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15 毫秒
1.
于冰 《新闻知识》2001,(8):14-15
从事新闻工作一段时间的人,大概没有谁敢说没采访过会议的。单是经济方面的会议就有什么展销会、交易会、洽谈会、博览会及某一具体部门的行业会议等。采访会议的记者都知道,会议报道既好写,也难写。说好写,是指一般开会的部门或组委会的秘书处大都会给参加会的新闻单位发通稿,或者即使没有通稿,也会发些相关资料,记者要想偷懒,东抄抄西凑凑也能交差。说难写,是指会议报道要想出彩还真不是一件容易事。为什么呢?去的新闻单位多,新闻资源(会议资料、有关人员讲话等)共享,题材上的优势大家都没有,你要不想出些出奇制胜的点子,…  相似文献   

2.
在新闻学中,新闻体裁没有“会议报道”或“会议消息”、“会议新闻”一类,倒是在《书学》中找到“会议纪要”一词。可能是因为我们的电视新闻报道中,经常出现会场的画面和会议的内容,久而久之,人们习惯把这类新闻称之为会议报道或会议新闻。  相似文献   

3.
一、会议新闻在报纸宣传中的地位和作用翻开任何一张报纸,都不可能没有会议新闻。道理很简单,报纸是反映人类实践活动的一种特别重要的传媒工具,而人类实践活动的方方面面的正确与否,有许多常常是通过会议的形式来肯定或否定,并决定其是否继续进行探索。由此可见,会议便是检阅人类实践活动的形式之一,作为传媒工具的报纸,就不可能不对它进行必要的反映。这个反映形式就是会议新闻,因此,采写会议新闻便是记者一项经常性的任务之一。会议新闻的分量,一般是由会议的性质决定的。从会议的重要程度来看,大致可以分为重要性会议和一般…  相似文献   

4.
"会议没有不隆重的,讲话没有不重要的……"这是人们对一些程式化会议新闻的讽刺。确实,一些会议新闻,只见"会议"不见"新闻",充斥着大量官话、套话,恰恰缺少鲜活的新闻事实。在当今转作风、正文风、改会风的新形势下,尤其需要我们新闻工作者尽可能地走出会议  相似文献   

5.
刘漪 《记者摇篮》2005,(6):46-46
当时政记者,不跑会议是不可能的。打开电视.如果哪天的电视新闻上没有会议消息,反而是个例外。会议报道是新闻报道的主要内容之一,把会议新闻铸成精品是提高电视新闻质量的关键之所在。  相似文献   

6.
会议并无过 说起采访会议,通讯员是最为头疼的了,因为会议新闻难以出新出彩;而百姓普遍对媒体上发的会议新闻不感兴趣,因为多数会议新闻没有说出大家想知道的事儿。  相似文献   

7.
会议新闻是企业报新闻报道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随着企业报办报观念的更新和新闻报道改革的深入,企业报的会议报道也有了很大的改进,取得了一些明显的成效,但是,目前企业报在会议报道方面还存在一定的问题,记不愿写、编辑不愿发、受众不愿看会议新闻的局面还没有得到根本改变。由此看,改进会议报道仍是企业报的一个重要课题。  相似文献   

8.
现在,从解决国际争端到国内问题,从国家大政方针到村社集会谋划,似乎都在进行规模不同、形式不一的会议。开会已成为时代的重要实践活动,作为社会的舆论工具,报纸、广播、电视应该有所反映。会议报道的作用天可非议,它在整个新闻报道中应占有一定的地位。但需要指出的是:并不是所有的会议都能成为新闻。新闻离不开“新闻是新近发生的事实的报道”这个要求。会议报道存在着不少亟待解决的问题。会议新闻过“滥”,主要是一部分同志对舆论概念没有搞清楚。他们认为,开了会议就得宣传贯彻,而宣传贯彻的任务主要是舆论机关担负的。实践…  相似文献   

9.
从事新闻工作10余年了,前些年,总认为会议无新闻可抓,参加会议没有什么意义,因此对参加会议采取应付念度。近几年,随着参加会议次数的增多及时会议的留心与探索,逐步认识到:会议,不仅有新闻可抓,而且是开掘新闻的“富矿”。  相似文献   

10.
朱彦明 《记者摇篮》2005,(12):59-59
做为一名县级台电视记者接触较多的采访莫过于会议新闻.几乎成了电视台的“家常菜”。由于某些记者对会议新闻的报道重视程度不够.图省事.会议又有一定程序和现成的材料,从而形成了会议新闻的模式化。年长日久.这道“菜”变得干干巴巴,没有味道,形势单调、枯燥,信息含量少。观众不爱“吃”.记者不愿采,会议新闻在观众心目中的地位日益下降,节目失去了意义。  相似文献   

11.
会议报道在地方报纸上占有很大的比重,几乎每天都有,少则一条,多则几条,要占去一版大部分版面。有些人总认为会议无新闻可抓,参加会议没有什么意义,因此,对会议报道采取应付态度,近几年,笔者在参加会议时对会议报道留心探索,逐步认识到,会议不仅有新闻可抓,而且只要善于挖掘与研究,会议报道照样具有可读性。  相似文献   

