我国乒乓球界提出“狼来了”的信息后,引起了其它体育项目的关注。国家体委排球处在我国女排1981年和1982年两次世界大赛夺冠后,根据当时世界排坛的信息反馈,预测了未来我国女排后备队伍的实际情况,认为要做到长盛不衰,必须一手抓国家女排的奋勇进取,  相似文献   

20.
在我国现代化社会发展的过程中,体育教学越来越受到社会的重视。在实际开展体育教学的过程中,教师需要将良好的精神品质融入其中,使得学生能够以优质的精神开展学习。排球是近年来我国主要的体育教学内容,在实际开展教学的过程中,会受到女排的影响,特别是在2016年里约奥运会,我国女排获得冠军后,学生对于排球的热爱和渴望也会大幅度的提升。我国的女排在经历了多年的风雨后,并没有褪色,而是愈发的精彩。而且女排比赛所展现出来的各种精神,尤其值得当代大学生学习。近些年来,人们对于高校的教育越来越重视,对于今天的高校教学来说,体育节课也是必不可少的一门必修课程,排球教学作为体育学科的一门选修课程,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不妨融入女排精神,让今天高校排球教学可以做到真正的具有时效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