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8 毫秒
1.
我国校企合作虽已取得了一些实践成果,但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的校企合作开展深度不够,特别是地方高校与企业的合作发展有待进一步提高和深化。本文从协同创新视角分析了地方高校与企业的合作需求及动因,发现加强校企深度合作是地方高校和企业推动协同创新必然选择,共生是地方高校与企业深度合作、协同创新的根本动力。通过加强政府引导与组织协同、共同制定校企协同创新战略、共建协同创新平台、建设有利于校企协同创新的文化氛围可以构建良好的校企共生机制,推动地方高校与企业深度合作与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2.
"卓越计划"是由政府主导,由高校和企业参加的三方合作行为。"卓越计划"模式在执行层面有三个特点,其中"行业企业的深度参与"是"卓越计划"实施的前提,校企教学共管机制的构建是"卓越计划"实施的关键。"卓越计划"模式下校企教学共管机制的构建主要从政府主管部门、高校和企业之间以及校企教学共管系统内部等宏观、中观、微观三个层面来进行,构建的机制主要包括校企教学共管系统的动力机制、运行机制和约束机制。  相似文献   

3.
从协同发展的角度出发,通过学校、政府、企业和协会四个方面,分析目前市场营销专业校企合作存在学校自身条件不成熟、企业和行业协会参与意愿不强烈、政府执行不到位等问题。明确四方主体的职责,建立以政府为主导,其他各主体间相互渗透、相互介入的深入持久的校企合作模式。同时,政府应从宏观层面出发制定校企合作制度,学校、企业、行业协会从微观层面制定并完善执行方案。  相似文献   

4.
企业参与是职业教育提升人才培养质量的关键,只有对企业行为和动机进行本源性的分析才能找到激励企业参与校企合作的方法。从企业处于复杂的社会网络环境出发构建了一个多层次分析模型,从微观、中观和宏观三个层面分析了企业参与校企合作行为的三个动机:经济动机、社会动机和道德动机以及形成动机的机理,并在此基础上构建了政府和市场混合治理校企合作的治理机制模型,以期有助于今后校企合作的实践。  相似文献   

5.
从校企合作的根本性目标角度进行分析,研究高校就业资源分配机制均衡性发展的有效评价,通过深入挖掘就业资源,对校企合作就业资源分配机制构建全面性进行完善,加强该机制对高校人才就业与企业发展的双重推动作用。研究表明,高校就业资源分配机制构建的核心在于校企合作状态下,对运行机制、评价机制以及监督机制的有效完善,科学确立高校与企业之间的人才发展关系,突出资源分配机制构建的平衡性。  相似文献   

6.
现代学徒制是校企深度合作的产物,也必须通过校企深度合作才能完成人才培养的任务。现代学徒制模式下校企合作具有全方位合作、持续深入合作,企业承担较大的育人责任和育人成本等特点。针对校企合作中存在的缺乏有效的激励政策、缺乏完善的法律规范、缺乏规范的合作机制等问题,需要从宏观和微观两个层面来构建校企合作机制。  相似文献   

7.
校企联合培养模式下人才培养依托双方优势资源,有助于促进高等教育的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对于提高毕业生就业竞争力、为企业提供充足的优质人才具有深远影响。但是,现阶段校企合作过程中始终存在人才培养与市场要求脱节,企业“爱答不理”、学校“一厢情愿”的问题。针对于此,高校要分析国内外研究现状,全面了解国内外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在剖析校企联合培养模式下人才培养重要性的基础上,通过高校层面成为“意中人”、行业企业层面成为“追求者”、政府层面当好“红娘”三点对策来构建人才培养体系,校企共同培养职业素养过硬、道德品质优良、技术技能精湛的青年大学生人才队伍。  相似文献   

8.
校企合作教育模式运行机制建设的探索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校企合作是培养应用型人才的重要途径。现行校企合作教育在保障机制、合作观念、组织运作等方面都存在问题。要解决这些问题,在政府层面须建立校企合作教育的促进保障机制,在学校层面须建立校企合作的主动适应与调节机制,在企业层面须建立校企合作的内在需求机制。  相似文献   

9.
本文通过分析地方校企产学研合作培养研究生的现状和意义,对如何提高中小企业参与地方高校培养的积极性进行了探讨。认为通过提高企业自身对产学研合作培养研究生的主体认识,合理利用地方高校的科技资源及地理优势,积极发挥联合培养研究生对企业创新的推动作用,构建长效的合作机制以及积极的政府引导能达到提高中小企业与地方高校联合培养硕士研究生参与度的目标,最终实现校企合作双赢的目的。  相似文献   

