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体式策划     
体式策划作为策划科学中的战略性部分,文章对它的结构层次作了说明,并提出了它的立体展示图;站在体式策划的立体展示图的角度,根据策划的进度,以时间维作为参照系,提出了企业进行体式策划应遵循的有机式的六大原则。  相似文献   

2.
<正> 一、教育策划是一个过程 恩格斯曾经说过:“世界是过程的集合体”,物质世界中的任何事物都是作为过程而存在的。具体事物总是表现和展开为一个产生、发展和结局的有始有终的有限过程。教育策划也不例外。教育策划过程是教育策划者有计划、有目的、有组织地对策划目标实施的谋略活动,每一项策划活动都表现为一个相对完整的过程。 (一)教育策划是需求性与主动性统一的过程 教育策划的出现及其实施,首先是由需求决定的,由需求牵引的。这也正是教育策划具有强大的生  相似文献   

3.
选题策划是第一个合格编辑都应该具备的能力,包括:一、搜集图书信息,准确进行市场定位;二、实现策划创新;三、学习多方面的、跨学科的知识;四、积极介入图书的宣传促销活动。  相似文献   

4.
选题策划是第一个合格编辑都应该具备的能力,包括:一、搜集图书信息,准确进行市场定位;二、实现策划创新;三、学习多方面的、跨学科的知识;四、积极介入图书的宣传促销活动。  相似文献   

5.
中国策划业在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兴起后,出现了若干使世人耳目一新的策划,这不过是策划家的练兵,真正伟大的策划还在后头。经过世纪末的发展,中国策划业已为21世纪的腾飞奠定了初步的基础。在新的世纪,策划业由于市场经济逐步走向成熟,面临新的机遇,将逐步走向产业化,并培养锻炼出一支能够满足市场需要的策划家队伍。由于策划实践的深入发展,策划科学的理论建树将会取得重大的进展,形成比较完善的策划学理论,又反过来指导策划实践。有了这样的理论武器,将会更有利于宏大的策划家队伍的组织建设与理论建设。中国策…  相似文献   

6.
房屋建筑工程项目施工质量管理通过对项目的质量策划,施工中的过程质量控制两项重要的质量管理活动来确保交付的房屋建筑物质量。可以说,这两项质量管理活动涵盖了全面质量管理职能的所有内容。而通过施工质量策划可以确定项目部的质量方针、质量目标和质量职责,并且在质量策划活动中通过诸如编制质量计划、分解质量目标等使其在施工过程中一一得以实施。  相似文献   

7.
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会展经济在近年来成为一个新的热点,我国内地已成为全球发展最快的展览市场。在竞争激烈的会展领域,要想获取更多的市场资源,必须拥有合理、高效的会展活动策划框架。5W分析法为会展的策划活动提供了一套系统方法,为提高会展策划的质量和效率提供了有利的工具。  相似文献   

8.
科技期刊的编辑工作是结合专业学术与写作规范,介于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理论间的具体实践,编辑学知识和专业学术知识在工作中具有同等重要的作用。从而在实际工作中构成学术性、写作规范性以及可读性间相辅相成的关系,其中任何一方面工作成功与否都与一本科技期刊整体水平高下息息相关。现代化的科技发展使科技期刊编辑工作的细化分工成为一种趋势。其中,大体以栏目策划与文字规范化两方面的工作构成。栏目策划编辑的职责类似于国外的组稿编辑,通常认为,此方面的工作较之文字编辑重要得多。科技期刊的栏目策划之有异于普通期刊者,在于以学术…  相似文献   

9.
公共关系策划是企业开展公共关系活动的前提和基础,本文论述了公共关系策划的含义与意义,指出了公共关系策划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并提出了一些解决问题的具体对策。  相似文献   

10.
随着新闻媒体以及传播手段的多样化,新闻竞争更加激烈,新闻策划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已经成为新闻媒体间互比高低的竞争点。许多大报社为了取得良好的宣传效果,还专门成立了策划部,对一些重大的新闻事实或新闻素材早策划、细策划,使新闻报道的质量越来越高,特别是科技新闻的策划。然而,不可否认的是在新闻策划不断发展的今天,我们也发现了—个应该引起新闻界人士广泛重视的现象,那就是变新闻策划为策划新闻,严重背离了新闻真实性的原则,使党和国家的新闻宣传工作受到极大的损害。  相似文献   

11.
贝尔纳科学社会学思想再认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马来平 《科学学研究》2006,24(5):641-645
认为贝尔纳科学社会学最突出的理论贡献有二:(1)力主科学的可计划性,并系统阐述了计划科学的理论基础和实施对策等;(2)对科学的社会功能问题进行了深入研究。指出在上述两个方面,贝尔纳的科学社会学也存在明显缺陷,而且对马克思主义哲学有某些误读,其中,对经济需要与科学发展关系上的机械理解即是典型的一例。  相似文献   

