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科学发展观是一种全新的发展观,科学发展观的内涵包括三个方面,即全面发展、协调发展和可持续发展。邓小平的发展思想强调发展是人与社会、自然全面协调的可持续的发展。邓小平发展思想是科学发展观的理论渊源。深入学习邓小平发展思想,对于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有着重大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2.
科学发展观的提出,是对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以及“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继承和发展。以人为本是科学发展观的核心,全面、协调、可持续是科学发展观的要义,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是科学发展观的目的。它们之间辩证统一、密不可分。  相似文献   

3.
柳国梁 《继续教育》2004,18(9):15-17
认真学习科学发展观,牢固树立并坚持科学发展观,用科学发展观审视继续教育发展,对于丰富继续教育发展理论。推动继续教育发展实践和提高继续教育发展水平意义重大,本期选登两篇论述科学发展观的文章,以飨读者。  相似文献   

4.
一、科学发展观是促进高职发展的重要思想 高等职业教育发展到今天,正面临着新形势和新的机遇,这就迫切要求我们树立科学发展观的思想促进高等职业教育可持续发展,以满足经济和社会发展对实用型人才的需求,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辩证地认识和正确处理高职院校发展规模、方向,遵循经济社会发展的规律,把握发展的速度和趋势。同时,用科学发展观促进可持续发展,为高等职业教育自身拓展广阔的生存空间和发展空间。  相似文献   

5.
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提出了“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并强调用科学发展观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科学发展观是与时俱进的马克思主义发展观,同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同志关于发展的重要思想一脉相承。科学发展观的伦理内涵十分丰富,以人为本是科学发展观的核心和灵魂,追求和谐、崇尚和平是科学发展观的两个基本要求。  相似文献   

6.
科学发展观的实质是实现经济社会更快更好地发展。科学发展观的根本是发展,关键是科学。发展是高职院校办学兴校的第一要务,科学发展观是高职院校实现持续、健康、快速发展的根本保障。  相似文献   

7.
党中央提出的科学发展观具有普遍指导意义。我国少数民族双语教学工作要得到迅速、健康的发展,就必须用科学发展观更新教育理念,用科学发展观变革和创新教育制度,用科学发展观指导教学过程,用科学发展观处理语言问题。  相似文献   

8.
在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上,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进一步明确提出要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即:“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我们组织这组章,分别就科学发展观与解决中国现代性问题、发展代价的必然性与偶然性诠释、科学发展观与构建和谐社会、科学发展观与提高精神生活水平、中共三代领导人的科学发展观等问题进行阐述、论证,以便更好地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  相似文献   

9.
科学的发展观包含着系统的丰富的内涵。坚持以人为本,是科学发展观的核心内容:促进全面发展,是科学发展观的重要目的;保持协调发展,是科学发展观的基本原则;实现可持续发展,是科学发展观的根本体现。贯彻落实科学的发展观,要深刻认识树立科学发展观的重要意义,自觉落实科学发展观;要通过强制性的法律法规以及政策的引导,保证科学发展观的贯彻落实:要转变政府职能,在职能上把贯彻科学发展观具体化;要弘扬求真务实精神,树立正确的政绩观;要改变传统的发展模式,以新的发展模式践履新的科学发展观。  相似文献   

10.
文章依据科学发展观,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思想,从宏观的科学发展观与教育发展的关系出发,针对如何保障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系统工程的顺利进行、延长其生命期、提高系统工程效益的宗旨,来探讨科学发展观引领中国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发展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Within the framework of attribution theory, this study reconceptualized gender orientation and androgyny. The relationships among gender measurement, androgyny, and adaptability were examined with improved measurement procedures. Socially desirable response tendencies were found for self‐attribution of femininity and androgyny but not for adaptability, nor for gender attributions or androgyny of others. A new scoring procedure producing a single continuous androgyny variable was also developed and tested. Meaningful relationships between this androgyny measure, gender orientation, and adaptability were observed. The central hypothesis tested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perceptions of stable, dispositional factors and behavioral attributions. Findings were consistent with the predictions provided by attribution theory.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