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田野  杜荣 《科学学研究》2011,29(8):1190-1197
 基于IT服务外包背景下知识共享、知识转移、信任等理论,分析了IT服务外包项目中发包方向接包方的知识转移、接包方对发包方的知识共享、接包方感受到的发包方对接包方的信任、接包方与发包方之间的文化相似度等因素间的相互关系,以及对外包绩效的影响;提出了一些假设,建立了理论模型;设计了调查问卷,对北京中关村软件园、西安软件园、上海浦东软件园的20家从事IT外包业务的企业中参与IT服务外包项目的391名员工进行问卷调查;并运用统计分析软件AMOS17.0建立结构方程模型,对收集的293份问卷进行数据分析,根据实证分析结果提出了实践建议。  相似文献   

2.
从服务外包视角,考虑服务发包方和服务接包方知识共享时知识收益及溢出损失,构建服务外包供应链利益生成模型,分析服务发包方和服务接包方选择知识共享策略的理性条件,并引入"收益共享+成本共担"契约对服务外包供应链利益进行分配,探究有无契约、知识整合能力对服务外包供应链利益的影响并进行仿真分析。研究表明,双方知识整合能力较强时双向知识共享比单向知识共享时服务外包供应链的利润更大,知识共享的理性条件是知识共享收益大于知识共享成本;"收益共享+成本共担"契约下服务接包方与发包方收益共享份额与成本共担份额一致时服务外包供应链整体利润比无契约时的整体利润更高。  相似文献   

3.
黄烨菁 《科研管理》2012,33(6):40-47
在当代跨国服务外包市场上,以印度为代表的新兴市场国家外包供应商有非常活跃的表现,相关的外包项目也呈现技术含量与管理复杂程度的不断提高,由此引发的理论思考是,服务外包如何作用于接包方的技术发展。本文运用国际化生产的知识管理理论与价值链分析方法,以软件外包为分析对象,通过分解软件外包开发的价值链,研究跨国服务外包内含的知识属性以及知识转移的机制。论文提出:首先,当接包方承接的外包业务沿着软件开发价值链由低端向高端发展,外包活动覆盖的价值链环节呈现知识默会性程度的逐级提高,知识管理方式也从编码化传播为主的管理方式发展为编码化传播与个人沟通两种知识管理方式的组合;其次,发包方外包战略的演进与接包方吸收能力建设是影响知识转移机制最重要的两个因素,跨国企业国际化战略的阶段性演进推动知识转移形态从单方向地知识学习和信息获得发展为合作双方的知识共享与基于双向交流的合作知识管理,引发接包方逐步参与跨国企业的开放式创新体系,实现专业化优势的扩大与综合创新能力的升级。而接包方根据项目要求的组织支持和相关措施也确保了项目发包方、接包方现场团队和接包方离岸团队三主体之间充分的沟通,当接包方辅之以自主技术投入,将有力促进知识转移的转化。  相似文献   

4.
刘伟  邸支艳 《科学学研究》2016,34(12):1865-1874
IT外包是一个知识密集的过程,知识转移是影响外包绩效的关键。本文基于IT外包接包方视角,构建了以关系质量中的三个维度:信任、满意和承诺以及知识缄默性为影响因素,以接包方的知识接受意愿和吸收能力为中介变量的概念模型,研究这些因素对IT外包知识转移的交互影响。基于结构方程模型对收集来自规模较大的IT外包公司的217份有效调查问卷进行实证检验。研究发现在关系质量对IT外包知识转移的作用过程中,接包方的知识接受意愿和吸收能力起到显著的中介作用。信任、满意和承诺对接包方的知识接受意愿具有显著正向影响,信任和满意对接包方的知识吸收能力具有显著正向影响。知识缄默性对IT外包知识转移具有负向影响,关系质量中的信任和满意维度对知识缄默性与知识转移之间的路径关系具有显著调节作用。  相似文献   

5.
针对开放式创新下合作型研发外包中知识转移行为,考虑到这种类型的研发外包中发包方和接包方的知识转移关系较以往有所不同,论文研究了发包方和接包方的知识转移行为和策略。依据发包方和接包方所采用的不同策略,构建了二者的收益矩阵,并以此建立研发外包中知识转移的演化博弈模型,从中分析得到发包方和接包方知识转移行为的演化稳定策略。结果表明:接包方和发包方的知识转移侧策略选择与二者的收益比例密切相关,当二者的知识转移收益比例的取值范围发生变化时,其演化稳定策略也随之变化。并分析了转移成本、知识投入以及合作研发能力对于演化稳定策略的影响。然后针对在知识转移中发包方或者接包方“搭便车”的行为问题,分析了在加入激励机制情形下所呈现的演化博弈结果。最后利用数值模拟法,验证了模型和结论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6.
情境因素对软件外包过程中知识转移的影响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知识共享及软件外包领域的已有研究成果基础上,分析了软件外包中的知识转移过程;在对西安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管委会分管软件外包的有关负责人以及西安软件园从事软件外包业务的七家软件公司进行访谈的基础上,识别出软件外包中影响知识转移的各种情境因素,提出情境因素对软件外包过程中知识转移影响的概念模型;分析了各个情境因素对软件外包中知识转移的影响,分析表明:地理距离、法律体系与行业政策、基础设施与技术水平、文化情境等各个情境因素作为调节变量影响着发包方与接包方发送和吸收知识的意愿和能力对知识转移效果的影响,从而在某种程度上间接影响软件外包的绩效。  相似文献   

7.
以中国接包方为研究对象,基于122个离岸研发外包项目,结合问卷调研与档案数据,使用层级回归分析对离岸研发外包中接包方内外部流程整合与项目绩效关系,以及心理距离和团队差异对上述关系的调节进行实证检验.结果表明:外部流程整合与项目绩效之间表现为倒U关系,且心理距离能够调节其变化率和对称轴;内部流程整合与项目绩效之间表现为正U关系,且团队差异能够调节其变化率.研究结论为中国接包方的流程整合策略提供了借鉴.  相似文献   

8.
本研究从社会交换理论角度,研究了双方知识缺口、发包方对接包方的依赖和价值认同对降低发包方知识保护的作用以及发包方知识保护对知识获取质量的影响。提出了4条假设,并采用180个离岸IT外包项目数据进行了检验。研究发现,发包方知识保护降低了接包方知识获取质量,双方知识缺口与发包方知识保护之间呈倒U型关系,发包方对接包方的依赖和价值认同会降低知识保护的程度。  相似文献   

9.
综合考虑IT外包中接包企业知识管理对外包成功的潜在影响,探讨了外包合作中知识管理与接包企业外包成功的关系问题。以知识管理理论、服务外包理论为基石,从IT接包企业的视角出发,并引入知识黏滞性作为调节变量,深入探析IT外包接包企业知识管理对接包企业外包成功的作用机理问题,并运用SEM结构方程模型进行实证分析。实证结果表明,接包企业知识管理对外包成功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知识黏滞性在二者之间起到负向调节作用。  相似文献   

10.
服务外包中接包企业对商业秘密的自我保护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服务外包业务多会涉及商业秘密,对商业秘密的保护是不少外包项目顺利进行的必要条件.实践中,接包企业对自身商业秘密保护的问题往往被忽视.接包企业不仅要履行保护发包方商业秘密的义务,也应保护好自己的商业秘密免遭泄露,特别是在离岸外包中,面对有着保护商业秘密丰富经验的发包方,接包企业采取有效措施保护好自己的商业秘密显得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