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大型仪器设备共享平台是高校实验室建设的主流,既可高效整合资源,同时提高实验教学水平,提升高等教育质量。2015年,广东省提出未来3年建设高水平大学助推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高水平大学建设成为加快发展高等教育的重要内容,大型仪器设备共享平台作为条件支撑建设发挥重要作用。本文总结当前高校大型仪器设备共享平台运行的难题,并分析广东建设高水平大学契机下共享创新平台的投入、办学、管理体制改革,探讨构建"大平台,多资源,共运作"的共享平台运作模式,为培养高质量的创新性人才,促进高校共享平台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2.
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开启我国建设世界强国的新征程。国家把激发"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活力,完善自主创新的体制机制,培养高水平创新人才作为当前创新改革工作的重中之重。新时期的创新创业政策为我国高校人才带来新机遇,指明新方向,成为带动高校学生创新创业的新引擎。高校应加强资源整合、拓宽平台,构建创新型人才培养策略措施;广大学生应加强创新自信、培养创业能力,努力提升自身格局。全社会应在坚持创新导向的基础上,力求通过全方位、多层次、广渠道的参与方式,不断提升高校学生创新创业素养。  相似文献   

3.
文章采用2008—2020年111所中国高水平大学的数据,实证研究公共财政支持中国高水平大学创新的机制,揭示科研课题在高校创新中的重要性。研究发现:公共财政能直接促进高水平大学创新,也能通过竞争性课题经费投入间接促进高水平大学创新;人员投入总规模对高水平大学创新的影响显著为负,但竞争性课题中的研发人员投入对高水平大学创新的影响却显著为正。因此,政府应增加公共财政投资,通过竞争性研究课题渠道向高水平大学提供更多的财政经费支持;高水平大学应适当精简人员投入规模,同时调整人员结构,积极申报课题,增加竞争性研究课题中的研发人力投入。  相似文献   

4.
分析基于广东技术师范大学"非遗大师工坊"创新创业实践平台建设思路与路径,提出加强实践平台设施现代化建设、改革创新创业培养模式、打造"双导师"教师队伍、政校行企资源协同联动项目驱动合作贯穿创新创业教学全过程,完善运行机制以提升实训平台育人能力,促进设计类专业"美育+创新创业"的教育改革与发展.  相似文献   

5.
新时代,广大高校积极推动创新创业教育改革是落实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必然要求,也是产教进一步融合发展的迫切要求,更是推进高校特色化发展的实践要求。当前,部分高校开展这项改革还面临管理制度不完善、课程建设滞后、师资专业水平较弱和实践教育效果不理想的困境。对此,高校应进一步完善管理制度建设、高质量推进创新创业教育,不断优化课程体系建设、进一步促进专创融合,同时提高教师专业能力、强化师资队伍专业化建设,打造实践育人共同体、着力实现创新驱动发展。  相似文献   

6.
大学科技园作为高校实现社会服务功能和产学研结合的重要平台,既是区域经济发展和行业进步的主要创新源泉,也是国家创新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简称为"双创")的时代背景下,如何贯彻我国深化改革和"十三五"规划发展新要求,深刻把握本质属性和功能定位,优化创新服务能力,提升发展竞争力,已成为大学科技园进一步发展亟待解决的核心问题。  相似文献   

7.
高校大学生是国家"双创"战略实践的先锋队和主力军.培养高校大学生创新创业意识与能力不仅有助于落实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也有利于缓解就业市场结构性矛盾,并推动大学生逐步实现自我人生价值.当前,高校大学生的创新创业过程中存在诸多短板,如大学生面临创新创业观念淡薄和实践能力低的"双重困境"、高校教育体系滞后以及社会各界联动支持力量薄弱等.为此,必须从培养大学生创新创业意识与能力、深化高校"双创"教育体制改革和创设高校和社会各界的多元协作网络三方面入手,加快构建高校大学生创新创业激励机制,为建设创新型国家注入源源不断的人才动力.  相似文献   

8.
大学科技园作为高校实现社会服务功能和产学研结合的重要平台,既是区域经济发展和行业进步的主要创新源泉,也是国家创新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简称为"双创")的时代背景下,如何贯彻我国深化改革和"十三五"规划发展新要求,深刻把握本质属性和功能定位,优化创新服务能力,提升发展竞争力,已成为大学科技园进一步发展亟待解决的核心问题。  相似文献   

9.
在国家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促进经济提质增效升级的战略规划背景下,高校实施创新创业教育改革已成重任.文章立足于高校财务管理专业的"双创"教育,通过调查研究,深入分析了该专业创新创业教育的问题,有针对性地探究了相应的优化路径:聚焦高校特色,协同推进以汇聚培养合力;创新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教学内容相融合;建设产学研一体化的创新创业教育平台;深入开展财务管理专业多层次的创新创业训练项目.  相似文献   

