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31 毫秒
1.
幼儿园的作业进行是离不开交待的。那么,交待应注意哪些问题呢? 首先,交待要贯穿在整个作业过程当中。比如一节语言课,作业开始时,教师就要有这样的交待:小朋友,这节语言作业老师教给你们一首儿歌,名称是《我要升班了》。作业中,也要有必要的交待,象交待“请小朋友准备好”,“我教一句你们学一句”、“请小朋友齐背一遍”等等。其次,交待应该尽可能做到生动活泼。如一位老师教幼儿认识四类帽子。作业一开始,叫四名小朋友站成横队,然后将四顶不同的帽子分别给小朋友戴上。教师那富有戏剧性的动作,加上帽形的特殊,把小朋友都逗笑了。借此机会,交待了作业的内容,集中了幼儿的注意力,引起了幼儿认识帽的浓厚兴趣。再次,交待应尽量做到言简意赅。有一位教师给幼儿讲《雷锋在火车上》的故事,从雷锋在旧社会受到的苦,讲到在新社会里尝到的甜,从雷锋当兵入伍,讲到他如何成长为伟大的共产主义战士。用了近六分钟的时间才交待出作业的名称。同是讲  相似文献   

2.
为了让幼儿敢说、爱说、多说、会说,我动了不少脑筋,设计了许多具有童趣的听说游戏,来培养幼儿的语言能力。  1.听、讲、画三者结合  听老师讲故事是小朋友十分感兴趣的一件事情,那么如何利用讲故事来培养幼儿的语言能力呢?我的做法是:让幼儿边听故事边画故事情节,再把故事用自己的话讲给身边的小朋友听,回家后讲给爸爸、妈妈听。  2.创编表演  有许多故事,在幼儿反复听后,由他们自己来创编表演,教师加以指导,尽量尊重幼儿自己对故事的理解和演绎,不去评价,允许幼儿有不同的见解,表演的形式也可多种多样。如“三只蝴…  相似文献   

3.
师:老师带来了一些小蝌蚪,小朋友们仔细看看,它们是什么样子的?(实物演示)生:小蝌蚪的头很大,像一粒大黑豆。生:小蝌蚪的尾巴很长。生:它的全身是黑灰色的。师:是呀,可它们的妈妈一点儿也不像小蝌蚪这个样子。小蝌蚪是怎样找到它们的妈妈的?请小朋友快速默读课文,看看课文哪几个自然段写小蝌蚪找妈妈的事?(生默读)生:课文的第2、3、4自然段写了小蝌蚪找妈妈的事。师:请大家听听2、3、4自然段的录音,再看看画面,请用自己的话说说小蝌蚪找妈妈的过程。(教师将2~4自然段制成动画,CAI课件演示小蝌蚪找妈妈的过程)(学生复述)师:对了,请小朋友…  相似文献   

4.
该我上公开课了,我精心制作和准备了教具。因为是一次故事活动,活动前我已把这个故事背的滚瓜烂熟。活动开始了,教室里坐了许多老师但绪始头师,虽然不是第一次上这样的活动课,但我心里还是有几丝忐忑,镇定好情绪,活动开始了,导入活动主题后,我开始绘声绘色地讲起故事,刚讲了个开头,突然,曹石小朋友打断了我的讲述。“老师,这个故事我听过。”我心一惊,始料不及。旁边的老师也惊奇地望着我们,我马上稳定情绪,亲切地问他:“你听过是吗?听谁讲给你听的?”“妈妈。”曹石无不自豪地说。“是吗?那你讲给小朋友听怎么样?”曹石有些犹豫,在我的亲切…  相似文献   

5.
黄老师十分重视幼儿的口语练习,她上的课要求明确、讲得生动、注意练习。一只玩具鸡在桌上嘣嘣嘣嘣,一边跳着,一边吃米,黄老师问孩子:“这是什么?”“这是小吱(Zi)。”黄老师说:“这是小鸡,你们听我是怎么说鸡的,ji、ji、ji。”小朋友个个睁大了眼睛看着、听着,“你们跟着老师说,ji、ji、ji。”课堂上发出了小朋友的练习声。“你们知道小鸡是怎样叫的?”叽叽叽……”黄老师又拿出了头饰说:“现在我做鸡妈妈,你们都是我的小鸡,妈妈要听小鸡说‘小鸡小鸡叫叽叽’,看哪只小鸡说得最好听。”她  相似文献   

