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钟瑛,女,1962年出生。华中科技大学新闻与信息传播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副院长。中国网络传播学会副会长,中国传播学会常务理事。华中师范大学汉语言文学院本科(1979年~1983  相似文献   

2.
《图书情报论坛》2009,(4):78-78
2009年12月3-6日,湖北省图书馆学会2009年年会在三峡工程大坝召开。省图书馆学会会长周济洋、常务副会长万群华(省图书馆馆长)、副会长邓珞华(武汉大学信息管理学院教授)、陈传夫(武汉大学信息管理学院院长)、王学东(华中师范大学信息管理系主任)、学会秘书长胡银仿(省图书馆副馆长)、宜昌市文化局副局长李煜林等,以及来自全省各类别图书馆174名代表参加了年会。  相似文献   

3.
中国新闻传播教育史学会(下文简称“学会”)于2008年10月25日成立。著名新闻史学家吴廷俊教授当选为首任会长。吴廷俊教授长期致力于中国新闻史和新闻传播教育的研究,他还长期担任华中科技大学新闻系系主任、新闻与信息传播学院院长等职务。  相似文献   

4.
中国档案学会第三次档案学优秀成果获奖项目(1991~1995年)(共210项)前言中国档案学会第三次档案学优秀成果(1991~1995年)评奖活动,经过近一年的努力,评出获奖成果210项,已经1997年5月13日中国档案学会四届六次常务理事会审查批准...  相似文献   

5.
<正>尼科·卡彭铁尔博士(Dr. Nico Carpentier)目前系捷克查理大学杰出教授,兼任比利时布鲁塞尔自由大学教授,曾任瑞典乌普萨拉大学讲席教授。他于2020年7月当选为新一届国际媒介与传播研究学会(IAMCR)主席(2020-2024)。他也是欧洲传播研究及教育学会(ECREA)创始人之一,曾担任该学会副主席(2008-2012),还曾担任国际媒介与传播研究学会受众研究分会和参与传播研究分会主席等职务。  相似文献   

6.
4月22日,来自海内外的新闻传播学者在历史文化名城河北保定汇聚一堂,共同庆贺中国新闻文化促进会传播学分会(简称中国传播学会)成立。 中国社会科学院党组副书记、常务副院长冷溶到会并讲话。他说,中国传播学会要深化新闻传播学研究体制改革,整合研究力量,优化新闻传播学资源配置,进一步繁荣发展新闻传播学。  相似文献   

7.
《今传媒》2011,(11):158
2011年10月22日,由中国传播学会、中国传播学会组织传播专业委员会和西北大学联合主办,西北大学新闻传播学院承办的"第二届中国组织传播学论坛"在西安隆重召开。中国传播学会秘书长杨瑞明、中国传播学会组织传播专业委员会会长胡河宁、中国科技大学科技  相似文献   

8.
2007十大流行语由国家语言资源监测与研究中心、北京语言大学、中国传媒大学、华中师范大学、中国新闻技术工作者联合会、中国中文信息学会联合发布。  相似文献   

9.
各位代表: 中国档案学会自1979年开始筹备,中间经历了筹备时期、第一届理事会(1981~1984)、第二届理事会(1985~1988)三个阶段,至今已整整十个年头。现在第二届理事会也已届满,由于各种原因逾期一年半。在这十年当中,我国档案工作者的学术性群众团体,在国家档案局的指导和资助下,在各有关方面和广大会员的支持下,基本上完成了中国档案学会创建时期提出的各项  相似文献   

10.
跨文化交流学研究中的若干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编者按:1996年8月14-16日,在北京大学召开了“中国与世界:面向21世纪的传播与文化”国际学术研讨会。此次大会由北京大学国际关系学院(原国际政治系)国际文化传播研究所(现为国际传播与文化交流系)和美国肯特州立大学传播学院主办,香港浸会大学传播学院、美国中国传播学学会协办。全国10个省市的50名从事传播和文化交流的老中青专家学者参加了会议,其中中国社会科学院新闻所、清华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北京广播学院、北京外国语大学、中国新闻学院等28个单位都有人员参加。我国香港和美国、日本、英国、新加坡的与会者有52人。本…  相似文献   

11.
7月8~9日,2013年海峡两岸档案暨缩微学术交流会在哈尔滨市召开,海峡两岸档案界的专家、学者120余人参加会议。会议由中国档案学会、中国文献影像技术协会主办,黑龙江省档案局(馆)协办。开幕式由中国档案学会理事长李和平主持,国家档案局中央档案馆局馆长杨冬权、黑龙江省副省长孙东生、中国文献影像技术协会副理事长徐建华、中华档案暨资讯微缩管理学会理事长吴学燕出席并分别致词。  相似文献   

12.
2010年11月5~6日,由武汉大学、华中师范大学、中国科学学与科技政策研究会主办,国际科学计量学与信息计量学学会(ISSI)、《美国新闻与世界报道》(USNEWS)和国际排名专家委员会(IREG)合办的第六届科学计量学与大学评价国际  相似文献   

