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班集体建设是高校德育与管理工作的重中之重。"破窗理论"的核心是应该建立一种防范机制和修复机制,这对高校班级建设有着重要的借鉴意义和指导作用。辅导员在班级建设中,不仅要避免"第一扇破窗",及时修复"第一扇破窗",更要鼓励"补窗"行为。  相似文献   

2.
大学的班级管理,是大学学生工作的基础内容,它关系到学生的学习氛围和学风、校风建设。在班级管理的过程中运用破窗理论,可以使管理者洞察破窗现象,修复破窗甚至从根本上杜绝破窗,可以使班级管理更加注重细节,注重防患于未然,注重防微杜渐,从而向精细化管理的方向迈进。  相似文献   

3.
本文介绍了"破窗理论"。分析当前中职学生管理面临的主要问题及常见违纪违规现象。论述"破窗理论"在中职学生管理中的应用及其注意事项。  相似文献   

4.
班主任作为班级的领导者,在班级管理过程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为使班级管理事半功倍,班主任有必要学习一点管理经济学。受《咖啡奶茶经济学》一书的启发,本文从五个方面略谈管理经济学在班级管理中的应用,即了解学生是班级管理的基础;注重人才的培养与管理;积极引导和激励"后进生";注重团队精神的培养;防微杜渐,警惕破窗效应的发生。  相似文献   

5.
班级管理中经常出现破窗理论中的“破窗”现象,班主任老师要及时的修复这些漏洞,就必须制定符合实际的切实可行的班级管理规章制度,对“打碎玻璃”的行为的处理要及时,注重处理结果对其他学生正面的影响作用。  相似文献   

6.
沈玲 《考试周刊》2012,(11):189-189
破窗事例在日常班级中时有发生.如果不及早预见,不良作风、不良习惯就会滋生蔓延,给以后的班级管理带来诸多不便。班主任应该及时处理和制止破窗事例.狠抓班级中不该发生的每个“第一次”,严肃对待,谨慎处理.教育学生做好平时生活中的每一件事,不放过学生的每一个错误.做好一名及时补窗的管理员。使班级和谐、稳定。  相似文献   

7.
在初中班级管理中,班主任要能敏锐地发现班级中一丝丝的风吹草动,提升班级管理的效率。教师要深入了解学生心理,在平等沟通中消弭"破窗行为";及时发现问题,在防微杜渐中修缮"破窗行为";整合多种力量,在齐抓共管中防止"破窗行为",从而在谨防"破窗行为"中促进班级管理效率的不断提升。  相似文献   

8.
乔洪波 《考试周刊》2011,(24):213-214
管理好职校新生有利于从源头改善职校的风气。职校班主任应领悟"破窗效应"的核心含义,注重对职校新生"破窗"行为的防范与修复,既要避免"第一扇破窗",又要及时修复"第一扇破窗",还要鼓励和强化"补窗"行为,这对职校新生班的建设有着重要的意义和作用。  相似文献   

9.
熊彩云 《考试周刊》2007,(5):105-106
“破窗理论”应用于学校的班级管理中,应做到关注细节小事,处理及时有效;完善规章制度,严格班级管理;坚持一个标准,贯彻始终如一。  相似文献   

10.
班主任工作与"破窗理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班主任工作中,如何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涉及的因素很多,本文试用"破窗理论"来探讨班级的教育和管理.  相似文献   

11.
本文简要介绍了"多元智能"理论及其与班级管理的契合,指出该理论对班级管理的启示,探讨了班级管理者如何汲取多元智能理论合理的内核,营造积极的班级文化,树立科学的智力观,建立正确的学生观,实施多元多维的评价方式,进而理性、科学地实施班级管理。  相似文献   

12.
班级情况千变万化,班主任工作千头万绪。要在这复杂多变的管理过程中得心应手地开展工作,班主任除了必须具备爱心、耐心、责任心之外,还需运用一些行之有效的心理学理论来指导工作,以求得事半功倍的管理效果。一、运用“破窗效应”创建良好的班级氛围所谓“破窗效应”理论,来自  相似文献   

13.
班级管理是每一个班主任的重要工作,实现学生自治是班级管理的最高境界,也是德育工作的成功体现。本文介绍了笔者在教育实践中运用破窗理论,对班级某些典型现象诱发因素的分析以及探讨班级管理的方法。  相似文献   

14.
班主任作为班级的领导者,在班级管理过程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为使班级管理事半功倍,班主任有必要学习一点管理经济学。受《咖啡奶茶经济学》一书的启发,本文从五个方面略谈管理经济学在班级管理中的应用,即了解学生是班级管理的基础;注重人才的培养与管理;积极引导和激励"后进生";注重团队精神的培养;防微杜渐,警惕破窗效应的发生。  相似文献   

15.
中学实验课堂"破窗现象"时常凸现,"破窗效应"导致课堂秩序混乱、效率低下,增加了课堂管理的难度。本文通过透视中学实验课堂"破窗效应"的诱发因素,归纳总结常见的"破窗现象"及其引发的"破窗效应",并提出有效的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16.
郑琼 《上海教育》2014,(28):72-72
在多年的班主任实践工作中,我始终以"巧"为核心,巧妙利用市北中学的德育特色项目,通过以班主任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创设情境,营造氛围,强化班级文化建设,逐步形成了班级管理的特色——自我管理、自我学习、自我创新,自我发展。 第一,班级管理"巧"在班级目标的制定和形成中。 共同的奋斗目标是班集体形成的基本条件,也是形成班集体良好氛围的基本要件之一。目标的选择和制定,对我们的教育从教会学生学习到指导学生做人的转变以及学生自主发展意识的培养具有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17.
将高职课改思想引入高职学生的班级管理中,建立"以学生为主体"的班级管理形式,实施项目化的班级管理和考核方式,开展基于班级认同的班级文化建设。实践证明,该管理办法实施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18.
班主任要从班级管理的实际情况出发,增强对学生学习情况的了解,提高学生管理有效性,避免出现破窗效应,给学生提供健康积极的育人环境,保证育人工作的长效发展.  相似文献   

19.
<正>"破窗效应"理论,由美国政治学家威尔逊和犯罪学家凯琳提出,认为假如某个建筑物的一扇窗子或一块玻璃被人打碎,却得不到及时维修或补上,会造成更多的窗户玻璃被破坏,甚至整个建筑物都将被摧毁。这指出,环境会对我们产生强烈的暗示和诱导作用。同样,在班级管理中,常常会有"破窗效应",受环境的暗示和诱导后,学生开始滋生、增长违反纪律的行为,进而导致不正之风蔓延到整个班级,对班级建设造成不良后果。因  相似文献   

20.
"破窗理论"在高校学生日常管理和辅导员工作中有着重要的指导作用和借鉴意义。在学生日常管理中避免和抑制破窗现象的发生,辅导员要准确把握本科院校专科生培养与管理的实际特点,及时洞察破窗现象,修复破窗甚至从根本上杜绝破窗,使学生日常管理更加注重细节、注重防患于未然、注重防微杜渐,为营造文明、有序、可控的日常管理环境,营造和谐专科生培养环境打下坚实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