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75 毫秒
1.
运动恢复是指使用合理的恢复手段及方法加快运动员体力和精神疲劳的消除。修复运动创伤、恢复和提高机体的活力,为运动成绩的继续提高打下基础.如何快速消除运动疲劳,恢复身体的机能状态,一直是运动实践中的热点和难点,运动训练产生的疲劳.需要通过合理的恢复休息.机体机能才可恢复至超过训练前的水平,这一过程称之为“超量恢复,训练结束后,身体必须得到恢复和超量恢复.使机体水平得到巩固提高,为下次运动训练创造物质基础。科学研究证明。运动训练没有恢复就没有运动成绩的提高.运动恢复必须提到与负荷同等重要的位置。  相似文献   

2.
<正>运动恢复是指使用合理的恢复手段及方法加快运动员体力和精神疲劳的消除,修复运动创伤、恢复和提高机体的活力,为运动成绩的继续提高打下基础。如何快速消除运动疲劳,恢复身体的机能状态,一直是运动实践中的热点和难点。运动训练产生的疲劳,需要通过合理的恢复休息,机体机能才可恢复至超过训练前的水平,这一过程称之为"超量恢  相似文献   

3.
在体育运动训练后重视整理活动,是加速代谢产物的消除,加快体力恢复的重要措施。整理活动的基本目的,就是消除疲劳,促进体力恢复,使身体放松和心理愉快。运动训练结束之后,人体的各种机能活动仍处于一个较高的水平,必须经过一段时间的机能变化,才能恢复到运动前的状态,这一段时间的机能变化叫做恢复过程。运动后的恢复和  相似文献   

4.
1.柔道运动训练中的疲劳1.1疲劳的定义学术界对疲劳的定义是:指机体生理过程不能持续其机能在一特定水平上或不能维持预定的运动强度。疲劳是一种正常的生理现象。是机体的一种保护性的反应。训练要求的提高会产生疲劳,只有把疲劳和恢复过程作为一个整体,作为运动训练的一个过程,在训练计划中作好安排,从各方面来加速疲劳消除,提高恢复的效果.使训练对身体的影响在新的水平上获得适应性提高,才能更快地完成训练任务。  相似文献   

5.
运动员在运动训练中经常出现不同程度的疲劳状态,机体器官的机能水平不同程度的变化,以及运动能力下降和不同程度的训练能能力下降,较大的疲劳还会对本人的身体和生理造成不良的影响。所以对运动员的疲劳和恢复以  相似文献   

6.
运动会产生肌肉酸痛,使人感觉疲劳。而疲劳是一种机体的整体机能水平或工作效率低下的生理现象,运动后的疲劳不及时得到恢复而不断累积,会导致疲劳过度而影响人体健康。因此,运动后的按摩放松,能促进大脑皮层兴奋与抑制的转换,因疲劳引起的神经调节紊乱消失。可促进血液循环,加强局部血液供应,消除肌肉疲劳。提高机体整体机能水平和工作效率。本文运用实验方法对按摩能促进运动后肌肉功能恢复的效果进行分析。为在运动训练和学校体育中实施运动按摩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7.
贾铁堂 《中华武术》2009,(10):52-54
运动水平的提高是一个“疲劳一恢复一再疲劳一再恢复”的一个超量恢复的过程。而恢复是体育训练中不可分割的一部分,运动后的恢复与训练。中的负荷刺激有同等重要的作用。运动员要维持连续性的训练和比赛,就应及时地处理好训练后的恢复。其实从整体的方面来看,恢复措施也是训练重要的组成部分。只强调追求大运动量的高强度训练,而忽视训练后的恢复是错误的,整体来看,训练内容、恢复和负荷在训练中应占同等地位,甚至应放在首位。  相似文献   

8.
朱静华  丛林 《中华武术》2006,(11):56-57
疲劳是一种作为负荷结果的特殊的身体和心理状态,它体现在有机体机能的不协调性上和成绩暂时下降上,疲劳状态是暂时的、可逆的、同时也是一种包含身体和心理过程在内的综合现象。疲劳是训练的必然产物,同时也是提高成绩的前提,因为只有不断重复的、能导致疲劳的负荷,才能充分挖掘人体机能的潜力,并产生适应。研究证明,没有疲劳的训练是无效的训练,没有恢复的训练是危险的训练,提高成绩最关键的两个条件是运动训练的科学性和恢复手段的有效性。可见消除疲劳、恢复体力对于运动员是非常重要的。那么如何尽快消除训练疲劳呢?下面就向大家介绍一些切实可行的方法。  相似文献   

9.
把疲劳作为运动训练近期的目的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朱静华 《体育学刊》2002,9(5):11-13
阐述了训练与竞赛、疲劳与恢复之间的辩证关系及对营养补剂本质的认识,提出疲劳是运动训练的近期目的,没有疲劳的训练是无效训练,高质量的训练旨在创造最大限度的疲劳程度。只有疲劳后恢复一继续加大负荷产生新的深层疲劳一再超量恢复一使机体产生更高基础上的平衡,才能使运动成绩不断提高。  相似文献   

10.
《辽宁体育科技》2007,29(5):98-98
“生命在于运动”,对于运动员而言,运动训练是提高运动成绩的必经之路;对健身者而言,合理运动是改善体质、增进健康的必要手段。然而,在训练和健身的过程中人们常常发现,由于不能科学安排运动的强度和计划,造成过量训练导致运动能力的下降;由于缺乏营养恢复的必要知识,造成运动后身体无法及时恢复,运动成绩和体质水平不能提高。可见,对运动员和健身者身体机能的科学评价以及在此基础上合理的营养恢复成为制约其运动能力提高及体质改善的关键因素。  相似文献   