13.
李晓静 《今传媒》2003,(5):39-41
自1978年正式引进传播学以来,为了使这一新兴学科的研究更具组织化、规模化,中国高校传播学会(全称:中国新闻教育学会传播学分会)于2002年6月在上海成立。近一年来,学会的运作情况如何?近日,笔者带着这个问题访问了中国高校传播学会会长张国良教授。 李晓静:去年6月,我国传播学界首次成立了中国高校传播学会,您作为首任会长,现在对整个学会的架构和发展有何规划、设想?  相似文献   

14.
前言中国档案学会第四次档案学优秀成果(1996~2000年)评奖活动 ,经过一年的工作 ,评出获奖成果159项 ,已经中国档案学会五届六次常务理事会审查批准 ,现予公布。这次评奖活动 ,是根据2000年6月25日中国档案学会五届三次常务理事会通过的《中国档案学会档案学优秀成果评奖办法》进行的。整个评奖工作分3个步骤 :一是申报。个人或集体提出申请报告 ,由申报者所在团体学会提出推荐意见后报中国档案学会。到2000年4月30日止 ,共收到申报的参评项目280项。二是初评。2001年7月5日~8月15日 ,中国档案学…  相似文献   

15.
题录精选     
□ 面向21世纪图书馆学研究的新趋向(吴慰慈,罗志勇,《中国图书馆学报》2000年第6期:3~5页)□ 论混合式图书馆(张福学,《图书馆理论与实践》2000年第5期:5~7页)□ 论知识创新与知识组织、知识管理(李景正,赵越,《情报科学》2000年第10期:909~912页)□ 网络信息的智能重组——图书馆信息服务的未来之路(郑朝晖,《图书馆杂志》2000年10期:8~11页)□ 计算机与网络环境下的传播伦理研究(周庆山,田艳,周西平,《资讯传播与图书馆学》(台湾)2000第6卷,第4期:13~  相似文献   

16.
谢明 《新闻界》2015,(3):40-42
<正>2014年10月27日,第三届中国人际传播论坛在北京召开。论坛主题是:"跨学科视角:新媒介语境下的人际传播研究"。这次论坛是由中国社会科学院新闻与传播研究所和南京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召集并筹备,受到中国传播学会资助,以第十二届中国传播学大会分论坛的形式召开的。2010年10月23日,得到中国传播学会的大力支持,中国传播学会人际传播专业委员会在南京大学创立。目前,该委员会有来自全国重点高校和科研  相似文献   

17.
首届中国广播电视学会“学术期刊奖”经过严格、认真的评选,于 2000年 11月 13日在中国广播电视学会学刊研委会(筹)年会上揭晓、颁发。作为中国广播电视学会为广播电视期刊所设立的专门奖项,此次首届评奖引起了各有关方面、部门的高度重视和积极参与。2000年9月22日~25日,评委会在云南昆明展开了评选工作,此次“年会”在湖南长沙举行,国家广电总局、中广学会、云南省广电局、湖南省广电局等有关方面给予了大力支持,全国50余家广播电视期刊参评。在期刊类评选中,我刊荣获了“优秀期刊奖”(共10家);在栏目…  相似文献   

18.
李材 《出版科学》2001,(3):78-78
2001年5月12日至18日,由中国编辑学会副会长、上海编辑学会会长巢峰,上海编辑学会副会长、《编辑学刊》主编雷群明,上海文艺出版总社副社长郝铭鉴,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总编辑胡大卫,《编辑学刊》编辑贺强,组成的代表团来湖北访问。他们先后访问了武汉出版社、湖北教育出版社、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与华中师范大学编辑学研究中心、武汉大学出版科学系进行学术交流,还在武汉大学信息管理学院和该院学  相似文献   

19.
由复旦大学信息与传播研究中心、复旦大学新闻学院、中国传播学会(CAC)和国际中华传播学会(CCA)共同主办的"2003中国传播学论坛暨CAC/CCA中华传播学术研讨会",2004年1月5日-6日在上海举行。本届论坛的主题为"全球信息化时代的华人传播研究:力量汇聚与学术创新"。这是中国传播学论坛的第三届年会,也是中国传播学会和国际中华传播学会首次合办的国际学术研讨会,被认为是中国传播学研究走向国际化的一个新起点。  相似文献   

20.
<正>邱林川(Jack Linchuan Qiu),新加坡国立大学新媒体与传播系教授兼研究主任。他已入选国际传播学会会士(ICA Fellow),同时是国际中华传播学会(Chinese Communication Association, CCA)前主席。邱林川教授的研究兴趣包括与劳动、阶级、全球化和可持续性相关的数字媒体与社会变迁问题,特别是亚洲与全球南方的发展状况。他发表中英文论文超过100篇,出版10余本研究专著,包括《再见i奴:数字废奴宣言》(Goodbye iSlave:A Manifesto for Digital Abolition)(伊利诺伊大学出版社,2016年版)、《信息时代的世界工厂》(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