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唐封演<封氏闻见记>关于<峄山碑>从"榻"到"拓"的记载,反映了拓本演变的三个阶段,说明拓本始于唐代.  相似文献   

2.
台儿庄历史上曾是一座店铺林立、商贾云集的秀美古城,有水旱码头之称。据《峄县志》记载,"台儿庄跨漕渠,当南北孔道,商旅所萃,居民饶给,村镇之大,甲于一邑,号为天下第一庄"。运河古城项目被列为山  相似文献   

3.
客家人才辈出,是崇文重教的结果.梅州东山书院,就是当年客家地区崇文重教、文风鼎盛、人才辈出的最好见证,其中有为冲决历史桎梏、挽救国家危亡、振兴民族命运壮烈牺牲的东山英烈;有运筹帷幄,为民族独立、中华复兴作出突出贡献的叶剑英元帅;有骁勇善战的萧向荣将军;有叶选平政协副主席、原省委书记林若、曾毅院士、曾宪梓博士等众多英才.代代青年才俊从书院中走出.爱国诗人、外交家、教育家黄遵宪先生,在书院创建"东山初级师范学堂",培养了众多爱国兴邦之士.爱国名士丘逢甲先生亦曾讲学于东山书院,在东山书院撰写了嵌"东山"长联:东下即天堑长江,淘不尽千古英雄,闲气钟人,伏处在草庐,谈道读经,海滨尚有无双士;山 中知盛朝甲子,等养成一门将相,奇才应用,肃清遍寰宇,崇文尚武,儒行终能溢九州.楹联含蓄地道出东山书院虽僻处山乡,亦足承载客家人不凡之志.二百多年来,这里英才辈出.从古老的书院到现在的东山中学,一脉相承,弦歌不绝.据统计,在有着"文化之乡"美誉的梅州,自唐代起,进士及第者就达76人;"自宋以来,代产伟人";到清代,钦点翰林16人,钦赐翰林6人,清代举人621人,明清两代合计秀才3679人.从宋朝至清朝,一共有文武进士234人.史学家、客家学先驱罗香林在1930年左右曾作过一项调查,结论是"梅县的教育普及率高达80%以上,这个数字令当时文明程度最高的英国人看了都大跌眼镜.  相似文献   

4.
杨家龙 《湖北档案》2001,(10):40-41
古城襄阳,位于中原地区汉水中游,它头枕汉江,足抵岘山、羊祜山,西依万山,东傍鱼梁坪,东、南、西三面都有宽阔的护城河,战略地位十分重要,历代为兵家必争之地.  相似文献   

5.
江西省宁都市以东约1.5公里许,宁(都)赣(州)公路东侧的马架坑,草木葳蕤,流水潺潺,为孙中山先生的先祖孙言利墓所在地.墓地坐落于马架山南麓,其南为一块面积约3平方公里的小平原,一条小溪自西而东贯穿其间,东、西两侧是坑垅.马架山由南而北蜿蜒而来,在小平原上戛然而止.其山形酷似一副马架,供万里沙场建功凯旋的骏马歇憩,墓址正好位于马架山南端一侧,视野开阔,据称当年从风水上看应为"将军勒马"之所,是一方宝地.马架坑的命名即由此而来.  相似文献   

6.
梁元帝萧绎(508-555)字世诚,自号"金楼子",梁武帝第七子,萧统、萧纲之弟。曾任梁朝江州刺史、荆州刺史等职。侯景之乱起,他帅军平定侯景之乱,登上皇位;承圣三年(555)西魏攻破江陵,俘虏并处死萧绎。萧绎颇有才华,著述丰富,诗、文、专著均有传世,《金楼子》就是他企图"立一家之言"的著作。然而,这部萧绎最为看重的著作却备受后人冷落,且残佚不全。本文将对《金楼子》的  相似文献   

7.
在山东临邹城之北而立两座小山,一曰钢山,一曰铁山.风光秀丽,历史厚重,其中年代最为久远的,当数北周时期留下的面积达一千多平方米的铁山之阳的摩崖石刻.自从发现清乾隆年间关于此处石刻的记载后名声大震.1988年1月,铁山摩崖石刻被国务院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06年6月,邹城市葛山、峄山摩崖石刻并入铁山摩崖石刻,经国务院批准同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相似文献   

8.
孔尚任于<桃花扇>卷首自署"云亭山人",关于此一"云亭",一般释为曲阜雲山(石门山),本文则认为应指泰山南麓之云亭山.尚任少时曾从叔父贞殖泰安学正任上,故以此为号.云亭山附近上泉村旧有孔尚任题碣,今毁而文存,其碣文字,堪补<孔尚任集>之佚.  相似文献   