11.
《辽宁体育科技》2007,29(3):112-112
“生命在于运动”,对于运动员而言,运动训练是提高运动成绩的必经之路;对健身者而言,合理运动是改善体质、增进健康的必要手段。然而,在训练和健身的过程中人们常常发现,由于不能科学安排运动的强度和计划,造成过量训练导致运动能力的下降;由于缺乏营养恢复的必要知识,造成运动后身体无法及时恢复,运动成绩和体质水平不能提高。可见,对运动员和健身者身体机能的科学评价以及在此基础上合理的营养恢复成为制约其运动能力提高及体质改善的关键因素。  相似文献   

12.
长跑训练后的放松及消除疲劳的方法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运动训练恢复是训练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只有采用良好的消除疲劳方法,才能提高运动员的训练水平和运动成绩。在田径长跑运动训练中,为了使运动员获得更好的成绩,就必须运用大强度、大运动量的运动训练,而训练又给运动员带来了一定的疲劳。如何才能使运动员的疲劳更快地消除呢?在近几年的运动训练实践中,我们常采用如下程序进行放松:一、静力性拉伸放松静力性拉伸放松是由静止开始,缓慢地将所要放松身体部位的肌肉韧带拉长,达到一定程度后静止不动,并保持拉长状态一段时间。在长跑训练结束后,让运动员进行拉伸练习,这样就可以使运动员的僵…  相似文献   

13.
一、做好身体上的放松调整 1.训练后身体放松调整 例:每次训练课后学生身体机能下降,肌肉表现为酸痛、乏力.由于训练和文化学习时间紧迫,学生训练后疲惫,对于放松练习就轻易放弃或马虎了事地应付. 每次训练课后,不应忽视每次训练后放松内容的安排,放松练习是必不可少的一个环节.缓解运动后的肌肉疲劳和可能带来的劳损,有效预防运动损伤的发生,更重要的是根据疲劳-恢复-再疲劳-再恢复的训练原则,能促进运动成绩的巩固和提高,为下阶段训练计划的落实创造条件提供充分能量储备.  相似文献   

14.
散打体能,从广义上讲,是指散打运动员在训练中为提高散打运动技、战术水平和在比赛中创造优异运动成绩所必备的身体各种运动能力的综合体现。这些运动能力由身体形态、身体机能、身体健康和运动素质四个因素构成。从狭义上讲,散打体能是指散打运动员在训练和比赛负荷的情况下,最大限度地动员有机体机能能力时持续对抗机体疲劳的能力。这种能力就是散打运动的专项耐力。  相似文献   

15.
运动负荷是运动训练必不可少的重要指标。没有一定的负荷也就不存在训练,没有恢复也就谈不上运动成绩的提高,有负荷而没有恢复的训练,那只是一种对人体机能的破坏。科学训练就是要遵循客观规律,合理地运用训练方法和手段。  相似文献   

16.
如何使运动员的身体机能在激烈运动、大强度的体能训练后,在较短时间内尽快得到调整恢复,是运动训练工作需要不断深入研究的课题之一。积极性休息是训练过程中消除疲劳、加速体能恢复的有效手段,其形式方法多样,在运用方面也应有所选择,合理安排。  相似文献   

17.
张玉山 《体育师友》2009,32(4):73-74
疲劳是竞技运动中必须的和必然的。在运动过程中,没有疲劳发生,就没有超量恢复;没有超量恢复,就不可能提高运动机能水平。运动恢复尤其对于青少年是非常重要的.因为青少年运动员肩负着学习和训练的双重任务。一般疲劳大体分为肢体疲劳、内脏疲劳、神经疲劳。运动性疲劳出现时主要表现为肌肉、筋骨、关节酸困疼痛;脏腑功能失凋和下降;注意力不集中、精神不振、困倦厌训、虚烦不眠等症状。所以青少年运动员在训练中产生疲劳时必须及时地予以消除,并通过机体适应产生超量恢复提高机体运动能力和运动成绩,并防止过度疲劳发生。以下是我结合理论学习,在中医专家的指导下经过实践并不断地总结得到的一点体会,供大家参考。  相似文献   

18.
竞技体育运动中的“放松”即指运动员身体机能的协调性及运动技术的熟练、科学合理的实际体现,其评价标准与运动成绩极其相关。因此,解决运动技术中的“放松”能力是提高运动训练及比赛成绩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19.
马振国 《健身科学》2008,(11):12-13
(三)及时恢复原则恢复是从运动锻炼中获得健身效果的根本保障,没有恢复就没有健身。恢复过程是人体机能提高的过程,也是保持运动锻炼能够连续持久的前提。人体进行有负荷的运动后,身体机能能力和能量储备发生暂时的一定程度的下降和减少,运动结束后,逐渐恢复到运动前水平称为运  相似文献   

20.
在训练中,疲劳的出现是正常现象。训练也必须达到一定的疲劳程度,才能引起机体的剧烈变化,进而产生适应而提高机能能力,取得训练效果。但是,这种疲劳必须得以消除,才能继续运动。否则,将导致疲劳积累而发生过度疲劳,反而影响运动能力的提高。关于疲劳的消除,我只试谈一下,对放松练习的几点看法: 一、放松练习与训练计划制订放松练习,可以使机体由激烈的运动状态,迅速恢复到安静状态。放松练习是消除疲劳,促进体力恢复的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肌组织在激烈的运动后,由于兴奋性还没有完全消除,会保持一段时间的紧张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