12.
运用对比分析方法,对大科学工程年度研究计划制定模式进行研究,给出计划制定两种模式的工作流程,并分析存在问题。相关研究结论,对我国大科学工程计划管理有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3.
华罗庚从纯数学研究转向简单的“双法”推广,令很多人感到困惑不解.但将其与20世纪六七十年代中国的社会背景特别是政治背景联系起来进行分析,我们也许能够理解华罗庚的选择,能够解释当时中国科学之命运.回顾我国科学发展的这段历史,认真总结经验教训,正确处理政治与科学的关系,对我国科学技术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4.
吴学周“计划科学”思想管窥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付邦红 《科学学研究》2008,26(6):1149-1156
 揭示1942年吴学周拟定的《我国战后科学研究计划刍议》的主要内容,并分析该计划所反映的思想、思想的来源、背景和实质等。认为:吴学周是坚持“计划科学”的,他的计划限于应用科学并充分考虑计划中的“自由”,计划应该解决的问题首先是建立合理的科研机构体系,其次是各方的“合作”。《刍议》的理论来源有贝尔纳的“计划科学”理论,也有波兰尼的“科学自主性”理论,更有国内关于“计划经济”的争论作为基础。其实质是完善建制化的尝试,也是中国科学家首次运用计划理论对科学发展进行“计划”。计划中的机构体系是我国建国初期所采用的体系。其中对《科学的社会功能》的广泛运用,在我国科学学历史上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5.
曲久龙  聂毓琴 《情报科学》2006,24(4):592-596
本文在对科技发展规划目的和信息需求分析的基础上,探讨了我国目前科技发展规划中信息的来源与运用,并从提高我国科技发展规划的科学性和信息资源的有效利用角度提出了构建我国科技发展规划信息支持系统的必要性和方法。  相似文献   

16.
根据过渡时期总路线,国务院在1956年主持制定《1956-1967年科学技术发展远景规划》(简称"十二年科技规划"),规划制定过程中形成了"以任务带学科"的规划科技模式。"十二年科技规划"由57项任务构成,其中以原子弹、导弹、计算机、半导体、无线电电子学、自动学和远距离操纵为最紧要项目。为了制定和实施该规划,国家充分利用中国科学院等本国科技力量,同时借助了苏联的援助。经过不懈努力,终于取得重大科技成就,提前完成"十二年科技规划"。这使我国补全了学科门类并拉近了与世界先进科技水平的距离,对我国科技、国防、经济和社会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17.
科学学:过去、现在和未来   总被引:15,自引:5,他引:10  
经过 70多年的演进发展 ,科学学已经建立和正在形成的分支学科约有 30多门。这些学科可以按照理论性或应用性程度的差异 ,区分为理论科学学、专门科学学、应用科学学三组。科学学研究者在回顾科学学既往历史和把握现状的基础上 ,应当高度重视交融发展、协同发展、综合发展、分化发展的基本趋势 ,积极促进科学学科体系的完善。  相似文献   

18.
让科学回归真实--对两种科学模型的一些思考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苏湛 《科学学研究》2005,23(3):304-309
罗伯特·金·默顿最早对科学建制以及科学与社会间的相互作用做出了系统描述,所得出的默顿规范一直被奉为科学社会学的经典。随着科学的发展,今日科学逐渐显露出一些与默顿模型有所背离的征兆,由此产生了对科学的某种“信任危机”。约翰·齐曼等默顿之后的科学社会学家具体研究了今日科学的社会运行,提出了后学院科学模型,就默顿规范在新时代的新内涵和科学的信任危机作出了某种解释。我们将看到,后学院科学模型是在新情况下对默顿学院科学模型的合理修正。  相似文献   

19.
 发生于1930年代末的关于科学是要计划还是要自由的贝-波之争,其源流可追溯到第二届国际科学史大会。整个三十年代英国科学家中的科学与社会运动,是该争论的过程因素。该争论实非二人之争,而是存在于两个科学家群体之间,Nature杂志在其中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若干科学组织牵涉其中,争论所涉及范围远超英国之外,过程比较曲折,历史影响极为深远。科学家们争论的问题包括科学、计划和自由的内涵,科学发展的机制,科学家的责任,科学的社会关系等等问题。它不仅促生了科学学、科学社会学等学科,而且将科学哲学和科学史研究推向一个新的高潮。更为重要的是,这场争论极大地改变了人们的科学观念,它使功利主义科学观从此深入人心,与之后苏联之外各国科学的计划化不无关系。  相似文献   

20.
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中科学精神发展的历史趋势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华 《科学学研究》2007,25(4):619-622
科学精神是人文社会科学研究的必然属性,不是自然科学的专利。这可以从人文社会科学发展链条得到证明。在古希腊,自然哲学研究诞生了科学精神,逻辑和理性由此产生。从文艺复兴时代起,人文社会学科研究中的现代科学精神逐渐形成。进入现代,在科学与人文的互动中现代科学精神成为人文社会学科发展中不可或缺的因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