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艺术在场     
涂鸦艺术是街头文化的一种,也是表达自我意志的艺术形式,它个性自我的表达方式令无数追捧者为之痴狂。由边缘文化融入主流艺术,涂鸦提倡的“在场”与“即兴”始终挑战着涂鸦者鲜明的立场及视觉度。艺术在场,你,在劫难逃!  相似文献   

2.
3~4岁幼儿正处于涂鸦阶段末期,象征阶段初期,刚刚开始尝试从无目的涂鸦进入有目的涂鸦,在本阶段教师如何“艺术”地激励幼儿画画的关趣;“艺术”地激发幼儿的形象力“艺术”地引导幼儿实践,感知世界的美丽,让幼儿从“老师让我画”过渡到“我自己要画”,体验绘画过程中的自主感与成功感,充分发挥幼儿的主体性,真正成为画画的主人.首先是选择合适的教学内容,逐步递增难度.其次是采用丰富的教学形式,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最后是运用多种教学手段,学习基本技能.  相似文献   

3.
曾冬梅  熊炜 《今日教育》2007,(11):18-19
涂鸦的意大利文意思是“乱写”,是指在墙壁上乱涂乱写出的图像或画。它作为一种涂写艺术,最早出现在上个世纪60年代的美国,它的风格比较随意,作品充满创意和活力。涂鸦期是儿童自我表现的开始。儿童的涂鸦是视觉经验和身体、手指肌肉动作协调的一种产品,反映其当时的身心状态。涂鸦在儿童身心发展中具有促进感觉统合和人格形成的意义。  相似文献   

4.
谷歌涂鸦是谷歌首创在网络主页中,通过将某些特定日子指向的重大事件情节变成特定的情节图案元素与自身的标志结合,形成“标识涂鸦”,以这种系统与方法吸引用户登录网站.文章通过分析谷歌涂鸦的图案形成与组合方式,着力探索如何进行“涂鸦标识”的设计,让具有一定情节性的图像元素以“涂鸦标识”的形式带给传统标志一种新的视觉文化活力.  相似文献   

5.
涂鸦是目前流行于世界时尚设计圈的一种艺术形式,并且以其特有的内涵在一定程度上引领着时尚潮流。在广告领域,涂鸦这种艺术形式也越来越多的被采用。本文就涂鸦广告出现的社会意义和涂鸦广告在与消费者沟通方面的独特魅力作了一些分析。  相似文献   

6.
涂鸦作为一种新生的艺术形式存在于现代城市公共空间中.它以其自身价值的特殊性在公共艺术中占据着一定的生存空间.涂鸦在现代的城市公共空间中高调出现,却边缘生存.本文通过分析涂鸦与城市公共空间的关系,揭示出涂鸦在城市空间中所具有的价值影响,指出涂鸦在中国城市公共空间中的价值走向.  相似文献   

7.
涂鸦(Graffitist),是一种结合了“嘻哈(HipHop)”文化的涂写艺术,形成于上世纪70年代初的纽约和柏林。涂鸦经常被涂写在公共建筑的墙上或交通枢纽地带及其他公众场所;表达方式独特,通常以文字、图形或其他方式来表达艺术家们对生活的认识、追求以及富有个性化的遐想。涂鸦文化是一种国际化的艺术表现形式,是对传统艺术体制形态做出的革命性的改变。  相似文献   

8.
朱雅婷 《考试周刊》2014,(84):177-177
<正>一、什么是校服涂鸦"涂鸦(graffiti)"起源于20世纪60年代美国的费城和宾夕法尼亚州的graffiti。制作者将自己的绰号及自家门牌号之类涂绘于墙面等介质上,后来扩大到汽车、火车和车站站台等不同表面上做graffiti,墙不再是唯一的介质。经过多年的发展,街头涂鸦文化散布到世界上许多国家,且逐渐成为一种艺术。涂鸦是街头文化静止的表现形式,它可以是政治的,可以是人性的,甚至可以没有任何含义。它来源于最直接的内心声音,色彩明艳,声音铿锵,个性张扬。近年来,越来越多的年轻人迷上涂鸦文化。他们以不同的形式展现自己的生活态度,用以表达其想宣告的意念或想法,涂鸦已成为年轻人最"潮"的玩意儿之一。学生选择把校服  相似文献   

9.
你了解涂鸦么? 据有关资料显示,最早的涂鸦,出现在20世纪60年代中后期的美国,有人在地铁的车厢内外作画,借此发出他们的声音和想法。个性鲜明的涂鸦作为一种街头艺术,与街舞、饶舌、DJ并列为街头文化(Hip—hop)的四大重要元素。  相似文献   

10.
小班幼儿绘画发展主要处于以涂鸦期为主并逐步向象征期过渡的阶段,这时的涂鸦并非是早期未分化的涂鸦,而是从开始时的一种认识探究活动发展为有意识的命名涂鸦活动。涂鸦显示儿童的感知程度和对于经历的记忆,在早期就能画很多线,有些长,有些短,有些组成圆,这些原文和线条组合起来激发了他们的想象力,他们将这些图形想象成自己所认识的东西,有时会给予“爸爸”、“妈妈”和“我”的名字。  相似文献   

