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把大学英语课建设成为大学生内心喜欢、一生受益的课程,关键在于提升大学英语课程教学的亲和力,提升大学英语课程教学的亲和力重在课堂话语的及时调适与创新。现实的大学英语课课程教学中,课堂话语的调适创新十分有限,从而影响了大学英语课程教学亲和力的增强。鉴于此,大学英语教师应该注重课堂话语的视域拓展、话语主体的多元调动、话语内容的创新应用、话语表达形式的多样采用,以此增强大学英语课程教学的亲和力,不断提升大学英语课程教学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2.
田会敏 《考试周刊》2011,(90):92-93
教育部于2007年7月颁发了《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该《课程要求》逐步成为了高等学校组织非英语专业本科生英语教学的主要依据。各院校大学英语课程教学的改革也进入了新的阶段。《课程要求》促使大学英语教学在教学思想、教学模式和评价体系三个方面进行调整和改革,同时也要求大学英语教师在新的教学模式中转换角色,即由传统教学中知识的灌输者转变成为英语教学活动的组织者、知识的传授者、学生学习的指导者、教学改革的研究者。本文试图从大学英语教师角色的含义及其角色转变的理论基础的角度来分析大学英语教师角色转变的必然性和方向。  相似文献   

3.
随着第二语言习得理论的发展,大学英语教学方法的改革和新兴的网络在线课程的出现,依托于课堂教学的传统大学英语教学体系面临新的挑战。依托于网络课程和在线课程的创新式大学英语教学体系能更好地满足学习者的需求和提高学习者学习的效率。本文将从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手段、教学过程设计和教学评估等五个方面进行对比研究,分析创新式大学英语课程体系的优势。  相似文献   

4.
课程意识的生成是教师专业素质养成的核心.个体接受教师专业发展所必需的知识体系,涉猎职业教育的内容、课程与教学的知识不仅决定了个体知识体系的构建,更重要的是生成表征其胜任职业学校教师的课程意识,从而影响着他们的教师生涯发展.中等职业学校教师课程意识的生成,经历了主动接受社会课程意识和反思自身教育实践经验阶段.学校和社会文化是影响中职教师课程意识形成的重要因素,应当从学校层面保障教师的课程权利,从社会层面提高中等职业教育及其教师的社会地位来保障中职教师课程意识的生成.  相似文献   

5.
依据大学英语课程工具性与人文性兼备的特点,教师应将"教书育人"充分融入大学英语课堂教学,在教学内容、课堂教学任务设计、教学过程管理、评估体系等各个环节中突显大学英语课程的"育人"性质,从而将语言课程的知识技能培养,发展成为更为全面的教育。  相似文献   

6.
依据大学英语课程工具性与人文性兼备的特点,教师应将"教书育人"充分融入大学英语课堂教学,在教学内容、课堂教学任务设计、教学过程管理、评估体系等各个环节中突显大学英语课程的"育人"性质,从而将语言课程的知识技能培养,发展成为更为全面的教育。  相似文献   

7.
探究式教学是一种以学习者为中心,通过学习者的参与使学习者深刻理解并建构起自身知识的教学方法。探究式教学源于杜威的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在二十世纪得到了充分的发展和实践。近年来,探究式教学越来越受到国内教育界的重视。大学英语课程中口语一直是教学的重点和难点,但传统的教学方式无法满足提高学生交际能力的需要。将探究式教学模式应用于大学英语口语课程中,有利于培养学生独立思考,自主学习并解决问题的能力,有力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最终形成终生学习的能力,对于改善大学英语口语教学的现有局面有着深刻的现实意义和研究价值。  相似文献   

8.
中医院校的校情决定了其在大学英语课程分级教学体系建设方面的相对落后现状和诸多问题。中医药院校应该创新建构大学英语分级模块教学体系,涵盖包括EGP+ESP+EPP在内的立体化课程模块。打造一个结构合理、内容丰富的大学英语课程体系,必将完善大学英语质量框架,延长大学英语课程的教学生命,有利于学生专业的持续发展和继续教育,有利于培养应用型、复合型的中医人才,发扬光大中医文化。  相似文献   

9.
教育部2007年颁发的《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指出,“大学英语是以外语教学理论为指导,以英语语言知识与应用技能、跨文化交际和学习策略为主要内容,并集多种教学模式和教学手段为一体的教学体系。大学英语课程不仅是一门语言基础课程,也是拓宽知识、了解世界文化的素质教育课程,兼有工具性和人文性。大学英语课程也应当充分考虑对学生的文化素质培养和国际文化知识的传授。”因此,大学英语教师必须认识到文化的重要性,在教语言知识的同时,着重培养学生的跨文化交际的能力,提升文化素养。  相似文献   