6.
我读过一个故事:在一家普通的幼儿园,一位刚刚入园的美国儿童被老师带进幼儿园的图书馆,很随便地坐在地毯上,开始接受他的人生第一课。一位幼儿园图书馆的老师微笑着走过来,说道:“孩子们,我来给你们讲个故事好不好?”“好。”孩子们齐声答道。于是,老师从书架上抽出一本书,讲了一个很浅显的童话故事。“孩子们,”老师讲完故事后说,“这个故事就写在这本书中,这本书是一个作家写的。你们长大了,也一样能写出这样的书。”教师停顿了一下,接着问:“哪一位小朋友也能给大家讲一个故事?”一位小朋友立即站起来。“我家有一个爸爸,有一个妈妈,还…  相似文献   

7.
为了满足大班幼儿的求知欲,提高他们的口语表达能力,我在语言教学中适当增加了一些听音乐编故事的内容,收到了较好的教学效果。我先对幼儿作启发谈话,引发他们的兴趣,使他们能专心致志地听音乐,在听的过程中发挥想像。我说:“小朋友,今天老师教你们学一种新本领,叫听音乐编故事。你们在听音乐时,要动脑筋想,音乐里有谁?在什么时间、什么地方?发生了什么事?后来又怎么样?看谁能编出最好听、最有趣的故事。”这样一说,幼儿就有了积极性,也会认真听音乐了。接着指导幼儿完整地听音乐。听的时候,我允许幼儿轻声议论乐曲中表现了什么。例如,一次我选用小班歌曲《春天》改编的管弦乐  相似文献   

8.
美国一家普通的幼儿园,刚刚入园的儿童被带到幼儿园的图书馆,他们很随便地坐在地毯上,接受人生的第一课。一位教师笑吟吟地走过来,她的背后是整架的图书。“孩子们,我来给你们讲个故事好不好?”“好!”孩子们答道。于是老师从书架上抽出一本书,讲了一个很浅显的故事。“孩子们,”老师讲完故事后说,“这个故事就写在这本书里,这本书是一个作家写的。你们长大了,也一样能写这样的书。”老师停顿了一下,接着问:“哪一个小朋友来给大家讲一个故事?”一位小朋友站了起来,慢慢地说:“我有一个爸爸,还有一个妈妈,还有……”幼稚的童声在教室里回荡。另一边,老师用一张非常好的纸,认真、工整地把这个语无伦次的故事记录下来。“下面,”老师说,“哪位小朋友来给这个故事配个插图呢?”又有一位小朋友站了起来,画了一个“爸爸”,画了一个“妈妈”,再画一个“我”。画得很不像样,但是,老师同样很认真地接过来,附在那一页故事的后面,然后取出一张精美的封皮纸,把它们装在一起。封面上,写上了作者的姓名、插图者的姓名和出版的年、月、日。老师把这本“书”高高地举起来:“孩子,瞧,这是你写的第一本书,多么好啊!孩子们,写书并不难,你们还小,所以只能写这种小书,但是,等你们...  相似文献   

9.
单韵母是汉语拼音教学的开始,也是整个语文教学的开始。教学单韵母,培养儿童良好的学习习惯,引起儿童学习的兴趣,对今后的语文教学,影响很大。因此,要特别注意。 (一)进行学习目的教育第一堂课就要让孩子们认识学习汉语拼音的重要性:汉语拼音能帮助我们认字、读书、看报,能帮助我们更好地学好各科文化知识,还能帮助我们学好普通话,长大了能更好地为人民服务。但对初入学的儿童生硬地讲道理,不易接受,有的老师采用以下方法:小朋友们喜欢听故事吗?我手里拿的就是一本故事书,叫《365夜》,我每天给你们讲一个故事,也能讲上一年。我给你们念个故事好吗?、(念《骄傲的公  相似文献   

