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时下,有不少学生在作文时懒于动脑,总是满足于一些“固定模式”,却不知这已默默地走进了作文的死胡同。其不良表现有:情节单一甚至违背真实,大段叙述没有情感震荡,人物刻画缺乏个性,语言呆板无生气……可想而知,这样的作文一定不会取悦于阅卷老师,自然作文分数也不会高。上述诸如此类的毛病在学生习作中频频出现,要想让作文走出平淡的圈子,我们不妨从以下几个方面做起,或许会让你的文章脱颖而出。一、行文构思l.融入作者主观的情感体验。不少学生偏爱“说故事”,习惯将别人的所有重要信息和盘托出,则把自己看成是真正的旁观者,决不会越“雷…  相似文献   

2.
写作是生命主体个性化的语言行为。写作的主体性,表现为写作者写作态度的主动性和语言表达的独特性。就高中作文教学而言.要努力实现学生写作的主体性,就是要激发学生作文的主动热情,展示学生语言表达的独特个性,简单说,就是要让学生“有话可说”,“有话想说”,并且“有话会说”。怎样让学生的文章更加生动,语言更有文采,这是语文教师在作文教学过程中普遍关注的基本命题。但许多教师往往忽略的是.在正式作文之前如何激活学生的思想感情.让学生形成丰富多彩的“思想流”和“情感流”。因为离开了这些“思想流”和“情感流”,学生的语言表达是不可能生动而多彩的。道理很简单,语言是思维的物质外壳,没有思想和情感的活跃和多彩.是不可能有语言的活跃和多彩的,所谓“意在笔先”,说的就是这个道理。我们的作文教学,也许不一定要让学生思接千载,神游万里。但最起码首先要让学生“有话可说”,“有话想说”。所以,作文教学的第一要着,就是要把学生的思想和情感“激活”。在实践上,有以下策略建议。  相似文献   

3.
列宁说,“没有‘人的情感’,就从来没有,也不可能有人对真理的追求。”无疑,情感有着其自身特有的重要性。因而,培养、激发、启迪学生的情感,也该是提高学生作文水平的一条有效途径。 一、关注作文全程的情感 培养情感,让学生的情感与作文教学的情感“对接”,形成碰撞,来个“对对碰”。作文前,激发学生的情感,做到情感的孕育不再是空穴来风,雨是真实情感的自然流露。有的学生情感生成不会,这就需要给他们创设情景,将他们的情感激发出来。作文时,当学生的情感喷薄而出,效果也就达成了。作文后的评价,不少学生都会放过。我采用面批的方式,让学生不仅关注评语,更注重修改。修改的一个着力点就是情感。  相似文献   

4.
作文是是语文教学中棘手的问题,一提写作文,不少学生就退避三舍,不知从何下手。如何使学生把写作包袱卸下来,让写作变得轻松愉悦呢?我以为,只有让学生知道“写什么”,才能指导他们“怎么写”。这符合小学生的作文心理规律和认知特点,只有通过感知丰富的表象,体验情感,从而积累丰富写作素材,才能写出好的文章。因而指导“写什么”在作文指导课中位居首位。  相似文献   

5.
言为心声,作文作为一种倾吐,一种情感的表达方式应是发自内心、无拘无束、自由自在的,然而纵观学生作文的现状却是不容乐观。不少学生怕写作文,一提到作文就“谈虎变色”,挖空心思,枯坐半天,纸上还是空空的;还有不少学生作文众口一词,  相似文献   

6.
周颖 《教学随笔》2007,(11):28-29
作文教学要善于开拓作文洲练渠道,多层次、多角度地对学生进行写作训练,但我认为作文训练仍应立足于课堂。我们的阅读教学留出了大量的时间让学生接触文本、思考文本、感悟文本,最终激发学生情感,让学生与文本产生共鸣。而课堂作文教学也正是要求教师创设旨境,唤起学生已经过去的热情和体验,让学生有话可说,而且“想说”、“要说”。当学生在语言文字中驰骋、体验真情、品味人生,受到情感的陶冶、智慧的启迪时,抓住生活契机,抓住学生情感敏感点,作文于学生想写作文时,作文于生活需要作文时,这样的课堂作文教学就会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第一段]  相似文献   

7.
丁丽梅 《师道》2006,(4):37-38
命题时重在捕捉学生的情感火花,让学生有话可说学生写不好作文,老师往往会埋怨学生不留意生活,不勤于积累写作素材,写法呆板,毫无新意。但如果我们作文命题时能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重视捕捉学生的情感火花,让其爆发出来,学生写作时就会有话可说,甚至产生想把内心情感一倒而后快的冲动和激情。因此,作文话题是否贴近学生生活,是否能触动他们的情感,是写作的首要问题。这就要求老师要深入学生的生活,了解他们的情感,设计好作文命题,激发学生的写作热情。我在这方面下了不少功夫,例如,我在和班主任的交谈中了解到该班学生自尊心很强,有些同学犯…  相似文献   

8.
学生写作文主要有三大难:一是不爱写,二是没东西写,三是不会写。要解决这三大难题,首先应该在作文教学中树立新的作文观,即“发挥作文潜能,视写作为创作,区分作文素养与作文应试”,然后从调动学生的写作兴趣入手,通过采取一系列的措施,逐步解决学生作文难的问题,最终让学生感到“作文易,易如翻手掌”。  相似文献   

