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沙汀在小说中极其喜欢使用四川的方言土语.他小说中的方言主要存在于人物的对话和人物的命名上,小说中的人物大都操着一口地道的四川话,人物的诨名也带有浓厚的四川味.探究其创作心理,除了人物角色的需要,主要因为沙汀对四川方言的热爱和熟悉.  相似文献   

2.
晚清特殊的社会和时代背景造就了新小说这一异于传统小说的样式,它不仅充满新概念新事物,还具有新的化内涵,并通过独具一格的人物命名体现出来。人物命名的目的在新小说中分为三大类:一为讽刺人物,二为表现主旨,三为构造情节。通过这一类型化研究,可以使我们对晚清新小说的价值作一番新的思考。  相似文献   

3.
小说标题及文中主要人物的姓名,是作者对小说的基本定位。本文从命名着手,谈谈“名利场”的意义及主人公的人物形象。  相似文献   

4.
福克纳从听觉联系,读音联系,形态联系,语义联系,文学或神话典故的联系对小说中的人物进行命名,类比强化了人物命名与人物塑造的关系,揭示了人物塑造与小说主题的内在关系,创造出独特的艺术形式之美。  相似文献   

5.
作为小说,《西游记》中的人物命名,大都是作者凭其丰富的想象力,依故事情节的需要所赋予的。孙悟空与猪八戒,这两位《西游记》中的主要人物的命名,隐含着一定的寓意。  相似文献   

6.
《红楼梦》人物的命名,是中国人命名的艺术地再现。它既遵守中国人命名的规范,同时又有作家曹雪芹的艺术创作上的需要,二者相辅相成,相得益彰。曹雪芹通过《红楼梦》人物的命名取号,选姓定宇,为小说人物涂上了艳丽夺目的色彩,成为全书艺术构思时不可缺少的艺术细胞。  相似文献   

7.
浅析鲁迅小说中人物姓名的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人物姓名在鲁迅小说中有着独特的意义。从人物姓名的语言运用上看,他力求用较少的语言表达丰富的内涵。从修辞上看,他在给人物命名时采用了多种多样的修辞方法,通过姓名展示人物性格的表现作品主题。人物姓名是我们理解鲁迅小说的一个独特视角。  相似文献   

8.
美国作家托尼.莫里森在《所罗门之歌》中,莫里森花了大量笔墨对姓名进行描写,姓名的主题贯穿了始终。本文通过分析小说中人物的命名方式来体现其人物姓名的特殊的文化内涵。  相似文献   

9.
中国传统节日经过长期的积淀,已经成为意蕴丰富的人文符号。当这些符号被中国古典通俗小说家娴熟地运用在小说人物的生日中时,就使人物形象变得更加丰满。具体说来,节日可以成为小说人物独特命名的一个依据,可以揭示人物的性格和表达作者对人物的褒贬爱憎态度,可以预示小说中人物的生活遭遇、命运。  相似文献   

10.
鲁迅先生的小说《药》命题的精深,不单表现在标题设置、情节安排、形象塑造、环境描写等方面,还表现在给小说的主要人物——“华老栓”、“夏瑜”的命名中。  相似文献   

11.
托尼·莫里森的《宠儿》通过一个魔幻化的人物宠儿,艺术地重塑了美国黑人的历史,探讨了美国黑人的自我构建这一主题。莫里森从具体和抽象两个层面赋予宠儿含混而众多的人物身份和象征身份,这种多重身份使得读者既可以历时性地又可以共时性地、既可以从微观层面又可以从宏观层面解读小说的主题。  相似文献   

12.
托尼.莫里森对身体政治有着敏锐的认识。她非常擅长把身体概念与政治主题结合起来,尤其擅长刻画女性人物的身体感受,并以此来反映她的政治意图。在《最蓝的眼睛》中,佩科拉有着被白人价值观内化的身体诉求;在《宠儿》中,塞思和母亲等人进行着无奈的身体挑战;在《秀拉》中,秀拉开展着积极的身体抗争。这些都体现了莫里森对身体政治,尤其是对女性身体政治的关注和审视。  相似文献   

13.
非洲人认为一个人的姓名是他的生活意义和灵魂归属所在。基于非洲文化赋予黑人名字的重大意义,莫尼森笔下的人物姓名或反映他们的身份、性格,或讽刺地体现他们在白人主流文化压迫下的悲惨境遇。本文通过阐述莫尼森笔下受非洲文化影响的两个对立式命名模式,为读者赏析莫尼森文学作品提供了另一个视角。  相似文献   

14.
美国黑人女作家托尼.莫里森的小说创作具有鲜明的个人特征。在作品人物和环境的命名、结构的组织、内容的取舍等方面,莫里森善于运用隐喻来解构白人价值观,重构黑人的历史和文化价值,展示了黑人在过去和现在所遭受的奴役、歧视,形成了自己独具特色的叙述风格,使美国黑人女性文学形成声势并走向成熟。  相似文献   

15.
托尼·莫里森在其新作((爱))中刻画了两个性格、命运完全不同的黑人女性:梅和朱尼尔。通过女权主义的方法,分析这两个黑人女性形象,并以此为切入点探讨托尼·莫里森创作中的女权主义倾向.  相似文献   

16.
商中 《平原大学学报》2001,18(1):101-102
指事字的结构类型,向有分歧,有的认识指事字是那些纯粹的抽象符号字,有的认为除了抽象符号字外,更多的是在象形字的基础上,添加标识符号所形成的字。我们通过对字产生的逻辑起点的考察分析证明,指事字的结构类型只有一种,即纯粹的抽象符号字。  相似文献   

17.
《所罗门之歌》的女性主义解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分析托尼·莫里森的小说《所罗门之歌》主人公奶娃的心灵成长和获得自我身份认同的过程,证明了小说中的女性以不同的方式给予了奶娃勇气、力量和启迪,并做出了巨大的奉献和牺牲。从女性主义的视角进行解读,借助男主人公的成长,使黑人女性的重要历史文化含义得到了深刻的诠释。  相似文献   

18.
在托尼.莫里森的作品中,人物名字绝大部分都有重要而深刻的含义。通过对《宠儿》一书中人物名字所蕴涵的意义进行分析,发现其具有:体现作品人物性格、显示作者讽刺手法、反映文化侵略意识和突出作品主题思想等功能。  相似文献   

19.
《宠儿》是非裔美国女作家托尼·莫里森的历史三部曲之一。从霍米·巴巴的后殖民主义视角解读小说《宠儿》中的黑人女性身份的建构,通过分析莫里森在小说中对黑人女性一段被遗忘历史的痛苦回顾,揭示出生活在奴隶制及其阴影下的人们,只有爱自己,积极融入黑人社区,才能直面历史的阴魂,重新寻找历史对现实的意义,粉碎无法言说的过去附加于身的他性,走上获得主体地位之路。  相似文献   

20.
莫里森受到《圣经》等西方文化和黑人民族文化传统的影响,小说中的象征手法和神话传说的引用比比皆是。从原型批评中集体无意识以及象征中沉淀下来的人类共同的经验和心理这两个角度解释莫里森小说中人物命运的变换,可以帮助读者更好地欣赏这部小说,对人性和生活有更深刻的了解和认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