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高语罕是安徽社会主义青年团的筹建者,是我国最早的社会主义青年团团员之一,也是《新青年》的主要撰稿人之一。他关心青年教育,重视青年思想人格的培养,激发青年革命热情与斗志,引导青年投身社会实践,在青年中传播真理,是青年学习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真挚导师。高语罕在关注青年发展的过程中形成的青年观,对当代青年的培育具有重要启示。  相似文献   

2.
伟大的人民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有着丰富的教育期刊实践。他一生或任主笔、主编,或与同事一起共同主、创办诸如《新教育》、《平民周刊》、《新教育评论》、《乡教丛讯》、《生活教育》、《大众教育》等十余种刊物,其中,大部分属于教育类期刊。在创办教育类期刊的同时,在办刊思想方面,他对教育期刊的宗旨、功能与作用、刊载内容、出版与编辑等工作有着自己的真知灼见。  相似文献   

3.
陶行知“爱满天下”,情系故土,一直关心安徽教育事业发展和人民教育问题.他多次来皖讲学,推行平民教育和“小先生”制,大力推行普及教育和生活教育,力荐教育行政领导和教师创办学校,在安徽教育史上留下光辉的一页.  相似文献   

4.
晏阳初的平民教育思想与当今农民教育改革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晏阳初老先生(出生于1893年)与陶行知是同时代的教育家,他毕生从事平民教育事业,探索用教育改造中国社会的道路.先后成立了中华平民教育促进会、华北农村建设协进会、中国乡村建设学院,发起了中国平民教育运动,在国际上都有积极影响.晏老通过多年的定县平民教育实验,提出了通过"四大教育"(文艺教育、生计教育、卫生教育、公民教育)、运用"三大方式"(学校式、家庭式、社会式)、挖掘人类潜能、开发人们心智、"除文盲,作新民"、对乡村进行整体改造、建设新乡村的教育思想.他卓有成效的平民教育工作得到世界的公认,被授予"当代世界具有革命性贡献的伟人"称号,被称为"世界平民教育之父".虽然晏阳初先生的平民教育思想是在当时的社会环境下产生的,但对当今农民教育改革仍有很大启示.本文就晏阳初先生的平民教育思想及对当今农民教育改革的启示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5.
新闻背景:漂洋过海赴美国学习创业八年,在材料科学领域颇有建树,并找到了极感兴趣的事业--从事美制现代木结构住宅技术体系的研究与开发。放弃国外优越生活,回国在苏州创办了中国第一家专门从事现代美制木结构住宅的研究、开发及建造的公司--德胜(苏州)洋楼有限公司,并成为中国企业管理的典范;心系平民教育事业,创办了德胜--鲁班(休宁)木工学校和休宁德胜平民学校,开当代平民教育先河;一本公司内部的手册--《德胜员工手册》不经意间出版,立刻在中国经济界掀起一阵狂澜,迄今已印刷了14次;诗歌、文艺评论、影视制作等领城均有涉足,且不乏精品推出。无独有偶,他还创办了全国唯一一份不靠广告只靠发行生存的报纸--《都市文化报》;……他就是留美归国学子、成功企业家、长江平民教育基金会主席聂圣哲先生。  相似文献   

6.
程彩金 《生活教育》2008,(10):15-17
陶行知先生是一位伟大的人民教育家.更多的人喜欢称他平民教育家。他的"三农"思想是平民性的集中表现。他践行的六大教育运动其中平民教育、乡村教育、普及教育主要都是面向"三农"的.一生念念不忘改造"三农",改造社会。一、"三农"思想的渊源"七山一水一份田.一份道路和庄园"是陶行知家乡安徽歙县的概貌。当年农村的穷山恶水限制了农业的发展.落后的农业又决定了农民的艰苦命运。  相似文献   

7.
陶行知(1891-1946):原名文浚,后改名知行、行知。安徽歙县人。我国伟大的人民教育家,教育思想家和教育改革、实践家,伟大的民主主义战士。曾留学美国,归国后历任南京高等师范学校、东南大学教员、教授和教务主任等职。积极推行平民教育,热心于农村教育的改造。曾创办晓庄师范学校,坚持"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和"教学做合一"的实验。主张以生活为中心编制"实用的"教科书,主张解放儿童的头脑、双手、嘴、时间和空间等。其著作主要有《中国教育改造》、《行知书信》、《普及教育》及《教学做合一讨论集》等。  相似文献   

8.
晏阳初平民教育思想及其启示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晏阳初,是乡村建设运动的主要倡导者,是世界著名的平民教育家,被国际人士誉为"平民教育之父".他在长期的教育实践中,积累了丰富的教育经验,形成了颇具特色的平民教育理论.在21世纪里,进一步探讨和深化研究晏阳初的平民教育思想尤其是其中的乡村教育思想对于我国农村教育事业的发展和整个农村社会的发展将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9.
从晏阳初的“平民教育”看教育公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作为"平民教育之父"的中国平民教育第一人,晏阳初先生从20世纪20年代起,就几十年如一日献身于我国及第三世界国家的平民教育工作,并产生了重大的影响。1943年晏阳初与爱因斯坦、杜威等一道被西方学界评为"现代世界最具革命性贡献的十大伟人"。今天,我们回顾晏阳初先生的平民教育活动,总结其平民教育思想,对我国现阶段的教育改革仍具有极强的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10.
20世纪20年代,蔡晓舟以安庆为中心地,奔走于京、沪之间,积极参与安徽新教育建设,创办新式报刊,呼吁改革安徽旧教育,组织暑期讲演会,改造安徽省教育会,推动安徽大学筹备工作,领衔创办庐州女子中学,在推动安徽新教育发展实践中显现了反对专制、提倡教育普及、发展女子教育等新式教育思想。  相似文献   

