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所有的物理教科书中,都有力学单位制的内容,主要总结出不需要把单位参与公式运算的单位简写方法.如:人民教育出版社物理室编著的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教科书的物理第一册第53页指出:“在统一已知量的单位后,就不必一一写出各个量的单位,只在数字后面写出正确单位就可以了.”并作了示范,如:  相似文献   

2.
王问洋 《物理教师》2007,28(5):28-28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物理》(人教版)八年级上册在“熔化和凝固”一节中指出“非晶体没有确定的熔点”.在教学中教师出现了两种理解:第1种是“非晶体没有熔点”.《物理》(人教版)八年级上册《教师教学用书》第203页有一道选择题:关于晶体和非晶体,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相似文献   

3.
教学内容: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四年级上册第45页。 教学目标:1.通过生活中的实例感知和理解“速度”的意义,掌握速度单位的书写方法。  相似文献   

4.
林贵 《物理教师》2007,28(1):48-48
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的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教科书《物理》第一册(必修)第24页关于速度定义的表述:“速度是表示物体运动快慢的物理量,它等于位移s跟这段位移所用的时间t的比值.用v表示速度,则有v=ts”.其实,不仅是这本教科书是这样表述,其他版本的教科书也是这样表述.笔者认为这  相似文献   

5.
笔者在使用现行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物理》教科书(第二册)的过程中,发现了几处问题。一、笔误在《物理》第二册(必修)第八页倒数第二行带点的字:“物体的内能跟物体的温度和体积”,其中“和体积”三个字下面忘记加点,变成了“物体的内能跟物体的温度和体积”。再如第32页图11—20氧气分子的速率公布图例说明中有:“蓝柱的高度表是在0℃时的速率在相应数值范围内的分子数所占的百分比”这句话,而在图中所用的不是蓝柱,而是用红柱来表示,以上两处是否为笔误,抑或印刷错误,不得而知。二、重复修辞在《物理》第二册(必修)第16页练习六的第(3)题…  相似文献   

6.
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的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物理》(九年级),新教材改用彩色印刷,充实了插图,形式新颖活泼,无论是内容还是形式都比旧教材好许多,深受师生欢迎,但笔者觉得教材中尚存在一些不妥之处,现归纳如下。一、错误之处1.教材第26页“动手动脑学物理”第3行中的“般”应改为“船”。2.教材第53页倒数第3行“吸引物体的”中的“的”字去掉。3.教材第134页末行注释“①……单位是焦每立方米,符号是J/kg”,其中的“J/kg”应改为“J/m3”。二、商榷之处1.教材第9页第二自然段,原文叙述:“质量的单位是千克,符号是kg,常用的比千克…  相似文献   

7.
蓝坤彦 《物理教师》2006,27(10):0-40
在人民教育出版社编著的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教科书(必修加选修)的《物理》第三册的73页练习三的第四题:“29232U(原子量为232.0372)衰变为29028Th(原子量为228.0287)时,释放出α粒子(24He的原子量为4.0026).写出核反应方程,并且计算衰变过程中释放的能量.”衰变是核反应吗?笔者  相似文献   

8.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物理》八年级上册第70页“自制温度计”内容的设计安排,笔者认为有不妥之处,值得商榷。  相似文献   

9.
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选修教材《文章写作与修改》,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其中第一章《写作的多样性与独特性》的第一节《写出自己的个性》第二页顺数第四段中这样写道:“写作实践告诉我们,要想写出有个性的文章,从操作方法上来讲要有个性化的思维、个性化的选材个性化的谋篇布局。其中包括的内容与环节很多,如别出新裁的开头、结尾...  相似文献   

10.
宋明新 《物理教师》2011,32(6):45-45
人教版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物理》选修3—4第65页有一演示实验“验证光波是不是横波”,笔者认为其插图(见本文图1)中所画的偏振片是错误的.  相似文献   

11.
在人民教育出版社《物理》必修2第42页的[科学漫步]中写到:“第一宇宙速度又叫环绕速度,第二宇宙速度又叫逃逸速度。”而在课改前的人教版《物理》第三册第94页却写到:“第二宇宙速度也叫脱离速度,第三宇宙速度也叫逃逸速度”。到底哪个速度是逃逸速度呢?  相似文献   

12.
黄卫良 《物理教师》2011,32(2):19-19
在人教版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物理》3—4教材第97页中有一幅插图如图1所示,该图片选自辽宁教育出版社《人物摄影》2003年4月第1版.教材编写组把本插图放在第15章“相对论简介”的首页,并配文“高速列车上发生了什么事情?小姑娘为什么感到惊奇?”.  相似文献   

13.
中央红军长征究竟何时自何地出发?出发时人数多少?至今还是众说纷纭。关于时间:目前见到的有三种说法,一种比较笼统但又比较普遍的说法是“1934年10月”,未指明具体日期(如中共中央党校党史教研室编《中国共产党史稿》第二分册第165页及其他教科书等);一种说是“10月10日”如《中共党史资料》1982年第一辑载《伍修权回忆录(之一)》及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科学院编《中国人民解放军大事记》第92页等);一种则说是“10月21日”(如中共中央党史研究室编《中共党史大事年表》第46页,王健英编《中国共产党组织史资料  相似文献   

14.
1 新版初中数学教科书《代数》第一册 (上 )第 4页在提出书写代数式的三点“注意”时 ,强调 :“数字应写在字母前” ,“数字与数字相乘一般仍用‘×’号”。我认为 :此处的“数字”应改为“数”。因为数与数字是两个不同的概念。用“数”表示任意一个数 ,随着学习的深入 ,逐步扩充到实数。而数字只有 1 0个 ,即 1、2、3、4、5、6、7、8、9、0。2 新版初中数学教科书《代数》第三册第 1 1 1页第 8题 :某印刷厂 1月份印刷了书籍 5 0万册 ,第一季度共印 1 75万册 ,问 2、3月份平均每月的增长率是多少。这里的“书籍”是集合概念 ,此处应当使…  相似文献   

15.
教学内容北师大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一年级上册第四单元“分类”第二课时“整理书包”(按不同标准进行分类),教科书第54,55页。  相似文献   

16.
张连之 《物理教师》2009,30(8):34-34
人民教育出版社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物理》(选修3—3)第42页有这样一道题.“通过布制的伞面能看得见纱线间的缝隙,但是伞面不漏水,解释这种现象.”  相似文献   

17.
细心的教师不难发现:人教版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生物必修1分子与细胞》(2006年)第31页,糖原的“原”字变了。在人教版以往的高中生物学教材中,如人教版普通高级中学教科书《生物》第一册(2002年)第68—69页,糖元的“元”字一直都是用这个“元”的,为何突然变了?是否在印刷时出现问题呢?  相似文献   

18.
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教科书(必修)《物理》第二册第164页练习一第(3)题有一实验(图18—6)可听到声音的干涉现象,笔者设计了一个声波干涉实验既可闻其声还可见其“影”。  相似文献   

19.
教学内容北师大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二年级上册第66页至67页“一分能干什么”。  相似文献   

20.
教学内容: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四年级上册第64页例1.第65页“做一做”,练习十一第1~3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