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张薇 《新闻前哨》2014,(4):103-104
最近。随着某知名家电企业被微博爆料称“将停止杂志硬广告投放”,关于传统纸媒没落的话题被再次放大。2012年底,最后一期美国《新闻周刊》以黑白主色调正式向印刷版告别,人们不禁为传统纸媒的命运哀叹。然而2013年底.就在退出纸媒市场一年多后,《新闻周刊》又对外宣布重新回归传统纸媒市场。  相似文献   

2.
武唯 《新闻爱好者》2012,(24):29-30
面对"纸媒寒冬"这一说法,近几年学界和业界都提出了自己的观点。特别是2012年10月美国《新闻周刊》提出将在2013年初全面发行数字化版本,更是让许多人相信了这一说法。但"纸媒寒冬"并不意味着"纸媒市场的寒冬",本文结合美国《新闻周刊》的全数字化发行案例,提出了纸媒发展的新出路——在新媒体环境下构建数字化平台。  相似文献   

3.
《新闻记者》2007,(9):62-62
根据美国发行量审计局8月13日公布的数字,《时代》杂志仍然是美国发行量最大的新闻类周刊杂志,但是发行量大幅下降了17,1%。与此同时.《时代》的主要竞争对手——美国《新闻周刊》保持稳定的发行量,使得《时代》领先于《新闻周刊》的优势大为减少,目前两本杂志的发行量只相差30万份。  相似文献   

4.
余婷 《青年记者》2009,(17):78-79
2009年,报业举步维艰,与此同时,全球一些著名的新闻周刊也面临重重危机。美国三大新闻周刊——《时代》、《新闻周刊》、《美国新闻与世界报道》遭遇广告和发行量双下滑,《时代》被迫推出网络定制服务;《新闻周刊》拟转向高端读者,《美国新闻与世界报道》变为月刊。而英国《经济学人》杂志的广告和发行业绩独树一帜,成为当今世界少有的依然立足于以出版纸质杂志为主的新闻周刊。本文拟探讨新闻周刊困境下《经济学人》的突围策略。  相似文献   

5.
步入以个体网络用户为节点的全媒体时代,传统纸媒业面临前所未有的生存危机,改革转型迫在眉睫.而2000年10月创刊的《特别关注》杂志,即使在"纸媒寒冬期"也依然斩获单期发行量150万册全国第一的成绩.其实现传统纸媒在全媒体时代突围的独特秘诀何在?  相似文献   

6.
刘晓华 《青年记者》2016,(23):65-66
在新媒体蔚然成风的现实下,纸媒的冬天不再是专家的预言.《基督教科学箴言报》、《时代》杂志、《新闻周刊》、香港《成报》、《外滩画报》……一些曾经享誉业界、经典权威的纸媒或破产、或停刊、或转型,使这个寒冬愈发寒冷.据不完全统计,我国在2014年就有超过30家纸媒停刊,到了2015年,又有30多家具有一定知名度的纸媒倒在了2016年第一缕阳光到来之前.  相似文献   

7.
五大新闻周刊为:美国《时代》周刊,1923年3月创刊,发行量500万;美国《新闻周刊》,1933年创刊,发行量400万;美国《美国新闻与世界报  相似文献   

8.
从2005年底到2006年初,仅仅两个月的时间我国就出现了20多家数字杂志发行平台,其中不少平台经营着数百种杂志.据iResearch的市场咨询调研显示,2005年我国数字杂志总发行量达3.6亿份,月发行量在200万份以上的平台有ZCOM、Magbox、Xplus、VIKA等,每期发行量上百万份的数字杂志有《男人志Wo》与《爱美丽Me》、《POCOZINE》等.iResearch预计,到2010年,数字杂志的发行规模将达到20.3亿.(见下图)  相似文献   

9.
在印刷出版了近80年后《,新闻周刊》不再印刷出版了。从2013年开始,这家在美国仅次于《时代》周刊的新闻杂志,将彻底告别油墨之香,只在网络上以数字版形式呈现。美国纸媒的衰落让人唏嘘,虽然这未必意味着其他纸媒也会有同样的命运,但后者须警惕前者的教训。  相似文献   

10.
传媒动态     
正事件:纸媒成了"纸没",新闻如何阅读?近日《纽约时报》称,美国《新闻周刊》将于年底停刊,彻底转型为数字杂志。未来的数字杂志将改名为Newsweek Global,采用付费模式。《新闻周刊》曾创下全球300万份的发行纪录,是美国政要案头的必读刊物。这条新闻立即引发了人们对纸媒命运的唏嘘伤感和多重思考。搜狐传媒由此在其"大头条"栏目策划推出了专题:"‘纸没’时代真的会来临吗?"本刊选摘部分文字图片,以供业界学界研讨。  相似文献   

