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让我们分析一下一个人"报仇"所需的投资. 时间的投资--有些"仇"不可能说报就能报,三年、五年,八年、十年,甚至20年、40年都有可能报不成.就算报成了吧,你自己也已经老去了.  相似文献   

2.
金祖良 《兰台世界》1999,(11):38-39
今年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50周年和大连建市100周年.在我们纵情欢庆的时候,千万不能忘记"落后就要挨打"的历史教训.旅顺口屡遭帝国主义列强的践踏和蹂躏,在俄国统治七年多之后,日本又统治40年,并在旅顺制造了侵略中国的第一次大屠杀事件.  相似文献   

3.
"亦步亦趋"不可滥用 2006年山东省公务员考试出过一道判断题.题目引用了2005年9月21日<中国青年报>的一句话:"你闲庭信步地徜徉在影坛不温不火,却初显大家风范,前辈对你宠爱有加,赞词不断,而你却依然平静如初,亦步亦趋."指出"这句话中存在着别字、用词不当等多种错误",错误之一就是"亦步亦趋"的误用.为什么?首先让我们考察一下这条成语.  相似文献   

4.
期刊主题化运作的"优"与"思"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主题化运作方式是国外一些期刊常采用的编辑策略,近年来,国内有些期刊也在积极尝试使用这种方法扩大期刊的竞争力与影响力.从2004年第1期起,我刊每期都围绕<本期视点>集中就某一专题进行多层面、多视角的探析(<本期视点>的内容约占全刊版面的1/4).2004年第6期,我们甚至还出版了一期以"教育评价"为主题的专刊.在实际运作过程中,我们深感这种方式之"优",也备尝这种方式之"难".在我们看来,要使这种对大多数期刊编辑来说还不十分熟悉的编辑运作方式发挥其最大效益,最为重要的是"边做边思边调整",因为我们在操作中产生的若干个"问号"大多难以在理论书籍上找到答案.换言之,解决这些难题需要的是"实践智慧".在此,笔者愿结合本刊的实践,与大家分享我们对主题化运作方式的阶段性反思成果.  相似文献   

5.
根据中共中央组织部和贵州省委组织部关于整理人事档案的文件精神,按照黔东南州委组织部的安排部署,要求我院人事档案在2008年末至2009年初达"三级"标准.为迎接达标检查,学院领导高度重视,成立了人事档案整理工作组,2008年8月,我们有幸被抽调到工作组参加整理人事档案,历时七个月的时间.我们深刻认识到整理人事档案的重要性,摸索出整理人事档案的具体要点和方法,为加强交流,互相学习,提高工作效率和工作质量.  相似文献   

6.
"知识经济与图书馆"专题笔会   总被引:17,自引:1,他引:16  
[本刊主持人]踏着岁月匆匆的脚步,我们走进了本世纪最后一年--1999年,进入1999年,新世纪的曙光就在前头.在这世纪之交,一种全新的经济模式--知识经济已初见端倪.无疑,知识经济将给人类社会和人们生活带来巨大的冲击.  相似文献   

7.
时下,最时兴的一个词,叫"与时俱进".除了字面的意义之外,应该还有一层,那就是要随着时势的变化而变化.在我们出版社内部实施十几年至今的选题管理制度,也到了应该改变的时候了.  相似文献   

8.
从2008年到2022年,北京、奥运会、开幕式,激动的心情相似,却呈现出两种不同风格的中国叙事.奥林匹克五环见证了 2008年以来中国经济的腾飞、体育事业的进步,见证了中国与世界更紧密的连接,因而,当下的我们不用再对五千年的文化一一赘述,而是更多地把"人"的故事娓娓道来.媒体也逐渐从宏大叙事转向个体叙事,从浓墨重彩走向...  相似文献   

9.
鸦片战争后,香港报业率先勃兴,成为外国人在华办报的第一个重要基地.自1841年至1860年的20年间,香港先后出版的英文报刊有17种,加上中文报刊的数目,超过同期包括上海在内的全国所有地区的总和.①我们将其称之为近代报业发展的"港中心"时期.  相似文献   

10.
中译本<童年的消逝>译自维塔奇书局的再版,初版于1982年.这确实是一本充满了智慧的作品.它提供给我们一个全新的视角,重新审视媒介如何深刻地影响了我们的世界与周遭的生活.童年从何而来?又缘何消逝?  相似文献   

