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作为国内新组建的一家以文学艺术为主要特色的专业出版集团,上海文艺出版总社正式挂牌于2004年6月,旗下拥有上海文艺出版社、上海文化出版社、上海音乐出版社、上海文艺音像出版社、上海书画出版社、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上海画报出版社、百家出版社等8家出版社,有2种报纸和29种期刊,并控股上海印刷新技术(集团)有限公司.目前已初步形成了图书、期刊、艺术品经营、印刷新技术四个产业.  相似文献   

2.
上海文艺出版社原有上海文化出版社、上海音乐出版社两块副牌,1997年8月进行体制改革,成立上海文艺出版总社,实行两级管理。一年多来,既更好地发挥了文艺、文化、音乐三块社牌的作用,又进一步提高了全社整体经营的效益,取得显著成就,在走  相似文献   

3.
1月8日,筹建中的上海文艺出版总社在北京图书订货会上首次整体亮相。 上海文艺出版总社由上海文艺出版社、上海书画出版社、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上海画报出版社、百家出版社、上海文化出版社、上海音乐出版社、上海文艺音像出版社等8家出版社组成,并拥有27家期刊社,3家报纸,和2家文化经营公司。2002年,8家出版社总资产3.998亿元,年出书品种2039种,年销售收入和销售利润分别为3.589亿和5728万元。  相似文献   

4.
北大中文系教授刘东在《中华读书报》(见8月¨日第3版.下同)上撰文说:如今是做书的人越来越多,而看书的人越来越少了!这主要源于一种曾经支撑过整个文明社会的"阅读传统"被损害与被丢弃了.他进而断言,我们的整个图书市场、整个知识界,乃至整个社会,早就暴露在这种失去"阅读传统"保护的光秃秃的荒漠之中了.  相似文献   

5.
正皇皇八卷本十六册的《世界文学史》,终于顺利出版了。在上海书展前夕举行的"《世界文学史》出版座谈会"上,与会专家高度评价这部巨著的学术价值,赞扬上海文艺出版社具有高度的文化责任感。专家们的赞誉,我们不敢当,出版《世界文学史》的艰辛过程倒是值得一说。  相似文献   

6.
作为上海文艺出版总社麾下的主要成员之一,上海文化出版社(以下简称"文化社")具有50年的出版历史,培育并出版了一大批具有广泛影响和品牌效应的精品图书,打造和形成了一支继承优良传统、具备优秀素质的编辑、出版队伍,在文化生活、时尚休闲和社会语文等领域拥有众多读者.历经半个世纪的风雨,文化社从50年代的兴起,80年代的辉煌到90年代潮声渐弱.  相似文献   

7.
上海文艺出版社为了进一步提高书刊的出版质量,派人到嘉定召开读者座谈会,征求了该县县委宣传部、新华书店、图书馆、文化站、县团委和公社文化站等单位同志的意见。现综合整理如下: 一、“文艺工厂急需质量高的本子”。随着农村文化生活的迅速开展,上海各郊县的许多公社都办起了文艺宣传队,也叫“文艺工厂”。宣传队经常为农民演出各种节目,开  相似文献   

8.
上海文艺出版总社邀请束纫秋、冯英子、刘金等杂文家召开座谈会。 与会作家对上海文艺出版社在出版市场不景气,杂文日益受冷落的情况下,坚持出版杂文集,敢于以“集束”的方式推出优秀杂文表示了钦佩和感谢。老杂文家  相似文献   

9.
晋察冀边区的文艺出版形态不同程度地溢出了延安文艺出版的规范化进程,并未如期形成“书店化”“一体化”的文艺出版体制,而是呈现出更为灵活多样的战时出版特征。这源于两地具体斗争形势的不同,晋察冀边区有着更为紧迫和直接的对敌宣传的需求。在党的集中统一而又不失灵活性的领导下,与延安在1942年前后文艺出版的规范与转变不同,晋察冀边区呈现出更为多样化的文艺出版面相。  相似文献   

10.
文化理念与出版理念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自美国和台湾归来,我原打算就此为演讲生涯画上一个句号,但是在一次偶然的聚会上,我遇见30年前的朋友杨益萍先生,30年的友谊沉淀为一种无法抵挡的召唤,让我觉得无论如何也要来到这里.而上海文艺出版总社与我也有着一份特别的渊源,当我还是一个30来岁的年轻人的时候,我的第一部68万字的理论著作<戏剧理论史稿>就是由上海文艺出版社出版的.这本书于我是个非常重要的学术起点,也让我对上海文艺出版社一直感念不尽.  相似文献   

11.
吴源 《编辑之友》2003,(1):16-16
只要我们励精图治,自强不息,未来一定会比今天更加美好!  相似文献   

12.
吴妍妍 《出版科学》2016,24(2):123-127
中国共产党自1937年1月至1947年3月这十年间,在延安先后创办了许多出版机构,出版了大量文艺图书。延安文艺图书的大量出版得益于延安的出版体制,同时,延安出版体制也影响了延安文艺图书出版的类型。  相似文献   