10.
“我是谁”     
要刚入托不久的弦子(2~3岁)在集体面前说出自己的名字,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我改变了以往直接要求幼儿讲名字的方法,面是一开始问小朋友:“我是谁?”他们一起说:“蔡老师。”我又问:“你们知道我的名字吗?”大家都摇摇头。我说:“我的名字叫蔡孙俊。”小朋友一听,顿时高兴起来,接着我问:“那你们是谁?告诉老师和小朋友好吗?”孩子们都很愿意,一个跟着一个说出了自己的名字。然后我又说出自己父母的名字,再让幼儿说出自己父母的名字。我就这样在孩子不知不觉中完成了常识教育的一项任务。  相似文献   

11.
最近,笔者在幼儿园听了一些语言课,阅读了一些语言课教案,从中发现语言课的导语设计还未引起教育者的足够重视,“今天,老师给小朋友讲一个故事,你们喜欢不喜欢听?”“今天,老师给小朋友带来了几幅很好看的图片,你们爱不爱看?”等等平庸、单调的导语,仿佛已模式化、公式化了。所谓导语,即一堂课开始时所讲的话,也叫开始语、开  相似文献   

12.
《教育与教学研究》2021,(6):102-111
对儿童叙事能力的评估是儿童语言发展研究的重要内容之一。而对于一些特殊儿童比如听障儿童而言,由于其思维能力或语言表达能力的限制,往往很难进行有效的主动讲述,这种情况下,运用故事复述能力作为特殊儿童叙事能力的主要指标是一个比较普及的研究思路。文章选取重庆主城区听力言语康复机构21名3-7岁听障儿童和某普通幼儿园51名3-7岁健听儿童进行阅读并复述实验,运用不同难度的无字绘本《青蛙,你在哪里?》《一个男孩、一条狗和一只青蛙》作为阅读材料,收集他们的复述资料,并运用斯坦(Stein)和格伦(Glenn)的故事结构理论制定《故事检核表》,从故事结构要素、故事情节、故事内容三个维度对所选取的听障儿童和健听儿童的故事复述情况进行对比分析。结果发现:(1)3-7岁听障儿童的故事复述能力明显落后于健听儿童;(2)3-7岁听障儿童的故事复述能力受到绘本本身难度的影响;(3)无论是听障儿童还是健听儿童,故事复述能力的发展都具有不平衡性。  相似文献   

13.
刚入园的小班孩子年龄偏小,自我意识强,对老师提出的规则不能很好的接受。本学期我尝试了幼儿喜欢的一些形象、角色和生活游戏来协助幼儿规则意识的萌发,收到了较好的效果。一、以“妈妈”的形象,引起孩子的亲近感。小班孩子对自己的妈妈有种特别的依恋感和亲近感,所以老师也可以抓住这个特征,用妈妈的口吻与孩子进行交流互动。如谈话时:“我们每个小朋友家里都有自己的妈妈,范老师是小朋友幼儿园里的妈妈,我也会向你们的妈妈一样爱护你们,关心你们,范妈妈有很多好听的故事,有好多好玩的游戏呢,还有好多好多的新本领呢,你们想跟妈妈学本领吗…  相似文献   

14.
我们去上学!     
过完了暑假,大班的小朋友就是一名光荣的小学生了,你们高兴吗?爸爸妈妈忙着为你们准备新书包,新文具盒,对你们千叮咛万嘱咐。你们呢?你们心里又是怎么想的呢?除了新奇、激动,有没有烦恼、担忧?9月,新生活开始了:让我们一起说说心里的感受,让爸爸妈妈听一听好吗?  相似文献   

15.
最近,我们听了南(?)师范第二附属小学一年级的一堂泥工课,题为《有趣的小动物》。这堂课很生动,它将我们带入一个美的境地。开始,老师引导儿童们欣赏著名画家韩美林的动物画。老师出示了一张《悄悄话》,问道:“小朋友,你瞧这是什么?它们在干什么?”“是两只猴子。”“是小猴在跟妈妈讲悄悄话呢!”学生们争着举手回答。“你知道小猴在跟妈妈讲些什么吗?”老师这一问,儿童们的小脑筋动得可带劲儿啦:“小猴子跟妈妈说,妈妈,我今天做了一件好事……你可别告诉人家。”“妈妈,让我跟小伙伴们去玩好吗?我不淘气了。”“……”老师接着孩子们的话说:“我也听见它们的悄悄话了,小猴子对妈妈  相似文献   

