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8 毫秒
1.
构成西方现代性主要内涵的工具理性,促发了科学与技术的繁荣和昌盛。当前中国现代化最主要的也是最急需的就是科学与技术的大发展。这一点在文化层面上就表现为工具理性的缺失和弘扬,中国传统文化的现代化必须工具理性化。[编者按]  相似文献   

2.
论工具理性与价值理性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文章分析了工具理性的合理性与历史必然性,并揭示了工具理性绝对化极端化地发展带来的种种弊端,从而明确以价值理性校正工具理性的必然性.  相似文献   

3.
论科幻影片     
科幻影片是电影百花园中的一朵鲜艳夺目的奇葩.是艺术与科学完美结合的精神产品.科幻片在西方已经风靡近一个世纪,而在中国的电影界,却一直未能拍摄出成功的科幻影片.这朵奇葩未能绽放.开展对科幻片的深入研究,将有助于推动电影艺术的向前发展.一、科幻片的五次浪潮1902年.电影诞生之初,法国著名导演梅里爱就根据科幻小说家威尔斯的小说《最初的月球》.改编拍摄了《月球旅行记》这部科幻影片.早期科幻影片十分幼稚,制作粗劣简陋,用奇形怪状的布景和人物来吸引观众.第一次世界大战后,当美国科幻片还沉醉于恐怖与怪诞之时,德国著名导演弗立茨·郎却拍出了《大都市》,当时该片被誉为“经典的科幻片作品”.到30年代,资本主义世界面临着经济危机,美国尤其严重.此时的科幻小说和电影.成为人们逃避现实的精神避难所.30年代的“宇宙英雄”掀起了科幻片的第一次浪潮.30年代初,美国好莱坞的导演在《大都市》成功的诱惑下,开始从西部片、喜剧片转向科幻片(包括恐怖片)的创作.到30年代中期,好莱坞创作出《吸血僵尸》《科学怪人》《抓金刚》《隐身人》等优秀的科幻影片,尤其是《飞侠歌顿》,更使科幻片声誉鹊起.《飞侠歌顿》中描写的具有飞天特异功能的歌顿,一度成为美国人心目中的英雄.此时的科幻影片,模仿古代神  相似文献   

4.
论科幻影片     
科幻影片是电影百花园中的一朵鲜艳夺目的奇葩,是艺术与科学完美结合的精神产品。科幻片在西方已经风靡近一个世纪,而在中国的电影界,却一直未能拍摄出成功的科幻影片,这朵奇葩未能绽放。开展对科幻片的深入研究,将有助于推动电影艺术的向前发展。一、科幻片的五次浪潮1902年,电影诞生之初,法国著名导演梅里爱就根据科幻小说家威尔斯的小说《最初的月球》,改编拍摄了《月球旅行记》这部科幻影片。早期科幻影片十分幼稚,制作粗劣简陋,用奇形怪状的布景和人物来吸引观众。第一次世界大战后,当美国科幻片还沉醉于恐怖与怪诞之时,德…  相似文献   

5.
现代美国大学制度及其文化是资本主义制度下大学文化较为典型的形态它建立在资本主义社会的三个文化原则基础之上,这就是:充分发育市场经济。系统、完备的法律体系及严谨高效的管理制度;思想自由与学术自由。在观察和分析的基础上,我们形成了以下看法:美国的大学文化存在着较为深刻的内在矛盾,表现为科学主义或者说工具理性与人文主义或理想精神的对立;也表现为审美的要求和原则与体育的方式及原则的对立;甚至还表现为精英主义文化与大众文化之间的对立。这种矛盾和对立,在校园文化中具体化为一系列十分复杂的现象。  相似文献   

6.
《今日中学生》2011,(1):72-72
在美国科幻片《机械公敌》中,原本受人类信赖的机器人,后来反过来欺骗伤害人类。这种情节未来有可能成真,因为美国研究人员研制出了会说谎的机器人。  相似文献   

7.
校园里的"ET"     
《外星人ET》是美国大导演斯皮尔伯格执导的一部科幻片。讲述了一个被同伴不小心留在地球上的外星人与小男孩艾里奥特建立起纯真友谊的故事。多年来这部影片受到了全世界影迷的热爱,成为妇孺皆知的电影经典。  相似文献   

8.
超越工具理性--关于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若干思考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当前高校思政工作存在着一种功利主义倾向,忽视对师生心灵的关怀与理想人格的塑造,在一定程度上陷入了工具理性的误区。本文分析了工具理性在思政工作中的若干表现,提出思政教育要以人为本,把工具理性与价值理性有机结合起来,把现实性要求与先进性要求结合起来,培育师生面向未来社会的眼光,提升师生的思想品格。  相似文献   

