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高压球成功的秘诀在于简单的拉拍动作和手腕的使用方法。 当对方放来高球,尽早迅速侧身,以小碎步移动调整站位。 拉拍动作简捷,切忌复杂。将做准备姿势时置于胸前的球拍,经过脸前直接拉至头后,以最短距离调整好拍子,而无需先将球拍向下绕一个大弧再拉到头后。 经常看到有人正面对着来球打高压球,这样很难找到击球的合适时机,而且也不可能击出强有力的高压球,必须侧身以小碎步移动,调整到最合适的击球位置。  相似文献   

2.
《乒乓世界》2012,(8):100-101
马龙在发球后的正手抢攻力量大、旋转强,往往能够为后面的衔接创造主动优势,形成快速得分。之所以能将这项技术的质量完成得如此之高,在于他在发球后准备侧身抢攻的步法调整得十分到位。首先,他在击球后利用“小碎步”实现迅速还原;然后在判断对方回球落点和速度的过程中,又及时起动了侧身步法,确保在击球前充分移动到位。这两次步法调整的节奏非常合理,脚下很干净,从而保证了身体重心辅助手上击球的质量。  相似文献   

3.
《网球》2013,(11):84-85
对于正手击球到位前的最后一步,可以是右脚着地,也可以是左脚着地。德约科维奇此次击球有较为充裕的时间进行准备,因此是在先用右脚站定之后,又用左脚将站姿调整至最舒适的击球位置。德约科维奇引拍过程中拍头高于头部。他的左手帮助右手将球拍推至身后,这样做的好处是可以让侧身动作流畅充分。他的下巴能够碰到左肩就是做好的证明。  相似文献   

4.
专家信箱     
1.我打网球有1年多了,刚开始打球时是东方式握拍,后来渐渐变成了西方式。不过,我感觉以前用东方式容易发力,击球落点更接近底线,后来用西方式击球有点下坠却没有上旋,而且很难打到底线深处了。另外,我是双反击球,感觉自己的反手比正手要出色,能更容易地控制球,在击球时能清楚地判断球的位置,整体动作也自然流畅。但打正手时就不那么控制自如了,总是调整不好步法。虽然我是西方式握拍,但我击球  相似文献   

5.
Echo 《网球天地》2010,(5):102-102
练习1 头顶球和后退击球 教练的第一个抛球在位置①——高球,运动员用头顶碰球;随后以最快的速度退到位置②,用正手打第二球。这个训练让球员体会两个位置——球和人在同一位置,以及球在人的右前方。练习过程中要球员感受快速到达位置①附近,用小碎步调整,使头碰到球,然后迅速后退到足够深的位置,使第二个球能处在身体的右前方。  相似文献   

6.
李金 《网球天地》2008,(5):104-104
截击,可以说是在击球瞬间握紧球拍的打法。在来球速度很快的情况下,更需要提前调整身体朝向,做好准备姿势,在击球前就已将力量传递到球拍上。但在这样的状态下击球,却无法将球截得更远。要保证球的飞行距离,在击球的一瞬间握紧球拍至关重要。如果一开始就握紧球拍,就无法产生令球反弹的力量。更  相似文献   

7.
韦晴光 《乒乓世界》2008,(5):114-121
击球前,先注意观察对方击球时的击球点和击球动作,并且要事先调整好自己的准备姿势。  相似文献   

8.
《网球》2006,(9)
我教你的方法很简单——注意击球时,向前送肩,就可以使你的击球更有穿透性、落点也更深。问题用了很大  相似文献   

9.
我女儿在体校接受网球训练已有近三年,练的一直是关闭式底线击球,但在我观看的国际比赛中发现世界高手们都是用开放式正手击球的,请问这两者各有什么优缺点?答:正拍关闭式步法的优点在于容易完成侧身转体带动的后摆动作,因为只有充分的后摆动作才能有力地击球。另外...  相似文献   

10.
“位置、位置、位置!”这句最熟悉的话不仅适用于房价,也适用于网球。在你选择击球方式时,必须根据自己在场上所处的位置做出正确选择。在跑动中击球时,职业选手所拥有的第六感,能够告诉他们在场上所处的准确位置。相反,业余选手缺乏位置的意识,导致常常犯错或是击球失误。学会认识和分析你在球场所处的位置,是击球练习中最本质的环节。费德勒、纳达尔、海宁是这一直觉性技术的最佳例证。在进攻时,这些超级巨星可以在正确的时机移动到正确的位置,然后利用对手软弱的回球将球打在正确的地方;在防守时,他们也会用同样的位置感来对抗对手的进攻。下面四种情况,是你必须在球场上能分辨出来的,并且请根据以下内容调整你的击球。  相似文献   

