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天文学家将卫星分为两类:规则卫星与不规则卫星。规则卫星轨道大致呈圆形,应该是在太阳系初期诞生;而不规则卫星具有高轨道离心率,距离行星较远,一般认为原本是环绕太阳的小星体,之后才被行星捕获成为卫星。但行星又是如何捕捉到卫星的呢?此外,为何有些卫星以顺行轨道环绕行星,而其它大部分则是逆行?这些都是困扰了天文学家许久的问题。科学家最近将混沌理论和化学反应机制应用在解决卫星的捕获问题上,他们发现捕获发生是遵循混沌原则,他们还发展出一套数学方程式来解释捕获机制,利用这套方程式计算所得的结果不仅和目前已知的不规则卫星一…  相似文献   

2.
天文学家Steve Kawaler与其研究小组可能在太空中发现了一颗与地球一样大的钻石!这颗邻近的星体名为BPM37093。 几天前,南半球最大的望远镜几乎都加入了哈伯望远镜的观测对这颗奇特的星体进行研究。Kawaler相信这整颗星被一层纯结晶碳(钻石)所包住。  相似文献   

3.
马尔腾·施密特(1929~)直到20世纪50年代中期,无线电天文学家无法确认来源的无线电波一直在不断增多。人们孜孜不倦地审视地球上最大的反射望远镜所得到的摄像底片,希望从中发现星体或星系的踪迹。1960年,托马斯·马修斯和阿兰·  相似文献   

4.
《黑龙江科技信息》2013,(15):I0012-I0012
新华社华盛顿5月15日电(记者林小春)美国航天局15日说,该机构研究人员已利用“卡西尼”号探测器获得的数据,绘制了土星最大卫星——土卫六(“泰坦”)的首份地形图。土卫六是太阳系中已知唯一有着厚厚大气层的卫星,其天空有云层,表面有山脉与河流,天文学家称之为太阳系中与地球最相似的星体。但土卫六表面的液体不是水,而是甲烷。  相似文献   

5.
《科技新时代》2009,(6):104-104
在1919年的一次日食中,英国科学家观察到来自其他恒星的光线在经过太阳附近时发生了轻微的弯曲。从此,天文学家知道了宇宙中天体的引力场能使光线发生弯曲。这种被称为重力偏折的现象有时会导致另一种被称为引力透镜的效应:处于远方的明亮远景星体(比如类星体)发出的光线向距离我们较近的特大质量的近景星体(比如星团和黑洞)弯曲,这种光线的折射产生了远景星体围绕近景星体的景象,从而使天文学家能够看到宇宙角落里的遥远星体。  相似文献   

6.
要知道两点间的距离,只要拿一把长尺子一量就可以测出来。然而,天上的星系、星团等天体离我们非常遥远。那么,天文学家又是怎样在地球上就知道这些星系或星团离我们有多远呢?确实,这是天文学家们所公认最头疼的难题,但又是他们必须面对的巨大挑战。通常情况下,天文学家为了测量一颗河外星体的距离,首先要尽可能精确地测出一颗银河系内较近星体的距离,然后再利用一系列先进的太空技术,计算出那颗更远星系星体的距离。这个过程像踩着台阶上楼,所以又称作是“宇宙距离阶梯”。多年来,许多不同的“宇宙距离阶梯”被发现,造父变星就是其中的一部…  相似文献   

7.
<正>木卫二直径为3100千米,比地球的卫星月球稍小一点,是木星的第二大卫星。一直以来,木卫二就是天文学家们极为关注的对象。因为诸多证据表明,木卫二上有一个厚厚的冰层,在冰层下方,可能存在一个深深的海洋。2013年12月,美国宇航局的哈勃天文望远镜首次观测到水蒸气形成的云状物,这可能是木卫二地下海洋喷发出来的水蒸气喷泉,这个喷泉竟可高达200千米。这意味着木卫二地  相似文献   

8.
天文学家可能已探测到超新星1987A的闪光核。让我们来设想一颗星体,它有太阳的1倍半那么大,但是被压缩成一个直径仅有10英里的球体。电子从普通物质中被抖落出来,它们又被紧紧地压入原来物质的原子核中,结果电子与质子结合在一起,并形成中子。确实,该星体类似于一个巨大的原子核,但它是依靠引力而不是强核力,互相保持在一起。  相似文献   

9.
泰坦     
《中国青年科技》2005,(8):13-13
这幅艺术概念图里,我们的目光穿越天鹅座L1014暗黑星云的黯淡的灰尘,见证了一颗新星的诞生。根据NASA斯皮策太空望远镜的最新发现,在这个看起来没有任何星体的、小型的、稠密的分子星云的内核中,有一个模糊而温暖的物体。如果像天文学家们所猜想的那样,在星云的尘埃核中存在年轻星体的话,其结构应该与这幅概念图类似。构成黯淡星云的  相似文献   

