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15 毫秒
1.
教师心理素质对学生人格发展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小学阶段,儿童对教师有种特殊的尊敬和依恋.教师的一言一行都会影响到学生,尤其是教师的人格、态度等对小学生的人格的发展都有潜移默化的影响.从小学生人格发展的特点和教师心理素质概括出发.分析了小学阶段师生之间关系的特殊性,从而得出了教师心理素质在小学生人格发展中有着很重要的作用.揭示了教师的心理素质到底在哪些方面影响小学生人格发展的.  相似文献   

2.
世界上最浩瀚的是海洋,比海洋浩瀚的是天空,比天空还要浩瀚的是人的心灵。因此.在班主任工作中我不断探索对小学生进行心理辅导的有效内容、途径和方法,努力揭示小学生心理素质的发展规律,使小学生的心理素质在整体上有所提高和发展。  相似文献   

3.
董芳 《文教资料》2009,(14):119-121
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是根据小学生生理、心理发展的规律和特点.运用心理学的教育方法和手段,培养小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促进小学生身心全面和谐地发展和整体素质全面提高的教育。心理健康教育是学校素质教育的着力点,着眼于每个学生健康人格的培养和潜能的开发.强调对学生心理素质的培养。因此心理健康教育是一种人格发展教育,从培养人的健康心理出发.培养人的思想道德品质,正确的政治观点和良好的行为习惯。心理健康教育和德育是相互联系、相互渗透的,是一种“以心育心,以德育德,以心育德,以德育心的过程”。我们在教育教学工作中要尊重孩子。用智慧和爱心开启他们心灵的大门,塑造他们完整的人格。  相似文献   

4.
目前小学生心理素质教育已在全国范围内开展起来,然而,心理素质教育作为一项全新的教育活动,心理素质教育理论建构不够完善,专业的心理素质教育队伍相当缺乏,广大的小学教师在从事心理素质教育时因陌生常表现出不适应或困惑,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心理素质教育的有效开展。针对社会要求和小学生心理发展的特点及存在的问题,探讨指导策略。有利于推动小学生心理素质教育的发展。  相似文献   

5.
应建飞 《考试周刊》2014,(38):175-175
正《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指导纲要》明确指出的心理素质是人全面素质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心理健康教育是提高中小学生心理素质的教育,是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根据小学生生理、心理发展的规律和特点,为了培养小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促进小学生身心全面和谐地发展和整体素质的全面提高,可运用心理学教育方法和手段,进行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新课程提出"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更关注每一位学生的喜怒哀乐,更关注学生的情绪生活和情感体验,更关注学生的道德生  相似文献   

6.
陈继承 《教育艺术》2005,(11):22-23
人的心理素质是素质结构的核心,是全面素质发展的心理内在机制。我们在《教育软环境与素质教育关系》课题研究过程中发现,当前学生面临学习、升学的巨大压力,家庭教育中对独生子女溺爱放任的教育环境,以及社会上重经济效益、轻社会效益带来的负面冲击对中学生心理素质发展带来巨大的影响。  相似文献   

7.
<正>随着时代的发展,社会环境的不断变化,人们思想意识随之改变。现阶段,小学生大多都是独生子女,在家长的溺爱下,难免会有自私自利、以自我为中心的性格缺陷,使之不能与人进行良好的沟通和交流,造成小学生的心理存在一定的问题。那么,在小学心理健康教育过程中,班主任要通过加强心理健康辅导,提高学生的心理素质水平,使学生在探索学习中增强心理素质、培养良好心理健康素养。1小学班主任在班级开展心理健康辅导的必要性1.1有助于改善教育教学理念现阶段,小学生在进行知识探索过程中存在学习困  相似文献   

8.
大学生是一个特殊的社会群体.这里所说的特殊主要是指大学生处在人生发展的一个特殊阶段.有着特殊的社会环境和社会规范,这也就形成大学生特有的心理活动特征。心理素质在一定程度上是一个人所有素质的基础.只有心理健康,大学生德智体才能得到全面发展;只有心理健康.才能培养大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强调和重视以心理素质为重点的人的全面发展的心理健康教育,作为一种全新的教育思想.势必给21世纪高校的素质教育注入一股清新的活力。  相似文献   

9.
<正>一、注重科学有效地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是根据小学生生理、心理发展的规律和特点,运用心理学的教育方法和手段,培养小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促进小学生身心全面和谐地发展和整体素质全面提高的教育。良好的心理素质是人的全面素质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未来人才素质中一项十分重要的内容。老师不仅要完成"传道、授业、解惑"的任务,而且应当成为一个合格的心理教师,承担起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新任  相似文献   

10.
近年来,学生个性发展问题在教育界引起了广泛重视,个性从心理学角度看指个人的心理面貌,是人的主观能动性的深层结构和重要内容,是一种不可缺少的重要素质,即心理素质。良好的心理素质对学生的学习,乃至今后工作、生活会产生广泛而深刻的影响,尤其小学生正处在个性形成阶段,引导鼓励其朝好的方面发展是小学教师重要的责任。本文结合小学生心理特征和小学教育基本特点,从心理素质培养到环境创造再到教育融合等多个角度入手,探求让小学生提高心理素质的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