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正>统编版初中历史八年级下册第三单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中国现代史的重要组成部分,主要讲述自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历史新时期。对此,《义务教育历史课程标准(2022年版)》有着鲜明表述:知道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了解农村改革、城市改革、经济特区建设、沿海港口城市开放、上海浦东开发开放、加入世界贸易组织等史事,认识邓小平对改革开放所起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2.
许静静 《上海教育》2023,(13):70-71
<正>2021年8月国家教材委员会公布《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进课程教材指南》,把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系统纳入各级各类学校课程教材。本课例即在此背景下进行,在“经济政治与社会”课程中,选取第二单元“投身经济建设”第六课《对外开放的基本国策》第一课时《对外开放是强国之路》,  相似文献   

3.
<正>单元统整是增强课程理解、促进素养培育的基本途径。单元统整下历史单课素养培育是历史课程育人的基本环节。近年来,为革除碎片化教学弊端,打破“课时主义”束缚,促进深度学习与素养培育,单元统整教学已成为教学研究与实践的热点,倍受学界关注。同时,单元统整教学实践中广泛存在“集合化”“碎片化”和“封闭化”等异化现象,这些现象制约了单元统整下单课素养培育的实施。对此,本文拟以统编义务教育教科书《中国历史》八年级下册第三单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以下简称“本单元”)第9课“对外开放”(以下简称“本课”)为例,阐述单元统整下历史单课素养培育的理念、误区及策略,以期服务实践,求教于同仁。  相似文献   

4.
《开放与交流》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材《历史》(北师大版,朱汉国主编)七年级下册第一单元的第六课内容。本课介绍的是唐朝的对外关系,通过“遣唐使与鉴真东渡”、“玄奘西行”、“国际性大都会长安”这三目内容勾勒出了唐朝对外开放与交流的全貌。  相似文献   

5.
<正>《坚持新发展理念》是统编高中《思想政治》必修2 《经济与社会》第三课第一框内容。本框题包含“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贯彻新发展理念”两部分内容。新发展理念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思想的重要内容。理念是行动的先导,要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需要新发展理念的指导,因此,本节课在整个单元中起着重要的指引作用。《普通高中思想政治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年修订)》对本节课的内容要求是“阐释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和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新发展理念,  相似文献   

6.
【教材简介】《石灰吟》《竹石》《夏日绝句》是语文社S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上册第四单元第16课中的三首古诗,本单元以“民族之魂”为主题,旨在引领学生走进历史的长河,认识一个个被誉为“中国脊梁”的杰出人物,学习他们充满自信、坚韧不拔、奋斗不息的可贵品质。  相似文献   

7.
<正>【课例背景】“认识图形”属于北师大版一年级下册第四单元《有趣的图形》。本单元是在一年级上册直观认识了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球四种简单立体图形的基础上,认识一些常见的平面图形——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和圆,《认识图形》是本单元的起始课,也是学生学习“平面图形”的起始课。通过课前随机访谈,可以发现大部分学生能够说出这些平面图形的名称,并能够进行简单辨认,但是对“形”与“体”认识不清,因此本课难点在于让学生感知“面从体出”。通过研读课标,  相似文献   

8.
陈长锁 《教学月刊》2009,(10):27-29
前不久,笔者上了一节区级公开课一岳麓版《历史·必修2》第21课“对外开放格局的形成”。课后,全区听课的30多位教师从不同角度对笔者的课进行了点评,绝大多数肯定了笔者对新课程历史教学所作的两方面的探索。  相似文献   

9.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北师大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的单元主题是“变化”,由两篇主体课文《这儿,原来是一座村庄》《黄河象》和两篇拓展课文《楼兰之死》《中国一日》以及课文后面的“综合活动”组成。《这儿,原来是一座村庄》以深圳特区为例,用前后对比的手法表现了改革开放带来的深刻变化;  相似文献   

10.
“四史”教育与思政课结合促使学生深刻理解马克思主义的内涵,认识中国共产党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过程中发挥的重要作用。从了解历史,理解教材;学史明理,深化逻辑;以史为鉴,吸取经验,将“四史”教育与思政课紧密结合,深化学生对新中国的发展历史和中国共产党发展历程的认识,坚定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信心。  相似文献   

