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高等职业教育要想有大的发展,教师队伍建设是关键,总结分析了德国高职教师的状况及培养模式,德国的高职教师任职资格要求较高,不仅要有高学历,而且必须有企业工作经验;教师专业发展规范,教师在职培训要求严格;聘用大量兼职教师.可借鉴德国的成功经验,转变教育观念,提出我国高职教师队伍建设应重新核定教师编制、研究制定高职教师入职标准、制定专门针对高职教师的职称评审标准和体系、建立教师培训机制,培养教师产学研合作的能力,以及健全兼职教师机制。使我国高职高职教师教队伍更快、更健康的发展。  相似文献   

2.
“双师型”教师是高职院校发展的根本保证和关键力量。我国中西部高职院校“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存在教师队伍建设机制不健全、师资结构不合理、培训考核措施不完善、校企双向流通不通畅等难题。相比之下,国外同类院校教师队伍建设机制相对成熟,尤其是德国应用科技大学的“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模式颇具特色。在分析和借鉴德国应用科技大学“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机制与经验的基础上,我国应优化“双师型”教师队伍结构,实现专兼结合;提升社会地位,增强“双师型”教师职业吸引力;发挥政府导向作用,落实高校回应政策;找准校企结合点,激发合作动能。  相似文献   

3.
应用技术大学“双师型”教师的误区与超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应用技术大学是我国新建本科院校转型发展的方向,它的成功直接依赖于教师队伍建设,这支队伍必须同时具有较高的理论素质和实践素质。传统上对"双师型"教师认识上存在误区,容易出现形式主义流弊。借鉴德国发展应用技术大学的经验,应该在教师的经历上寻求突破。结合我国实际,应用技术大学教师队伍建设可以分为近期目标和长远目标两步走。近期目标是从师资队伍结构改善入手,而长远目标就是从教师队伍的精细化管理和加强与企业合作的办学机制上进行突破,最终使每个教师具备真正的"双师型"素质。  相似文献   

4.
张诚 《世界教育信息》2010,(10):41-44,51
在很大程度上,德国高素质教师队伍的建设依赖于其严格且完善的教师培养修业课程,这一课程的突出特点在于与LAPO(Lehramtsprufungsordnung)国家教师资格考试紧密结合。文章从课程设置、学程安排、修业资格等方面系统介绍了德国教师培养课程的具体情况和基于修业课程所进行的LAPO考试.以充分反映德国教师培养与国家考试紧密结合的特色。在此基础上,文章提出了德国经验对我国的有益启示。  相似文献   

5.
德国应用科学大学教师队伍由教授、讲师、科研人员、教辅教师和管理教师组成,他们具备深厚的学术功底和多年的生产实践与市场前沿经验,是德国应用科学大学教学和科研始终保持鲜明“应用性”特色的保障。法律制度、学校面试、德国联邦科学委员会提供的优化决策、教师发展启动促进计划对德国应用科学大学教师遴选标准确定和遴选效果起到了重要作用。继续教育课程、项目融合课程、第三方组织机构直接或间接地促进了德国应用科学大学教师教学能力与科研能力的提升。鉴于此,我国应用技术大学教师队伍建设应严控应用技术大学教师的职前遴选标准,建立应用技术大学教师职后能力生成机制,开拓应用技术大学与综合大学的多元合作,增加国家、地方政府及科研机构的干预与影响。  相似文献   

6.
本文从双师型教师界定入手,分析我国双师型教师队伍目前的发展状况,结合我国现有的职业教育学校模式,借鉴德国双元制的教育理念、培养培训模式、职教教师任用和考评制度,切实做好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促进高职教育健康快速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7.
德国具有较高的教师教育水平,高度发达的教师教育促进了德国基础教育的良性发展。从总体上看,德国教师职前教育课程丰富多样,教师资格认定严格,能有效地确保教师队伍素质。我国的教师职前培训应重视提高教育实习质量、严格规范教师资格认定、重视教育科学课程建设等,以提高教师培养质量。  相似文献   

8.
德国的职业教育教师任职资格要求较高,不仅要有高学历,而且必须有企业工作经验;教师专业发展规范,教师在职培训要求严格;聘用大量兼职教师,解决师资不足的问题。借鉴其成功经验,我国高职教育教师队伍建设,应转变观念,研究制定高职教师入职标准,制定专门针对高职教师的职称评审标准和体系,加强教师产学研合作能力的培养,建立健全教师培训和兼职教师聘任机制,加快队伍建设及良性发展,进而提高教育质量与水平。  相似文献   

9.
“双师型”教师队伍素质是制约职业院校人才培养质量的关键。文章从国外职业院校教师培养经验启示和制约我国“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的因素入手,探索提升职业院校教师队伍素质的相关机制。  相似文献   

10.
《生活教育》2008,(12):6-6
在我国改革开放30年的进程中,随着教育事业的大发展,中小学教师队伍建设和教师教育取得了历史性卓越成就,积累了丰富的具有中国特色的经验,在教师队伍配置、教师队伍整体素质提高、教师教育改革、师范生免费教育实施、创新农村学校教师补充机制、中小  相似文献   

