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废名是我国现代文学史上颇有个性的小说家,他的小说充满着幽静和平之美,颇有中国古代山水画和田园诗的风味。其幽静平和的美学风格,突出地表现在对日常牛活的诗意叙写和对大自然的禅味审视,即将少女诗化,将俗人雅化,将平凡的劳动美化和注意时空的构成,诸多意象的衬托,空寂、清远、静谧的展现:之所以能形成这样的风格,是因为他当初是一位诗人,且深受中国古典诗词的浸润,同时他又是一个佛教徒,对佛教禅学有一定的研究。  相似文献   

2.
沙汀在30年代是左翼坛一位杰出的青年作家。他的小说所具有的沉郁、厚重的讽刺美学风格,首先得益于他早年丰富而独特的生活经历;中外现实主义讽刺学传统的熏陶;及其对生活敏锐而理智的洞察。其次,他善于从人们习焉不察的生活中看出常中之异,因而在其小说中讽刺的鞭子虽然抽打在各色各类社会渣滓身上,但批判的锋芒却是直接或间接指向当时的社会——那些鬼魅们赖以横行的旧世界,由此提醒人们要更多地对造成畸形人性的整个社会、历史进行长久的思考。另外,出现在他小说中那些可憎可恶,却又仍不失可笑可鄙的形象系列;富有心理内涵、既独特典型又保持着生活本来面目的艺术细节;风趣幽默、富有乡土气息的艺术语言等;都使他小说的讽刺艺术具有一种质地沉实,醇厚老辣的凝拙之美、一种充满诗意和喜剧色彩的简朴之美,从而继承、丰富和发展了鲁迅所开创的中国现代讽刺小说流派。  相似文献   

3.
姜惠 《学语文》2014,(1):47-48
汪曾祺是一位语言风格独特的作家,他对文学语言有独到的见解和精妙的阐述。他尤其重视创作实践中对语言的应用。中国文学的语言问题集中代表了他的语言主张,尤其是主张语言的内容性。他的小说清新淡雅、含蓄蕴藉,同时又充满民俗风情,有一种散文诗的美感。他的代表作《受戒》中的语象堪称小说灵魂之所在,去掉语象这篇小说也就失去了一切。  相似文献   

4.
王维作为盛唐时期山水田园诗派的领袖,他的诗“以庄老为意,以山水为色”别具一格。他的诗极力追求对自然美艺术表现的神似和形似兼备;善于将诗情与画意和音乐美熔为一炉并能深刻揭示出景物蕴涵的幽静妩媚之美。  相似文献   

5.
白先勇惯于描写一群被时代所遗弃的流放之人,写他们在社会变迁中的寂寞情怀、人生晚景以及在中西化冲突中的困惑,从而表现历史的沧桑和人生的无常,赋予小说悲凉意蕴;白先勇的人生经历和对传统化的偏爱是他小说的悲凉之源,对传统化的过分沉迷使其小说未能达到悲剧的高度;他善于运用多种艺术手法来渲染小说的悲美。  相似文献   

6.
卡夫卡与《聊斋志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卡夫卡在创作中驾轻就熟地掌握了一种变成小动物的方法,中国学中最能体现这一方法特征的是蒲松龄的《聊斋志异》。卡夫卡恰巧读过这部小说的德译本,他的创作有意无意地受到过这部小说的影响。卡夫卡的孤独与蒲松龄的孤愤有很多相似的地方,但他们创作的差异又决定了他们创作观念和创作方法的差异。卡夫卡选择了寓言作为他的写作方式和表达方式;蒲松龄则选择了隐喻作为自己的思维方式和表现方式。卡夫卡是以荒诞变形的手法来表现现实生活中人的异化问题;蒲松龄则是通过志怪变形将现实诗化,以寄托作自己的志趣和理想。卡夫卡将小说当作生活本身,追求最高的真实、梦幻般的真实;蒲松龄则将小说当作诗来写,通过小说叙事来言志抒情,并为小说创作开拓出一片新的艺术表现天地。  相似文献   

7.
黄世仲的文艺思想,是作者在革命实践和创作实践的激发下产生的。具有显著的革命性和创意。黄世仲力倡小说具有转移社会风气的功能,他的理论观点,具有鲜明的革命色彩和国家民族观念;他还特别注意外国小说对中国文学的影响,用比较的方法,阐明翻译外国作品的必要性;他对中国历代优秀的文化传统,作出全新的肯定和赞扬,并以继承优秀文学传统为己任;他对文学的艺术精神的探讨,也是很有见地的。  相似文献   

8.
本文探讨了新时期小说创作寓言化倾向的根源:一是对中国古典文学重表现传统的反思和回归,继承了《易》之象,《庄子》之奇诡,《楚辞》之神奇,古印度之韵;二是由于向西方学习,将现代派文艺诸表现手法与中国古典文艺表现手法相结合。  相似文献   

9.
李莹 《现代语文》2007,(4):75-77
出版于20世纪20年代的《伪币制造者》是当时少有的一部在小说中谈论小说自身的作品。它比20世纪60年代大规模出现的在小说内部探讨小说理论、并对叙述本身进行评论的元小说要早30多年。《伪币制造者》通过介入叙述的议论,探讨一种新的小说观和“纯小说”概念,具有相当程度的元小说性。首先,小说通过对人物或作品的评价,传达了作者的小说价值观;其次,以爱德华日记和人物间谈话的方式谈论他的“纯小说”。谈论的内容包括以下三个方面:一是他赞同的一些传统创作方法;二是他主张的“纯小说”;三是《伪币制造者》的创作论。  相似文献   

