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面子是当今社会支配着人们心理和行为的重要因素,也是一个日益凸显的社会现象,面子文化是儒家文化的历史发展产物之一,对当今社会的影响也越来越突出。本文通过对国外及国内专家和学者对面子和面子文化提出的概念及相关概念进行辨析,提炼出面子和面子文化的核心内容加以概括和总结,得出面子及面子文化的定义、特点及功能。  相似文献   

2.
康乐 《文教资料》2009,(25):152-153
面子是一个人上进的潜在动力,实质上是人们自尊心理需求的外在表现.青少年学生正处于性格形成和人格完善的重要时期.有着极为强烈的面子要求.教师在学生的成长中起着关键性的作用,应充分认识和利用学生的面子心理,更好地发挥在教育过程中的主导作用,给学生面子,这有助于学生树立自尊心、自信心和自制力,完善人格,也有助于融洽师生关系.  相似文献   

3.
面子文化是中国特有的一种文化现象,反映了中国人的特殊文化心理,与中国人的身份、年龄、社会地位、社会背景等息息相关。它根深蒂固地存在于每个中国人的思想中,深刻影响着中国人的言行举止、社会交往以及消费行为等。本文从面子文化对中国人消费行为的影响出发,分析了面子文化下中国人消费行为的特点,并进一步探讨了面子文化对中国旅游者消费行为的影响。最后提出了如何充分利用中国人的面子文化心理促进旅游消费的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4.
中国是一个拥有千年文化并受着这千年文化影响着的民族,面子对于每个受着传统文化影响的中国人来说都至关重要,对于有些中国人来说面子甚至比生命还要重要,为了维护自己的面子人们不惜以生命作为代价.然而在不同文化影响下的人们对面子的理解有所不同,因此所遵守的礼貌原则与维护面子的策略也大不相同.对面子的执着使得很多生活在国外的中国人感到痛苦,因为他们的很多做法不能够被人们所理解.本文将以电影《刮痧》中部分情节为例,着重分析在西方礼貌原则与面子观影响下中国人面子观的问题.  相似文献   

5.
中西方都有自己独特的文化,而"面子"观是文化的重要方面之一。由于东西方对面子的认识、关注程度以及处理面子问题的方式不同,常给双方带来交流上的困难甚至误解。文章通过对东西方"面子"的比较和分析,探讨了不同文化背景下面子观的差异及其文化价值观以及东西方维护面子的不同方略,从而让交际者在交际过程中更加深入了解面子观,提高人们对社会文化和社会语言差异的敏感性,以减少由面子引起的文化冲突,同时从东西方文化的相互融合中受益。  相似文献   

6.
农民日常生活中的面子竞争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通过对数个村庄的田野调查,围绕农民日常生活中的一致性竞争行为,发现面子的真正内涵及面子竞争的含义是:面子是一种价值观和规范,这套价值观和规范进一步衍生为资源;面子的本质是权力,而面子竞争指个人在社会压力之下为获得各种价值而与他人争胜的行为;农民日常生活中的各种面子竞争行为围绕着传宗接代的本体性价值而进行,所以形成了生儿子、建房子、娶媳妇的人生模式;当本体性价值衰落,这种“三位一体”的面子模式也就被打破。  相似文献   

7.
中西方由于历史发展和思想价值观的不同,因而有着不同的面子观。在西方,Brown和Levinson提出了以面子观为中心的礼貌理论,包括面子、威胁面子的行为以及面子保全论三个概念。而在中国,面子是个体社会地位、社会价值和处世要求等的总和。本文以电影《面子》为例,从影片所表现的双重文化特征和强弱文化语境对"面子"意义的不同理解的角度来阐述中美文化的差异,将更有利于解释我们当今社会中的跨文化交际中的差异。  相似文献   

8.
面子现象是影响中国人交往行为的常见心理现象,对其概念的界定在学术界尚未达成共识。通过回顾有关面子定义的研究、探讨面子的实质以及分析各类面子的异同点,文章认为面子是一个社会心理学概念,是人们调节交往行为的重要依据。  相似文献   

9.
Brown和Levinson的面子理论是用于论述和解释礼貌现象的一种颇具影响力的理论.但该理论是建立在西方文化基础上的,因此,对于其跨文化普遍性问题,中外许多学者提出了不少质疑.在中西方文化中,"面子"具有不同的文化特征.探讨和对比不同文化背景下的言语行为中体现出的面子差异有助于消除人们在交往中的障碍,从而有效促进跨文化交际.  相似文献   

