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发展基因沉默技术,控制作物土传真菌病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作物土传真菌病害是当前农业所面临的最重要问题之一,由于防治困难,正日趋成为限制我国农业生产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因素。基因沉默(或RNA沉默,RNAi)是广泛存在于真核生物中,基于同源序列调控基因表达的一条重要途径,而由此发展起来的基因沉默技术,作为一种新防治策略被广泛地应用于防控植物有害生物的研究中。文章综合介绍了作物土传真菌病害的发生与防治现状、RNA沉默及其在植物有害生物防控应用的最新研究进展,客观分析了基因沉默技术在防治作物土传真菌病害的巨大潜力和亟需解决的主要问题,阐述了研发基因沉默技术对可持续控制作物土传真菌病害的重要性及其巨大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2.
<正>相较于寄生在如人体、家禽、家畜等生命体内的动物病毒,植物病毒的“存在感”似乎并不明显。然而,由于植物占地球生物量的80%以上,植物病毒对地球生态系统产生的影响远大于其他病害,且它对粮食作物和观赏植物的影响尤为明显,一系列植物病毒会造成全球每年约600亿美元的经济损失。目前,由虫媒传播的作物病毒病害已成为全球作物生产的重大威胁,并深深困扰着育种等领域内的专家和从业者。  相似文献   

3.
简岩 《百科知识》2011,(13):1-1
膨大剂是植物生长调节剂的一种,在我国现在已经广泛用于西瓜、弥猴桃等瓜果的产生上。使用植物生长调节剂不仅能提高农作物产量、改进农产品品质,而且能增进作物的抗逆性,使农业生产达到高产、高效、高质和低成本。  相似文献   

4.
瓜果蔬菜是人们的日常生活中所必须要准备的物品,瓜果蔬菜在种植的过程中,通常都会喷洒一些农药,以保障水果蔬菜可以正常的生长,但是这些农药一旦残留在水果蔬菜上,被人所食用,就会对人们的健康造成严重的威胁,因此,需要采用合理的检测方法对水果蔬菜上残留的农药进行消除,而气相色普法就是一项较为简便、高效的检测方式,主要针对水果蔬菜中农药残留的气相色谱法进行了简要的探究,仅供参考。  相似文献   

5.
土壤微生物与作物土传病害控制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下载免费PDF全文
随着农业现代化水平的提高,以高投入与高产出、种植品种单一、复种指数高和大量施肥施药等为特点的集约化种植已成为我国重要的农业生产模式。由于对作物土传病原微生物生长繁殖规律和传播扩散途径的认识不足,随着集约化种植不断推广与发展,作物土传病害在我国已成蔓延趋势,对我国农业生产的可持续发展、农产品和生态环境安全提出了严峻的挑战。为了有效遏制作物土传病害蔓延势头,实现到2020年我国农药使用量零增长的目标,文章建议:开展土传病原微生物普查,测土施"药",深入研究作物土传病原微生物,大力普及科学种植知识。  相似文献   

6.
虫媒病害是我国农业高产稳产的重大威胁之一,粮食作物、经济作物以及柑橘等多年生木本作物的病毒病害、细菌病害给我国乃至全球农业生产带来了严重的损失。介体昆虫在虫媒病害的流行和传播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而虫媒病原的抗性基因研究在主要作物中匮乏,介体昆虫的抗性基因研究尚属空白,所以目前农业生产高度依赖化学杀虫剂对虫媒病害进行防治,导致昆虫耐药性和环境污染等问题,严重影响了我国和世界人民"舌尖上的安全"和生态文明建设。因此,深入探索病原—昆虫—植物三者互惠共生、协同进化的机制,研究农业生态系统中多病原、微生物组、昆虫群落包括天敌等生态因子和环境因子,明确病害流行、爆发、控制过程中的机制和调控关键节点,设计靶向性强、生态安全的新型调控剂和植物保护方案,均将为虫媒病毒的绿色防控提供新的理论基础。本文提出了病原—昆虫—植物三者互作的理论假说体系,包括了三者互作的核心、内层和外围组成;简要总结了三者互作的主要科学问题和目前研究现状;明确了现阶段主要集中于植物挥发物、植物激素以及外界环境在病原—昆虫—植物三者互作中的作用研究;分析了未来在三者互作研究过程中可能存在的瓶颈问题;力求为虫媒病害的绿色防控提供有力的理论基础和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7.
兴农 《内江科技》2000,(2):42-42
由于连年种植茄子、黄瓜、西瓜、西红柿等作物,其土壤病害会逐渐积累,最后导致减产欠收。如果能对蔬菜采  相似文献   

