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名刊要览     
美国《外交政策》谁是伊拉克的赢家美国《外交政策》美国在伊拉克正走向失败。经历了4年厮杀后,最大的赢家是被控支持反美势力的伊朗、“基地”组织、什  相似文献   

2.
名刊要览     
美国《新闻周刊》(5月31日)美国人在伊拉克的“骗子” 上周伊拉克爆发一场内战,交战双方是美国人自己——相信伊拉克国民大会主席沙拉比是自  相似文献   

3.
国际速览     
新任美国国务卿鲍威尔赴中东巡访,争取维持对伊拉克的制裁,并重调对以色列的安全承诺。埃及、以色列、巴勒斯坦、约旦、科威特、沙特和叙利亚一路行来,尽管一些阿拉伯领导人在公开发表的声明中对鲍威尔的“聪明制裁”伊拉克的主张并没有表示支持,但是,美国官员对私下所获得的反应表示满意。 “聪明制裁”的目的是把制裁的目标对准伊拉克政府,同时又能避免伊拉克人民受制裁之苦。这是美国在反对继续制裁伊拉克的呼声越来越高的情况下,为维持制裁  相似文献   

4.
伊拉克的局势走到这步田地。在于布什政府对伊拉克局势的判断严重失误。比起目前的军事危机。美国最大的困境还是在政治方面:如何建立一个愿意和美国合作的合法的伊拉克政权。  相似文献   

5.
时隔12年,围绕“萨达姆何去何从”这一主题,国际社会再次展开了扑朔迷离的外交运作。 2月5日,美国国务卿鲍威尔向全世界展示了美国掌握的伊拉克拥有大规模杀伤性武器的新证据。随后,鲍威尔为伊拉克设定了一个最新时间表。在美国设定的这个新的最后期限,即2月14日,德法两国向联合国提交用非军事手段解除伊拉克武装的计划。 迷雾之中,似乎只有美国和英国同萨达姆过不去,其他国家或多或少是在为伊拉克说话。但事实并非如此。  相似文献   

6.
此文原载中国国际广播电台主办的《世界新闻报》今年6月9日第3版,本刊特予转载。美国在伊拉克战争期间对新闻舆论的控制,充分暴露了美国自诩“言论自由”的真相。美军攻占伊拉克以后对伊拉克媒体的管束,是美国“言论自由”的又一次自我揭露。  相似文献   

7.
美国25家日报要闻版伊拉克战争报道新闻构架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文运用大众传播学框架理论及框架分析法,选取美国25家日报要闻版伊拉克战争报道为样本,采用共时与历时两种方向维度,整体与个案两种研究对象,对美国日报伊拉克战争报道构架与政府意图的契合度进行定量、定性分析,理性探知伊拉克战争中美国媒体与政府的关系,以消解将美国媒体简单化、模式化、片面化的思维定式。  相似文献   

8.
名刊要览     
如何摆脱伊拉克困境 在伊拉克权力交接前的这一个月,布什总共要作6次讲话,以摆脱自己在虐囚等问题上陷入的困境。其间,美国关于伊拉克的新决议草案在安理会遭到了中法等国的反对,他们认为美国在这份移交主权的草案中,对伊临时政府的主权做了很多侵犯。这只能有一个解释:草案的起草者并不准备真心实意地向伊拉克移交主权。  相似文献   

9.
名刊要览     
(1月9日) 《美国新闻与世界报道》★伊拉克的新篇章美国迎来了进入伊拉克的第四个年头,驻伊美军指挥官们正在重新评估自己的战术,寻找训练伊拉克新军、加强安全的更好方法。不过抵抗分子仍然在美军控制区域外发展势力,美军从伊撤出这一整体战略的实施依然前景不明。  相似文献   

10.
2007年3月17日,伊拉克战争开始4周年前夕,来自美国各地的上万名示威者聚集在华盛顿,反对布什政府的对伊拉克政策,并纪念伊拉克战争开始4周年。同一天,洛杉矶、芝加哥等城市以及欧洲一些地方也相继发生了反战游行示威活动。  相似文献   

11.
名刊要览     
(7月5日)美国《新闻周刊》伊拉克的修理工美国帮助训练和武装伊拉克安全部队项目正式启动,负责这项工作的是51岁的美军中将大卫·彼得雷乌斯。在很多人看来,这代表一种新的战争方式:用维和和政治博弈来巩固胜利。在伊拉克,没有一支美军部队像彼得雷乌斯指挥的101空中突击师那样  相似文献   