11.
智取网前     
1.抢网击球 抢网击球时,必须考虑的问题是如何通过抢网击球达到网前最佳位置,因此球速不一定越快越好,击出慢速球趁势来到网前,也是一种战术。在网前占据有利位置,在一定程度上就有了防止对手穿越的信心。另外,要全身放松,手感也要柔和。  相似文献   

12.
在职业高手中,我和萨芬的双反技术较为相近,都是右手(惯用手)采用东方式反手握拍,左手采用半西方式握拍。采用这种握拍方式的特征是拍面在打开直立的状态下,击球的旋转不是很强,近似于平击球。当然,从引拍阶段开始就要使拍头直立,而且,由于右手(惯用手)的握拍较浅,可以灵活调整击球点的位置,这也是优点之一。  相似文献   

13.
就像正反手一样。比分也是每场网球比赛的重要组成部分。不幸的是,有太多选手只将注意力集中在比分的输赢上,却没有正确地根据比分情况来调整自己的比赛策略,甚至有些职业选手也不例外,他们在某些特定的分数中选择了错误的击球方式。下面是我的提议:请让比赛分数拥有你对击球相同的尊重。你的思考要贯穿于整个比赛中。根据需要调整你的比赛方式。你应该去认真练习如何打好特定的一分,就像你应该提高正手击球那样。不要担心你在比赛中状态的起伏;比分情况更为紧要。如果能精通如何打好比赛中的每一分,那当你离开球场时,也能打好人生中的每一分。  相似文献   

14.
击球三步曲     
我在长期打球过程中,总结出击球三步曲的打法。何为击球三步曲?第一步放杆站位;第二步瞄准找参考点;第三步击球前三想。现介绍一下具体做法。  相似文献   

15.
柳承敏最大的特点就是步法很好,他的腿部爆发力极强,起动速度快,跑动范围极大,这就为他强劲的正手进攻奠定了基础。通常在跑动中击球的难度最大,尤其是在大范围跑动的时候,身体各个部位都在进行调整,由此导致手上控制能力的下降,尽管我们有时候可以跑到最佳的位置击球,但也会由于重心无法控制而导致击球失误。  相似文献   

16.
有不少人不太敢打截击球,认为截击球比较难打,同时,打截击球时与对手的距离接近容易产生紧张心理。其实,截击球并不是一种难掌握的击球动作,只要把击球动作理解为是用调整好的稳定拍面去接球就可以很快地提高截击球的稳定性。从本期开始,我们将连续介绍截击球技术。...  相似文献   

17.
网前必杀技     
岩渊聪  大侠 《网球天地》2014,(10):106-108
我们在网前最大的优势就是可以利用截击打出角度。作为网前截击的代表,“大角度截击”在击球时击打球的偏外侧,再稍微加上一些下旋,击球后保持身体朝向不变,可以确保击球角度,提高命中率。普通的抽击在角度上无法实现如此大的变化,但若是距离球网较近的截击,击球角度的变化范围可达90°左右。  相似文献   

18.
《体育博览》2010,(4):51-51
在击球的时候。一定要提前考虑回位问题,对你回位有利的击球可以为你创造时间。使你能够向一个方向或以一种方式击球后。在对手击球前回到正确有利的位置上。  相似文献   

19.
《网球》2006,(5)
对于大多数人来说,正手会比反手击球具有更大的力量和更好的控制性,假如你也是其中一位,那么用正手去争取制胜球显然比反手更明智。当然,你也不能为了打出制胜球而不计代价,以大量失误去换取。所以,要想打好正手制胜球,你首先要掌握正确的技术动作,在大力击球的同时才能保证高的成功率。实际上,打正手制胜球通常有两种情况:一种是对手回到你正手位的球本来就具有非常大的力量。这种情况下,你需要快速的脚下移动,更早的引拍准备,击球尽可能靠前,主要靠借助来球的力量,对准对手的空档快速、稳定的一挡,十有八九就是一记制胜球。相对而言,击球时机是打好这类制胜球最关键的因素。另一种,就是我们最常见的正手制胜球方式:遇到对手较浅且绵软的回球,你调整步法,集中所有力量,一击制胜!下面我分三步介绍这种击球技术的要领。  相似文献   

20.
罗伊·巴斯  金路 《网球》2010,(5):102-102
双打比赛的节奏非常快,因此你必须知道如何来保护自己。我的这一招,是在与阿瑟·阿什比赛的时候学会的。此人强大的反手击球会让任何在网前的选手感到恐惧。为了避免被阿什的追身球打到,我放弃了传统的预备姿势——将球拍横在面前,拍面打开对着球网,就好像我正要打一记反手截击。你可以采用这个姿势来抵挡对手强有力的击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