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中学阶段,学生会读到不少写景抒情的散文。这些散文情真意深,文质兼美。欣赏阅读这些美文,目的是提高学生的语言素养,培养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陶冶学生健康高尚的审美情趣。可是,目前散文教学中还存在着一些问题。有的教师认为散文的欣赏过程只可意会难以言传,把教学过程神秘化了;有的教师严守“介绍背景、分段、概括段意、总结中心及写作特点”的套式,把内容与形式简单对立,忽视了审美活动的规律;有的教师肢解文章,把完整的文章分割成许多小问题,满堂问答,使得文章不再是一个完整的审美对象;还有的教师以讲代学,采用注入式…  相似文献   

2.
所谓审美教学,是指通过教学培养学生具有审美情趣,以及感受美、鉴赏美、创造美的能力。素有“美文”之称的散文,以其短小精悍、浮想联翩、情思缠绵、语言凝炼而被誉为“文学的轻骑兵”。因此,散文的审美教学,应紧紧抓住散文“美”的特点,运用巧引、美读,设置情境,唤起联想、想象等手段,引发学生领会蕴涵于其中的哲理美、语言美、意境美、结构美,使学生在思想情操上受到美的陶冶,感情上得到升华。初中语文教材中有许多溢彩流光的现代文学散文,例如《春》、《背影》、《听潮》、《茶花赋》、《济南的冬天》、《小桔灯》等等,都是…  相似文献   

3.
袁宏道在文学上主张“独抒性灵,不拘格套”,因而他写的散文清隽流畅,活泼生动,在明代散文中自成一格,开拓了小品的领域,丰富了表现方法,具有很高的美学价值。他的《满井游记》构思隽美,细节精美,语言优美,是对学生进行审美教育的好材料。 一、构思隽美。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立意的理趣美,一是结构的和谐美。所谓立意的美,是指散文立意或以“思”之深取胜,或以“情”之醇取胜,或以“理”之奥取胜,或以“趣”之妙取胜,或以“美”之奇取胜。《满井游记》的立意,美就美在立意富有哲理的  相似文献   

4.
在课标实验教材小学语文教科书中,特别是第三学段,散文占很大比重,有如《梅花魂》《“精彩极了”和“糟糕透了”》之类的记叙性散文,也有如《匆匆》《白杨》《山中访友》之类的抒情性散文,还有少量的如《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的议论性散文。这些散文,文质兼美,既是学生学习规范语言的典范,又能给予学生文化熏  相似文献   

5.
朱自清的写景散文,极力追求一种语言的外在美,他试图力求无论是在外在穿着上还是内在精神上都达到一种美的谐和,而这谐和点来源于他独特的审美理想———阴柔之美,而这阴柔之美在朱自清的写景散文中便体现在女子形象的描绘上。阴柔之美是美学上的一个概念,与阳刚之美相比较而言。古人云:“其得于阴与柔之美者,则其文如升初日,如清风,如云,如霞,如烟,如幽林曲涧,如沦,如漾,如珠玉之辉……。”姚鼐的比喻是就自然界的物而言,若就人比来,传统的审美标准,无疑地,女子便是这种阴柔之美的最好体现者,一如男子要体现阳刚之美一样。在《绿》中,作者…  相似文献   

6.
散文是一朵流光溢彩的奇葩,它形象鲜明,感情浓烈,结构精巧,语言清新,富有诗情画意。她寓理于事,充满理趣;她寓情于事,以情动人,她是文学园里的奇珍。散文教学贵在美读,美思,美育。"美读"是获得文章美感的途径。它把无声的文字变为有声的语言,形成读者的主体思维,获得多方面的感性材料。如读《白杨礼赞》,就感受到清新俊  相似文献   

7.
《春酒》是台湾女作家琦君创作的散文。分别从民风、人情、细节、人性、语言五个角度入手,品析《春酒》之美,以帮助学生更深刻地领悟作品中所包含的追思之情。  相似文献   

8.
余秋雨先生的《道士塔》,以自读课文,新入选人教社高中语文第三册第三单元,该单元的学习重点是“鉴赏这些散文,注意整体把握散文思想内容和艺术形式,感受散文中的‘自我’,品味散文的语言。”这学习的任务不可谓不重。另一方面,《道士塔》作为余秋雨先生文化散文的精品,内容上是大题材、大场景、大主题;题材涉及文化遗产,场景横跨古今中外,主题切中民族悲剧。而文本形式上又别开生面,以诗化语言传情达意,以漫画笔法勾画人物,以对比手法切进事理。课文无疑是文质皆美,言警意深。如要让学生在有限的自读课时内,面面俱到,只会是面面不到;如要让教师代学生深挖透析,于他们多半是隔靴搔痒。  相似文献   

9.
朱自清的散文以志趣高雅、长于抒情、语言优美而著称于世,如何引导学生学好朱自清散文的优美语言,一直是广大教师关注的问题。以往在进行《荷塘月色》(以下简称《荷》)的语言教学时,我们总要先把它的语言特色作一番讲解,如词语选用的精当,叠字运用的巧妙,句式的富...  相似文献   

10.
《我的空中楼阁》是一篇奇颖秀逸、情采飞扬、韵致风流的写景美文。将这篇文章的教学和美育联系在一起,让学生感受散文的文字美.形象美,意境美、情节结构美。本文以《我的空中楼阁》为例.谈散文教学中的美育。  相似文献   