8.
由于我国一些不法商贩在生产渔药和饲料时添加有毒物质,虽然这种物质能够促进水产生长,但这类物质一旦进入到食用者的体内就会对人体机能以及其他器官造成严重伤害。此外在养殖过程中水产在受到季节性病害、管理制度不健全以及其他因素影响时也会出现质量问题,同时对养殖者带来极大的经济损失。而我国为维护水产市场秩序制定出一系列养殖的基本原则和防范措施。将对造成水产质量问题的因素进行分析,并对如何建立维护水产质量安全的邮寄水产养殖模式进行研究和讨论。  相似文献   

9.
大棚蔬菜是在特定环境中的一种高投入高产出的生产方式。施肥方法不同 ,不仅影响肥料的利用率 ,而且还影响着生产的经济效益。1 当前肥料施用中常见的误区( 1)有机肥晒干。人粪和鸡粪已成为大棚生产蔬菜的主要基肥 ,但菜农为了施用方便经常将人粪、鸡粪在田间晾晒失水成干。这种做法会造成绳蛆繁殖 ,氮素挥发 ,损失了肥料的氮素养分。( 2 )钙镁磷在碱性土壤上作基肥。钙镁磷是弱酸性肥料 ,不溶于水 ,在弱酸条件下才能逐步转化为水溶性磷酸盐被作物根系吸收 ,而在碱性土壤上施用 ,解决不了作物幼苗对磷的迫切需要 ,造成生理缺磷。( 3)过磷酸…  相似文献   

10.
西红柿、黄瓜、萝卜、菜瓜、香瓜等各种瓜果蔬菜生吃富于营养,值得提倡。但是,由于它们在生长、采摘、贮存、运输和售卖过程中,不可避免地会受到各种污染,上面常常带有大量的致病细菌和寄生虫卵,如痢疾杆菌、伤寒杆菌、沙门氏菌、大肠杆菌、蛔虫卵、鞭虫菌、絛虫卵……当人们生吃未消毒或消毒不彻底的瓜果蔬菜,而将这些细菌和虫卵吃进的时候,就可能得病。例如,某地卫生防疫站曾对二千五  相似文献   

11.
针对在我国桥梁建设中由于设计和施工的原因造成运营过程一些常见的病害的现象,总结了这些病害的类型,分析了产生这种现象的机理,以及对解决这些病害将采取有效措施提供有针对性的依据。  相似文献   

12.
随着人们对农作物产品质量的要求越来越严格,塑料薄膜覆盖栽培技术在我国农业生产中使用更加广泛,在我国农业生产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塑料薄膜不仅可以减轻外界环境变化对农作物生长的影响,而且可以将作物生长所需的养料在塑料生产过程中加入其中,还可以根据不同作物生长状态的需要加工成不同的形态,从而可以保证在更好适应农作物生长的同时,为农作物提供其生长所必须的养料,进而可以更好的保证农作物的生产质量。  相似文献   

13.
《大众科技》2008,(12):4-5
“植物远缘杂交和染色体工程作用独特,在作物遗传改良基础和应用研究中的价值不能被分子生物技术所代替。”目前,在主题为“植物染色体工程与作物分子育种”的香山科学会议上,与会专家表达了深切地忧虑。近15年来,由于以模式种为主导的植物生物学研究占据了主流,植物染色体工程研究在我国没有得到系统地支持,从事该研究的科技人员和研究生数量急剧下降,  相似文献   

14.
水稻是主要的粮食作物之一,也是一种高产作物。我国水稻播种面积约占粮食作物总面积的1/4,而产量接近全国粮食总产量的1/2,因此水稻在我国的粮食生产中占有重要地位。水稻原产于热带地区,有籼稻和粳稻之分,水稻是一年生水生草本植物,最高可张到1.5m左右,水稻是禾本科单子叶植物,水稻在农业生产中占有重要的地位,要想获得高产丰收,病害防治是十分关键的。  相似文献   