10.
从高职院校、企业、政府3个层面分析目前我国在校企合作、工学结合实施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并从3个层面提出相关的对策。  相似文献   

11.
高职院校与企业在科技创新合作形式还是以松散型为主,合作集中在人才、技术、设备等方面,没有在资金、市场方面联合开展科技创新活动,导致合作难以深入,不稳定,纠纷多,且普遍存在科技与经济脱节的"两张皮"现象.从分析高职院校与企业在科技创新中存在的问题为出发点,着力探讨了构建校企联动紧密型科技创新体系的意义和途径.  相似文献   

12.
近年来,我院汽车整形技术专业对在校企合作工学结合中实现校企双赢的方法和途径进行了探索与实践,以校企合作工学结合运行机制为基础,实施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创新,打造专兼互融双师素质教学团队,围绕企业技术操作工艺流程,深化课程体系与教学内容改革,初步实现了校企合作共建绿色钣喷专业、工学结合共育汽车整形技术人才的双赢局面。  相似文献   

13.
盘锦职业技术学院水产养殖技术专业通过校企深度合作,构建了水产养殖技术专业工作过程系统化的课程体系,对专业核心课程进行了理实一体化课程设计与教材建设,进行了理实一体化教学模式的改革与实践。教学实施过程中,由校内外教师共同在企业的真实生产过程中完成教学任务,将教学过程和企业的生产过程紧密结合,培养了学生的综合职业能力,提高了学生的就业竞争力。  相似文献   

14.
校企合作共建实训基地,可以培养适应现代企业所需要的应用型高技能人才,可以使校企双方互惠互利、合作共赢。依托企业优势,找准对口企业,在校企合作共建校外实训基地的基础上,探索"厂中校"的办学模式,是一种有益的探索。江苏城市职业学院与南京宁庆数控机床制造有限公司进行了校企合作共建校外实训基地,在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中大胆地尝试了"厂中校"的办学模式,使其更加适应于市场对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人才培养的需要。  相似文献   

15.
校企合作是高职院校的一种基本办学模式,对高职教育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但由于我国高职院校和企业之间的合作还不成熟,由各种原因引起的民事纠纷频频出现。本文通过对我国高职院校校企合作中民事纠纷的成因进行分析,提出应当从转变校企双方对待校企合作的态度、努力以建设性的理念应对纠纷、完善政策法规和建设双方共同利益机制等方面出发避免民事纠纷的出现,为高职院校校企合作的良性发展扫清障碍。  相似文献   

16.
从语义脚本、概念复合论等四大视角宏观勾勒认知领域幽默言语理论研究基本现状,同时也分析其中微观问题,认为幽默语义跃迁过程中隐含着被忽略的"释话"过程;而会话幽默中的共同心理预设实际上即是人们以知识结构的方式形成的趋同的社会心理默契。  相似文献   

17.
经济危机下高职产学研合作新机遇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缺乏技术和人才需求造成企业缺乏产学研合作积极性,高职产学研陷入困境.经济危机的到来刺激了企业的创新转型,对于技术创新和高技能人才的需求促使企业逐步转向对外寻求产学研合作,而高职院校本身具备应对企业技术和人才需求的特殊优势,二者的契合给高职院校的产学研合作带来了难得的机遇.面对新形势,高职院校要提高科研水平、完善人才培养机制、优化运行机制、健全产学研管理制度等.  相似文献   

18.
高职院校产学合作教育是高等职业教育改革与发展的战略主攻方向,也是提高自主创新能力的重要途径之一。在分析创新系统、高职院校产学合作教育的一般构成和理论研究取向的基础上,提出了中国高职院校教育创新系统的构成及构建思路。  相似文献   

19.
近年国家政策力推教育优先发展,要深化产教融合,高职院校应为提高其人才培养质量与行业企业开展深度合作,“厂中校”培养模式是高职院校与企业深度合作的重要模式。探讨艺术设计类专业校企合作模式发展存在的问题,以广东省外语艺术职业学院“玉器设计与工艺”专业为例分析“厂中校”模式,总结在“厂中校”实践中获得的启示,为高职院校艺术设计类专业开展校企合作以及“厂中校”教学提供了可参考的策略和思路。  相似文献   

20.
当前,微博这一新媒体技术为高校学工人员工作既提供了机遇,也带来了巨大挑战。因此,微博时代的高校学工人员,必须通过宏观层面的三个方面思路创新和微观层面的三个层次角色重构来增强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实现思想政治教育从"他育"到"自育"的转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