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62 毫秒
1.
在语文课上鼓励学生广泛阅读课外读物,帮助他们学会自主阅读和自由阅读,是语文教师的基本职责.而帮助学生养成和升华自身的阅读趣味.是语文教师所肩负的更重要的责任。因为,阅读趣味直接关乎学生的阅读素质、审美活动和健康成长。  相似文献   

2.
阅读六法     
在语文教学中,指导学生阅读的方法十分重要。阅读的主要方法有;一是预读法。这是在空闲时对课外读物进行涉猎的阅读方法,指导学生快速地翻阅全书或全文,熟悉其中的重要人物、时间、地点、体裁、主要事件和情节,看清序文、前言、作者的话,目录及综述性的段落,这样可以让学生只用一般人十分之一的时间,获得该书或该文将近一半的信息。二是交叉法。这是把不同的读物放在一起学习的阅读方法。这种方法可以让学生同时读不同文体、不同风格、内容各异的材料、学生在没有压力的情况下,享受阅读  相似文献   

3.
目前,中学生阅读现状令人堪忧,要改变这种现状,一是要培养学生阅读的兴趣;二是要引导学生正确对待阅读,建立全新的阅读价值体系;三是要学校、教师和家长三位一体,共同为学生创造阅读条件;四是要重视文本阅读,转变学生阅读方式;五是要掌握科学有效的阅读方法。我们应该让每一位学生都沉迷于书香的世界,让阅读成为一种习惯。  相似文献   

4.
阅读理解是中学英语教学的重点,是各单元教学的核心,也是学生必须掌握的一项基本技能。通过培养学生阅读兴趣,让学生积累词汇量、掌握基本语法知识、学会猜测词义、巧妙绕开生词、多读英语课外读物、改变不良阅读习惯等,能够提高学生的英语阅读理解能力。  相似文献   

5.
数学课外读物存在偏、窄、少的现象。因此,如何使学生有浓厚的数学阅读兴趣,加强指导是一种有效的手段。  相似文献   

6.
在信息网络时代,培养学生学会“阅读学习”的能力,是学生可持续发展能力建立的核心部分,这应成为新时期教学改革探究的重点。语文教学大纲中明确要求学生“具有独立阅读能力,注重情感体验,有较丰富的积累,形成良好的语感。能初步理解、鉴赏文学作品,受到高尚情操与趣味的熏陶,发展个性,丰富自己的精神世界”。学生阅读能力的培养除了靠教材提供的语言材料外,还要靠大量阅读各种课外读物。如何培养学生掌握阅读的一般规律,提高对语言的感知和理解的能力呢?教师应从培养学生的感知、理解能力,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和培养良好的阅读习惯几方面入手。  相似文献   

7.
阅读国学经典的重要性受到越来越多的认同,小学生阅读数学课外读物的意义及其实施也应该得到重视。阅读数学课外读物对于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引导学生运用所学解决生活中的数学问题、提升学生的数学素养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科学地指导学生数学课外阅读成了数学老师的必研课题。  相似文献   

8.
在低年级阅读教学中,绘本是最适合学生阅读的课外读物,让学生在享受快乐阅读的同时增长知识。教师在引导学生进行绘本阅读时,可以通过悬念导入、视觉导入、故事激发等方式提高学生的阅读兴趣;通过图文结合法、圈点勾画法、问题阅读法、想象补白法等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  相似文献   

9.
在语文教学中,阅读与写作是密切联系的,教师要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和好习惯,首先要让学生多读教材,读好教材,教师还要联系范文点拨写作方法和技巧,为学生推荐好的课外读物,扩大学生的阅读量,并培养学生做读书笔记的好习惯。教师还要在学生进行阅读积累的基础上引导学生运用阅读积累进行仿写、写读后感、写日记等。  相似文献   

10.
阅读国学经典的重要性受到越来越多的认同,小学生阅读数学课外读物的意义及其实施也应该得到重视。阅读数学课外读物对于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引导学生运用所学解决生活中的数学问题、提升学生的数学素养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科学地指导学生数学课外阅读成了数学老师的必研课题。  相似文献   