15.
在现代社会发展的过程中,计算机在我国的各个领域都得到进一步的发展,尤其是在农业中,将其应用在种植活动中,可以进一步提升种植的效率,通过计算机对蔬菜大棚温度以及湿度等因素的有效控制,可以实现更加高效的农业生产。事实上,以人为的方式对作物的生长环境进行控制,令其免受环境的影响是未来农业生产的一个发展趋势,以此为论述重点,探究计算机在蔬菜大棚中对土壤肥力的影响,让我国的农业发展呈现出越来越好的前景。  相似文献   

16.
高效生态农业——现代农业的主要发展趋势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民以食为天"。现代人们吃的粮食、蔬菜、瓜果一般都是由农民栽种出来的;畜产品和水产品有从野外捕获或自然放养的,但主要是靠农民的种植物饲养出来的。  相似文献   

17.
全球气候变暖,极端天气频发,入侵型、新发和重发昆虫传作物病毒病害已经成为限制我国农作物优质高产的主要因素。因缺乏抗病抗虫的种质资源、育种周期长,虫传病害防治难度极大,目前我国农业处于几乎完全依赖化学防控媒介昆虫的被动应付局面,生态与环境成本极大。以往研究虫传病毒病害往往注重病毒和植物寄主两个方面,这些研究为理解作物病毒病害的暴发机制提供了基础知识,但尚未能深入到病害防控的关键节点——媒介昆虫介导的病毒侵染循环这一根本性问题上,导致目前在病毒病害防治实践上缺乏有效抓手。近年来,随着分子生物学和组学研究的飞速发展,以及微观生物学技术和理念对宏观生物学的快速渗透与交叉,病毒—昆虫—植物三者互作机制研究取得了诸多重要进展,在寻找病毒病害流行暴发的宏观生态学现象背后的分子生物学与生物化学机制上取得了长足进步,不但为复杂生态系统多元互作分子机制提供了参考模型,也为通过人工干扰和操纵生物间互作关键节点,从而促进虫传病毒病害的持久防控提供了科学依据和新的有效抓手,变被动应付为主动调控病害灾变过程。文章简要回顾了近年来病毒—昆虫—植物三者互作领域的主要研究进展和发展趋势,并抛砖引玉提出了对未来发展的建议和思考。建议国家组织研究力量,大力加强:(1)大田生产条件下病毒病害发生的多元生物体系互作机制及科学防控科技支撑能力建设;(2)前沿基础和新方法新策略探索及应用平台建设;(3)虫媒病害绿色防控的微生物组学颠覆性技术等方向的探索与突破,力求在虫传作物病毒病害绿色生态防控方面为农业供给侧改革提供强有力的科技创新和支撑能力。  相似文献   

18.
美国发明家成特尔·波罗瓦因建议给蔬菜作物和园艺树木喷上一层薄薄的聚合物,以使他们在干旱时不会减少水分,这种聚合物对人、动物以及植物本身都无害,经过在佛罗里达州,得克萨斯州和加利福尼亚州的一些农场的成功试验后,这种聚合物已经进入市场。这种涂料的一个特点是,它可以通过水汽(如早上的露水),也能从空气中吸收水分进入植物的茎秆和叶子。除此以外,它还可保护植物在突然寒冷时不被冻坏,以及有助于身苗移植到土壤时忍受暂时的  相似文献   

19.
市政园林施工中,园林植物的栽植是重要的施工环节。由于园林植物栽植是极具科学性的系统工作,必须以掌握的园林植物栽植成活原理为基础,在符合植物生长、生活习性的情况下,严格执行植树工程的技术规范和操作规程,按施工计划,在适宜的栽植季节进行施工,才能确保植物栽植的效果。本文以大树移植技术为例对市政团林施工中植物栽植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20.
噪声的作用     
《西藏科技》2005,(6):63-64
噪声一向为人们所厌恶。但是,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人们也能利用噪声造福人类。噪声除草科学家发现,不同的植物对不同的噪声敏感程度不一样。根据这个道理,人们制造出噪声除草器。这种噪声除草器发出的噪声能使杂草的种子提前萌发,这样就可以在作物生长之前用药物除掉杂草,用“欲擒故纵”的妙策,保证作物的顺利生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