11.
散文的语言     
贾平凹在西安主办的散文刊物《美文》,它的刊名与它张扬的“大散文”的旗帜,十分耐人寻味。它一方面体现了散文在题材上的日常化,各行各业、无所不包,人人可写,人人有可写;另一方面也体现了散文在语言上的考究,文章首先要美 !  从《美文》的名称和它的主张,我们可以看到,它触及到了散文的一大悖论,这就是散文题材的平常化和散文语言处理的精美化与贵族化。   一粒砂里可以看世界,半瓣花上可以说人情。散文的述说范围之广是其它文学样式力所难及的,可以说,宇宙中的万事万物皆可入散文,无论是抽象的还是具体的,无论是巨大…  相似文献   

12.
诗应该讲究诗美,散文应该讲究散文美,这是基本的美学原则之一。艾青《诗的散文美》一文的理论缺失主要在于其抹杀了诗与散文语言形式的界限。提倡“诗的散文美”,其消极的影响是导致诗的语言形式美的放逐、诗的散文化的泛滥。  相似文献   

13.
课堂教学是一门艺术。就一堂课的整体美而言,讲究的是教师的课型设计美和组织实施中的节奏美;就课堂教学双向交流性而言,教师要调动学生积极参与、营造课堂教学的氛围美;就教师在课堂教学中的主体角色而言,要求教师练就教学语言美和行为美;在课堂教学传媒的运用上,如板书、课件、实验仪器等也有美的形式的要求。课堂教学艺术牵涉到美学的诸多具体领域,教师要不断提高自己的审美修养。  相似文献   

14.
苏教版中高年级教材精选了大量的写景类散文。构建写景类散文的生态课堂,要创设鲜活情境,让学生品析散文语言的意蕴;同时,要组织有效训练,促进学生语言能力发展,从而达到和作者之情、自然之景融为一体的境界。这样,就能使学生走进散文的内核,感受并学会散文的语言表达之美。  相似文献   

15.
《白鹭》是著名作家和诗人郭沫若的一篇散文,文章介绍了白鹭的外形特征和生活习性,说它是一首精巧的诗,一首韵味无穷的诗。文章短小精练,语言优美、生动,是一篇适合对学生进行审美教育的文质兼美的散文。教学时,可以通过引导学生去发现美、感受美、鉴赏美、创造美的过程,提高学生的审美情趣,让课堂成为学生与美的形象、美的语言、美的情境亲密接触的阵地,让学生成为美的发现者和创造者。  相似文献   

16.
<正>《槐乡五月》是一篇文质兼美的散文,生动地描绘了槐乡五月是槐花飘香的季节,是槐乡孩子的季节。文章如诗般清新流畅,语言如诗歌般富有韵律,读完文章,第一感觉就是,要带着学生美美地读好它。因此,"以读代讲,读中体会,读中悟情"是本课教学中最重要的教学方法。以往的教学也都是这样进行的,这也考虑了学情的需要。文章的语言如此美,你用不够美的语言,或是美得学生无法理解,让学生坠入云里雾里的"美言"来诠释,那不就是  相似文献   

17.
文言文是古代历史、思想、文化的载体,但由于其语言与现代汉语有很大的差别,给我们的阅读带来了很大困难。因此,要熟练地进行文言文阅读,必须要积累大量的文言字词和相关的语法知识。在文言文教学中,引导学生疏通大意、整理语言知识是很必要的,这是阅读文言文的前提。但是,我们必须明确,文言文是“言”,是一门语言,也是“文”,是承载着厚重文化内涵和智慧结晶的文章。有的是古代的历史典籍。如先秦历史散文,“二十四史”中的人物传记;有的则是纯粹的文学作品,如《赤壁赋》、《虎丘记》等;有的则是古代的思想著作,如先秦诸子散文。因此,我们…  相似文献   

18.
安塞腰鼓是产生于北方黄土高原上的一种民间艺术,充满原始的意味和浓郁的乡土气息,是激荡的生命和磅礴的力量的象征。自从它在1992年北京亚运会上一展风采,便令无数人为之倾倒,为之魂系梦萦。初中第二册课文《安塞腰鼓》就描述了这种民间艺术,文章的美点很多,择要赏读如下:1、画面变幻美。作者在文中创造了多种多样的优美画面。有的是慢镜头,如文章开头写后生和高粱地的画面;有的是快镜头,如“狂舞”的五个画面。有的画面是实写,如“后生们的胳膊”那一段;有的画面是虚写,如“落日照大旗,马鸣风萧萧!”“千里的雷声万里…  相似文献   

19.
来建平 《青海教育》2003,(10):37-38
刘勰在《文心雕龙》中说:“情者文之经,辞者理之纬;经正而后纬成,理定而后辞畅。”《安塞腰鼓》正是以诗载情,达到了“情”、“辞”、“文”、“理”的完美统一,创造出雄浑刚健、野性大气的意蕴美,也创造出阳刚火烈、酣畅淋漓的形象美。《安塞腰鼓》是刘成章的散文名篇,曾获首届“鲁迅文学奖”。这一曲腰鼓擂出了黄土高原人生命中潜在的能量的萌动与爆发,是一曲生命和力量的礼赞。  相似文献   

20.
抒情散文里面往往伴随着景物描写。"一切景语皆情语。"抒情散文的阅读,常常是以"悟意审美"为目的的文学阅读,采取"鉴赏者"的阅读取向,重在感受散文的形式美和情趣美。如教学汪曾祺的《胡同文化》,有的教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