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作为一衣带水的邻邦,作为同属于儒家文化圈的东亚国家,中韩两国在传统根基、生活方式、价值观念等方面都存在着相通性,我们对其电影的审美有着一种与生俱来的亲缘性,因此韩国电影在我国也受到人们的喜爱.就韩国电影界而言,除了依然活跃在影坛上的少数中老年导演(林权泽、裴昌镐、张善宇等)外,其创作的主力己让位于近几年涌现出来的一批新锐导演(李沧东、姜帝奎、金基德、朴赞旭、洪尚秀、郭在容、曹振奎等),这些年轻的担当创作主力的电影导演的创作对我国电影美学具备相当的借鉴价值.  相似文献   

2.
电影作为一种艺术形式,经历了一百多年的发展,形成如今独特的景观,它综合多种艺术形式从而在时间和空间上展现其魅力所在。然而随着上世纪60年代末法国新浪潮的发展,由《电影手册》诸多编辑提出的“作者论”强调了电影创作中导演对艺术形成起到的重要作用,电影的风格形式和主题内涵便和导演的作者身份联系起来,由此导演这个职业属性具备了艺术家的特质,而不仅仅是电影产业中的简单的从业人员。当导演对其作品具有很高的把握能力,或者能够在个人创作和制片商要求的矛盾中形成某种平衡,那么他便可以向作品浸注个人风格并表达内在思想和人文关怀。此外,根据导演的个人经历和其所在的社会背景,其电影作品势必呈现出与其周遭环境、地缘政治、社会历史相关的种种内在。  相似文献   

3.
韩国著名导演奉俊吴执导的影片《母亲》在荣获第14届釜山电影节(2009)评论学会奖最佳影片、最佳摄影、最佳女主角三项大奖后,又获得第30届韩国电影青龙奖最佳作品奖,代表韩国电影人选第82届奥斯卡电影节外国影片单元,还在2010年3月获得第四届亚洲电影大奖最佳电影奖。电影描写了一位母亲为拯救涉嫌杀人的儿子,百般努力,在寻找真凶的过程中,无意中揭开了小镇不可告人的秘密,母亲自己也坠人命运的无底深渊。  相似文献   

4.
马真读碟     
马真 《世界文化》2005,(7):24-25
特吕弗的《日以继夜》和费里尼的(《八部半》有些相似,都是描写导演创作过程中的混乱状态。但是两的不同点在于,《日以继夜》通过展现导演在电影创作过程中遇到的种种困难,从外部世界的混乱对比导演内心世界对电影的热爱,而《八部半》则直接透视导演的内心世界,不仅仅表现了导演的精神苦闷,而且透露了他对于现实生活的厌烦和矛盾情绪。  相似文献   

5.
日本新锐电影导演岩井俊二对中国影迷乃至亚洲影迷而言,不算陌生,影迷对他的认识大多始于《情书》,该片以其惟美的画面、忧伤的情调、舒缓的节奏、少男少女朦胧初恋的感觉,征服了观众。仅从韩国将其本国影片《八月圣诞节》称为韩国的“情书”一例,便可管窥岩井俊二在亚洲的影响。  相似文献   

6.
韩国CJ CGV公司(韩国一家主流多厅影院运营公司)近日公布的2007年电影产业决算资料显示,去年,韩国的电影观众总计为1亿5752万412人,比2006年的1亿6674万3766人减少了5.5%,这是自1996年以来韩国的电影观众首次出现减少。首尔的电影观众为4880万2659人,比上年减少了4.2%。  相似文献   

7.
将近一个世纪以来,好莱坞以强劲的势头横扫了整个世界电影市场。面对好莱坞的“气势汹涌”,素有“艺术电影基地”的欧洲也无力回驳,尤其是亚洲电影长期处在一种在夹缝中求生存的状态中。上个世纪80年代,中国“第五代”导演脱颖而出,以历史叙事作为对现实发言的方式以及以语言的陌生化方式,构成对好莱坞“权力话语”的颠覆,成为特定而短暂的历史契机所造就的文化奇迹。而到了90年代,韩国电影以其异军突起的气势取代了中国的历史寓言叙述,成就了别样的亚洲电影景观,并成为亚洲乃至世界影坛的一支主力军。  相似文献   

8.
马真读碟     
马真 《世界文化》2007,(1):31-32
或许13对于金基德并不是一个幸运的数字,《时间》并没有为我们展现一个原汁原味的金基德。电影对于韩国“整容”的现状进行的声嘶力竭的批判使得电影本身丧失了导演原有的东方式的神秘主义气质,因此《时间》并不是一部出色的电影。[第一段]  相似文献   

9.
赵文心 《世界文化》2010,(11):33-36
很少有一部电影会拥有这么多的名字,由英国导演、编剧、摄影师及制片人克里斯托弗·诺兰编剧、导演的美国影片《盗梦空间》,本名《奠基》(Inception),  相似文献   

10.
20世纪90年代末至今,韩国电影以不可阻挡之势席卷整个亚洲,不仅在票房上大获成功,更于国际各大电影节斩获奖项。韩国电影之所以取得如此成就,除其电影人在艺术与商业之间进行孜孜不倦的追求外,还归功于韩国政府对电影产业的发展政策。  相似文献   