9.
孙波 《中国记者》2012,(10):20-21
贵州是"西部的西部",在西部欠发达地区中,其经济总量、人均收入等仍相对落后,文化产业"蛋糕"更是相对较小.在这样的大背景下,贵州报业的改制,是选择费力费心的"实改",还是选择省事省心的"虚改"? 贵阳日报传媒集团的判断是,贵州发展已跟上全国"西快东慢"新步调,贵阳作为省会中心城市,未来具备包括文化产业在内的发展新空间.  相似文献   

10.
辽宁不是一个多山的省份,它的中部是南辽河冲积而成的平原,东、西两侧为丘陵地带,辽宁的山主要都分布在这里.虽然辽宁没有海拔非常高的大山,但由于特殊的气候特点和动植物资源以及特色文化的原因,辽宁也有许多知名的山.  相似文献   

11.
梁元帝萧绎以其所著<金楼子>"以为一家之言",但通过对<金楼子>的考察,萧绎的思想并未形成一种独有的新的理论体系,它最多只是停留在以儒、道为核心,杂取佛教、玄学和墨、农、法、兵、名等家思想的"杂家".  相似文献   

12.
累累白骨,历历在目,残不忍睹。这就是鹤岗市"东山万人坑",它是日本帝国主义侵占我国土,掠夺我资源,蹂躏我同胞的如山铁证。一九八一年一月,"东山万人坑"被列为黑龙江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相似文献   

13.
位于今吉林省东端的珲春,与朝鲜仅隔一图们江,其东南与俄罗斯以通肯山向西南延伸的山脊分界.珲春在清代属满洲祖先的发祥重地.基于珲春处于中、朝交界,边务日繁,而且是清朝的"龙兴之地",清朝在此设置了驻防.本文主要根椐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馆藏<珲春副都统衙门档案>,试就珲春驻防的设置原因、建置、兵民生计以及当地卡伦的设置等问题.作一梳理和论述,以就正于方家.  相似文献   

14.
新书介绍     
一部关乎生活·信仰·灵魂的秘密之作华语文学传媒大奖年度诗人·黄灿然的第一交响曲奇迹集《奇迹集》对我而言是奇迹。毫无准备,毫无来由,毫无预兆。如果说,早期诗是"看山是山",中期诗是"看山不是山",那么  相似文献   

15.
公元1556年 嘉靖三十五年冬,石题刻:"东勃山人马汝骥重游.  相似文献   

16.
《胡适之先生晚年谈话录》是"胡适学"中相当重要的一本书,庶几也是晚近学术史或学人谈屑的一本极有价值的书,此书在中国大陆的出版,先有中国友谊出版公司1993年的一个版本,作序者是耿云志先生;近有新星出版社2006年的一个版本,"序"替换为毛子水1983年所作,"毛序"视此书与德国爱克尔曼记录的《歌德谈话录》相似,可分别见出东、西两位文化巨子"老年时的智慧",此论颇然。  相似文献   

17.
昔日有形容北京地域文化现象的俗谚:"东富西贵,南贱北贫.南城茶叶,北城水."所谓"东富西贵",大体是东城西城多富贵人家之意.最早记载"东富西贵"的文献是清末学者震钧著<天咫偶闻>,"京师有谚云:'东富西贵',盖贵人多住西城,而仓库皆在东城.".所谓"南贱北贫",大体是指南城和北城的居民中贫贱之家较多.这是旧北京的写照.  相似文献   

18.
《西征道里记》记北宋禁中福宁殿东庑有阁曰"司斾",经爬梳文献复原福宁殿东之建筑布局,并辅以北宋内职女官制度,可证《西征道里记》"司斾"系"司饰"之形近字讹。另外,《西征道里记》对于北宋宫城布局研究的文献价值也须引起重视。  相似文献   

19.
北朝佛教摩崖刻经,时代是北齐和北周这个时期,主要分布在泰山和峄山周围,我把它叫做“泰峄山区摩崖刻经”,在21座山上,内容有佛经、佛名、偈语、佛号,还有一些经名,内容丰富、题材广泛、书体多变。今天借这个机会,我把我从1986年开始调查的一些成果给大家做一些汇报。  相似文献   

20.
尹荣方 《文化遗产》2017,(1):105-110
《山海经》"青丘国"及"九尾狐"形象出于"东方苍龙"中的"尾宿",因"尾有九星";禹在治水之时遇"涂山氏女"与"九尾白狐"的传说,是禹"治水"始于"箕尾"之间的曲折传承;禹"治水"绝非地上现实的治水活动,其真相关乎古人的"度量天地";所谓的"涂山",本意为"度量之山";从《书·禹贡》禹"导山"的记载可知,禹的治水,关乎天上的"银河",是以二十八宿作为天球上的坐标,来明确银河在天上的起没行径,天上银河的起源之地,正是"尾箕"之间,这是禹"治水"之始,得以遇见"涂山氏女"、"九尾狐"并与之成婚生子的契机所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