10.
基于面子文化对大学生学习行为的影响,利用问卷调查法从学习动机、学习内容、学风评价和学习过程四个方面进行调研,提炼出大学生学习行为的特征;然后构建大学生学习行为的三阶段模型,并通过模型来分析面子文化对大学生学习行为的影响;最后从社会、学校、个人三个层次提出面子文化下大学生学习行为的管理建议,这将有利于促进高等教育的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1.
中西文化中的"面子"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面子是每个社会成员想为自己争取的公开的自我形象。在中西两种文化当中存在着“面子观念”上的差异,从而导致使用礼貌策略上的不同选择。  相似文献   

12.
面子与礼貌补偿策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面子是一种公众形象,在言语交际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为了避免丢面子,人们就要在日常交往中实施符合社会规约对他人面子所需求的言语行为。在实施一些对听话人面子威胁程度很大的言语行为时,说话人应在言语交际中采用相应的礼貌补偿策略,最大限度地缓解对听话人积极面子和消极面子的威胁面子行为程度,使交际能顺利进行。  相似文献   

13.
教师是"公共知识分子",是"准公众人物",其言行对教育环境、教育对象和整个社会产生影响,因此,教师职业的面子是国家和社会的面子、是面子职业。"自古书生爱面子",爱面子是教师的"类"属性,教师爱面子有其原因和典型的群体表现。置身于面子文化中的教师,通过国家、社会给足教师"实面子";"桃李满天下"的教师才有面子;提高境界提升面子等来不断满足面子需要。  相似文献   

14.
“面子”作为礼貌原则的一个分支,时时刻刻规范,制约着人们的行为,协调各种人际关系。它实际上是礼貌原则的延续。许多专家,学者对“面子”作了许多详细的论述,从面子和社会因素之间的关系(如面子和权势的关系)和面子实施的方略等方面进行了探讨。本文试从面子与自然条件,面子与伦理道德、宗教间的关系两方面来分析一下面子的历史渊源。  相似文献   

15.
面子是一个极具中国文化特色的观念,是中国人重要的心理特征,是研究中国人心理及行为的较好切入点。面子是在社会互动中产生和获得的。当个体不与他人发生社会互动时,面子无存在的意义,也不起什么作用(陈虎强,1999)。因此,“没有无面子的交流”(There is no faceless communication) (Scollon &Scollon,2001 : 45 ) .  相似文献   

16.
面子论是礼貌的语用研究之一。人们在交际活动中的言语行为具备固有的威胁面子的性质。广告语言作为一种交际中的言语行为,对广告受众是否具有面子威胁?以中英文广告为例,探讨了广告语言威胁广告受众正面面子、负面面子的情况。  相似文献   

17.
Brown和Levinson的“面子理论”(Face-Management View)是用于论述和解释礼貌现象的一个颇具影响力的理论.但B&L的理论是建立在西方文化(这里指以英语为本族语的西方国家)基础上的面子保全论,所以对其在跨文化普遍性方面很多中外学者提出了不少置疑.面子理论在中西方文化中存在着不同的侧重点,且具有不同的文化特征.探讨和对比不同文化背景下面子差异有助于消除在不同文化背景中的人们交往的一些障碍,更有效地促进跨文化间的交际.  相似文献   

18.
面子是一个中国本土的社会心理概念,但是对面子心理的研究却是外国人先着手的.本文着重从两方面探讨中国人的面子心理:一是面子的心理学定义;二是面子的社会功能,包括符号象征功能、社会交换功能和社会控制功能,以期客观认识面子并能在我们的生活起到积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9.
浅析面子理论在日常生活中的几种表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面子分为积极面子和消极面子.Bmwn & Levinson 将与面子有关的行为划分为威胁面子行为和维护面子行为.在日常生活中,人们通过委婉语、幽默语和使役方式的选择等维护面子.  相似文献   

20.
面子理论一直是语用学研究的重要内容,目前学界对面子体系的探讨多从社会文化的层面出发,而忽视了交际的心理建构层面。本文运用关联理论,以《红楼梦》为语料,旨在从语用和认知双重层面来解释汉文化面子的特性。研究发现,前人对汉语言文化背景下的面子属性归纳符合人们的认知规律;并从认知层面提出汉文化背景下个体的身份认知属性,进一步完善了汉语言的面子属性理论。这一研究证实了关联理论对汉语言文化背景下面子属性的解释力,并通过文本分析进一步考究了认知语言学和语用学交叉学科分析下的面子属性理论在实际交际中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