11.
蔡骐 《新闻通讯》2010,(12):15-16
21世纪以来,新旧媒体之间的竞争愈演愈烈,近几年,传统纸质媒体在新兴移动传媒和互联网的双重夹击之下纷纷败下阵来,连曾经作为美国传媒业龙头的老牌新闻杂志《新闻周刊》也因为连年亏损而于2010年5月被迫以一美元的低价出售,传统纸媒尤其是期刊的“末日论”再度成为了全世界关注的话题。  相似文献   

12.
高方 《传媒》2014,(15)
正今年7月1日,是《湖北日报》创刊65周年纪念日。记者对湖北日报传媒集团的采访中了解到,在纸媒衰退的大势中有这样一组令人非常振奋的数字:《湖北日报》发行量从2011年的21万份增长到2014年的63万份,其中,市场发行量20多万份,总发行量和市场发行量均位居全国党报前列;《湖北日报》广告收入从2011年的6100多万元增长到2013年的1.24亿元,增长1.03倍,今年上半年增长38%;集团经营收入从2010年的12.25亿元增  相似文献   

13.
海外     
《青年记者》2005,(6):84-85
欧洲稿费标准:千字四五百欧元,亵渎《古兰经》消息有误,美《新闻周刊》道歉。日本动画片出口额超过钢铁,德国流行听名,美国报刊发行量审计局:美报业发行量大幅滑坡,印度传媒巨头牵手路透社办电视新闻频道,英国两有线电视巨头将合并,美国《滚石》杂志将推出印尼版。  相似文献   

14.
左志新  李栋 《传媒》2014,(7):37-39
正近年来,在纸媒一片萧条的大环境下,《人民公安》杂志则在一年的时间内实现发行量创历史新高,期发量从一年前的10多万份到现在的20万份。在当下期刊发行量严重下滑的恶劣环境下,《人民公安》是如何实现逆势增长的?进行了哪些改革?实行了哪些创新?这些问题的答案都得从一年前刚调任到《人民公安》杂志担任主编的徐翼身上"挖掘"。风雨历程铸辉煌《传媒》:《人民公安》杂志已经走过了60多年不平凡历程,更是  相似文献   

15.
英国《地铁报》创刊于1999年,该报不仅是英国家喻户晓的地铁类报刊,更是全球最大的免费报纸,自创刊之初便迅速抢占英国的报业市场,日发行量最高达到过130万份,获得了丰厚的经济效益.随着数字时代的到来,传统纸媒生存状况日益艰难,曾经经济效益一路领先的《地铁报》也未能"独善其身".但所幸报社的管理者能够快速预判市场发展的趋势,适时做出调整应对数字化的冲击,不仅实现了《地铁报》对传统阅读群体的深度拓展,更实现了对其容量的扩充.《地铁报》的成功经验对我国传统纸媒的数字化转型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16.
朱玉祥 《传媒》2013,(2):34-36
期刊界有一种说法:进入新世纪以来,中国的纸媒遇到了很大的挑战,传统纸媒很难有大的发展了.而《特别关注》这本期刊创办至今12年,12年来都在不停地发展,目前期发行量超过400万份,成为全球发行量最大的中文期刊之一.为什么《特别关注》仍能得到快速发展?大家觉得不可思议. 笔者始终认为,传统媒体遇到的根本问题,不是新技术的冲击,而是由于种种原因,纸媒自身的优势没有得到很好的释放.中国有13亿人,十年来经济增长了4倍,而期刊的年总发行量从25亿册只增长到30亿册.随着中国受众购买力的提升,中国必将诞生一本发行量空前的期刊.  相似文献   

17.
为应对互联网上海量即时信息的挑战,扭转发行量下降、广告收入减少的颓势,美国《新闻周刊》决心调整风格,转型后的最新一期杂志5月18日开始在美国各报亭发售。  相似文献   

18.
早在19世纪美国就有了新闻杂志,1811年,《尼罗氏纪事》周刊开始发表重要新闻和演说,另一个新闻周刊《文学辑要》于1890年创刊。《文学辑要》转载其它报刊发表过的重要新闻故事,均是全文发表,从不压缩或重写,发行量约200万份。然而这个刊物到1920年...  相似文献   

19.
其实,纸媒面临的问题跟其他曾经经历过重大变革的行业没有什么区别。看清大势,懂得权变,才能历经行业风雨而不倒。2012年的最后一天,拥有80年历史的美国老牌新闻杂志《新闻周刊》出版了它的最后一期纸质版,杂志封面是黑白的办公大楼全景照,上面只印了三个单词——纸版最后一期(#LAST  相似文献   

20.
当下,网络的迅速发展给传统纸媒造成强烈冲击,其便捷性使得纸媒在第一时间发布的即时消息不再新鲜。"纸媒的出路在哪里?"这引起了"纸媒人"的深思。于是,不少纸媒将深度报道看成网络包围下的突围之道。《中国新闻周刊》、《南方周末》等纸媒更是将深度报道作为自己的主打品牌,吸引了大批读者。由此可见,把深度报道做"深"成为今后纸媒发展的重中之重。什么是深度报道?深度报道是有别于一般资讯传递的特殊报道方式,它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