12.
所谓领导层活动的报道,主要是指会议报道和领导人活动的报道。众所周知,重大会议和领导人的重大活动,事关国计民生,牵动亿万人心,广大新闻受众极为关注,具有很高的新闻价值,所以必须报足、报深、报精彩、报到位。在这一点上,我国各级各类新闻机构积累了许多很好的经验,也取得了显著的宣传效果。问题在于相当长一段时间以来,报纸、电台、电视台把领导人参加的会议和一般化活动统统看成是新闻,报道得过多、过滥、过杂,使新闻受众大倒“胃口”。因为这些新闻几乎没有或者很少具有新闻价值,但却堂而皇之地挤占了报纸的重要版面和电…  相似文献   

13.
莫文 《新闻世界》2013,(3):32-33
领导的会议、活动新闻,是各级相关媒体高度重视的新闻。然而,多数媒体在新闻的制作、呈现上,表现出极大的程式化,无新意、无重点,更没有新闻点,缺乏必要的传播手段。此类新闻,更应该按照新闻价值的原则,体现新闻价值的重要性、显著性、接近性等要素,才会达到应有的传播效果。  相似文献   

14.
会议新闻过多,是企业报的通病之一。如何“诊治”?学和企业报人从不同角度进行了多方面的思考,基本观点就是“减少会议新闻”。笔认为,减少不是解决问题的根本途径。本试以营销学观点就此问题进行探索。营销学认为,有需求就有市场。会议新闻之所以存在,可以肯定地说是会议新闻有市场。长期以来,会议新闻是党报新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党报头版的重头戏。会议新闻历来也是宣传贯彻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  相似文献   

15.
一般认为,会议报道是一种枯燥的、程式化的东西,以至于部门主任在编前会上报题时,如果本部门会议消息太多,都不好意思向总编辑交待。实际上,我们许多的会议报道确实也不如人意。   会议报道真的就那么没意思吗 ?肯定不是,没意思的只是记者没有带着积极寻找新闻的心态去参加会议,而是为报道会议而报道会议,写出来的东西干干巴巴,没有价值,没有可读性。   会议应该是新闻报道的一个主要对象。为什么这样说呢 ?顾名思义,会议会议,就是很多的人聚在一起议论事件、讨论工作、交流信息、沟通思想。参加会议的人来自各方面,有着不…  相似文献   

16.
人们浏览报纸时,一见“会议”二字往往避之堆恐不及。而一些新闻从业人员也想当然地认为会议报道就是没人看,他们认为问题在于会议没意思,责任不在新闻。这种看法大错而特错了,会议是一种客观存在,会议报道是媒体制造的一种新闻产品,新闻产品没有市场,责任当然不在会议,而在媒体。  相似文献   

17.
周昶 《记者摇篮》2000,(4):31-31
新闻的最主要特征就在于一个“新”字,求“新”是新闻的生命力所在,以会议为报道对象的会议新闻也应该遵循这一新闻原则。在会议的新闻报道中,如何突出会议的“新闻点”,让会议新闻成为名副其实的新闻?我认为,会议新闻要“鲜活”起来,一个重要的方法就是不能把新闻视觉仅仅局限在会议之中,那样写出来的会议新闻也只能是古板、干巴的一堆文字,没有生机和活力。要跳出会议外,让会议成为一个重要的新闻源,选取适宜的角度,用会议之外但又与会议内容有密切关联的新闻素材来补  相似文献   

18.
会议新闻是媒体报道的重点内容.但一直以来不被受众所看好。会议是新闻的“富矿”.这是业界的共识.但为什么“富矿”里淘不出太多像样的“矿藏”.应该以怎样的新闻理念报道会议.现在的会议新闻报道中缺少什么.又当怎样来衡量会议新闻传播的效果等等.这些都是会议报道中应该注意而没有得到重视的问题。为此.本刊约请了几位在这一问题的研究上有独到见解的业界同仁、专京学者撰文,期望给大家一个改革思路.同时也欢迎更多的读者抒发真知灼见。[编者按]  相似文献   

19.
刘良龙 《新闻知识》2001,(Z1):46-47
我采写的消息《四名暂住人员当选市人大代表》,最近获得了广东新闻奖三等奖和深圳新闻奖二等奖及深圳市人大好新闻三等奖。不少朋友问我:你是跑共青团、妇联线的记者,何以能抓到这条新闻呢? 其实,这条新闻恰恰来源于团组织的一次会议,来源于会上领导讲话时脱稿而出的一句插话。 去年4月29日,应深圳市宝安区团委邀请,我去该区采访宝安区青年工作会议。会议8时30分开始,同行中的不少文字记者拿到会议材料后,在9时前就已陆续离去。我呢,想趁此机会了解一下该区团组织“五四”期间有哪些活动,也想了解一下有没有其它新闻。故…  相似文献   

20.
和办报的同行谈起会议新闻,几乎没有一个不叫苦的。多年来,我们报社的同志也一直为充斥版面的会议新闻而苦恼。会议新闻减不下来,一个原因是外部的。很多部门,包括有些领导机关,把报纸是否刊登他们召开的会议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