9.
儒家文化与现代社会是否有亲合的一面,围绕这个问题自近代以来一直争论不休,而争论的焦点又在于儒家文化是否有工具理性的成份。文章认为,儒家文化有两个分属不同层次的组成部分,即精英儒家文化和世俗儒家文化,二者中都有工具理性的成分,只是由于历史的原因而没能得到充分的展示。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系的逐步建立,人们之间经济利益关系的逐步展开,儒家文化的工具理性已渐渐凸显出来。如果我们能合理地对它进行挖掘与改造,儒家文化将会像韦伯所论及的新教伦理一样,对现代社会的发展起积极的促进作用,并成为中国现代化进程中社会经济发展的“推动器”和“润滑剂”。  相似文献   

10.
学校文化建设正成为当下中小学教育实践与问题讨论的热点,但是,学校文化建设是以一定的思想方法为指导进行的。在工具理性大行其道的学校中,工具理性也成为学校文化建设者的一种思想方法。学校文化的核心是学校中的人际交往关系,因而,学校文化建设的关键,就是把握学校文化中的人际交往关系。正确的学校文化建设,应当将手段价值与目的价值相统一,从而超越工具理性。  相似文献   

11.
在艺术教育中进行想像力训练、创新思维训练、自由创意训练,用艺术活动激活学生的创造力,是实现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培养的科学方式和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2.
As one of the most tragic figures in the history of American literature, Edgar Allan Poe created the themes of morbid love, omnipresent death, transient beauty, decadence and horror. Death always accompanies him in his poems and stories. His interest is mainly in the people‘s mind where he created a fancy and horrible world.  相似文献   

13.
在当代科学哲学中,科学合理性问题如同休谟归纳问题一样,是一个让哲学家寝食难安的问题。为此科学哲学家们提出了各种合理性模型,试图澄清和解决这一难题。波普提出的证伪主义方法论、客观知识理论和科学知识进化论是对逻辑经验主义的基本否定和对科学合理性的重新说明。因此,系统地分析、阐述和评价波普的科学合理性理论无疑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论意义。  相似文献   

14.
科学合理性是科技哲学的重要问题之一。近代对科学合理性的理解,到现代对科学合理性的解释;从逻辑实证主义的释义,直至科学实在论和后历史主义把它当作科学哲学核心问题加以重建,不断赋予科学合理性新的意蕴,不断完善人们探索和利用科学的根基。  相似文献   

15.
西方理性是自然哲学观主导的,是超越性与通透性、批判性与探究性、证据性与求实性、启蒙性与存在性、人本性与自由性的统一,这对现代科学发展起到了重要作用。近代以来科学理性的滥用给人类和科学发展带来了诸多负面影响。从20世纪末期,西方哲学开始反思科学理性、科研方法、科学伦理、科学价值以及科学发展模式等基础问题,重返理性。  相似文献   

16.
美国高校多元文化教育从理念到实践,历经跌宕起伏,演化为自成体系的一种文化。多元文化教育是一个多维度的价值取向体系,它从多种镜像层面客观反映了美国社会历史原貌,然而,多元文化教育也引发了人们对美国社会兼容性张力的种种争议。对多元文化教育体系的合理建构必须把握好学术理性、实践理性与政治理性这三个维度。  相似文献   

17.
科学预设是作为科学活动的不证自明的前提的观念。其合理性问题的认识大致经历了从逻辑经验主义到历史主义,再到自然主义的变化过程。科学预设是科学理论建构的主导因素,也是科学合理性的普遍性原则和标准建构的前提或指南,科学哲学应提供一套高层的科学预设来指引科学活动,而不能因为预设的可误、可变化而否定其合理性。科学预设不仅能从不同的角度服务于侦查讯问,也是法庭审判中常见的语言现象。  相似文献   

18.
关于西方科学主义和人文主义教育管理观的探讨   总被引:17,自引:0,他引:17  
科学主义的教育管理观以“实证主义”哲学为基础,关注组织结构而忽视组织中的人,对人只强调人的理性因素而忽视人的非理性因素,在人的理性因素中注重人的认知理性而忽视价值理性。人文主义的教育管理观以“主观主义”的哲学为基础,关注组织中人的因素,注重人的价值理性而忽视人的认知理性。这两种教育管理观还不是真正科学意义上的教育管理观。科学意义上的教育管理观是以马克思主义哲学为基础的主体教育管理观。这是因为马克思主义哲学是一种实践的哲学,组织与组织中的人、人的理性因素和非理性因素以及认知理性和价值理性等能在人的主体的实践活动中达到相对统一。  相似文献   

19.
邓小平科技教育价值观的基本精神在于工具理性与价值理性的辩证统一。邓小平科技教育观不仅重视工具理性的基础作用,而且十分重视价值理性精神的导向作用。学习研究邓小平科技教育价值观有利于正确认识“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深刻内涵,有利于发挥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价值性和指导作用,努力培育科技教育的价值理性精神。  相似文献   

20.
揭示工具理性扩张所带来的后果,剖析工具理性扩张的社会根源,提倡工具理性和价值理性应共同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