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75 毫秒
1.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父母对培养教育孩子起着关键的作用。孩子上八年级了,学习成绩不错,常有学生家长向我请教培养孩子的经验。总结教育孩子的得失,经验谈不上,有一点体会比较深刻,那就是培养孩子读书的兴趣和习惯。  相似文献   

2.
习惯成就未来。凡是学习成绩好的孩子,往往也是学习习惯好的孩子。心理学家王极盛先生访谈过20名高考状元,他认为这些状元们都有良好的学习习惯。在总结高考状元的父母培养孩子的六条经验时,其中重要的一条就是培养孩子良好的学习习惯。我们在调查中发现,孩子的成绩与他们的学习习惯水平是成正比的。从小养成讲秩序的习惯,对学生今后的工作很有帮助。有一个学生长大后当了编辑,他说:“生活有秩序为我帮了大忙,我桌上稿子很多,我都严格分类,  相似文献   

3.
吴亚珠 《成才之路》2009,(27):68-68
一些父母常常抱怨说现在的孩子太难教育,他们尤其感到为难的是不了解现在的孩子在想些什么。在父母们的眼里。孩子的小脑袋瓜儿就好像一个神秘的世界,让父母们费尽心思也捉摸不透。还有的父母抱怨孩子与自己没有共同语言,无法与孩子做到真正的交流。在这里,我给父母们讲一个我自己的故事。  相似文献   

4.
沟通不仅仅是表达,还包括倾听.只有用心聆听对方的语言,才能真正了解对方的感受,才能更好地沟通.亲子沟通中,比"说"更重要的是倾听、是感受、是与孩子共情. 急于表达父母的感受 长久以来,我们做家长的太善于"说"了,太着急"说'了.当孩子向父母陈述一件事情时,父母们往往过于相信自己的感受,而不是孩子的感受.  相似文献   

5.
常听身边的同事们抱怨,说自己的孩子做事情磨磨蹭蹭、拖拖拉拉。作为一名小学生的父亲,我对此也深有同感。特别是每天早晨,我和妻子心急火燎地赶着上班,叫孩子起床成了一件特别困难的事情。一遍一遍地喊,孩子还是不回应,好不容易连推带搡地把孩子弄醒了,等他睁开眼睛穿衣服  相似文献   

6.
班主任们常常这样说:你这样做,对得起父母辛辛苦苦的养育之情吗?……班主任们相信:面对家长的呵斥,孩子会害怕退缩,面对家长的眼泪,孩子会浪子回头……  相似文献   

7.
周濂 《学习之友》2011,(4):20-20
捷克哲学家齐泽克在2010年5月的上海,讲述了这样一个故事:“在欧洲,我们有长着长胡子的圣诞老人,如果你问一个孩子:你相信圣诞老人吗?孩子会说:不,我没那么愚蠢,我只是假装相信,从他那获得礼物。如果你问父母,他们会说:当然不信,我们假装相信,是为了让孩子得到礼物——事实是,没有人相信圣诞老人,但是他却发挥作用。现在大家都在说我不再相信意识形态了,但是我的观点是,即使你不相信意识形态,它还是在起作用,而且意识形态正是在人们不相信它的情况下,才起作用。”  相似文献   

8.
《启蒙(3-7岁)》2012,(12):24
成功的家教与父母的表达方式息息相关,尤其是父母对孩子说话的语气,对孩子气质、修养的形成都会产生深远的影响。信任的语气孩子希望得到成人特别是父母的信任,所以对孩子说话时要表现出充分的信任。如果孩子想做什么,你要用信任的语气对他说:"我相信你一定能做成。"这无形中给了孩子一份自信,让他相信自己能够成功。尊重的语气  相似文献   

9.
父母们说: 孩子都是我自己的, 还不能看看孩子的日记信件吗? 孩子们说: 我是一个人,就应该有隐私权. 教育专家说: 没有秘密的孩子长不大.  相似文献   

10.
在多年与父母们的接触中,最让我苦恼的是那样一些父母:他们会对我说“你说的方法我照着做了,但是一点作用都没有”;他们会给我介绍一大堆专家们开出的治理孩子某个行为问题的药方,并总结说经过他们的试验,那些方法对自己的孩子统统不起作用。最后他们会一脸焦急、一脸恳切地问我有没有什么新的方法。  相似文献   

11.
父母们说:孩子都是我自己的,还不能看看孩子的日记信件吗?孩子们说:我是一个人,就应该有隐私权.教育专家说:没有秘密的孩子长不大.  相似文献   

12.
经常听到一些做父母抱怨:我想培养孩子某方面的兴趣,可是很难。我让他做,可他往往不感兴趣。有的父母说:我感觉我的孩子什么都不喜欢,就知道整天在外头捉虫子、玩泥沙。还有的说:我的孩子对汽车十分着迷,但对学别的都不  相似文献   

