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中华武术是中国历史文化发展过程中沉淀的瑰宝,象征着中华民族的精神品质和独特的文化内涵。在当代中学体育教学中融入武术教学项目,这不仅是对中华优秀武术文化的传承和发展,更是运用武术运动帮助中学生实现生长发育、运动技能、思想品行等等众多方面的素质教育指导。因此,本文将联系当前我国中学体育教学实际,浅析武术教学在中学体育教学活动中开展的重要教育意义。  相似文献   

2.
本文运用文献资料法、逻辑分析法,从道家哲学、周易哲学、五行学说等3个方面论述中华古典哲学与武术的紧密联系及深远影响。提出要认识中华武术必须从哲学的层次研究武术思想的渊源,才能从本质上把握武术的文化特征,从而更好的推陈出新,促进武术运动的不断发展。  相似文献   

3.
代欣莉 《考试周刊》2013,(33):21-22
中华武术是以体育为载体,蕴涵中国传统文化底蕴的一项运动。武术的产业化发展不能脱离武术的文化意义,而应从文化的角度研究产业化,全方位分析现状,为武术的产业化发展寻找更多的机会。  相似文献   

4.
书法是一种独特的书写艺术,武术是一种强身健体的运动艺术,它们都是中华传统文化的瑰宝。武术与书法的融合,打开了一扇新的传统文化教育大门。武术之健、书法之美流淌在教育这块沃土上,扎根在学生的心灵中,发挥着培根铸魂的育人价值。  相似文献   

5.
中华武术是受中国历史文化的熏陶并将其吸收而融合发展起来的一项体育运动,但它基本上又未脱离练武的环境。古代中华武术在表演和武艺方面都得到了极大发展。  相似文献   

6.
武术与传统文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没有传统文化就没有传统武术,就没有中华武术.进一步认识传统文化对武术的影响,是发展中华武术的基础和前提;发展中华武术必须从弘扬传统文化入手,以确保武术文化的内涵、本质特征和民族特色.  相似文献   

7.
新媒体环境下的中国武术文化发展策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武术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部分,而武术文化的传播与发展必须借助媒介。新时期,网络新媒体的出现,为弘扬中华武术文化,促进武术的推广,在全球范围传播中华武术提供了契机。文章首先分析了网络新媒体对中国武术文化发展的积极作用,然后提出了在网络媒体环境下武术文化的发展策略。  相似文献   

8.
文章以全球一体化和东西方文化融合为视角,对现代中华武术发展缓慢、推广艰难、被弱化、边缘化的现实问题追溯根源,在分析影响其传播和发展的"文化屏蔽"后得出"武术健康发展、全球推广的关键在于必须进行武术文化的改良,以便走出一条东西方文化对接的共融之路"的结论。  相似文献   

9.
随着我国对全面健身运动的重视度逐步提高以及北京奥运会的成功召开,啦啦操运动在我国有了很好的推广和普及.本文通过将啦啦操体育文化的概念、功能、价值、特征进行研究,探讨啦啦操运动为促进高校啦啦操运动的开展提供有益参考,为丰富和发展校园体育文化建设提供借鉴,将啦啦操融入体育教学中,旨在提高体育课堂的教学质量,培养学生的各方面的素质和能力,并期望啦啦操在高校得到普及和推广.  相似文献   

10.
太极拳是中华武术的精粹,因其强身健体及自卫功能是吸引众多大学生积极参与其中的重要因素,其次太极拳运动特有的娱乐性和交流性也是使武术运动在大学生中倍受欢迎。通过推动太极拳在高校中的发展,适时地弘扬和传承武术文化,对发展和谐人文校园环境、培养大学生的高尚道德情操和传承民族文化精神有着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1.
采用文献资料的研究方法,对现代竞技武术运动中的技击性进行了探讨.现代竞技武术是竞技武术套路与对抗两种运动在竞技中的体现,套路主张健身、表演、欣赏,淡化了攻防技击;现代竞技武术运动作为武术的一部分,同样应具有其本质特征--技击性,但其技击性有随着竞技武术的发展而淡化的趋势.为更好地发扬光大中华武术,体现武术运动的技击性特点,就应该在它的本质特征上发展创新,遵循武术是"武",而不是"舞"的基本原则,使中华武术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2.
深入挖掘中华武术深厚的文化内涵,将武术运动与民族传统文化相结合,摸索出一条在武术教学中渗透优秀传统文化的教学改革之路,以促进高等学校适应新时代对高素质人才的需求,更好地完成培养合格人才的目标任务。  相似文献   

