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数字电视的出现,对普通模拟电视来说无疑是一场革命,从电视技术本身,到电视相关产业,都会因为数字电视的出现而有巨大发展,就让我们先从数字电视本身说起。  相似文献   

2.
我国政府规划到2010年全面实现数字广播电视,而要支持数字电视的全面发展,势必要提高收视费标准来消化成本,所以数字电视的潜在用户的经济承受能力就成了影响数字电视发展前景的决定性因素。为了解杭州市有线电视用户即数字电视的潜在用户对提高收视费的承受能力情况和对数字电视的认知情况,我们浙江传媒学院组建了《杭州有线电视用户消费行为调研》课题组,对杭州市的有线和数字电视用户进行了问卷调查,结果表明合理地提高收费是用户能够接受的。  相似文献   

3.
首先.数字电视其实在我们这个21世纪已经成为一个产业经济发展的龙头,这点上我们经常讲的信息产业。其实信息产业最核心的也是最关键的其实是我们的传媒产业.而传媒产业中.最关键的一个部位和内容有密切关系的.其实就是我们的数字电视.我们整理一下中国的数字电视大概的一个发展脉络。  相似文献   

4.
整体平移:有线数字电视发展的必由之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04年,北京国际电视展览会CCBN年会上有线网络数字化、数字电视付费节目、数字奥运等筑成了一道靓丽的数字风景线,也给我们展示了一个数字电视前景。2004年,将是中国广播电视历史的里程碑。广电总局把2004年命名为广播影视数字发展年、产业发展年,同时指出有线数字电视发展的必由之路是整体平移。  相似文献   

5.
夏万丽 《记者摇篮》2004,(6):39-39,32
数字电视将为我们提供异彩纷呈的视听面貌.使互动点播、互动服务成为可能 有人把数字电视看作是继黑白电视和彩色电视之后的第三次电视革命,电视传播作为对科学技术高度依赖的一种电子媒介。数字电视技术革命给我们带来的是更加清晰的画面和更加艳丽的色彩和更加逼真的音响。也就是呈现出真正意义上的家庭影院的震撼力。  相似文献   

6.
数字电视已经进入了寻常百姓家,对于这个在我们生活中占据不可或缺地位的事物,我们可能并不是很清楚它将带给我们什么,文章探讨数字电视在中国的发展情况,侧重于其产业的可持续性发展、产业链的拓展以及增值业务的开发进程,更进一步地认识数字电视,透析它的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7.
数字电视发展的若干阻滞因素及对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近几年来,数字电视在欧美一些国家得到了快速的发展,一些专业机构开始为我们罗列数字电视的种种优势,并描绘出数字电视的诱人前景。在中国,直到今天,数字电视还只在为数不多的大城市试播,离形成规模、取得效益还很遥远。影响中国数字电视发展的根本原因,是数字电视产业发展过程中存在的诸多制约因素。  相似文献   

8.
浅谈高清数字电视的数据传输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清数字电视已经进入了我们生活,同模拟电视相比它有很大的变化,本篇主要从高清数字电视数据的传输网络和数据传输标准阐述了高清数字电视数据的传输。  相似文献   

9.
数字电视正在快步向我们走来数字电视是数字技术,特别是数字压缩编码技术在电视领域的应用,是包括制作、播出、传输、接收在内的整个电视系统的数字化。数字电视是以高度压缩信息量和以离散方式快速处理信息为其基本特征的,它可以数十倍地压缩图像信息的体积而保证信息量不变。与现行的模拟电视相比,数字电视具有显著优势。———多频道播出。原先传输一套模拟电视节目所需占用的8MHZ带宽,采用数字压缩技术后,可以传输3—5套标准清晰度电视节目。模拟条件下,一个卫星转发器只能传送一套电视节目,数字压缩技术则可以使卫星的一…  相似文献   

10.
我国数字电视从无到有,目前正在以更快的速度和更大的力度向更多的用户普及。可以说,从我国数字电视的发展的趋势,我们能够看到其广阔的前景。本文对数字电视进行了一个概述,通过分析我国数字电视目前发展的现状,进而提出解决这些问题的对策,以促进我国数字电视的进一步发展。  相似文献   

11.
目前,数字电视是众人所观注的热点之一。在政府的大力推动,媒体的鼎力宣传,和厂商们热情高涨的合作下,中国的数字电视可以说是街知巷闻,其扩散面积与知名度足可以覆盖全国。相对于数字电视在词汇上的广为流传,数字电视的用户数却称得上是少的可怜。是什么造成了数字电视这样的局面?相对于几年前同样街知巷闻的宽带网络,数字电视为何会落得如此尴尬的地步,究竟数字电视为何吸引不了广大的中国受众?要前进,就要反思。数字电视发展止步不前的原因大体集中在以下几点:  相似文献   