13.
孩子:我们不想在否定中长大从事不同职业、来自不同地区的父母对孩子最常说的三句话是:听话,好好学习,没出息。而同时接受调查的18个省市的6000多个孩子,却表达出强烈的愿望:我们不想在否定中长大!专家们说,“听话”是命令式的语言。的确,父母比孩子懂得多,孩子需要从父母那里获取人生的智慧与经验。但是这一切要建立在非命令的、平等的基础上。父母和孩子的平等沟通,才能营造良好的、适宜孩子成长的家庭环境。孩子们对“没出息”的反应最为强烈。有相当多的孩子说,父母特别爱用“笨蛋”、“废物”之类的词刺激我。专家们说,父母的这些话可…  相似文献   

14.
如何批评     
刘霞 《生活教育》2014,(7):121-123
经常有父母和我倾诉,说他们很注重孩子的教育问题,对孩子的要求很高,看到孩子哪里做得不对,都会进行及时的批评、教育。可让他们觉得特别头疼的是自己的孩子似乎天生就不受教,无论父母怎么批评、打骂就是屡教不改。有的孩子甚至还会和父母进行激烈的肢体及言语的对抗。父母们苦笑着说:“孩子就是父母前世欠下的债,这一世是来讨债的!”  相似文献   

15.
《小学生》2005,(10):30-30
我一直记得一位家长的话——“为人父母是一门艺术”。他说当父母的要学习家庭教育知识,要创造良好的育儿环境,要重视培养孩子良好的心理素质,要培养孩子良好的学习习惯。他说了很多,我的感触也很深,在我们每一个人的成长过程中。父母给我们的教育和影响可以说是非常重要的,每个人的性格品行和思维方式总体上来自父母的言传身教。因此。为人父母与家庭教育的艺术行为对于孩子的成长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16.
张备玲 《山东教育》2004,(30):44-47
当今社会,大多数家庭一般只有一个孩子,父母无不深爱自己的孩子,对孩子的培养教育空前重视。有的父母愿意为孩子付出一切,包揽一切;有的父母很早就教孩子写字、计算;有的父母强制孩子去弹琴、绘画……父母们为孩子的身体发育状况和智力开发绞尽脑汁,却忽视了孩子创新个性的培养,而这一点,我认为是家庭教育中最为重要的。  相似文献   

17.
《小学生》2010,(4)
父母对待孩子无外乎三种情况:一是事事管、时时管,做了很多事,效果却不好;二是什么都不管,什么都不做,放任自流,不闻不问,结果更不好;三是也管但不全管,做得不多,但都切中要害,孩子成长一帆风顺。显然,什么都做和什么都不做都过于极端,失之偏颇,并不可取。杰出的父母从来都选择有所为有所不为,更明确地说,只做三件事。  相似文献   

18.
服务与咨询     
《家教世界》2008,(1):55-56
本刊连线A孩子经常说些骂人的话,该怎么管?问:孩子今年上幼儿园大班了,但是在我的同事们和他说话的时候,他经常说:"你神经啦"、"你这个猪"等等这样的话。我该如何阻止他呢?专家答:小孩子在刚刚学会说这些话时,大人虽然觉得不妥,但往往当作有趣的事情,甚至一边批评孩子,一边哈哈大笑。其实,这是对孩子一个不良的强化,使他觉得这样说很好玩,或者父母并不会真的很生气。父母可以采取冷处理的方式,当他再说脏话时,大家都不去理他,慢慢他就会忘记或不再说了。  相似文献   

19.
“没有教不好的孩子,只有不会教的父母”。孩子不好,父母未必要负全部的责任,因为可能还有来自社会各方面的错误引导。但是我认为父母至少应该负大部分的责任。孩子出生后,就像是一张白纸,父母就仿佛一支墨笔描绘着孩子的将来。我想就我自己的经验对父母们说些什么。  相似文献   

20.
良好的家风对独生子女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家庭是组成社会的细胞,而良好的家庭、家教及家风对孩子的成长起着重要影响作用。在其中,父母的表率作用不言而喻。当今,中国的国情决定了中国的大多数家庭都是三口之家,父亲、母亲、孩子的地位和角色是不同的,但如何扮演好各自的角色,使其在家庭中各自发挥出自己的功能和作用,起主导和决定作用的首先是父母良好的品格和积极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我认为既然身为人父、人母就应责无旁贷地承担起哺育、抚养和教育孩子的责任,把他们培养成为有益于祖国和人民的合格公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