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今年是柏林大学创立200周年,正值我国探讨现代大学制度的关键时刻,在此之际探讨其创始人洪堡对德国大学模式创立的贡献就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洪堡创立柏林大学所确立的“教学与科研相结合”原则、“教学和研究”自由原则,已经成为现代大学的基本标志,但如何更好地贯彻该原则仍是我国当下大学制度建设需要深入探讨的命题。  相似文献   

2.
钟波 《文教资料》2010,(36):147-149
19世纪,讲座制在德国大学诞生,帮助德国大学成为当时世界上最顶尖的大学。历史已经证明,讲座制不但奠定了大学的科研职能,而且促进了德国研究型大学的建设和发展。本文对讲座制进行详细解读,挖掘讲座制中的精华部分,为新世纪我国建设研究型大学添砖加瓦。  相似文献   

3.
讲座制和学系制是西方大学管理结构中的两种典型的基层学术组织模式。形成于19世纪德国大学的讲座制确立了现代大学的科学研究职能,并对美国高等教育发展产生深远影响。美国大学对讲座制进行继承和发扬,形成如今的学系制。二战后,美国逐渐代替德国成为新的世界高等教育中心,并反过来对德国的高等教育改革和发展产生深刻影响。借鉴和创新是两国大学相互影响和发展的主线。  相似文献   

4.
19世纪初,伴随德意志民族主义觉醒与振兴而产生的柏林大学,突破了传统大学的结构内涵,开大学科学研究之先河,并通过教学与科研相统一的途径及自由的学术环境保障了科研职能的切实实行。柏林大学的成功,成就了19世纪德国高等教育的中心地位,使得欧洲大学由17、18世纪的低谷中摆脱出来,重获发展的盎然生机。科研职能在柏林大学得以实现的途径及其环境给当时及后世的高等教育界以重要的启示。  相似文献   

5.
以柏林大学为代表的研究型大学和以柏林工业大学为代表的工科大学是德国高等教育的两种大学模式。一批思想家为柏林大学的诞生提供了精神支持,科学研究成为大学的职能之一,确立了教学与科研的统一、学术自由和大学自治的“洪堡原则”。工科大学的研究以“技术科学为中心”。它的兴起与工业化紧密联系,并具有系科设置与工业化的适切性、课程内容与工业化的相关性、科学研究与技术研究紧密结合的显著特征。德国大学模式在世界高等教育史上具有重要价值和影响,吸引着其他国家高校学习借鉴,对在建设高等教育强国进程中的中国来说同样有意义。  相似文献   

6.
19世纪初,德国教育家洪堡以新人文主义思想为指导创办了柏林大学,在德国高等教育改革中将科研引入大学教育过程中,将大学的职能进一步扩大,明确提出大学应肩负两种职责,即教学和科研。时至今日,教学和科研已经成为了高等院校人才培养的重要途径。教学是大学人才培养的最基本形式,教学水平直接影响着高等院校人才培养的质量。科研是大学人才培养的重要载体,教师通过科研,不断汲取新知识、产  相似文献   

7.
洪堡的大学思想及德国大学模式向现代化的转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洪堡学术自由、教学与科研相结合的大学理想指导下 ,德国建立了被称为现代大学的柏林大学。以柏林大学为代表的研究性文理大学和工科大学促进了德意志民族的振兴 ,同时也实现了德国大学向现代化模式的转化  相似文献   

8.
讲座制在德国大学的形成,确立了现代大学的科学研究职能,德国大学因此成为当时世界上最好的大学,并对世界高等教育产生重要影响.美国大学对德国大学讲座制进行继承和发扬,形成了如今的学系制;自20世纪30年代,美国逐渐代替德国成为新的世界高等教育中心,至今对世界各国产生影响.始于20世纪60年代的德国高等教育体制改革,更是效法美国,试图重返世界高等教育领袖地位.借鉴和创新成为德、美两国大学相互影响的基本历史脉络.  相似文献   

9.
关于柏林大学模式的基本特征的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柏林大学是洪堡(Wilhelm von Humboldt)领导创办起来的,洪堡的办学思想与他制定的办学原则对柏林大学的发展产生了根本性影响,其中也包括了相当程度的负面影响。洪堡追求的是学术自由,但他却把柏林大学置于政府强有力的控制之下,正是这种控制妨碍了柏林大学模式达到尽善尽美的状态。对于柏林大学的创办,尤其是对柏林大学模式的设计以及该模式基本特征的形成做出重要贡献的还有一个重要人物即施莱尔马赫(F.E.D.Schleiermacher)。《柏林大学章程》主要是他的作品。该章程具体规定了柏林大学的基本组织结构、柏林大学模式的运行机制。洪堡、施莱尔马赫等人描绘和设计的大学模式(包括学院制、教授会制、讲座制、利益商谈制等)最终成为德国各大学的发展模式,对美、日等国的大学发展也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10.
茅炫 《江苏高教》1996,(5):77-79
从大学的社会服务职能看普通高校中的成人教育东南大学茅炫在高等教育发展史上,大学最初只具有单一的培养人才的职能,这种状况到19世纪初有了根本性的变革。德国的柏林大学在洪堡的倡导下,实行了“教学与科研相结合”的新的办学原则,大学不仅向学生传授知识,同时担...  相似文献   

