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06 毫秒
1.
《网球》2010,(11):135-135
为进一步在大学校园中广泛普及网球文化,推广大学生网球运动的发展,在中国网球公开赛举办之际,北京市专业网球推广机构——北京东方国际网球发展中心(简称BOT)、北京市大学生体育协会网球分会、北京中国网球公开赛体育推广有限公司于10月6日至7日联合主办了中国网球公开赛第二届"BOT校长杯"网球邀请赛。  相似文献   

2.
文章采用文献资料法、逻辑分析法对我国近代竞技网球发展史进行分析研究,我国近代竞技网球发展经历了以下5个时期:解放前的中国网球、建国初期的中国网球、中国网球的恢复期、中国网球重返国际网坛、中国网球的快速发展期。通过对我国近代竞技网球发展史的研究,充分展示了作为"贵族运动"的网球运动是如何在我国演变发展成为一项竞技水平逐步提高、深受群众喜爱的运动项目的发展历程。  相似文献   

3.
《网球天地》2011,(3):2-20
我们的责任 总结中国网球运动史,征集、寻找、挖掘、梳理、宣传中国网球史上的闪耀星辉。以颁奖盛典的形式呈现百年来中国网球发展历程中为人瞩目的网球人物和不为人知的感人故事。打造“中国网球名人堂”,以创新的方式将网球文化和精神传承并发扬光大。  相似文献   

4.
龚希丹 《体育世界》2013,(10):38-40
分析我国网球文化的形成及受制因素,探讨中国网球文化的发展困境,提出中国网球文化的发展路径。研究提出:深化网球文化的导向作用,明确中国网球运动发展方向;实施鼓励政策促办赛事,充分发挥赛事的载体作用;注重对网球文化的普及教育,提高网球建设者及参与者的文化素养;充分利用网络新型传播途径,加强网球文化传播网络建设;在协调发展的基础上坚持优势项目的发展,保持中国竞技网球核心竞争力。  相似文献   

5.
中国网球公开赛可以说是反映中国网球现状的一面镜子,我国最高水平的选手和年轻的小花均参加了此次比赛,作者通过对“2012年中国网球公开赛”上中国网球运动员所取得的成绩和参赛情况,分析中国网球运动发展现状,指出男子网球落后原因和存在问题,女子网球虽有李娜扛着大旗,但年轻选手和她们有着明显的差距,女子网球已出现人才断档期,建议在重视年轻选手的选拔与培养的同时,注意提高运动员的职业素养.  相似文献   

6.
李海良 《网球》2012,(1):129
作为中国首家网球商旅主题酒店,北京锡华商务酒店一直致力于网球相关产品的研发及深度拓展,同时通过多样的网球主题活动提升酒店的品牌知名度。2009年酒店倾情赞助了中国网球级别联赛,并成为中国网球级别联赛合作伙伴。近日,《网球》杂志专访了锡华商务酒店副总经理曹齐飞,请他介绍了酒店在网球方面的拓展情况。  相似文献   

7.
《网球天地》2011,(11):56-59
HEAD品牌作为中国网球公开赛和上海大师系列赛的官方指定用球赞助商以及网球系列产品的官方合作伙伴,多年来一如既往的鼎力支持中国网球赛事的开展,让热爱网球的感受网球的绝佳魅力,体验HEAD更优质的网球产品。  相似文献   

8.
胡勇图   《体育博览》2010,(9):88-89
当“中国金花”逐渐在世界网坛赢得一席之地时,中国的业余网球运动也在蓬勃发展,为了网球、享受网球、热爱网球,北京中网泰尼斯体育发展中心以多年的推广与服务为中国业务网球开启了别样的精彩。  相似文献   

9.
范洪成  张德生  高向军 《精武》2014,(36):11-12
该文运用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访谈法、逻辑分析法、数理统计法等方法,对网球陪练员进行定义并分析网球陪练员与教练员的异同点。通过中国大众网球陪练员现状进行调查和中国东西部大众网球陪练员基本情况进行对比分析,较为客观地反映出中国大众网球陪练员的基本情况,为网球陪练员应具备的素质提供事实依据,并为制定中国大众网球陪练体系提供支撑。  相似文献   

10.
业余风采     
樊人 《网球天地》2013,(1):36-39
2012的中国职业网球。在稳步成长中不断续写着突破。相比之下,中国业余网球同样毫不逊色。业余赛事风风火火,基层培训在摸索中挖掘着未来的希望,中国网球还拥有了属于自己的网球节日……从一个个历史性的事件中,我们找寻出中国业余网球成长的新力量。  相似文献   