13.
新中国对文学作品的创作、出版、阅读极为重视.新中国成立初期,国家先后创办了一批文学图书出版机构,如人民文学出版社、上海文艺出版社、作家出版社等,其间对私营文学出版机构进行了改造,均为文学出版奠定了一定的基础.1949年至1966年,我国文学图书出版数量经历了由少到多,再由多到少的变化,先后出版了一大批优秀的中国文学图书,数量颇丰,汗牛充栋,这与我国当时社会背景有关,也是基于对读者喜爱程度的考量.在文学图书出版取得显著成就的同时,国家层面开展了对古典文学出版与阅读的舆论引导,为文学出版与阅读营造了良好的氛围.  相似文献   

14.
丁景唐1920年生,浙江镇海(今宁波)人。1937年冬参加革命,作家、诗人、出版家。笔名洛黎阳、歌青春、丁英等。1938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44年毕业于光华大学中文系。20世纪30年代,在上海创办《蜜蜂》文艺半月刊。曾任《小说月报》编辑,《文坛月报》编辑。抗战胜利后,主持上海文艺青年联谊会工作,出版《文艺学习》,开展进步文艺活动。1949年后历任中共上海市委宣传部文艺处、宣传处、新闻出版处处长,上海市出版局副局长,上海文艺出版社社长兼总编辑,名誉社长、编审。中国文学艺术工作者代表大会第二、三、四届代表,中国作家协会会员,上海作协理事,中国出版工作者协会第一届理事,上海版协副主席、顾问,上海市编辑学会名誉会长。主要从事鲁迅、瞿秋白、"左联"五烈士和左翼文艺运动史的研究,为上海文艺出版社策划影印"左联"、"文总"等文学刊物40余种;主持编辑出版《中国现代文艺资料丛刊》、《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书》、《中国现代作家论创作丛书》以及《中国新文学大系(1927~1937)》20卷,其中《中国新文学大系(1927~1937)》获第六届中国图书奖一等奖。主要作品有诗集《星底梦》,评论集《学习鲁迅作品的札记》,2004年出版《...  相似文献   

15.
<正>2021年夏,江曾培老师把他的又一部著作《鸿爪屐痕——我与出版》交上海文化出版社出版,本人有幸成为了此书的责任编辑。认识江老师已近37年,我是在1986年进上海文艺出版社工作的,当时江老师是上海文艺出版社的总编辑。那时文艺社是一套领导班子,出书是三块牌子(文艺、文化、音乐)。可以这么说,20世纪八九十年代是上海文艺出版社历史上最辉煌的时期,而江老师正是这一辉煌时期的主要领路人。  相似文献   

16.
版权贸易的表象可能仅仅是交易作品部分权利的转让,其实质却是贸易双方在以交易作品为代表的文化趋同上持有的一致。上海文艺出版社作为国内一家有着五十多年优秀传统的文艺学术出  相似文献   

17.
本文是作者向“上海出版发展战略研讨会”提交的论文,已收入将要出版的论文集。文中所述,图书品牌不仅与图书选题,而且与图书装帧设计、编校制作等环节密切相关的观点,以及图书品牌战略实施的一系列问题的探讨,相信对于从事图书出版各专业学习和实践的专业人员都有一定的启迪。现征得作者同意,将该文先行发表于本刊,以飨读者。  相似文献   

18.
吕晓东 《出版经济》2003,(10):45-48
文艺出版工作担负着构建民族文化大厦、提高全民文化素质的崇高职责。中华民族的深厚底蕴为文艺出版提供了广阔的发展空间,几千年来,从名扬中外的古代四大名著,到被当代人崇为名著的《围城》、《文化苦旅》等文艺图书滋润着一代代中华儿女,然而随着时代的发展,生活节奏的加快,讲求效率、强调实用成了今人的生活目标,  相似文献   

19.
传媒链接     
《出版参考》2012,(22):5
上海文艺出版社迎来六十周年华诞吴邦国致贺词6月12日上海文艺出版社迎来成立60周年华诞。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长吴邦国,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上海市委书记俞正声,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陈至立分别发来贺词、贺信。上海文艺出版社成立于1952年月1日。60年来,上海文艺出版社坚持"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的出版方针,推出了一大批在海内外产生广泛影响的图书,团结了一大批优秀的作家和学者,影响了一代又一代的读者  相似文献   

20.
2004年的夏季,在首届上海书展上,一本名为"话说中国"的图书,赢得了单本销售第一的桂冠,从那时起到现在,它已累计销售达30万册以上.而在该书输出到台湾岛内时,在台湾的"上海书店"它还被列入最受欢迎的图书排行榜.这就是由上海文艺出版总社出版的"话说中国"丛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