11.
教师职前道德养成教育对形成正确的教师职业价值观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通过对教师职前道德养成教育内涵的追问、必要性与必然性的追问以及对教师职前道德养成教育与教师职业价值观关系的追问来探寻教师职前道德养成教育的本质。培养教师正确的职业选择、职业情感、职业信念以及职业幸福感需要经过情感教育、生涯教育及体悟教育,这些体认方式可以使得教师真正懂得教师天然的职业意义。  相似文献   

12.
美国新教师的入职教育起步比较早,在其发展的历程中取得了辉煌的成就,推动了美国教师教育的快速发展,其成功经验值得我们思考和借鉴。新教师为我国高职教育发展注入了新的血液,然而,由于种种因素的制约和影响,高职新教师在成长和发展的过程中会遇到不少困惑和冲突,产生一些心理矛盾。结合美国新教师入职教育的经验,分析我国高职新教师成长和发展中可能会出现的问题并提出一些应对策略。  相似文献   

13.
周彬 《电大教学》2008,(2):36-38
教育博客正逐渐走进教师的日常生活,成为教师专业成长的重要工具。教育博客为教师提供了平等的交流机会,积聚了大量的教学体悟与教育经验。但是,从教师专业成长而言,还需要教师给它正确定位:批判而不是抱怨教育日常生活;沉淀教学思想而不仅积聚教学故事;关注学习而不仅展示成果;夯实教学信念而不是打击教育实践。此外,还需要将个性教学融入教学传统之中,将专业决策渗透到管理决策之中,教育博客才会因此而富有实效。  相似文献   

14.
1993年美国国际教育技术协会颁布了《美国国家教师教育技术标准》第一版,经过三次修订,共颁布了四版。梳理美国国家教师教育技术标准的演变历程,分析其成功经验,对我国教师教育技术标准升级有启示:提高教师教学设计与实施过程中融合现代信息网络技术能力;促进学生应用信息网络技术辅助学校课程学习,帮助学生提高学习效率;教师自身树立创新意识,培养学生创造性,鼓励学生参与创新实践活动;形成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师生良性互动的教育教学共同体。  相似文献   

15.
杜威的实用主义教育思想对世界众多国家的教育产生了广泛而深刻的影响,其针对传统教育存在的弊端,主张教育贴近生活、教育本身是生长过程、学校适应社会、教材设置重视经验、师生关系趋向民主。杜威的实用主义教育思想对我国成人教育的发展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启示我国成人教育要回归成人生活、促进成人终身生长、学校生活适应成人社会生活、教材重视成人经验、构建新型师生关系。  相似文献   

16.
教师培养模式创新是时代的呼唤。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是教师培养模式创新的根本原因,教师供求状况是教师培养模式改革发展的直接动力,学校自身的办学基础和办学优势则是教师培养模式创新的重要制约因素。高水平师范大学和有条件的综合大学可采取4+2模式,实行学科专业教育与教师专业教育相分离,为培养高学历、研究型教师积累经验;普通高师院校宜采取“宽口径、厚基础、强能力、高素质”的人才培养模式,发挥“主力军”作用;积极推进三级师范向二级师范过渡,具备条件的地方向一级过渡,实现小学教师本科化。  相似文献   

17.
本文基于全国11个省(直辖市、自治区)的高中教师调查,分别从教师的工作时间、成就感和工作满意度三个方面,对我国高中教师的专业生活状态进行了分析。在教师工作时间方面,我国高中教师平均周授课时相对其他国家而言并不长,但教师备课、批改作业时间较长;中、西部地区教师的工作时间长于东部地区的教师。在教师成就感方面,我国东部地区高中教师的成就感明显低于中、西部地区的教师,女教师的成就感普遍低于男教师;随着教龄的增加,教师成就感总的趋势是先上升后下降,但更详细的分析发现成就感随教龄的变化较为复杂。在教师工作满意度方面,中部地区的教师工作满意度显著高于西部和东部地区的教师;工作满意度随教龄和职称的变化大致呈V型分布。  相似文献   

18.
教师在教育与教学中的主体性是明确的,与这种主体性对应的责任也是具体的。但在实际教学中教师与学生主体关系又是混乱的。对教师过高的期望,不仅使教师主体性丧失,在实施教学中缺乏甚至没有自主,而且教师承担了不能承担和无法承担的责任,从而使教师普遍地产生了职业倦怠的情绪,极大地影响了新课标的落实和教育的整体发展。因此,在实施教育教学中,只有切实落实教师的主体作用,明确它的责任和义务,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  相似文献   

19.
帮助学生形成有效的道德反应机制是提高教师职业道德教育实效性的关键.传统规范性教育为主的师德教育模式不能让学生像专家型教师那样关注于道德问题本身,造成了虽然熟知各种道德规范却不能保证行为规范的困境.在师德教育中引入基于问题的学习模式能够提高学生的情感参与度和获得更多现实中解决问题的经验,从而促进师德规范的内化.  相似文献   

20.
对师范院校新教师教育课程实施效果的研究,可作为进一步推进和完善教师教育改革的参考和指南。通过对西北师范大学8个学院100名师范生的问卷分析发现,新教师教育课程设置仍不够完善;陈旧的教学与考核方式直接影响到学生的学习效果;学生虽然对教育实习期望值很高,但对实际效果并不满意;学生的从教信心相对不足。建议改变落后的教师教育观念,开发质量更高的教师教育课程,改进课堂教学及考核方式,创新教育实践与实习模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