11.
2002年3月4-9日,一段值得中国网球记载的日子;广州天河网球中心,一个值得中国网球记住的地方;余丽桥、李娜、郑洁、刘南楠、李婷……新一届中国网球女队,一代值得中国网球骄傲的网球人!在这个时刻,在广州天河网球中心的赛场上,她们出线了。中国队首次冲出亚洲,打入联合会杯世界组外围赛,实现了历史性的突破。中国网球向世界宣告:我们来了!  相似文献   

12.
《网球》2008,(10):145-145
浙江天龙集团有限公司创建于1988年,为了发展中国网球事业,推动中国网球运动,该公司正在筹建天龙网球博物馆,欢迎各地网球用品收藏爱好者与该公司联系,交流网球用品收藏经验,  相似文献   

13.
李海良 《网球》2012,(1):129-129
作为中国首家网球商旅主题酒店.北京锡华商务酒店一直致力于网球相关产品的研发及深度拓展.同时通过多样的网球主题活动提升酒店的品牌知名度。2009年酒店倾情赞助了中国网球级别联赛,并成为中国网球级别联赛合作伙伴。近日,《网球》杂志专访了锡华商务酒店副总经理曹齐飞,请他介绍了酒店在网球方面的拓展情况。  相似文献   

14.
Teresa  陈功 《网球》2012,(5):70-71
陈述,中国第一位真正意义上的职业网球裁判,第一位执法网球大满贯赛事的中国裁判员,中国第一位网球国际铜牌主裁、金牌裁判长。从1992年考上国家级网球裁判之后,陈述每一次前进都  相似文献   

15.
从上世纪二十年代的中国男子网球高手,接着执教国家队培养出了一批网球尖子,再到卸职后尝试网球装备的商业运作,吕正义一直走在网球息息相关的前沿位置。近年来,他的生活重心仍是网球.一心一意培养青少年业余网球好苗子,因为中国网球更广阔的未来与希望由这一代而起。  相似文献   

16.
近年来中国女子网球的成绩进步很快,取得了令世人瞩目的成绩。通过对中国女子网球与欧美女子网球的优劣势比较分析,并就中国女子网球运动可持续发展中应该注意的问题和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的几点措施进行了探讨,为使中国网球运动走上稳健的可持续发展之路提供一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7.
《网球天地》2009,(2):120-120
百动网球会自2005年创立以来,一直以服务京城网球爱好者为己任,先后组织过3月300元(夏季室外)、3月600元(冬季室内)等网球公益培训活动,同时还与中国网球公开赛赛事组委会合作,负责中国网球公开赛的推广,通过大型商场路演、网球公益培训、网球服装秀、网球主题周末等活动,使从零开始的中国网球公开赛逐步向世界第五大满贯赛事的目标前进。  相似文献   

18.
多年来阅读国外网球杂志和网球书籍,发现“从比赛来接近网球”的观念被越来越多的网球界人士认同,认为它是吸引新的网球人口和保持已有的网球人口的一剂良药。虽然在中国,网球运动正欣欣向荣,网球人口呈大幅增加的趋势,但如何使只是尝试过网球的人真正能成为网球场的常客,也是中国网球界永远都要面临的问题。我们不妨用一次“拿来主义”,探讨一下“从比赛接近网球”在中国推广的必要性。  相似文献   

19.
《网球天地》2011,(3):1-1
文献记载.早在1848年.上海就有外侨拍打古式网球。1910年在南京举行的旧中国第一届全国运动会,共设4项比赛.网球就是其中之一。在中国网球发展百年的风雨历程中.得到了老一辈革命家、各级政府、社会各界人士等的大力支持,使得中国网球面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如今.中国网球的顶尖选手已经站在了世界网坛的前沿.中国网球人口也已突破800万人。  相似文献   

20.
《网球》2013,(11):71-71
十月网球很忙,中国网球公开赛、上海大师赛两项国际级赛事先后上演,从观众的热情就可以看出,中国网球运动发展已渐入佳境。从十年前第一届中网赛事成功举办以来,中国网球赛事吸引了越来越多世界顶尖高手来华参赛,涌现出一批在世界网坛大放异彩的中国球员,同时也孕育了更多热爱网球运动的忠实粉丝。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