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中国工程院院士袁隆平是当代杰出的农业科学家,被国际同行誉“为杂交水稻之父”。他在水稻杂种优势利用的开创和发展方面的卓越成就,使他荣获我国第一个特等发明奖、首届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以及12项国际奖励,最近被美国科学院遴选为外籍院士。袁隆平的成功有很多因素综合起作用  相似文献   

2.
1、中国杂交水稻的研究成功举世瞩目,曾获得国家第一个特等发明奖、四项国际性科学奖,而做出这一杰出成就的袁隆平研究员则被国际同行誉为“杂交水稻之父”。  相似文献   

3.
袁隆平院士简介袁隆平院士是我国研究与发展杂交水稻的开创者,也是世界上第一个成功地利用水稻杂种优势的科学家,被誉为“杂交水稻之父”。1981年获我国第一个特等发明奖,2001年获得我国首届最高科技奖;他还相继获得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科学奖”、美国“世界粮食奖”和以色列“沃尔夫奖”等十一项国际奖和何梁何利基金奖。1995年当选中国工程院院士。现任国家杂交水稻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暨湖南杂交水稻研究中心主任,研究员,兼湖南省农科院名誉院长、清华大学双聘教授及湖南农大教授,受聘为联合国粮农组织首席顾问。袁隆平于1964年在安江农校任…  相似文献   

4.
袁隆平传奇     
很多人知道杂交水稻,却有不少人不知道袁隆平,不知道袁隆平是“杂交水稻之父”,更不知道袁隆平的传奇经历与业绩。袁隆平在中国开创杂交水稻研究与应用的先河,引发了一场震撼世界的“绿色革命”。现在全国有一半以上的水稻面积是种植的杂交稻。杂交稻的研究成功与推广应用,为解决我国农民的温饱问题、为促进中国粮食登上新台阶作出了历史性的贡献。本刊从本期起,连载“杂交水稻之父”、国家特等发明奖获得者、功勋科学家、中国工程院院士、湖南杂交水稻研究中心主任袁隆平的传奇事迹  相似文献   

5.
关怀与鞭策 杂交水稻的研究成功和大面积推广,产生了巨大的经济效益和良好的社会效益,也引起了党和国家领导人的极大关注和亲切关怀。 早在80年代末期,袁隆平提出的“两系杂交稻”还处在试验阶段,就引起了邓小平同志的关注和关怀。1989年6月16日他在同中央领导同志的一次谈话中指出:“农业问题也要研究。最终可能是科学解决问题。湖南的水稻原来增长15%~20%,最近有个新发现,又可以增长20%,证明潜力还是大的。科学是了不起的事情,要重视科学。”小平同志指示中的“最近有个新发现”,指的就是袁隆平正在研究的“两系杂交稻”,这一指示对正在攻关的袁隆平及其同事们,无疑是莫大的鼓舞。现在“两系杂交稻”研究成功并广泛应用于生产,正在产生着巨大的经济效益和良好的社  相似文献   

6.
袁隆平,1930年9月7日出生.中国工程院院士,现任国家杂交水稻工作技术中心暨湖南杂交水稻研究中心主任、湖南省政协副主席。中国研究杂交水稻的创始人,世界上成功利用水稻杂交优势的第一人。他于1964年开始从事杂交水稻研究,用九年时间于1973年实现了三系配套,并选育了第一个在生产上大面积应用的强优高产杂交水稻组合——南优2号。并于1981年荣获我国第一个国家特等发明奖,被国际上誉为“杂交水稻之父”。他先后获得了联合国知识产权组织“杰出发明家”金质奖、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科学奖”、英国让克基金会“让克奖”、美国费因斯特基金会“拯救世界饥饿奖”、联合国粮农组织“粮食安全保障奖”、日本“日经亚洲大奖”、作物杂种优势利用世界“先驱科学家奖”、“日本越光国际水稻奖”等八项国际奖。  相似文献   

7.
高燕 《科技广场》2002,(5):13-14
中国工程院院士袁隆平,1930年9月7日出生,祖籍江西德安。现任国家杂交水稻工程技术中心暨湖南杂交水稻研究中心主任、湖南省政协副主席,中国研究杂交水稻的创始人,世界上成功利用水稻杂交优势的第一人。他于1964年开始从事杂交水稻研究,1973年实现“三系”配套,并选育了第一个在生产上大面积应用的强化高产杂交水稻组合——南优2号。为此,他于1981年荣获我国第一个国家特等发明奖,被国际上誉为“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6岁时,在武汉郊区的一家园艺场,看到繁茂的花果挂满枝头,植物王国就成了令他心驰神往的地…  相似文献   

8.
日前,有媒体报道“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在接受采访时称,自己正在将玉米的碳四基因转到水稻上面来,提高光合效率.提高产量:他还认为转基因是今后的发展方向,不能一概而论。这一消息引起社会关注。  相似文献   

9.
1998年6月24日,湖南省四达资产评估事务所宣布:通过对11万组数据资料进行严格审查论证,评定“袁隆平”这个品牌的无形资产价值为1008.9亿元。提起袁隆平,绝大多数人的第一反应就是,“他是赫赫有名的世界‘杂交水稻之父’,是一位伟大的科学家!”确实,作为在世界上倍受尊重的“杂交水稻之  相似文献   