11.
"编外讲师"(private docent)制度是洪堡创办的柏林大学以及以柏林大学为样板的所有德意志大学的一种制度创新,是19世纪德国大学的现代转向的标志,是德国大学学术自由最为本质的制度保障。"编外讲师"到教授的晋升是通过"大学学部提名"、"直接磋商"、"政府任命"等三个步骤实现的,是德国学者进入学术生涯的起点,"编外讲师"的存在对19世纪德国大学的学术兴盛起到了非常积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2.
在高校认真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之际,成都大学不断推进学院制教学管理改革,不仅顺应了高等教育的发展规律,也是学校自身发展、学科发展和培养复合型、创新型人才的需要。学校在积极构建校院两级教育教学质量保障体系的同时,努力尝试校院两级教育教学质量保障体系的有效运行机制。  相似文献   

13.
中美高校学分制与选课制关系的历史考察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选课制由德国引入美国大学,选课制的扩大又促进美国大学学分制的形成和发展。我国近代以来的大学教学管理制度是在学分制与选课制的相互作用中不断发展起来的,处理好学分制与选课制二者的关系同样是21世纪初我国高校学分制改革面临的突出问题。  相似文献   

14.
大众化时期大学教学与科研关系审视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洪堡时期,教学与科研在内源上的一致性,使得柏林大学的教学与科研关系在学校、教师和学生三个层面都达到了较好的和谐统一。在高等教育大众化时期,大学教学与科研的传统功能和取向已得到极大的拓展,应对大学教学与科研关系进行多维理解。本世纪初我国高等教育逐步进入了大众化发展阶段,然而许多非研究型大学在外部制度环境的影响下依然固守"讲授与研究高深学问"的传统,成为导致当前大学教学与科研的实然关系发生扭曲的主要原因。以政府和学校为主体,分类进行制度重建,是理顺大学教学与科研关系的关键性举措。  相似文献   

15.
德国习明纳与现代大学教学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19世纪,德国柏林大学首先将习明纳正式作为大学最重要的教学模式。此后,习明纳在各国大学中的广泛运用,见证了现代大学科研职能确立的辉煌历程,成为欧美高等教育现代化的一个重要标志。习明纳注重在师生共同探究的过程中培养学生分析批判、科研创新的能力,是大学教学与科研相结合的一种有效形式。我国的大学应当充分借鉴德国的习明纳教学模式,汲取其大学理念的精华,提高我国大学的教学质量。  相似文献   

16.
面对18世纪德国大学的糟糕状况,19世纪初普鲁士教育大臣威廉.冯.洪堡(Wilhelm vonHumboldt,1767~1835)从其新人文主义思想出发,提出了新的大学理念,即"学术自由"和"教学与研究相结合",并在一些学者的共同努力下筹建了柏林大学,通过国家、学者的共同努力,使得19世纪的德国大学成为世界瞩目的焦点。  相似文献   

17.
科教融合是当代大学的重要理念和一项基本原则,科教融合包括科研与教学互动、科研与教学之间的成果转化及学生参与科研活动等,新西兰坎特伯雷大学在这方面的经验值得借鉴。受教育法律和学术审核等制度的影响,坎特伯雷大学建构了创新性的科教融合制度,如在章程和战略规划等重大制度中确立科教融合,通过师资管理、机构改革等核心制度推进科教融合。除此以外,还形成了全组织、多形式、重视外显化的实践策略体系。同世界许多大学一样,坎特伯雷大学在科教融合方面也遭遇了不小的挑战,但无论怎样,科教融合这一理念都是高等教育一个基本原则之一。  相似文献   

18.
从讲座制到系科制:欧洲大学内部管理权力的变更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讲座制继承了中世纪大学教授治校的传统,19世纪德国大学使讲座制产生了强大的生命力.19世纪至20世纪上半叶,欧洲许多国家的大学采用了讲座制.由于讲座制使教授的权力过于集中和僵化,不适应大学规模的扩大,20世纪60年代后日渐衰落,逐渐向系科制转变.随之,欧洲大学以教授为重心的管理转向以校、系为重心的相对高效的管理,完成了大学内部管理权力的变更.  相似文献   

19.
高校研究机构是高校自主设立的科研机构,是高校教师从事科研的主要阵地,也是高校学科发展、教学体系完善、行政机构健全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调查,以浙江师范大学为例,系统地论述了现代社会中,高校研究机构的四种基本类型及其优劣,以期为高校完善研究机构,促进科研工作持续发展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