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2000年朱永新的一本专著《我的教育理想》在全国掀起了“理想教育”旋风:2002年,他又推出了《新教育之梦》,主持开发了“新教育实验”,再次激起了“新教育”热潮。近日,受《教师博览》编辑部的委托,笔者就“新教育实验”的话题对朱永新教授进行了采访(△为采访者○为朱教授)。  相似文献   

2.
捧着这本《新教育之梦》,我真是担忧。深蓝色的封面,深蓝色的梦,我能穿行于这深蓝色的新教育之梦中吗?读这些理论书,真的有用吗?但是,翻过最后一页,合上书的那一刹那,我禁不住热泪盈眶。朱永新教授以理性的文字深情描述了他的十大新教育理想。在他的笔下,一幅幅美  相似文献   

3.
从《我的教育理想》到《新教育之梦》,朱永新先生刻意把他的这两本书贴上了指向未来的标签,给我们勾画了一个关于理想教育的美好蓝图。但在我看来,书中所阐述的关于“理想”教育的一些基本原则都是前人和今人所反复论述的,也即所谓常识。既是常识,何必要给人一种“理想”和“梦”的“凌空虚蹈”的感觉呢?从操作的意义上看,与其将之当“未来学”的作拿来做理想的幢憬,还不如当常识性读物拿来做实践的参考来得更实在。  相似文献   

4.
集苏州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与苏州市副市长于一身的朱永新先生,因其《我的教育理想》《新教育之梦》《创新教育论》《享受教育》等著作的相继发表和“新教育实验”突飞猛进式的发展,被人视作当今教育上的一匹黑马。走进他的心灵世界和实验视野,窥到的是一道异常绚丽的教育风景。  相似文献   

5.
走进朱永新     
第一次知道朱永新这个名字,是购买了他主编的《新世纪教育文库》中的两本书。读了他写的总序,觉得此人极有思想。后来,在苏州的一次培训期间,偶然读到《新教育周刊》上他写的文章《我心中的理想教师》。读罢此文,周身的血液都在沸腾,涨涌起一种追求诗意教师人生的激情。于是,不断地寻找朱永新的文章:在《教师博览》上读到《我心中的理想智育》;在《新教育周刊》上又读到《我心中的理想体育》;通过南师大出版社邮购了《我的教育理想》;在南京的一家书店买到了久已渴望的《新教育之梦》------《新教育之梦》我读了一遍又一遍,书中写满了我的感…  相似文献   

6.
向您推荐     
毛一诺 《江西教育》2004,(17):45-45
合上它.封面深蓝色的背景中荡漾着一轮轮浅灰色的涟漪.海洋上激荡着螺旋式的浪花文字“新教育之梦”。书里的话也在我的心头激荡:“一个有理想的人首先应该是一个会做梦的人。”“一个理想的教师,他应该是个天生不安分、会做梦的教师。”作者朱永新用自己人生的轨迹给“梦”作出了最好的支撑:从大队泥水匠到大学生、博士生导师、苏州市副市长。  相似文献   

7.
针对“千校一面、万人同语”的教育现象,他直指校长思想力的弱化,呼吁办教育不能缺失思想:正当功成名就、著作等身的半百年纪,他选择经验清零,从小学一年级开始创办一所新体制下的新学校。他就是始终以“书生校长”自称的程红兵。一年半前,程红兵告别上海飞赴深圳创办了明德实验学校,面对争议、质疑和不解,他开始了大胆描绘、小心求证的课程改革,试图一点点去接近心中一直怀揣的“理想教育之梦”。  相似文献   

8.
"与书香为伴,与理想同行"这是我读完《新教育之梦——我的教育理想》后定下的前进目标。其实早在2001年4月《,教师博览》就刊登了《我心中理想的教师》(现收录于《新教育之梦——我的教育理想》)一文,不过那时刚参加工作,对教育教学没有什么切身体验,读后感受并不是十分深刻。  相似文献   