11.
《贫民窟的百万富翁》——十大关键词讲述现实与宿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彬 《世界文化》2009,(5):32-34
电影《贫民窟的百万富翁》在第11届英国独立电影奖、第66届金球奖上大获全胜,稍后又将第81届奥斯卡最佳影片、最佳导演、最佳摄影、最佳改编剧本、最佳配乐、最佳音响效果、最佳歌曲、最佳电影剪辑等8项大奖收入囊中。故事发生在印度,导演则是英国本土独立电影导演丹尼·保尔。好莱坞式的流畅叙事,悬念从生、惊心动魄的讲故事方法;美国式的浪漫和光明、童话气质;  相似文献   

12.
韩国爱情电影之艺术精神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彬 《世界文化》2006,(9):15-18
提到20世纪90年代以来的东方电影,就不能不提到韩国。在这样一片濒海的狭小的国土上,却开出了绚烂的、令人艳羡的艺术之花。尤其是韩国爱情题材的电影。韩国爱情电影无论是商业的,还是艺术的;无论是悲情的,还是喜剧的,都为韩国电影的振兴发挥了重要作用。韩国电影作为“韩流”的重要组成部分,冲击着世界电影市场,以其东西结合的惟美风格、变化多端的叙事技巧、或感人或深刻的主题在世界电影市场中占有了一席之地。  相似文献   

13.
有人说,在韩国电影低迷的2005年,有一部电影挽救了韩国的电影市场,这就是《马拉松》。该片是继《JSA安全地带》、《实尾岛》、《太极旗飘扬》等之后,韩国电影史上第9个入场人次逾500万的影片。  相似文献   

14.
《上海文化年鉴》2012,(1):181-182
12月29日,由中国电影家协会、浙江省文学艺术界联合会和上虞市人民政府联合主办的“纪念谢晋导演诞辰88周年活动一谢晋电影艺术论坛”在浙江上虞举行。谢晋遗孀徐大雯、导演张建亚、演员祝希娟、牛辑等出席活动。  相似文献   

15.
每一个岁末年初,奥斯卡都会如期而至,今年也不例外。由此,世界影坛再次风起云动。与欧洲的威尼斯(1932年创办)、戛纳(1946年创办)、柏林(1951年创办)等三大国际电影节相比,创立于1929年的奥斯卡,堪称是资格最老的电影评奖。这一年一度的电影盛会,见证了好莱坞电影历史的嬗变及其盛衰沉浮,透过奥斯卡红地毯上的星光灿烂,其所标示的无疑正是好莱坞电影产业的实绩及其日益强盛的文化辐射力。  相似文献   

16.
严敏 《文化市场》2000,(2):40-41
长期以来,世界电影市场一直被好莱坞所垄断。然而从20世纪90年代起,世界影坛发生了新的变化,欧洲各国电影纷纷复苏,特别是法国、德国、意大利、西班牙等国的电影,不论在票房或艺术上均可与好莱坞电影抗衡;亚洲地区则出现了民族电影的新高涨,中国、日本、韩国、伊朗、泰国等国的优秀影片颇受瞩目,频频获奖;英国、澳大利亚等英语国家除了部分电影人融入好莱坞主流制作外,  相似文献   

17.
加快上市的步伐 今年1月,国务院办公厅出台《促进电影产业繁荣发展的指导意见》(下称《指导意见》),其核心是未来5年内,中国电影产业将作为国家战略,列入政府重点支持的范围,从而使我国从电影大国成为电影强国。  相似文献   

18.
<正>据韩国广播公司网站报道,韩国电影人气指数持续不衰,截至2013年11月底的统计数据显示,继2012年之后,韩国电影观众再次超过1亿人次。韩国电影振兴委员会表示,到2013年11月29日为止,韩国2013年的电影观众达1.1461亿人次,已经超过2012年,从而再创历史新高。  相似文献   

19.
法国"诗之电影"导演让·科克托的艺术创作涉及电影、戏剧、诗歌、绘画、音乐等诸多领域。诗在其电影实践中具有极其重要的表意色彩和风格影响。中国"第二代"导演费穆致力于契合传统古典意蕴和民族化特色的电影实践探索,其《小城之春》可谓开启中国诗电影的先河。两位诗电影作者虽置身不同的社会文化环境,成长历程亦不尽相同,但在影像诗意抒情上都呈现出丰富的审美样态。基于比较视野,以让·科克托的"诗人三部曲"为切入口,探讨导演于电影观念上的诗意探索与突破,同时分析费穆与让·科克托在诗电影创作中的相通性及其个性化追求。  相似文献   

20.
单滨新 《寻根》2013,(1):99-105
电影自1896年由法国传人中国以来,一直起着独特的教育、认知、审美、娱乐等作用。著名教育家、中国近代美育奠基人蔡元培(1868~1940年)对电影情有独钟,利用电影开启民智,为中国电影发展作出了鲜为人知的重要贡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