10.
《百科知识》2004,(5):13-14
1997年,哈佛大学的天文学家罗伯特·基尔希纳接到同事亚当·里斯打来的电话,这位同事与他讨论了宇宙最边缘可见爆炸星体的最新观测情况,并告诉了一些出乎他意料的事情:宇宙处于一种无人能解释的力量的控制之下。他们感到兴奋,但也担心受骗,不过事实证明这种担心是多余的。其他天文学家也观察到了同样的情况,来自太空的数据也证实了他们  相似文献   

11.
《今日科苑》2013,(1):6-6
据英国《每日邮报》网站1月11日的报道,英国的天文学家近日宣布他们发现了宇宙中最大的星体结构——由73个古老类星体或星系共同组成的“大型类星体群组(简称LQG)”,纵深达惊人的40亿光年,如此大规模星体的存在有可能会彻底改变人类对宇宙的认识。  相似文献   

12.
据国外媒体报道,"男人来自火星,女人来自金星!"目前,依据"阿波罗号"月球岩石样本最新"亲子鉴定",地球是月球的"妈妈"!长期以来,天文学家一直认真研究思考月球的身世,通过阿波罗号载人月球任务采集的月球岩石样本分析形成了80年代中期基本的月球起源假设。该主流理论认为,火星大小的一颗原行星在44亿年前与地球发生碰撞,两个星体溶合在一  相似文献   

13.
1789年,英国天文学家威廉·赫歇尔发现了土星的一个卫星——土卫二,并将它名命为“恩克拉多斯”。“恩克拉多斯”是古希腊神话中的一个巨人,因败于宙斯而被雅典娜埋葬在了埃特那山下。然而,土卫二徒有其名,它并不是“巨人”,直径只有约500千米,在太阳系的卫星中算不上大个头。1981年,“旅行者号”探访土星,拍下了土卫二的照片,只见土卫二上冰层覆盖,山岭纵横,偶见沟槽、凹坑和破碎的冰原,表面极为荒凉。可是20多年后,这个不起眼的星体却引起了科学家们的极大兴趣。  相似文献   

14.
正2016年1月,北京大学的天文学家发现了一颗极度"灿烂夺目"的星体。为什么这样形容呢?因为它的亮度是太阳的5 700亿倍之多!它照亮了周围数十光年以内的全部星空。在它的光芒之下,连宇宙中亘古长夜的黑暗,都被驱散得无影无踪。这种星体,有个与其相配的酷炫名字,叫做"超新星"。  相似文献   

15.
生活中,一些人的容颜会显得比自己的实际年龄年轻。在宇宙中,有一些星体看上去显得出乎意料得年轻,今天文学家惊讶不己。这类星体,就是蓝离散星。  相似文献   

16.
夸克星是天文学家理论假设的一种天体,被认为是由强相互作用形成的。根据理论,恒星死亡时会在自身重力的影响下发生坍缩,若其质量比太阳的质量多1.44倍,重力就足够将恒星物质中的电子和质子挤压到一起形成中子;若该恒星质量更大,中子可能破碎成夸克。在一定的压力下夸克继续转化,产生一种更加致密的物质类型,这时的星体就是由夸克紧密结合在一起所构成的夸克星。但夸克星是否存在,产生过程怎样,还没有定论。  相似文献   

17.
杨孝文 《百科知识》2011,(14):28-29
科学家不是完人,也不是圣人,即便是历史上最伟大的科学家,他们也会犯下一些现在看来令人不可思议的错误。 1.伽利略肉眼“看到”木星卫星 1610年,意大利天文学家伽利略对外宣称他看到了木星的卫星。另一位天文学家弗朗西斯科·辛济则认为伽利略是自欺欺人,他指出,木星的这些卫星“用肉眼是看不到的,  相似文献   

18.
常永宏 《百科知识》2007,(11S):20-21
16世纪,尼古拉·哥白尼提出了日心说挑战托勒密的地心说,正当他们争执不下的时候,丹麦天文学家第谷认为,要解决这个问题,就要创立一个满意的星体运行理论,精确掌握星体的运行位置。第谷在哥本哈根海峡的一个荒岛上建立了一座完善的天文台——乌伦堡天文台,并着手改进了仪器设备。  相似文献   

19.
新浪科技讯北京时间9月6日消息,能看见的宇宙结构表明宇宙里有很多我们看不见的物质,天文学家、宇宙学家和粒子物理学家一直在寻找答案,希望弄明白那到底是什么。现在欧洲航天局的“普朗克”卫星已经捕捉到银河中心发出的辐射柬,科学家认为,  相似文献   

20.
2007年5月7日,美国宇航局(NASA)天文学家们在距地球2.4亿光年的茫茫太空中发现了一颗正在猛烈爆炸、迄今为止最大最亮的超级新星,并预期类似的"太空烟花汇演"会在距地球不远的星体上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