9.
2004年9月的一天,当朱永新先生把十卷本《朱永新教育文集》赠送到我手上时,我突然感觉到了一种特别的分量,不仅仅是338万个文字构成的物理重量,我更能感觉到的是永新给我鼓励寄我厚望的那一份友情和教育的不能承受之重。置于开卷的是《新教育之梦·我的教育理想》。在作者的教育理想系列中,有德育、智育、体育、美育、劳动技术教育这五个学科视野,有“理想的学校”这一综合叙述,有对于教师、校长、学生、父母这组生命体的美好憧憬。理想和现实,古代和现代,中国和外国,教育和社会,热情与诗意激荡其中,理智与智慧洋溢其里。几年来,无论是拜读…  相似文献   

10.
捧着这本《新教育之梦》,我真是担忧。深蓝色的封面,深蓝色的梦,我能穿行于这深蓝色的新教育之梦中吗?读这些理论书,真的有用吗?但是,翻过最后一页,合上书的那一刹那,我禁不住热泪盈眶。  相似文献   

11.
2012年11月29日,习近平总书记带领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参观中国国家博物馆“复兴之路”展览,提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是中华民族近代最伟大的“中国梦”。2013年3月17日,习近平总书记再次阐述了“中国梦”。他提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就是要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教育梦”是“中国梦”的重要组成部分,实现“中国梦”,显然离不开教育的助力。没有众多人才的理想教育,“中国梦”的实现就会失去智力资源的强力支撑。如何将“中国梦”融人到中小学理想教育,是一项紧迫的教育任务。  相似文献   

12.
“李镇西高明就高明在坚持写教育日记。他是生活的有心人。他写了那么多的书,靠的是什么?靠的是他二十多年写下的日记。”(朱永新《新教育之梦》)  相似文献   

13.
我还欠朱永新先生一笔债,因为我答应他写一篇《新教育之梦》的书评的,可是从这本书出版一直到现在,一年多了,我都没有能写得出。  相似文献   

14.
理想信念教育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核心内容。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中国梦”的论述是马克思主义理想信念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的产物,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新发展。“中国梦”的提出,是对大学生的一次普遍理想信念教育,与大学生个人理想之间存在着契合性,给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带来了新的契机,我们应在“中国梦”背景下,积极探索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5.
朱永新在他的《新教育之梦》中写道:“读书是孩子净化灵魂、升华人格的一个重要的途径。”  相似文献   

16.
【引子】梦,色彩斑澜又遐想无限。“人因梦想而伟大”。教育之梦是我们的教育理想和教育追求。同小的教育理想或许不那么伟大,但她从不卑微——也许只是师生相见时微微的点头、甜甜的微笑;也许只是教师节那支粉红的康乃馨;也许只是多年以后长大成人的学生寄来的一张贺卡……  相似文献   

17.
中国梦照亮了中国的天空,点燃了每一个中国人的梦想之灯。教育与中国梦紧紧相依,教育梦是中国梦的重要组成部分。伴随着“十二五”发展步伐,中国教育从“有学上”迈入“上好学”的新发展阶段,人们对“教育梦”也充满了更多的希望和期待。  相似文献   

18.
正朱永新,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民进中央副主席。苏州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苏州市副市长。在中国众多的市长中,朱永新是学教育、研究教育、主管教育的第一人。因其《我的教育理想》《新教育之梦》《创新教育论》《享受教育》等著作的相继问世和"新教育实验"突飞猛进式的发展,被人视作当今中国教育上的一匹黑马。近期,我拜读了朱永新教授《改变,从阅读开始》的文章,文章主要包括:阅读  相似文献   

19.
杏坛10年间     
有幸先睹苏州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朱永新先生的专著《新教育之梦》(人民教育出版社,即出)。不由得按着书中《理想教师》的“标准”去叩问自己的灵魂: ——我是不是一个胸怀理想,充满激情和诗意的教师?  相似文献   

20.
《今日教育》2013,(7):8-9
教育无他,贵在静心,上善若水,润泽师生!在百年精一,我的“润泽”之梦凝炼在多元化、生活化、体验式的“民族教育课程”中;凝炼在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美美与共的“美美课堂”中;凝炼在开放的博物馆式校园中;凝炼在学生、老师、家长的梦想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