10.
中国农民说,吃饭靠“两平”,一靠邓小平(承包责任制),二靠袁隆平(杂交水稻)。袁隆平的杂交水稻不仅在很大程度上解决了中国人的吃饭问题,也被认为是解决下个世纪世界性饥饿问题的法宝。袁隆平对杂交水稻的研究可以追溯到30年前。1970年的一天,袁隆平的助手在海南岛一片沼泽地的小池塘边发现了雄性败育的野生稻——“野败”,袁隆平利用它作为杂交水稻的不育材料并发表了水稻杂种优势利用的观点,打破了世界性的自花授粉作物育种  相似文献   

11.
罗孝和,1937年出生于湖南隆回,1962年9月毕业于湖南农业院农学系作物遗传育种专业。自1970年以来,他一直在杂交水稻育种研究领域默默耕耘,孜孜追求,为水稻育种事业做出了杰出贡献。他被“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院士称为“三系杂交稻研究的功臣,两系杂交稻和超级杂交稻研究的主将”,对我国杂交水稻的研究成功与不断发展及其保持的世界领先地位,发挥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2.
艰难历程 寻找“天然雄性不育株” 这种天然的水稻雄性不育株,袁隆平不仅没有见过,就是连中外资料上也没有看到报道。它的外部形态是怎样的?要到哪里去找呢?袁隆平迈开了双腿,走进那茫茫绿海的水稻王国,开始了一场考验知识、信念、意志和耐力的特殊战斗! 1964年6月20日,骄阳似火,早稻正在扬花吐穗,袁隆平踏入安江农校农场的稻田里,一行行地寻找着,不停地用放大镜在扬花的稻穗上观察。所见稻穗都是正常的。而他要找的又偏偏是那种雄性不育的不正常的稻穗啊!  相似文献   

13.
《金秋科苑》2012,(2):7-7
1月31日,马来西亚前,首相马哈蒂尔在吉隆坡城中城国际会展中,心为世界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院士颁发“马哈蒂尔科学奖”,以表彰他为热带农业发展作出的杰出贡献。这是马哈蒂尔科学奖基金会首次将该奖项颁发给中国科学家。  相似文献   

14.
菲律宾拉蒙·麦格赛赛奖7月30日揭晓,“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被授予政府服务奖,这是袁院士继1985年获得世界知识产权组织授予的创造与发明奖章(杰出发明家)金奖之后,获得的第九项国际性荣誉。记者在国家杂交水稻研究中心见到了这位世界著名科学家,他希望杂交水稻加快走向世界,造福世界人民。袁隆平此次获奖的理由是“在杂交水稻研究中作出了突出贡献,以及为亚洲带来粮食安全”。一项最新统计显示,1976年至今,袁隆平研究的杂交水稻在中国已累计推广38亿亩,累计增产粮食3500多亿公斤。目前,由他主持研究的超级杂…  相似文献   

15.
20世纪70年代,一场被誉为“第二次绿色革命”的风暴震撼世界:中国培育出杂交水稻。这场“绿色革命”的领军人物是享誉中外的“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而与他并肩作战,最早育成“野败”籼型不育系,实现杂交水稻三系配套的人,则是颜龙安。  相似文献   

16.
著名科学家拉卜拉斯说:"认识一位天才的研究方法,对于科学的进步并不比发现本身更少用处.科学研究的方法往往是极富兴趣的部分."袁隆平对科学方法有深刻认识和高度评价,十分重视方法的学习、摸索、创新和运用.他在长期的学习、教学和科研活动中,积累了一套行之有效的科学研究方法.这些方法的成功运用是他在科技领域取得卓越成就的重要原因之一.本文结合实例简析袁隆平在杂交水稻创新中对逐步逼近法的运用,以期为读者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7.
80年代初,杂交水稻刚诞生就遭受到稻瘟病毁灭性的打击。危难时刻,谢华安成功地培育出了抗病良种“汕优63”,“挽救了中国杂交水稻的命运”(杨守仁教授语)。有不少专家指出,没有袁隆平,可能不会这么早有杂交水稻;没有谢华安,中国的杂交水稻可能没有今天如此辉煌的历史。  相似文献   

18.
超级杂交水稻“种三产四”丰产工程就是通过运用超级杂交水稻新成果,用“三亩”稻田产出现有“四亩”稻田的稻谷总产。水稻单产增加33.3%。也就是说相当于增加了25%的水稻播种面积。袁隆平院士2007年开始实施这个课题,2011年己在我国8省区展开。文章介绍了广西玉林市连续四年实施这一课题的成果。总结了超级杂交稻特优233种子生产和高产栽培的技术体系。  相似文献   

19.
新近担任国家杂交水稻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天津分中心首席科学家的袁隆平院士表示,在今后3到5年内将我国著名的“小站稻”亩产提高200公斤,达到亩产700公斤。袁隆平认为,天津所处的地理位置使这里日照充足,昼夜温差大,病虫害少,气候非常适合粳稻的生长。但近几年,由于产量低以及缺水等原因所致,闻名中外的天津“小站稻”的种植面积不断减少,粳稻种植面积只占全国水稻种植面积的1%,与中国名稻的声誉不相匹配。袁隆平表示,将利用杂交水稻研究的成熟技术和经验,将“小站稻”的亩产从现在的500公斤提高到700公斤,增产40%以上。袁隆平要将“小站稻”…  相似文献   

20.
袁隆平以在杂交水稻研究领域取得的杰出成就,最近又被国家人事部授予“杰出专业技术人才”奖章,然而这位举世瞩目的世界级水稻专家,其家庭、婚姻情况又是怎样呢?为此本刊特推荐孙敏作者采写的“中国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的情感世界”一文,以飨读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