16.
刚刚入园的儿童被老师带进幼儿园的图书馆,很随便地坐在地毯上,接受他们的人生第一课。幼儿园图书馆的一位老师微笑着走上来,她的背后是整架整架的图书。“孩子们,我来给你们讲个故事好不好?”“好!”孩子们答道。于是,老师从书架上抽下一本书,讲了一个很浅显的童话。“孩子们,”老师讲完故事后说,“这个故事就写在这本书中,这本书是一个作家写的。你们长大了,也一样能写这样的书。”老师停顿了一下,接着问“:哪一位小朋友也能来给大家讲一个故事?”一位小朋友立即站起来。“我有一个爸爸,还有一个妈妈,还有……”稚嫩的童声在教室里回荡。然而,老师却用一张非常好的纸,很认真、很工整地把这个语无伦次的故事记录下来。“下面,”老师说“,哪位小朋友来给这个故事配个插图呢?”又一位小朋友站了起来,画一个“爸爸”,画一个“妈妈”,再画一个“我”。当然画得很不像样子,但老师同样认真地把它接过来,附在那一页故事的后面,然后取出一张精美的封皮纸,把它们装订在一起。封面上,写上作者的姓名,插图者的姓名“,出版”的年、月、日。老师把这本“书”高高地举起来“:孩子,瞧,这是你写的第一本书。孩子们,写书并不难。你们还小,所以只能写这种小书。但是,等你们长大了哦...  相似文献   

17.
小朋友,你们喜欢照片吗?我的影集里就夹着一张美丽的照片,那是我们班八名女同学同台演出的"剧照"。我想,如果你们看了,一定会羡慕地说:"哇,好漂亮啊!"你们想知道有关这张照片的故事吗?那就让我慢慢讲给你们听吧。  相似文献   

18.
这是美国一所普通的幼儿园。刚刚入园的儿童被老师带进幼儿园的图书馆,很随便地坐在地毯上,接受他们的人生第一课。一位幼儿园图书馆的老师微笑着走上来。“孩子们,我给你们讲个故事好不好?”“好!”孩子们答道。于是老师从书架上抽出一本书,讲了一个很浅显的童话。“孩子们,这个故事就在这本书中,是一个作家写的,你们长大了,也一样能写这样的书。”老师讲完故事后说。老师停顿了一下,接着问:“哪一位小朋友也能来给大家讲一个故事?”一个小朋友立即站起来。“我有一个爸爸,还有一个妈妈,还有……”稚嫩的童声在空中回荡。然而,老师却用一张…  相似文献   

19.
复述法教师直接讲出故事的名字 ,然后让幼儿或集体或个别地复述一次或数次。该方法常在低年龄段幼儿中运用。例如 :给小小班幼儿上故事课 ,老师说 :“今天 ,老师给大家讲个故事 ,故事的名字叫‘迷路的小鸭子’”。幼儿跟念、复述“迷路的小鸭子”。回忆法教师先讲出故事的名字和整个故事 ,然后进行理解、表演、巩固环节 ,最后提问幼儿 :“请小朋友回忆一下 ,故事的名字叫什么?”让幼儿在基本掌握故事大意的基础上回忆出故事名字。选择法可分成两种 :一是幼儿分组讨论产生多个故事名字后 ,由幼儿商定或教师选定一个最好的 ;二是直接由教师提…  相似文献   

20.
婷婷:不少家长在来信中总是说自己的孩子不听话,问我有什么办法。今天我请你们来,想听听你们有没有什么好方法? 李新:幼儿爱听好话。我班刘一统小朋友,每天早晨看到送他来的爷爷走了,要哭;中午吃饭,因为在家全是爷爷奶奶喂的,要哭;午睡也要哭。每次都要我们说好话哄他,他才会止哭。幼儿爱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