11.
一、设计思路统编版教科书《中外历史纲要(上)》第18课"挽救民族危亡的斗争"是第五单元"晚清时期的内忧外患与救亡图存"的第三课,教学内容有"戊戌维新运动""义和团运动""八国联军侵华""民族危机的加深"四目。《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年修订)》对这一单元的教学要求是:认识列强侵华对中国社会的影响,概述晚清时期中国人民反抗外来侵略的斗争事迹,理解其性质和意义;认识社会各阶级为挽救危局所做的努力及存在的局限性。  相似文献   

12.
教学内容 北师大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教科书·数学》三年级下册第五单元“认识分数”中“吃西瓜”一课。  相似文献   

13.
新课程“三维目标”的提出是此课程改革的一大特色,其中“过程与方法”目标更是一大亮点。但一线教师对“过程与方法”目标又有许多疑惑点。本文以人教版历史必修二第四单元第十三课《对外开放格局的初步形成》为例,粗浅谈谈如何从学生历史学习的心理特点出发,来落实“过程与方法”目标。“学生历史学习的心理特点,是学生的年龄特征、心理特征和历史学习的具体特点结合在一起的集中表现。”  相似文献   

14.
理念心语 教材开放:鄂教版思品教材第九册第4课《美好生活靠劳动创造》、第5课《尊重各行各业的劳动者》、第6课《实践活动课:“采访”身边的劳动者》和第7课《珍惜劳动成果》组成一个教育单元,属勤劳节俭方面的教育。教师可以充实教材、开放教材,打破教材不能改动的神话,根据新课程理念,依据培养目标,将教  相似文献   

15.
<正>一、教材内容分析“走进居委会、村委会”是人教版《道德与法治》教材八年级下册第三单元第五课的学习内容。本框的特点是:一方面延续“坚持宪法至上”“理解权利义务”两个主题单元的知识脉络,展开“人民当家作主”这一主题单元内容、认识基层民主制度;另一方面引导学生“走进居委会、村委会”,以全面理解我国基层群众自治制度对保障人民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监督权的作用。同时让学生深入了解基层群众自治制度如何保证人民实现当家作主,有助于增强他们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制度自信以及坚持党的领导的政治认同。  相似文献   

16.
<正>一、教学设计思路“三国至隋唐的文化”是《中外历史纲要(上)》第二单元“三国两晋南北朝的民族交融与隋唐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发展”的第四课,也是本单元的最后一节课。《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年修订)》对本课的要求是“认识三国两晋南北朝至隋唐时期思想文化领域的新成就”。教科书内容分为“儒学、道教与佛教的发展”“文学艺术”“科技”和“中外文化交流”四个子目,基本涉及三国至隋唐时期思想文化领域的各方面成就。从大的时间段来说,这节课主要分成两大阶段,一是魏晋南北朝时期,另一是隋唐时期。  相似文献   

17.
吴树超 《湖北教育》2004,(13):31-33
教材开放:鄂教版思品教材第九册第4课《美好生活靠劳动创造》、第5课《尊重各行各业的劳动者》、第6课《实践活动课:“采访”身边的劳动者》和第7课《珍惜劳动成果》组成一个教育单元,属勤劳节俭方面的教育。教师可以充实教材、开放教材,打破教材不能改动的神话,根据新课程理念,依据培养目标,将教  相似文献   

18.
人民版《历史》必修第二册专题七“苏联社会主义建设的经验与教训”第一课《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初期探索》中,涉及“国家资本主义”概念;专题六“罗斯福新政与当代资本主义”第三课《当代资本主义的新变化》中,  相似文献   

19.
吴又存 《人民教育》2022,(17):28-30
<正>教育是国之大计、党之大计。习近平总书记在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上发表重要讲话,强调“办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就是要理直气壮开好思政课”“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铸魂育人”。那么,如何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指引下开好思政课,跑出思政课铸魂育人的加速度呢?下面,笔者结合近30年的初中思政课教学实践,谈谈这个方面的实践和认识。结合时事讲解,讲出思政课的蓬勃生命力《义务教育道德与法治课程标准(2022年版)》  相似文献   

20.
陈斌  庄清蓉 《福建教育》2023,(21):26-29
<正>“环境危机与生态失衡”是统编《道德与法治》九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第六课第一框的主要内容。九年级上册是依据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国家层面的价值目标编写的,第三单元由第五课《守望精神家园》和第六课《建设美丽中国》组成,分别涉及文化建设和生态文明建设。其中,第六课《建设美丽中国》围绕“正视发展挑战”“共筑生命家园”两个框题进行内容设置。“正视发展挑战”主要从“是什么”的角度阐述我国发展过程中所面临的挑战。本课时节选自“正视发展挑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