11.
"教育改变命运"是私立华联学院的办学理念,也是华联校长侯德富教授的毕生理想。侯德富教授说:"是教育改变我们这一代人的命运,我们要弘扬陶行知平民教育思想,用教育改变更多人的命运。"华联学院创办20年来,不断发展壮大,除认真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严格依法办学、坚持诚信办学外,突出的是弘扬陶行知平民教育思想,恪守"教育改变命运"办学理念,走内涵发展道路,办出了自己的特色,打造出自己的核心竞争力,培养出了数以万计的人才。  相似文献   

12.
辛亥革命时期,张耀曾以"崇实"为笔名在《云南》杂志上发表了《滇省宜急兴公学》、《论滇省当兴女学》等一系列文章,提出了其旨在通过教育救云南救中国的教育思想。张耀曾的教育思想包括:提高云南人民以及中国人民的社会智识,急兴公学,兴办女学,创办半日学堂、夜学堂、学会等,对唤醒云南人民重视教育、发展教育以及普及教育起到了一定的启蒙作用。  相似文献   

13.
圣哲先生的办学实践圣哲先生是安徽休宁人,生长于农村贫苦家庭,与母亲相依为命;生活在平民百姓中间,与人相处以诚为本。事业有成的圣哲先生追随故里先贤陶行知的平民教育思想,决心把陶行知没有做完的中国平民教育事业继续做下去!为此,他于2003年在故乡创办了德胜——鲁班(休宁)木工学校,2005年又创办了休宁  相似文献   

14.
"教育改变命运"是私立华联学院的办学理念,也是华联校长侯德富教授的毕生理想。侯德富教授说:"是教育改变我们这一代人的命运,我们要弘扬陶行知平民教育思想,用教育改变更多人的命运。"华联学院创办20年来,不断发展壮大,除认真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严格依法办学、坚持诚信办学外,突出的是弘扬陶行知平民教育思想,恪守"教育改变命运"办学理念,走内涵发展道路,办出了自己的特色,打造出自己的核心竞争力,培养出了数以万计的人才。  相似文献   

15.
裴斯泰洛齐与晏阳初分别是瑞士和中国历史上著名的民主主义教育和平民教育家,他们都对两国及世界平民教育运动的发展做出杰出贡献,深深地影响了两国教育现代化的进程。笔者分别从时代背景、平民教育目的、内容、方式、方法及教育实践的角度对裴斯泰洛齐与晏阳初的教育思想进行比较和分析,有助于我们更加全面地了解、学习和借鉴他们的思想。即使在物质文化极其丰富的今天,老百姓已经摆脱了食不果腹、目不识丁的窘境,但依然存在新农村建设、"三农"问题、精准扶贫等难题。对二者平民教育思想进行比较剖析,不仅可以丰富平民教育理论,还可以为当前新农村建设、"三农"问题解决提供一些思路。  相似文献   

16.
《基础教育论坛》2013,(32):2+65
武汉市粮道街中学是以希望教育为品牌、享誉全国的单设初中,是武昌名校、市素质教育特色校、市示范学校。创办于1978年。学校在办学实践的基础上,坚持不懈地进行"希望教育"的实验探索与理论研究。作为一种教育理念,作为一种教育行为,"希望教育"在全国产生了广泛的影响,《人民日报》、《光明日报》、《中国教育报》、香港《文汇报》、中央电视台等众多新闻媒体报道;"希望教育"和粮道街中学被誉为全国基础教育改革的"三大流派"之一、"教育思想端正的旗帜"。  相似文献   

17.
[人物小传]陶行知(1891~1946),安徽歙县人.陶行知是一位集大众诗人、大众教育家和社会学家于一身的行动理论家.早年留学美国,师从杜威等.后回国投身平民教育、大众教育、民主教育运动,创办晓庄师范学校、上海山海工学团等,进行乡村教育试验,推行全民教育,实施教育救国.结合中国实际,创造性地提出"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教学做合一"的教育思想.信奉"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千学万学学做真人".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期间,不畏强暴,追求真理,拯救国难.  相似文献   

18.
在中国共产党波澜壮阔、砥砺奋进的百年辉煌历程中,以毛泽东为首的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高度重视语文教育,并身体力行,积极参与语文教育实践,进而形成了语文教育思想,丰富了我国语文教育理论宝库.本文梳理了毛泽东以及徐特立、高语罕、陈望道、萧楚女、杨贤江、陆定一、胡乔木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的语文教育实践,归纳他们的语文教育思想,分析他们对我国语文教育的影响和贡献,以揭示其对当今语文教育深化改革的启示性意义.  相似文献   

19.
彤丹 《安徽教育》2012,(7):21-21
<正>本刊讯为隆重纪念安徽省教育宣传中心成立暨《安徽教育》杂志创办60周年和《初中生必读》创刊25周年,同时落实"基层组织建设年活动"、深化"为民服务、创先争优"主题实践活动、集中开展"保持党的纯洁性、迎接党的十八  相似文献   

20.
陶行知先生的《平民教育概论》尽地阐述了他的"平民教育"理论与构想,并事必躬亲、热情推行,使其成为最有希望的一种运动与事业,对于现在倡导实现教育公平也有极大的历史与现实意义。一、平民教育的含义和现实意义陶行知先生说:"中国现在所推行的平民教育.是一个平民读书运动。我们要用最短的间,最少的银钱,去教一般人民读好书。做好人。""他们读了书,对于自己生计最有关系的职业,也可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