11.
2007年2月12日,我们准备搭乘东方航空公司5398次航班从南宁返沪,在南宁机场托运行李时,工作人员称我们托运的一小箱子水果包装得不合格,要求我们重新打包,于是我们把水果箱搬到了打包服务台.  相似文献   

12.
梁迎利 《传媒》2001,(9):17-20
2001年7月13日是让全中国人民和全世界的华人热血沸腾的一天.因为这一天我们伟大祖国的首都--北京,在国际奥林匹克委员会(IOC)第112次会议上以56票的多数胜出,获得了2008年第29届奥运会的举办权.  相似文献   

13.
古都兰台奏新曲,而今迈步从头越.当新千年的第一春到来之际,鄂州兰台人擂响了开展"档案科技年"活动的战鼓.半年过去了,让我们通过以下一些侧面,去寻觅那走过的足迹.  相似文献   

14.
阿里木,这个39岁的维族汉子被人们誉为"烤羊肉串的慈善家",整整8年,他在贵州省毕节市用烤羊肉串攒下的10多万元,资助了上百名贫困学生.今年1月,阿里木以最高票数当选"中国网事·感动2010"年度网络人物,引发了全社会的关注.今年初,阿里木被中宣部推为重大人物典型. 自2008年4月我们第一次发掘并采访报道阿里木以来,两年多时间里,我们持续关注并多次报道其事迹,与阿里木结下非常深厚的友谊.  相似文献   

15.
《出版经济》2021,(2):8-10
实事求是地讲,1949年新中国成立,如果仅仅是在内战中打败了国民党,还不足以在全世界面前充分展示这个政权的合理性、合法性,因为那毕竟是国内战争的胜利.我们当时需要一场对外战争的胜利.1950年6月25日,朝鲜战争爆发;9月15日,美军在仁川登陆,准备大举北进.尽管当时新中国刚刚建立,国内百废待兴,急需经济建设;军队长期...  相似文献   

16.
房山区红色文化底蕴深厚,有两个"红"即"红色背篓"与"红色邮路".本文就讲讲"红色背篓"的故事. 房山区周口店镇黄山店村是"红色背篓"的发源地.1958年到1965年的7年时间里,黄山店分销店负责人王砚香带领6名职工,为供销合作社的历史书写了光辉灿烂的一笔",背篓商店"也成为全市和全国学习的先进典型.1965年"背篓商店"的接力棒交到了白金海手中,白金海带领分销店的职工继续将"红色背篓"精神传承下去.从房山区档案馆馆藏的一组"背篓商店"的老照片中,可以找到王砚香、白金海等人当年的身影.近日,我们也采访了"背篓商店"的传承人白金海,今年85岁的白老先生对那段经历仍然念念不忘,他翻看着老照片,为我们讲起那段红色的记忆.  相似文献   

17.
宋超 《编辑学刊》2007,(2):12-14
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进入新世纪以来的六年半中,中国期刊业取得了丰硕的成果,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当前,包括期刊界在内的全国出版界的同志都在认真思考和研究这样一个课题,就是,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文化的过程中,我们究竟应该有怎样的地位和作为.在这样的背景下,中宣部和新闻出版总署选择年终岁首这样的重要时刻,在上海召开这样一个全国性的期刊经验交流会,我感到这是着眼长远、谋划全局的一个重大举措.对我们上海期刊工作及整个新闻出版工作是个很大的促进.我想借今天这个机会,结合我们对《咬文嚼字》等期刊办刊经验的一些思考,谈四个方面的体会.  相似文献   

18.
《出版参考》2004,(18):31-31
记者:当年埃克斯摩从书商起家,为什么后来进入了出版? 诺维科夫:埃克斯摩于1991年成立时就是卖书,因为当时的出版业全部属于国家.而且我们当时也不会搞印刷,但是我们逐步学会了这一行.开始我们从国营出版社那里买书,稍后我们参与到出版社的出版策划之中,到1993年我们就独自完成了大约每月出版一本书的目标.  相似文献   

19.
吴静 《图书馆杂志》2007,26(11):94-96
2000年7月,我才上高一,在家乡常熟参加学校举办的一个学生干部夏令营,获得到北京七日游的机会.有一天,主办方安排我们听了一个讲座,其中有一位主讲人宋英杰先生在讲座结束时分发给我们每个人一本他的签名本<气象节目主持纵论>.  相似文献   

20.
在我近20年的记者生涯中,采访过很多人,施蛰存伯伯是我在<交际与口才>当记者时最初"练手"的对象.那是1995年6月23日,正值我们杂志开办第二年,有个栏目"名人访谈"缺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