11.
李晖 《文教资料》2007,(2):85-86
对中国油画而言,谈论我们在形式方面的创造,并希望以此重建在世界艺术中的辉煌,便没有多大意义。原因是形式的不断扩展使架上艺术走向自己的边缘,形式成为个性的孤岛。中国油画个性价值的体现,并不在这种现代美术史意义的形式创造,因为在中国现代艺术真正开始之际,西方艺术已经向后现代艺术转型。本文从个性问题的角度来讨论中国油画从1980年代以来的变化。1980年代以前的中国油画谈不上自我表现;从1980年代中国油画经历了“伤痕-乡土”艺术的个性复归“,85新潮”美术的自我表现,90年代后“新生代”绘画和“玩世现实主义”作品中的空虚感和荒诞情绪,中国艺术家们满怀着真挚、热情,已有些盲目。而艺术之所以有力量,就是因为它始终和个体的生命需求,生存经验和精神追求联系在一起,成为人的自我认知的历史见证,中国油画亦是如此。  相似文献   

12.
遇见手绘鞋     
《中等职业教育》2010,(10):F0002-F0002
手绘鞋,人称涂鸦鞋,将手工绘画呈现在鞋面上,可以是漫画卡通或人物风景,也可配上真情告白,创意无限。因手绘鞋能够充分展现个性和艺术追求,并极大地满足现代人的DIY心理,从产生以来就一直受到时尚人士的追捧。特别是近年来在欧美、日韩、中国台湾等地刮起“涂鸦”旋风,使其成为时代新宠。  相似文献   

13.
绘画是儿童天性喜爱的一种活动,它在发展儿童智力、对儿童进行美育等方面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而成人化、标语化、卡通化、模式化倾向,又成为当今许多儿童作品中的一种通病。儿童绘画不同于成人画,儿童的年龄特征决定了他们的绘画是一种“涂鸦”式的“绘画游戏”。而这一种“涂鸦”也正是学生认识世界、感受生活、表现生活的重要形式。  相似文献   

14.
涂鸦作为一种新生的艺术形式存在于现代城市公共空间中。它以其自身价值的特殊性在公共艺术中占据着一定的生存空间。涂鸦在现代的城市公共空间中高调出现,却边缘生存。本文通过分析涂鸦与城市公共空间的关系,揭示出涂鸦在城市空间中所具有的价值影响,指出涂鸦在中国城市公共空间中的价值走向。  相似文献   

15.
幼儿的注意力、自控力较差,绘画水平还处于涂鸦阶段。涂鸦是幼儿认识世界的重要方式。这跟幼儿的身心发展特点有关。幼儿因为年龄较小,手部的肌肉力量还很弱,动作协调性还比较差,不够灵活。涂鸦意味着幼儿绘画的目的并不明确。他们只是把绘画当游戏,任随自已的兴趣和想象涂抹。但是,正是在这样的涂鸦中,幼儿的心理品质得到了培养和发展,个性开始萌芽,得到了张扬。幼儿美术教学要重视幼儿的“涂鸦”,努力培养幼儿的审美能力和创造力。  相似文献   

16.
涂鸦是孩子们喜爱的艺术活动形式,有助于提高他们的想象力、创造力.小班幼儿处于幼儿涂鸦发展的最后阶段,对点、线、面已有一定的认识,能与自己的实际生活经验联系起来.小班幼儿教师应对孩子的涂鸦行为进行正确引导,不断发展孩子的想象力与创造力,让孩子通过涂鸦爱上画画.  相似文献   

17.
第一次接触涂鸦是在念初中的时候,班上一个捣蛋的男孩子常常偷偷摸摸地用马克笔在大院的居民楼墙壁上写着他讨厌的男生的名字以示报复,我们都觉得这种行为很不道德,而且很破坏城市容貌。后来在书上了解到涂鸦文化,看到那些街头艺术家忘我地创作,不禁为他们的艺术牺牲精神深表叹服。涂鸦作为一种产生于街头的艺术形式,当它被主流文化接纳以后,它是该继续坚持它原始的街头非法创作形式,还是转向合法的或者说是商业化的涂鸦创作形式呢?  相似文献   

18.
呼唤童趣     
美术教育家尹少淳说过:美术是最具有人性意味和最具综合性质的人类活动之一。儿童与生俱来就热爱艺术,这种活动在他们对世界还只有初步认识的时候就开始了随意性的涂鸦和歌舞。一个发育正常的孩子,无论出生在怎样的环境,最初的涂鸦都可以带给他无比的快乐,“童趣”是孩子的天性。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要求课堂焕发出新的生命活力,如何使学生在每一堂课中兴趣盎然,如何通过美术活动去唤醒他们对生活的感受,从而引导他们用基础的艺术形式表现他们内心的感受,陶冶情操,提高审美能力,达到认识、操作、情感、创造的整合。我认为,呼唤“童趣”首当其中。  相似文献   

19.
【小引】校服涂鸦是指中小学生以校服为画布,以绘画、喷涂和书法等为形式,表达心情、展示个性的行为。在很多学校,校服涂鸦被明令禁止,但是同学们并没有因此退缩,表现出很强的生命力,同时表现出了很强的创造性。如果说校服是平静的湖面,那么校服涂鸦就是湖面上跳跃的浪花;如果说校服是严肃的天空,那么校服涂鸦就是天空中活泼的白云;如果说校服体现了统一性和纪律性,那么校服涂鸦就是学生个性和才情的绽放。  相似文献   

20.
绘画对儿童来说是一种极有兴趣的游戏,这种游戏的才能似乎是本能的,自幼儿会抓笔,就会在纸上涂鸦了,尽管起初是一种无控制动作,也没有任何创造的意向,但他们这种“动的快感和对纸上出现线条的惊奇”是儿童绘画学习的开始,这时候起的“涂鸦”就可以称“儿童绘画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