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2 毫秒
1.
科研队伍知识更新的现状分析和对策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殷群  陆宗伟 《科研管理》2000,21(4):76-85
知识经济是学习型经济,要求科研人才不断学习更新知识和技能,调查显示,63%的科技人员感到自己所掌握的专业知识不能满足目前工作的需要,希望能够获得知识更新的机会,希望政府能够从制度上保证科研人员接受知识更 机会;科研人员目前最希望得到补充的新知识主要是本专业新知识(占59%)、计算机(占51%)和外语(44%);大多数科研人员都希望能够有相对集中的时间系统地接受知识更新,54.61%的人希望采用半脱  相似文献   

2.
具有完美主义性格的人其实本身并不等于完美,他们对于“精神社会压力”(psychosocial stresses)比起较随意的人更敏感,而较大的压力反应却可能对健康造成不利影响。最近瑞士及德国的研究人员,包括瑞士苏黎世大学临床心理学及心理治疗学的彼得拉·威尔兹(Petra Wirtz)博士进行的一项研究就显示.  相似文献   

3.
百科锐词     
《百科知识》2011,(8):36-36
知识折旧定律 知识折旧定律,指我们的知识每天都在折旧。白领阶层流行着"一年不学习,你所拥有的全部知识就会折旧80%"的"知识折旧定律"。更有资料显示,以每年6%到10%的速度更新知识、更新思路,才能适应未来社会的需要。“知识折旧”一说从危机感的方面表明了知识储备的紧迫性和重要性。  相似文献   

4.
李海  马丽  于然 《科研管理》2021,42(10):182-190
知识员工是企业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宝贵财富。随着知识老化速度日益加快,知识更新成为知识员工普遍面临的压力。基于挑战—阻断性压力分类理论和压力交互理论,探讨知识更新要求对女性知识员工创造力的影响,分析了挑战性压力评估和个体技能发展的链式中介作用和工作家庭冲突的调节作用。运用结构方程模型和Bootstrapping方法对假设进行检验,结果表明:知识更新要求对员工创造力有显著正向影响,包括直接影响和间接影响;在间接影响方面,挑战性压力评估和个体技能发展在知识更新要求与员工创造力关系中起部分链式中介作用;在直接影响方面,工作家庭冲突在知识更新要求与员工创造力关系中起调节作用。  相似文献   

5.
高等职业教育的根本任务和总体目标是面向生产、面向基层、面向管理和服务第一线,培养实用型、技术技能型、劳动型的人才。有资料显示,90%的公司认为制约企业发展的最大因素是缺乏“职业化”的员工;有86%的人认为企业领导者“职业化”素养亟待提高。“职业化”是培养顾客至上的、遵循某种专业标准开展工作的专业人士的过程。因此“职业化”培养是高职教育的根本任务所在。  相似文献   

6.
高等职业教育近几年有了较大的发展,教育工作者要根据社会对人才的需求更新教育理念, 为他们将来适应本职工作做好知识、能力和心理的准备,培养他们成为优秀的人才。  相似文献   

7.
《科学中国人》2023,(7):74-75
<正>为贯彻中央人才工作会议精神,落实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以下简称“自治区”)党委、人民政府关于加强和改进新时代人才工作的决策部署,推进分类分层的专业技术人才继续教育体系建设,培养造就一批创新型、应用型、技术型专业技术人才,自治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财政厅、工业和信息化厅、科学技术厅、教育厅、卫生健康委员会制订了《自治区专业技术人才知识更新工程实施方案》。  相似文献   

8.
图书资料管理的主体是“人”,也即图书资料管理者;被管理对像为“物”,也即图书资料。探讨图书资料管理中知识服务的规律,旨在加强图书和资料的管理工作,其着眼点必定集中于对于“人”和“物”这两个因素在这项工作中的性质和作用的认识。  相似文献   

9.
从知识管理透析人才资源开发机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基于知识管理的人才资源开发,是由“管住人”转向“引导人”,由“使用人”提升为“发展人”,形成了“以人为本”的知识共享、知识创新、知识升值的开发机制,既规避了人才资本贬值和人才断代风险,又将人才的闲置、流失、跨文化壁垒的成本降至最低。  相似文献   

10.
二、创造型人才的素质结构和能力要求大凡人才,在长期学习、工作、生活的过程中,都会表现出一定的继承性和创造性。他们都必须继承前人留传的某些知识体系作为创造的基础和成才的基础。一般地说,知识是基础,没有丰富的必备的知识,也就谈不上有很强的能力和很高的素质。创造心理学家泰勒说过。“具有丰富经验和知识的人,比只有一种知识和经验的人更容易产生新的联想和独创的见解”。但是,有了知识并不等于有了能力,知识要经过理解、迁移和反复运用、不断实践才能形成能力;知识和能力又要经过反复的内化和外化,才能转化为人才身心发…  相似文献   

11.
上海市信息专业技术人才知识更新工程(“653工程”)于2006年12月20日启动,全市50万信息技术从业者有望专业知识再升级。同时,上海市被列为全国信息专业人才知识更新工程重点示范城市。  相似文献   