9.
在作文教学中,和许多教师一样,我常常会遇到教学上的尴尬:一是有相当一部分的学生厌写、怕写文章;二是有不少学生作文说的不是心里话,是空话、套话、大话。是自己教学无方,还是现在的学生情感本来就贫乏?带着这个疑惑,我请教了一位在作文指导方面有专长的同事。他诚恳地指出,作文教学是一个长期砥砺的过程,不能指望在一篇作文练笔中完成自己教学的所有设想,因此有时不妨在课堂上设置一定的情境,让学生说一说,写一写片段式的随感,重要的是要想方设法先敲开学生的“金口”,让学生有话要说,有事可写。一番话如春风化雨,让我眼睛为之一亮。  相似文献   

10.
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过:“情感如同肥沃的土壤,知识的种子就播种在这个土壤上。”写作文其实就是一个学生情感流动的过程。这个过程,始终以情感为动力,是流动的、变化的、起伏的、曲折的美的生成图。那么,如何让学生在写作文时“动真情”,有“图”可画呢?近些年来,我参与了我县“初中作文教学课堂情境活动设计研究”课题的实验教学,摸索着在自己的作文教学中运用“创设作文情境法”进行作文教学,让学生品尝生活,激发他们写作的欲望,引导学生求真、求善、求美,从而唤醒他们潜在的创造力,收效很好。  相似文献   

11.
“作文难,作文难,作文课上不开颜。”为什么现在的学生生活丰富多彩,而作文时却无话可说呢?究其原因是学生平时不太注意对周围的事物进行有意识的观察,不会从日常生活中积累素材。让作文走进生活,让学生们放开手脚,自由表达、真实表达、有创意地表达……这成为作文教学的主旋律。  相似文献   

12.
言为心声.作文作为一种倾吐.一种情感的表达方式应是发自内心、无拘无束、自由自在的,然而纵观学生作文的现状却是不容乐观.不少学生怕写作义.一提到作文就“谈虎变色”.  相似文献   

13.
董爱平 《现代语文》2014,(1):144-145
学生记叙文的写作留给笔者的印象始终是“不会写”、“写不好”;流水账式的行文,只有“告诉(要表达什么情感)”而没有“感受”。为此也想尽了办法,诸如“描写让你的作文生动起来”、“如何塑造人物形象”、“打造记叙文的真情实感”等一节又一节的专题讲座接踵而来。于老师而言,身心俱疲,可效果却是差强人意;于学生而言,不是方法不会,而是始终无从下手,  相似文献   

14.
俄国教育家乌申斯基说:“没有任何兴趣.被迫进行学习,会扼杀学生掌握知识的意向。”有兴趣才有作文的动力,有兴趣才有作文的潜力。但是传统的中学作文教学重写作技巧、轻写作内容,重理论讲解、轻实践引导,忽视了学生的情感体验和价值感知,学生的兴趣未能激活。因而我们读到的学生作文往往是“只有文字,没有思想;只有呻吟,没有情感;只有虚假,没有真诚”。在作文教学的过程中,教师不应该仅仅把注意力集中在一篇篇静态的习作上,而是要致力于捕捉和激发学生写作的动力,让学生有表达的欲望,从而抒写出有真情实感的文章。  相似文献   

15.
作文能力是一个人语文素质的主要标志之一。作文教学一般包括两个方面:一是“写什么”,二是“怎么写”。长期以来,不少教师在作文教学中,往往侧重于“怎么写”,忽视了学生作为写作主体的情感意志等因素,学生被当作消极的接受知识的贮存器,造成学生作文脱离实际,对作文无激情。因此,我认为要提高学生写作效率,必须重视学生的写作心理。  相似文献   

16.
在传统作文教学中,教师过多地重视了技巧写法的指导,忽视了学生情感的培养和激发,没有让学生具备“为有源头活水来”的状态,严重抑制了学生情智的发展,致使作文能力的提高举步维艰。要想从根本上扭转这一局面,让学生乐于写作,必须在作文教学中重视学生情感的培养和激发。  相似文献   

17.
孔祥军 《现代语文》2005,(12):30-31
《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提出:“写作能力是语文素养的综合体现。”那么如何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克服以往学生作文中普遍存在的“假、大、空”毛病,就成为许多语文教师孜孜以求的目标,笔者在这方面也做了一些尝试。一、走进生活,让学生言之有物“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生活是写作之源。学生的思想和情感源自其朴素而意蕴颇丰的日常生活,要让学生说真话、抒真情,必须让学生有真切的生活体验,否则便是闭门造车、无病呻吟。这就要求我们语文教师解放思想:作文教学不应该仅仅局限于狭窄的课堂,而应该与生活紧密地结合起来。教师要引导学…  相似文献   

18.
作文教学是最具综合性的一项教学工作。由于各种因素,对于不少学生来讲作文总成为"无米之炊"。有些老师和家长过于注重考试技巧和能力,学生少有时间和机会去阅读,学生缺少生活积累,学生缺少写作的兴趣,学生作文当然不会有真情实感,不会写出好的作文。《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写作教学应贴近学生实际,让学生易于动笔,乐于表达,应引导学生关注现实,热爱生活,表达真情实感。"叶圣陶先生在《写作什么》一文中指出,"写作材料应以自己的经验  相似文献   

19.
长期以来,作文教学比较注重“体系”“模式”“套路”的训练,由此使得学生的作文千篇一律,缺乏真情实感,在这样的情况下,中学作文教学过程中迫切地需要渗透情感教育,让学生亲自去关注生活,感悟生活,在写作中表达自己的真情实感.从而写出华美的文章来。  相似文献   

20.
江萍 《中学文科》2007,(12):63-63
作文,是不少学生感到头痛的问题,作文教学更是不少语文老师感到困惑但又不得不面对的一个难题。如何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让作文教学“活”起来,我一直在努力,并取得了较好的效果。[第一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