12.
美国重兵集结海湾地区,准备攻打伊拉克。伊拉克战力虽远不如十年前,但美国不准备一些致命武器也是难以得逞的。本文告诉你美国靠什么武器来打这一仗。  相似文献   

13.
伊拉克战争进行到一周的时候,美英联军大不顺。伊军抵抗顽强,联军死亡人数渐增。但是美国的民意调查却显示,对于战争的支持率仍高达70%。 这让人惊诧。伊拉克万里之外,与这70%主战的美国人居家过日子,“唯是风马牛不相及也”,为何非得下搭命搭钱的血本把人家捣个山河破碎呢?其原因盖在于:伊拉克是无赖国家,支持恐怖主义,且有大规模杀伤性武器,对美国构成威胁。普通美国人是怎么知道这些的呢?电视、报刊告诉他们的。这些年来,美国主流媒体对于伊拉克的妖魔化就没停过。  相似文献   

14.
在美国宣布伊拉克战争结束了一年零两个月后,人们终于看到了联军当局向伊拉克临时政府移交政权的这一天。交权,实际只是伊拉克重建的第一步,下一步,伊拉克要向何处走?此刻的伊拉克仍然局势动荡,暴力频仍,人民依然贫穷。众多评论家都在议论伊拉克重建的艰难。是的,即使伊拉克再出现更大的混乱,也不会让人奇怪。但是,新伊拉克将是一个伟大的试验场。未来伊拉克宪政制度的支柱,将是一个迅速成长的中产阶级世俗化政党,其所追求的共和、联邦、民主和多元的宪政目标如果能够如愿以偿,对于中东、对于整个世界,都具有相当重大的意义。  相似文献   

15.
阿内特何许人也?当今美国资深“大腕”战地记者。曾作为关联社记者报道越南战争而获得普利策新闻奖,1991年的海湾战争更使他蜚声世界。因为在伊拉克战争开始不久就接受伊拉克国家控制的电视台采访而“招祸”,被美国电视网全国广播公司(NBC)解雇。 “祸从口出”。阿内特到底说了些什么呢?他不过实事求是地讲了由于伊拉克的抵抗,美国领导  相似文献   

16.
北京时间3月20日上午10:35左右,美国开始对伊拉克进行军事打击。 10:41,中央电视台第四套节目(国际频道)的屏幕上飞出“伊拉克战争打响,巴格达发出爆炸声”的字幕,同时切出美国轰炸伊拉克的战争画面和同期声。 10:43,中央电视台第一套节目中断正在播出的文艺节目,播出《伊拉克战争直播报道》特别节目。  相似文献   

17.
海湾心理战     
美军火线攻心战徐立海湾战争中驻守在科威特的伊拉克士兵不仅每天承受着以美国为首的多国部队的炸弹、火箭和导弹的袭击,而且也遭受了多国部队以传单、扩音器、无线电广播等传播媒体为武器的强大的“心理战进攻”。早在战争爆发之前,美国政府就拟定了对伊拉克的心理战策略,其中包括通过广播向伊拉克士兵桥送反政府节目、散发传单,录音带和录像带,甚至计划把数千个小型收音机偷运进伊拉克,以接收美军广播。据美国官员称,到一月底,美军早已将400万份传单空投到了伊军在科威特的阵  相似文献   

18.
李浩 《航空档案》2011,(8):8-17
无人侦察机的使用已成为美国及其盟国武装力量在伊拉克和阿富汗所进行的军事行动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在伊拉克大规模作战行动开始之前,美军无人机数量增加了35%.2009年春季,美国著名的无人机专家唐纳德·赫泽尔伍德上校称,美军在伊拉克所进行的战术行动大部分成功应归功于无人机,正是后者高效地发现了敌人的分队.美军各军种目前都在使...  相似文献   

19.
自从美国发动对伊拉克战争推翻萨达姆政权以来,英美一直未能如其所诺在伊拉克找到大规模杀伤性武器。这使得英美两国陷入一场“情报门”的诚信危机之中:国际社会和舆论普遍质疑美英两国是否为了“师出有名”而夸大事实,甚至弄虚作假。美国媒体首先披露了布什总统在2003年1月的《国情咨文》中援引假情报,指控萨达姆政权从非洲国家获取核武器原料铀的丑闻。美国《新闻周刊》2003年7月12日公布的最新民意调查显示,美国总统布什的支持率大跌。55%的受访者表示布什政府在对伊拉克开战前误解了有关伊拉克藏有大规模杀伤性武器的报告,甚至有38%的受…  相似文献   

20.
走向战争     
外交斡旋的大门已经被布什关上。 美国东部时间3月17日晚8点(北京时间18日早9点),布什发表电视讲话,向全世界发出了美国决定动武的信号。布什说,萨达姆和他的儿子必须在48小时之内离开伊拉克,否则伊拉克将遭到军事打击。 布什敦促包括联合国武器核查人员和记者在内的所有外国人立即离开伊拉克,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