10.
学习共同体是一个由学习者和助学者组成的动态发展的学习团体或关系网络,他们具有共同的学习愿景,对该群体有归属感和认同感。个体通过参与群体间的界面互动、信息流互动与人际互动,获得显性知识、形成隐性知识。学习者和学习者群体也逐步构建起社会性群体知识,从而实现知识的共享和衍生。在阐述学习共同体内涵及特征的基础上,尝试将该理论应用于商务中文教学,并设计了商务中文学习共同体模型。希望通过以上设想,能够实现教学资源整合、多角度协同合作、跨学科教师团队指导,激发学习者的内驱学习动力,促进生成共同学习愿景,推动学习者从边缘阶段向中心阶段的发展,从而为解决当前商务中文教学中所存在的问题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1.
一直以来大学英语语法教学不受重视,不少研究者认为大学英语课堂应以交际教学法为主。文章从心理语言学、认知语言学等多个角度讨论大学英语语法教学的重要性。基于第二语言习得的规律和我国现有英语学习环境,我国大学英语课堂教学仍应该重视语法的显性知识学习,采用各种有效的教学模式,以促进大学学习者的语法习得。  相似文献   

12.
ESP教学与大学英语教师知识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ESP教学是当前我国大学英语教学内容改革的主要方向.开设ESP课程需要培养一支特别的外语教师队伍,教师知识发展是其中最紧迫的问题之一.探讨ESP教师知识结构分类,分析ESP教师知识的学科特色,试图为转型期的大学英语教师调整和完善知识结构,实现自身职业的专业化发展指明方向.  相似文献   

13.
教师和学生都应该了解学生的英语学习动机和英语学习焦虑。教师应把目的语文化融入语言教学中。英语课程评估应该遵循终结性评估和形成性评估相结合的原则。学生应当形成正确的自我概念。教师应为学生创造和谐的英语学习氛围,建立基于大学英语教学平台的大学英语教学课程评估体系,培养学生自我评估学习的能力。教学环境的营造必须考虑学生的英语学习动机、学习焦虑,为学生提供良好的英语学习环境,使大学英语教学质量不断得到提高。  相似文献   

14.
以Coxhead学术英语词汇表(AWL)为基础,探讨基于语料库方法的词汇分类方法,以及学术英语词汇表与学术阅读能力之间的关系。结合目前大学英语课程设置和教学的实际情况,提出开设大学学术英语系列课程,指导大学生通过英语学习促进其专业能力的发展。作为学术英语课程的先行课程,大学学术英语阅读课程将学术英语词汇作为积极词汇列入教学重点,并结合学术词汇、句法、语篇多个层面进行教学内容设计。  相似文献   

15.
2020年5月教育部颁布的《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明确高校工作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要将价值观引导融入知识传授和能力培养之中,构建全员全程全方位育人之大格局,全面推进课程思政建设。在此背景下,高校外语教育应将思想政治教育贯穿其人才培养体系,发挥好课程的育人作用。本文基于作者课程思政教学实践,探析外国文学教学中融入课程思政的路径与方法,探索实现语言能力、学科专业、课程思政三位一体的外语教学的可行方案,构建新形势下外国文学教学新模态。  相似文献   

16.
教师是决定教育效果的关键因素。大学英语教师是大学英语教育改革的推动者。大学英语教师应该转变教学思想,更新教学观念;优化课程体系,改进教学内容。同时要提高英语文化的传播能力,做具有“三精”特质的技师、导师、人师,帮助学生爱上学习。  相似文献   

17.
在大学英语教学中要广泛关注情感因素,找到合理的教学对策,以促进学生的学习效果和个人素质的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18.
近年来,随着我国大学英语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大学英语教师发展问题也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本文从团队合作的视角为高校大学英语教师发展提供思路。教师之间的团队合作是促进教师发展的一种重要途径,团队合作有利于课堂教学质量的提高,也有助于大学英语教师自身专业素质及科研能力的提升。大学英语教师团队合作,应根据教师自身的特点,组建各种特色教学团队,培养团队成员的综合素质,保障教师团队有效运行的激励机制。  相似文献   

19.
杨鸿 《海外英语》2012,(2):121-123
自从高校扩招以来,基于"因材施教"理论上的大学英语分级教学已经被很多高校所采纳。美国著名语言学家Krashen提出的语言输入假说是当今第二语言习得理论中最重要的概念之一,其中的"i+1"理论为探讨我国的大学英语分级教学与语言输入之间的关系提供了一个很好的理论框架。文章首先介绍了该理论,然后尝试性地将"i+1"理论与大学英语分级教学结合起来研究,指出"i+1"理论是大学英语分级教学最重要的理论依据之一,对大学英语分级教学起着积极的指导作用。最后基于郧阳师范高等专科学校的大学英语分级教学实践讨论了"i+1"理论对大学英语分级教学的启示意义以及在实施大学英语分级教学过程中需要注意的问题。  相似文献   

20.
英语教学中的文化渗透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伴随着英语语言教学研究的深入,文化对于英语教学的影响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本文围绕文化对语言学习所产生的影响,从大学英语新教材中的一段心理描写入手,通过大学英语新教材对于教学方法提出的新要求、以往对于语言教学的文化渗透和跨文化交际的相关研究以及本人在大学英语教学实践中的思考等几个方面,论述了文化渗透在英语语言教学与学习中占据的越来越重要的地位。进而提出,英语语言教学中除了要强调学生扎实掌握语言知识之外,更应该使其深入了解不同语言中渗透的文化因素,这样,使学生不但从表面而且从本质上真正了解和掌握所学的语言,从而减少语言交流的障碍,真正学好、用好英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