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飞扬的青春     
在梦里,星光在飞扬;在湖边,柳絮在飞扬;秋千上,发梢在飞扬;舞台上,裙角在飞场;而在我心里,青春在飞扬。在一片金黄的稻田中,阳光透过树叶散落下来,小河在田间奔流着,风儿  相似文献   

2.
转身     
一转身,那个动人的身影就不见了,在人海里,想再次打捞到她,再次与她相遇,哪怕匆匆一瞬,都是不可能了,不可能了。在都市,在广场,在车站,在机场,在大街,在超市,在乡野,在人流聚散的地方,我经常有这种感受:转身,就是永别。  相似文献   

3.
风儿,你在哪儿在树叶上你听,叶子在沙沙响风儿,你在哪儿在河面上你看,纸船在慢慢摇风儿,你在哪儿在天空里你瞧,白云在轻轻飘风儿,你在哪儿啊,你就在我身上和我的裙子一起翩翩起舞风儿,你在哪儿$江苏省海门市平山中心小学@张冰艳 $江苏省海门市平山中心小学!指导老师@倪燕  相似文献   

4.
飞翔在你的蓝天里,搏击在你的浪花里。绽开在你的春天里,描绘在你的画图里。啊,祖国,祖国,祖国,我在你的怀抱里,你在我的心坎里。沐浴在你的阳光里,成长在你的雨露里。奔跑在你的希望里,生活在你的抚爱里。啊,祖国,祖国,祖国,我在你的笑容里,你在我的歌声里。祖国在我心坎里@胡泽民!411228$湖南湘潭县交通局转  相似文献   

5.
培养学生数感可以在数概念教学中、计算教学中,也可以在解决问题中。在数概念教学中培养数感,可在建构前,基于现实,感受数感;也可在构建时,注重比较,建立数感;还可在构建后,积淀经验,强化数感。在计算教学中培养数感,可在计算前,激发兴趣,品味数感;也可在计算时,经历过程,体验数感;还可在计算后,表达交流,强化数感。在解决问题中培养数感,可在解决前,深入生活,寻找数感;也可在解决时,多方对话,领悟数感;还可在解决后,多加应用,升华数感。  相似文献   

6.
阳光     
阳光,无所不在。它舞蹈在埃菲尔铁塔,攀登在珠穆朗玛峰,游览在万里长城,照耀在尼罗河上。它亲吻自由女神的面颊,它被贮存在《诗经》中,它闪亮在古希腊奥运火炬上,它跳跃在美妙的歌声里,它洋溢在好人的心头……  相似文献   

7.
转身     
<正>一转身,那个动人的身影就不见了,在人海里,想再次打捞到她,再次与她相遇,哪怕匆匆一瞬,都是不可能的,不可能了。在都市,在广场,在车站,在机场,在大街,在超市,在乡野,在人流聚散的地方,我经常有这种感受:转身,就是永别。在旅途上,这"转身"的频率更  相似文献   

8.
运动会     
青蛙,在跳远;炸蛾,在跳高;鱼儿,在游泳;,J、兔,在赛跑;玛蚁,在举重;小鸟,在做操。小动物在运动会上个个奋力夺锦标。运动会@李治非~~  相似文献   

9.
乡愁     
小时候,乡愁是一枚小小的邮票,我在这头,母亲在那头。长大后,乡愁是一张窄窄的船票,我在这头,新娘在那头。后来啊,乡愁是一方矮矮的坟墓,我在外头,母亲在里头。而现在,乡愁是一湾浅浅的海峡,我在这头,大陆在那头。乡愁@余光中!台湾  相似文献   

10.
寻觅春天     
我寻觅着春天,春天在哪儿?春天在这儿,在泥土中的嫩芽上,春天走过田野,抽出了嫩芽,抽出了希望.   我寻觅着春大,春天在哪儿?春天在这儿,在小溪里,在小溪的清水上,春天走过小溪,融化了冰雪,溪水潺潺.……  相似文献   

11.
【精彩段落】小时候,乡愁是一枚小小的邮票,我在这头,母亲在那头。长大后,乡愁是一张窄窄的船票,我在这头,新娘在那头。后来啊,乡愁是一方矮矮的坟墓,我在外头,母亲在里头。而现在,乡愁是一湾浅浅的海峡,我在这头,大陆在那头。——余光中《乡愁》  相似文献   

12.
活埋     
在南京,在大屠杀纪念馆,一个巨大的头颅,一张巨大的嘴,在呐喊。呐喊声,在无涯的时间和空间,凝固了。一个被日本兵活埋的中国人,一个人,喊出了一个民族的痛。被埋在泥土下的躯体,在反抗,在挣扎,在竭尽全力爆发。血气上涌,眼眶通红,生命在呐喊声中,变得轻盈、飘逸。远离灵魂。  相似文献   

13.
德育在哪里     
《春天在哪里》这首歌大家都非常熟悉:春天在哪里?春天在那青翠的山林里,春天在那湖水的倒影里,春天在那小朋友的眼睛里。德育在哪里呢?有人说,德育在班主任那里,有人说德育在政治老师那里,还有人说,德育没有教材,没有大纲,没有课时,没有考试,不知道德育在哪里。德育到底在哪里呢?下面  相似文献   

14.
《同学少年》2016,(5):32-33
<正>风在哪里?在天边的云丝雾影,在陌上的柳絮蒿蓬;在春天偃伏的碧草,在秋天飘零的丹枫;在高樯的一叶帆,在骥尾的千条线;在寺院的幛幡,在心头的旗旌。风在哪里?禅家告诉你:看,如云离月;道家告诉你:听,爽籁在天。宋玉说,在青频之末,在腐余之灰;苏东坡说,在木叶尽脱  相似文献   

15.
新课程改革的实践支撑点在哪里?素质教育的核心突破点在哪里?中国教育的根本出路在哪里?人们在思考,在争论,在探索,在这个过程中,多的是困惑,是焦灼,是期盼,是无奈!“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相似文献   

16.
风从哪里来     
风在哪里?在天边的云丝雾影,在陌上的柳絮蒿蓬;在春天偃伏的碧草,在秋天飘零的丹枫;在高樯的一叶帆,在骥尾的千条线;在寺院的幛幡,在心头的旗旌。风在哪里?禅家告诉你,看,如云离月;道家告诉你,听,爽籁在天。宋玉说,在青蘋之末,在腐馀之灰。苏  相似文献   

17.
四季歌     
春天在哪里?春天在小草身上,小草伸伸腰,春姑娘眯眯笑。夏天在哪里?夏天在池塘里,小孩子一笑,池塘跟着笑。秋天在哪里?秋天在果园里,果子咧嘴笑,农民伯伯跟着笑。冬天在哪里?冬天在雪花里,雪花轻飘飘,我们哈哈笑。四季歌$湖南省常德市东升小学@赵雨微  相似文献   

18.
在冷漠中成长的孩子学会自私,在讥笑中成长的孩子学会羞怯,在羞辱中成长的孩子学会自卑。我们想让他们在宽容中成长,学会忍让,在信任中成长,学会自信,在公平中成长,学会正直,在友爱中成长,学会感恩。  相似文献   

19.
转身     
一转身,那个动人的身影就不见了。在人海里,想再次与她相遇,哪怕匆匆一瞬,都是不可能了。 在都市、在广场、在车站、在机场、在大街、在超市、在乡野、在人流聚散的地方,我曾经有这种感受:转身,就是永别。  相似文献   

20.
小学语文课堂教学选用探究式,可以让学生在自主学习中探究,在质疑问难中探究,在观察比较中探究,在矛盾冲突中探究,在问题解决中探究,在实践活动中探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