11.
姜伟 《课外阅读》2011,(11):2-4
阅读是人类谋求发展的第一需要,是人们终生学习必须掌握的技能,是素质教育中最基础、最核心的部分,是语文教学中最基本,最重要的训练。那么,如何提高学生阅读能力,并在阅读中不断培养创新能力,使阅读深入到学生生活之中,成为未来学习的主要技能呢?行之有效的做法:一是开设阅读指导课,提高学生阅读的兴趣。因为兴趣是学生学习最直接的动力;二是指导选择课外读物。对于学生而言,好读书只是开始,读好书更至关重要,“一本好书可以改变人的一生”;三是指导学生掌握科学的、正确的阅读方法。课内学方法,课外求发展,学生自主的阅读不但能巩固和扩大课堂教学成果,而且对青少年语言与思维的发展,知识和能力的构成,思想和性格的培养,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2.
合适的评价能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形成自主阅读动机。但当下高年段的整本书阅读仍存在着评价生成主体意识薄弱、评价方式单一等问题。为此,教师可通过整本书阅读评价载体——"阅读打卡"来展开教学,在"阅读打卡"的生成、实施阶段,强调多元化、生成性,关注学生的阅读兴趣、阅读底蕴、语言交流和阅读成果,使学生在实践中逐渐生成课外阅读目标意识,从而缩短自身与课外读物之间的距离。  相似文献   

13.
《小学语文新课程标准》指出:"培养学生广泛的阅读兴趣,扩大阅读面,增加阅读量,提倡少做题,多读书,好读书,读好书。鼓励学生自主选择阅读材料。"课外阅读是小学语文教学中一个很重要的组成部分,是课堂教学的有益的延伸和补充。一、从学生的兴趣入手,使学生想读激发小学生对课外读物的兴趣,使他们怀着浓厚的兴趣,把课外阅读当成一种渴求性的自觉行为是非常重要的。  相似文献   

14.
引导学生爱上阅读,学会阅读,是语文教师的一项重要使命。在语文教学中,教师要引导学生喜欢阅读,并且要进行广泛阅读。为了实现这一目标。我们学校专门开辟阅读课,在阅读课上,学生们可以带着自己喜欢的课外读物进行阅读,也可以和同学们交换心爱的阅读书目。每隔一段时间,作者就上一堂阅读指导课,指导学生们一些阅读的基本方法。实施这样的举措以来,受到了学生们的热烈欢迎,并有效提高了学生们的阅读热情和写作能力。  相似文献   

15.
邱德英 《家教世界》2013,(9X):71-71
培养学生的数学阅读能力,就是教给学生获得终身学习的本领。教师要引导学生认真阅读数学教材、数学课外读物等,教给学生阅读方法和技巧,从而使学生的数学阅读意识得到增强,数学阅读能力得到提高。  相似文献   

16.
阅读是学习一门语言必须掌握的能力,初中语文教学过程中,老师应该着重培养和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阅读优秀有趣的课外读物,来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调动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语文老师在培养初中生阅读兴趣的过程中,需要加强引导,提高学生的阅读水平和层次,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  相似文献   

17.
阅读是初中英语教学的主要内容之一,培养和提高学生的英语阅读能力首先要让学生认识阅读意义,明确阅读目的,然后精读教材。在此基础上为学生精选课外读物,扩大阅读量,同时指导阅读方法技巧,提高阅读能力。  相似文献   

18.
正一、产生浪费时间的原因(一)教师思维落后狭窄的阅读空间。教师提供给学生的阅读空间只有课堂阅读和课外读物这两部分,而课外读物是学生在老师的引导下对课堂阅读的一个延伸。课外读物是英语阅读不可缺少的部分,可以让学生们在课堂以外的时间扩大英语知识。像学生们英语考试时,每张卷子都含有reading部分,由此可见这是很重要的一部分,虽然分值不是很高,但教师们只对这部分作了简单的指导,从而缩小了学生们的阅读范围,并导致学生们的阅读空间很狭窄。  相似文献   

19.
祝义娟 《考试周刊》2013,(73):37-38
在实施素质教育的当下,教师要从学生的全面进步、终身发展出发,注重整合和利用现有的教学资源,改进和优化教学方法,引导学生科学学习、学会学习,不断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和综合素质。阅读是学习之母,教育之本,引导学生广泛涉猎课外读物,培养学生阅读习惯,提高学生阅读能力是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教师要营造一种有利于学生个性发展的教学氛围,拓宽学生的阅读渠道,拓展学生的阅读空间,让学生通过广泛阅读、独立思考获得能力。  相似文献   

20.
刘伟 《考试周刊》2013,(29):96-96
针对目前中学生英语阅读量明显的现象,作者借鉴多年的从教经验,指出阅读英语课外读物对学生英语学习的积极意义,并提出指导中学生阅读英语课外读物的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