12.
知识经济呼唤"人本管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知识经济对于二十一世纪的发展至关重要,在知识、信息时代的今天人是创造知识、传播知识、应用知识的主体,知识经济就是人才经济,现代企业管理的方式已经发生了变化,由注重对“物”的管理转向对“人”的管理,即知识经济下的现代企业中的人力资源管理必须坚持“以人为本”的管理(简称“人本管理”)。 人力资源开发强调人才资源是有价值的资源,个人价值不只体现在物资方面,更重要的是对社会的直接贡献和敬业精神。以业为荣是实现个人价值的一个方面,在现代企业管理中要管好人、用好人,对人不在于因人设事,而在于因事用人,人的可变性活力最大,在企业  相似文献   

13.
在知识经济时代,知识是核心的生产要素,因此,对于掌握知识的“人”来说,就越发显示出其重要性,创造力是一个企业发展的灵魂,而知识型员工是最具创造力的,是企业价值的主要创造者,是企业核心竞争力的重要组成部分。但由于人们工作观念的改变及企业间竞争的加剧,使得知识型员工的流动愈加频繁,他们在企业中占据的重要地位,其流失也给企业带来巨大的损失,如何留住知识型员工、降低知识型员工流失给企业带来的损失已成为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中的一大难题。本文从知识型员工的定义入手,指出了知识型员工对于企业的价值体现,结合知识型员工的流失现状分析了其原因所在,提出了企业留住知识型员工的新思路。  相似文献   

14.
中关村科技型创业者行为与特点分析   总被引:10,自引:1,他引:10  
创业者是创业企业的核心 ,他们在新创企业的生存与成长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对中关村创业者的一项问卷调查显示 ,他们与中国企业的一般经营者相比具有一些独特之处。这些高技术企业的创业者年龄低、知识层次高、具有更强的现代自然科学和工程技术知识背景 ,因此 ,称之为科技型创业者 ;他们对“奉献精神”和“创新意识”一致认同 ;在对待投资风险和投资收益的态度上表现出兼顾风险和收益的倾向 ;因为受到各种因素的制约 ,目前成功获得创业投资支持的创业者只占很小一部分 ,但他们中的绝大多数对于引入创业投资参与企业管理表现出了极大热情。  相似文献   

15.
高素质人才包括具有较高的专业技术知识,在企业中掌握着先进知识、技术的专业技术人才和具备精湛技能的高技能人才。他们掌握着有助于企业运营的先进知识和技术,对企业的平稳运营和提升企业综合实力增强市场竞争力有着重要的意义;如何建立、完善人才激励机制来建立一支具备“产”、“学”、“研”特性的高素质人才队伍,使人才各尽其才、各尽其用。  相似文献   

16.
《专家工作通讯》2006,(2):30-32
资料显示,从2001年到2004年加拿大已连续4年在全球电子政务建设中排名第一。加拿大在电子政务建设中的成就和经验对于我们国家日前正在进行的政务公开、建设高效政府等工作有着非常有价值的学习和借鉴作用。山西省“外向型人才培训班”赴加拿大多伦多大学Rotman学院进行了培训,内容之一是“加拿大的电子政务和电子商务”。  相似文献   

17.
新经济时代加强科技期刊工作的思考   总被引:2,自引:2,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在新经济时代,以组织、传播、创新知识信息为主要任务的科技期刊工作亟待加强,应从观念更新、思维更新、人才更新、管理更新、技术更新五个方面加强科技期刊工作,才能适应新经济时代对科技期刊工作的要求。  相似文献   

18.
现今的西方人非常注重对人类脑思维的研究,他们将此命名为“脑科学”,希望通过对大脑机理的研究,寻找出科学思维的真谛,但在2001年中国科普知识调查中显示;中国人对脑科学的知识、对科学思维方法的知识是各类知识答题中得分最低的。人类的发明在“加速度”地发展,而“人类思维”作为人类科技文明的载体,似乎也应不断地完善,趋向更加科学。  相似文献   

19.
21世纪,世界将进入知识经济时代,网络的普及和应用,将使信息技术深入到社会生活的每一个方面,并和每个人的工作、生活紧密相联。信息技术在迅速推进全球一体化的同时,把世界政治、经济、军事方面的竞争变得更加激烈和残酷。国力之间的竞争最终是人才的竞争,这样就对人才的知识结构和智力水平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育信息化对教育提出了严峻的考验,教育现代化迫切需要一批高水平的信息化人才,他们应具有高度创新的能力,有自我获取知识和更新知识的能力,同时,教育信息化也为教育的改革和发展提供了机遇。因为人才需求的变化,必须引起教育思想、…  相似文献   

20.
张祝平 《科技风》2012,(9):254-257
近年来,一直萎靡不振的中国足球使有些人产生这样的疑问:中国体育可不可以抛弃足球,任其自生自灭呢?答案绝对是否定的.虽然已身为国际足联204个会员国之一,但若想使这项“世界第一运动”在我国真正快速而广泛的发展,职业化仅仅是这项系统工程中的一个因素,重视青少年足球运动的开展才是标本兼治的良方.目前,世界各足球强国均已形成了“上窄下宽”的金字塔式后备人才模式,我国基层青少年尤其是中学生作为金字塔的最底层,他们的足球运动开展情况如何,值得我们深入研究.对于探索一条中国城市中学足球运动的发展道路,更好的普及城市中学生的足球知识,提升城市中学生的足球技战术素养,培养他们的足球运动兴趣,都有着重大的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