12.
随着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数字电视技术也得到了快速发展。我国的数字电视系统的研究虽然晚于欧、美、日等发达国家,但近些年来加快了数字电视研究的步伐,数字电视系统的标准制定及相关工作已进入实质性的研究开发阶段。但是,我们也清楚地看到,我国数字电视的发展还存在很多的困难和问题:  相似文献   

13.
<正> 全面实施“十五”规划,在广电领域推进数字电视的发展,这是摆在我们面前刻不容缓的任务。为了全面了解数字电视,带着有关“数字电视”一系列问题,本刊记者采访了国家广电总局科技司郭炎生司长。郭司长在百忙中接受了我们的采访,并回答了我们提出的问题,整理刊登如下,想必对每位读者有所启迪。  相似文献   

14.
张鹏 《声屏世界》2003,(8):13-14
与全国各地推进数字电视建设形成鲜明对比的是,数字电视用户少得可怜。有材料显示,目前全国有线电视用户突破9000万,数字电视用户却不过几万个。数字电视的前景看似美好,但没有用户量支持只能是镜花水月。  相似文献   

15.
郭鉴 《传媒观察》2007,(6):46-47
《2005—2006中国数字电视产业报告》显示,2005年全球数字电视用户达到1.7亿户,比2004年增加了4000万户左右,全球数字电视平均渗透率超过16%。根据eMarketer公司估计,全球数字电视用户至2006年将超过2亿户。从这些统计数字来看,数字电视的市场潜力十分可观,不容忽视。  相似文献   

16.
2003年5月,国家广电总局颁布了《我国数字电视总体规划》,确定广播电视数字化“三步走”的发展战略:2003年开始大力发展有线数字电视;2005年,开展卫星电视直播业务,同时开始播出地面数字电视;从2008年开始,利用奥运会电视转播之机,大力发展数字电视和高清晰电视。  相似文献   

17.
肖菡 《新闻世界》2008,(12):127-128
自2003年中国第一个数字电视内容集成平台开始建立以来,到2008年已有120多个频道投入使用。目前中国推广数字电视的浪潮正好为中国数字电视频道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社会消费环境。但是每个频道的收入却仅仅只有100万元,去掉投入部分,利润寥寥无几。笔者认为,虽然中国数字电视目前需要解决传播过程的产业化,但更需解决的是数字电视如何扩大销售。在此基础上,笔者尝试对中国数字电视营销策略进行探析。  相似文献   

18.
新华 《军事记者》2001,(4):44-44
2月 25日在深圳举办的数字信息家电研讨会传出消息,我国数字电视技术的研究开发基本与先进国家保持同步,但由于有关行业标准尚未正式出台,一两年内还不能开展数字电视广播。同时由于数字电视节目源不足和家庭电视机换代周期较长等因素的制约,我国数字电视和模拟电视并存的过渡时间将长达 10年左右。   我国在 1999年国庆 50周年已进行过高清晰度数字电视的地面广播试验,但由于国家标准现仍处于试验阶段,预计要到 2003年才能定下来,这就意味着我国数字电视业要到 3年后才能迎来高清晰度数字电视的全面产业化时代。 专家认为数字电视…  相似文献   

19.
有线数字电视是彻底改变传统电视概念的新的技术革命。它使我们从看电视过渡到用电视,目前,数字电视在概念上和国家技术标准没有一个统一,因而数字电视在推广过程中面临着诸多困难。在此,笔者拟从概念认识、技术标准、节目内容等方面就数字电视在抚顺市的进一步发展提出一些对策。一、抚顺有线网络数字电视现状1.数字电视用户。用户是目前数字电视产业链发展最为重要的环节。《我国有线电视向数字化过渡时间表》提出:2010年全面实现数字广播电视,2015年停止模拟  相似文献   

20.
谭辛 《声屏世界》2005,(2):64-64
与迅猛发展的GPS追踪、无线互联网、移动通信、等离子显示和电视演播室技术相比,数字电视发射技术的开展显得慢了一些。但近几年.受数字电视市场的推动,英国、美国、西班牙等国家数字电视业务的开播和席卷全球的数字电视热潮,模拟电视发射机过渡到数字电视发射机已成必然。下面初浅谈一谈模拟电视发射机向数字电视发射机过渡需要考虑的几方面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