10.
党的十八大强调要坚持走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高等学校既是培养人才、传承知识、创新科技的重要基地,也是基础研究和高技术领域创新成果的重要源泉,在国家发展中具有重要地位和独特作用。河南高校应主动适应国家战略需求,及时发现自身在人才协同创新发展中存在的问题,推动创新人才协同培养机制改革,以高水平科学研究支撑创新人才的培养。  相似文献   

11.
随着强身健体的思想不断促进,排球运行具有其他球类没有的优势,越来越被人们所接受和喜爱。而且排球运行正从多层次、多渠道培育优秀的体育人才,但是纵观许多排球运行的训练上依然采用老方法,通过训练收获甚少,距离排球运行训练目标相距甚远。在新形势下必须要认清排球运行的基本特征,有针对性的对排球运行训练进行创新,才能够满足排球运行训练的要求。  相似文献   

12.
近代以来,人类创新活动的地位越来越凸显,并表现出和古代创新活动不同的特征,逐渐成为社会存在和发展的重要因素,深刻地影响着人类的现实生活。突破经济学、政治学和社会学的哲学视阈下的创新研究成为历史的必然。创新的哲学根基是实践,创新实践是当代和未来人类的生存方式,创新实践的主体具有普遍性,创新实践的价值取向是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实践理论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石,创新哲学根基的确立意味着创新理论向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回归,创新实践理论的全面建构必将赋予马克思主义哲学新的生命力。  相似文献   

13.
MBA教育创新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分析了我国MBA教育的现状以及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了应该进行入学资格、学习模式、课程设计、师资结构、合作培养、差异化发展、信息技术应用等关键方面的创新,才能使MBA教育质量不断提高,实现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4.
行动研究与课程创新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在课程变革的场景中,行动研究意味着研究范式的转换。由于行动研究具有反思和批判的性格,可以运用它对课程变革的"研究、开发与传播"模式进行改造,从而使广大一线教师成为变革的动力,激起自下而上的课程创新。在课程创新的过程中,课程叙事、研究性教学和以校为本的教学研究等都蕴涵着行动研究的理念,它们代表着行动研究在课程创新中的具体表达方式。  相似文献   

15.
结合作者科研和管理工作实践,阐述了学科意识和学术体系在科研工作中的重要性,并对如何树立和培养学科意识、构建学术理论体系谈了自己的体会.  相似文献   

16.
民办高校存在科研体制机制不完善、科研团队建设不足、科研平台建设不能满足需要等与创新驱动战略不相适应的问题。必须做出改革和创新,应当采取深化体制机制改革、激发科技创新活力;抓好人才队伍建设,形成科研创新团队;鼓励学生创新创业,发挥科研育人作用;加大科研经费投入,改善科研工作条件等举措,促进民办高校科研实力和竞争力提高,让民办高校真正为国家、社会做出服务和贡献。  相似文献   

17.
继续教育创新体系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继续教育创新体系,是通过培养从事国家创新研究、开发及相关活动的人,以及直接研究生产创新产品,使继续教育成为国家创新体系的培养基。知识经济的兴起、教育地位功能的变化,为继续教育创新提供了条件和动因。构建继续教育创新体系,需要从观念创新、结构创新与管理创新入手,在制度创新和机制创新上不懈的努力。  相似文献   

18.
大学计算机创新教育及其创新教学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牟连佳  李丕贤  梁皎 《高教论坛》2006,(4):42-45,48
阐述了创新教育的内涵、重要性及其理论依据,分析了创新教育与信息技术环境的关系,讨论了计算机创新教育的意义、计算机创新教学应遵循的原则。在此基础之上,提出了计算机创新教学的基本要求及其必须具备的教学条件。最后,探讨了计算机教育学在计算机创新教育中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19.
知识经济发展与教育功能变化为成人教育体系创新创造了条件。成人教育体系创新包括制度创新与机制创新,前者包括观念创新、结构创新、管理创新,后者分为宏观激励机制创新、微观激励机制创新。成人教育体系创新,有赖于人力资源的市场信号、生产条件、产出质量的支撑,应遵循公平性、效率性、竞争性、开放性原则。  相似文献   

20.
如何利用科研平台培养大学生创新能力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全球金融危机后,大学生就业压力日益增大,因而如何培养大学生的创新能力成为众多教育工作者考虑的问题。通过科研平台的建设,结合学科优势,对大学生进行科研创新培养与教育,是一条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