13.
本文从啦啦操运动的特点入手,深入探讨了啦啦操运动在校园体育文化建设中的积极作用,系统阐述了独立学院开展啦啦操运动所具备的得天独厚的优势,进而对有效发挥啦啦操运动在独立学院体育文化建设中的作用提出了几点意见.  相似文献   

14.
为了响应国家体育总局、教育部倡导的"科学健身校园行"活动,通过对啦啦操文化项目特点、锻炼价值、育人功能,以及啦啦操作为中学教学内容的必要性等方面,进行了比较全面与系统的分析和论述,提出各级教育、体育主管部门应加大啦啦操运动的宣传与推广,让更多的爱好者参与实践,发现并传播啦啦操的高尚文化,拓展啦啦操的增值空间,创造出有价值、适合中学生身心和谐发展的啦啦操套路。  相似文献   

15.
中学体育是学校体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继承和发展武术运动的重要场所,但目前武术教学在我国中学开展并不普遍,现状并不乐观。武术运动是我国传统的民族体育形式和健身方法,与其他体育项目相比,不仅可以锻炼身体,还可以达到修身养性、防身自卫的功效。可见,在中学开展武术教学,不仅具有继承和发展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作用,还是继承与发展中华武术的需要,也是培养学生民族情感、道德准则以及意志品质的需要。  相似文献   

16.
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啦啦操运动项目逐渐被广泛地接受与推广,其经过长期的发展历程具备了普及性与健身性的显著特征。啦啦操的编排始终是推动该项运动不断发展进步的重要方向,也是啦啦操运动成套动作编排的精神与灵魂所在。本文在分析啦啦操运动项目基本概念的基础上,总结了啦啦操编排的几项基本原则,并提出了几种主要的啦啦操编排途径。  相似文献   

17.
中华武术,历史悠久,源远流长。武术不仅是我国国民强身健体的重要方式,也是中华绚烂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幼儿园把武术主题课程融入了健康、社会、科学、语言、艺术五大领域,激发幼儿对传统武术的喜爱与参与。教师通过丰富多彩的教学和游戏活动,把主题课程与班级主题的有效结合,通过武术主题的实施促进幼儿身体素质发展、培养幼儿良好的武德。提高幼儿的运动能力,勇敢顽强的意志品质。  相似文献   

18.
为进一步促进我国啦啦操运动的发展,提高啦啦操运动技术水平,文章运用文献资料、对比分析等方法对我国2006年和2010年颁布的啦啦操竞赛规则进行对比研究,探究我国啦啦操的发展趋势.有利于广大教练与啦啦队队员对啦啦操的认识和对我国啦啦操主体方向的把握,以促进我国啦啦操运动更好的发展.  相似文献   

19.
啦啦操是一项深受大学生喜爱的体育项目,啦啦操传入我国的时间虽短,但是它很快就在高校传播开来。文章以高校体育教学改革为背景,从多元文化视角分析了当前高校啦啦操运动发展现状,并就如何推动高校啦啦操发展提出了几点建议,希望能对高校啦啦操发展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20.
作为中华武术文化、经济、科技高度融合的新兴产业形态,武术创意产业正成为经济发展的一种新生力量.本文对武术创意产业的价值来源、价值创造的内在机理与特征属性等理论命题进行了深入的分析,旨在揭示武术创意产业价值创造系统内部的价值活动规律,探寻符合武术创意产业价值创造的突破路径,引导武术创意产业健康、有序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