10.
张爱玲是中国现代一位广受读欢迎的、不可多得的重要作家。她的小说是她悲观精神的俘虏,浸透着荒凉之感。张爱玲的小说赋予故事、人物、意象以一种大的时间跨度;张爱玲的小说使历史与现实处于不断的叠映对照之中;张爱玲的小说时空关系往往倒错……从时空观念的角度,探讨创作主体将其悲剧生命意识与小说结构和技巧的融合是十分必要的。  相似文献   

11.
台静农是中国现代学史上的名作家,是“乡土学”的杰出代表,他的小说集《地之子》曾受到鲁迅很高的评价。本着重从内容和艺术两个方面分析了小说集中的14篇小说;同时较为细致地比较了台氏的乡土小说与鲁迅乡土小说的异同,从而认为所谓“台静农小说从内容到风格,皆师法鲁迅”(杨义语)的论断是不妥的;《地之子》有着自己思想和艺术的追求。  相似文献   

12.
名学批评家司马长风曾这样评价沈从先生及其作品:沈从在中国有如19世纪法国的莫泊桑或俄国的契诃夫,是短篇小说之王;中长篇小说作品较少,但是仅有的几篇如《边城》、《长河》等全是杰作。的确,在中国小说创作这座百花园中,沈从的作品无异于一道亮丽的风景。纵览他的所有作品,平凡的人物、平凡的梦、平凡的坎坷、均表现出一种不平凡的美。尤其在表现人性方面,他更是倾注心血、热情和智慧。这不仅体现在他一系列浓郁的乡十小说中,而且在他其它题材的小说中也有所显现。比如《菜园》即是一个典型代表。  相似文献   

13.
张智中  刘玲 《成都师专学报》2007,26(6):79-82,97
作为一名翻译家,许渊冲先生的成就是多方面的。翻译理论方面的建树之外,许渊冲先生以诗词英译而闻名遐迩、驰誉中外;同时,他的小说汉泽也颇具特色,并形成自己的鲜明风格。本文对许氏翻译理论与小说翻译之间的关系做一探讨,并通过对《红与黑》法语原著、一种英泽、四种汉泽的抽样比较研究,来窥视许氏译文之个性与风格。  相似文献   

14.
伪托,是中国小说史上的一个重要现象,而唐前小说之伪托是中国小说伪托史上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在对于部分古籍资料分析、归纳的基础上,整理得出被断为伪托的唐前小说之叙录,并主要按照伪托对象的不同,将唐前小说之伪托分为伪托古人和伪托文人方士两大类,进而努力辨析唐前小说之伪托形成并逐步发展的原因及其所产生的历史效应。  相似文献   

15.
福斯特在中国的译介经历了一个从小说评论、电影、小说、其它作品的过程;而我们对他的接受,则有两个问题值得考察。一个是关于他是否现代主义作家的定位问题,另一个涉及他的同性恋的身份和对他同性恋题材的小说《莫里斯》的评价。通过对几部文学史对他的接受情况的考察可以看出,我们对他的接受呈现出一个从单一到丰富、从保守到开放的轨迹。  相似文献   

16.
第一节 中国科幻小说 文体简说   科幻小说,顾名思义,既是科学,也是文学。它既要有科学的构思,也要有文学的华彩。科幻小说,是面向未来的小说。它将把人的目光牵向未来,引向宇宙,激发一代又一代人勇于探索,为科学献身。科幻小说,是展示想像力的小说。李约瑟认为:“科幻是科学之母。”   科幻小说中有注重科学设想、向往未来的“硬”科幻,也有富含哲理、蕴警世之意的“软”科幻;有的注重人物形象;有的情节生动,悬念迭起;有的歌颂生命,赞美爱情;有的鞭笞愚顽,颂扬科学;还有机器人、冷冻生命、外星探索、人与自然……题…  相似文献   

17.
熊建成是一个很中国化的作家,他的小说集《激荡的大宁河》是一部精品。作品 呈现给读者的是一个虽有缺陷却不乏温暖的世界,对人的同情、理解与关爱,构成了熊建成小 说最普遍的底蕴;小说结构看似随意,实是运匠心于无形;小说语言简洁、质朴、机智。  相似文献   

18.
在中国现当代学史上,以农村为背景创作小说的作家,不仅仅是赵树理一个人,而一个作家一生的小说创作一直是以农村为背景,却只有赵树理一个人。他的小说创作就是一部农村变革的学记录。赵树理塑造了各种类型的农民:有不觉悟的老一代农民;有勤奋上进的一代新人;还有农民中蜕化变质的干部形象,丰富多彩,感人至深,为二十世纪中国学的人物画廊增添了绚丽的色彩。  相似文献   

19.
滕固对西方的唯美派有精深的研究,是狮喉派的中坚力量,他的小说具有浓厚的唯美风情,却又有很强的东方色调,保留着浓厚的古典情愫。只是他的唯美风情和中国古典情愫并不协调,形成了比较怪异的风格。但从滕固的小说可以看到中国现代学存在的多样性,因此本将滕固放在整个现代学的流程中考察,揭示滕固小说的艺术特征,并探究滕固小说和西方唯美主义以及中国传统学之间复杂的关系。  相似文献   

20.
废名是小说家 ,也是诗人 ,他善于用诗人的眼光捕捉日常生活中富于诗意的细节 ;他又是禅学家 ,喜欢在大自然中凝神冥照 ,感悟生命。因此他的小说有着与中国古代山水诗画相似的风格 :清远幽静 ,平和冲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