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经常听到数学教师这样感叹:“复习课难上”、“除了练习还是练习”、“学生无生气,像木头人,教师提一下,动一下”。确实如此,复习课在教学中并不讨人喜欢,因为复习的内容旧,是对已学的知识进行“回炉”,学生缺少了首次学习知识的新鲜感;因为复习的时间紧,是面面俱到的“流水线”操作且紧张,学生真正需要复习的薄弱内容,教师难以预计也难以充分展开;因为复习的方式死,僵化、呆板,一般都是“整理+练习”的板块结构,教师组织复习时,大多是一厢情愿机械地对所学知识进行简单的重复、堆积、罗列,学生缺乏主动性……。因此,与新授课相比,师生都不喜欢复习课,教师讲得累,学生听得累。那么在课改的大背景下,如何以新的教育理念指导复习课教学,让复习课教学也能光彩奕奕呢?  相似文献   

2.
重复学习是复习课的重要组成部分。德国哲学家狄慈根说过:“重复是学习的母亲。”为了巩固记忆、深化理解,使知识条理化、系统化,使技能熟练化、自动化,就需要通过复习课让学生进行知识的重复学习。德国心理学家艾宾浩斯根据学生在学习中遗忘的规律也提出应该分阶段让学生进行知识的复习。我国古人也说:“学而时习之,可以为师矣。”然而,重复学习并非复习课的全部。  相似文献   

3.
一、背景 复习课在教学中并不讨人喜欢,因为复习课的教学内容往往如同把已学的知识进行“回炉”,学生缺少了首次学习知识的新鲜感;复习课的教学方式僵化、呆板,一般都是“整理+练习”的板块结构,教师组织复习时,大多是一厢情愿机械地对所学知识进行简单的重复、堆积、罗列,学生缺乏主动性……因此,与新授课相比,师生都不钟情复习课,教师讲得累,学生听得累。  相似文献   

4.
一、背景 复习课在教学中并不讨人喜欢,因为复习课的教学内容往往如同把已学的知识进行“回炉”,学生缺少了首次学习知识的新鲜感;复习课的教学方式僵化、呆板,一般都是“整理+练习”的板块结构,教师组织复习时,大多是一厢情愿机械地对所学知识进行简单的重复、堆积、罗列,学生缺乏主动性……因此,与新授课相比,师生都不钟情复习课,教师讲得累,学生听得累。  相似文献   

5.
数学复习课在教学中并不讨人喜欢:一是复习的内容如同把已学的知识进行“回炉”,学生缺少了首次学习知识的新鲜感;二是复习的时间少,而且还要面面俱到,真正需要学生复习的薄弱内容,难以充分展开;三是复习的方式僵化、呆板,一般都是“整理+练习”的板块结构。教师组织复习时,大多是一厢情愿机械地对所学知识进行简单的重复、堆积、罗列,学生缺乏主动性……因此,与教学新课相比,师生都不钟情复习课,教师讲得累,学生听得烦。那么,复习课是否就因复习内容的旧、时间的紧、方式的死而无法来吸引学生了?一篇《让苹果长出人情味》的文章让我深有启…  相似文献   

6.
一、问题的提出   长期以来,许多化学教师囿于复习的“怪圈”之中。从复习过程看:从概念到概念,从知识到知识,机械地按课本章节顺序重复教材内容,学生对学过的知识得不到系统梳理,形不成新的认知结构,学生厌烦,复习效率很低。从复习内容看:知识面面俱到,惟恐有些知识复习不到,考试丢分。其结果是,由于初三化学课复习时间短,课上“走马观花”,课下“瞎子点灯”,重点知识复习不深不透,能力得不到培养。从复习方法看:课上教师滔滔不绝地讲解,课下学生苦渡“题海”,随手拈来的练习题无目的性,无针对性,加重了学生课业负…  相似文献   

7.
“复习”是我们每一个人都经历过的一种学习形式。知识的掌握有一个认知、巩固、再现、重复、应用的过程 ,复习和应用是关键。学会复习就等于学会了有效学习。单元复习、阶段复习、综合复习……表现在课堂上 ,则称之为“复习课”。复习课该怎么上呢 ?这需要搞清复习课的基本特征是什么 ?复习课应达到的目标是什么 ?复习课上老师和学生的关系是什么 ?复习课不是新授课 ,不能简单的知识再现 ,不能一味的解题、练题 ,不能以教师的“辛苦”代替学生的思考。“温故”是知识的再现 (有机再现 ) ,“知新”是重新组合 ,积极创新。中学数学复习课的基…  相似文献   

8.
复习课与平时教学不同,它不是简单的重复,也不是重上“新”课。各个学生的知识水平不同,要兼顾各个层面,又要保持学生的学习兴趣。所以复习课它源于平时教学,又高于平教学,有新的高度,新的内容,新的方式,要让学生有新的收获。而高三化学复习的根本点,是坚持“三到位”,即基础知识到位,逻辑思维到位,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到位。在复习课中,如何激发学生兴趣,发挥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落实“三到位”,对教师的教学方法创新提供了课题。  相似文献   

9.
复习课与平时教学不同,它不是简单的重复,也不是重上“新”课。各个学生的知识水平不同,要兼顾各个层面,又要保持学生的学习兴趣。所以复习课它源于平时教学,又高于平教学,有新的高度,新的内容,新的方式,要让学生有新的收获。而高三化学复习的根本点,是坚持“三到位”,即基础知识到位,逻辑思维到位,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到位。在复习课中,如何激发学生兴趣,发挥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落实“三到位”,对教师的教学方法创新提供了课题。  相似文献   

10.
“图形之间的关系”是北师大版教材六年级下册总复习的教学内容。是教材安排的“图形的认识”总复习的第一课时。复习课的主要目标是理清知识脉络、查漏补缺、拓展提升,形成较为完善的知识网络。但目前很多复习课存在着“简单重复”“整理形式化”“满堂灌”等现象,更多的是“炒冷饭”或“大杂烩”,有的甚至是“题海战术”。因此,在本节课的教学设计过程中,我不断思考着以下问题:如何引导学生自主梳理知识,提高学生整理知识的能力?如何让复习课有“新感觉”,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图形之间的关系”的教学价值和目标定位是什么’  相似文献   

11.
复习是学习不可缺少的重要环节,然而,最难上的课也是复习课。究其原因,一方面是毕业复习课的目标定位很难把握,如果重复讲就变成了"炒冷饭",若不讲知识点就只能练习;另一方面是学生存在差异,他们存在的问题不一样,如果一视同仁就缺乏针对性,若要因材施教又分身乏术……因此,每节总复习课要确定好复习的核心问题,要有一定的任务驱动;帮助学生理清知识的来龙去脉与内在联系,把握知识结构、巩固知识、增强解题能力;以新课改的理念和目标为指导,使学生在知识与知识之间,知识与能力之间建立新的联系,有效完成知识的迁移,提高学生数学学习的能力。  相似文献   

12.
李娜 《中学科技》2023,(23):3-5
<正>一、基于对初中科学传统复习课的思考(一)传统复习课现状1.题海战术、重复操练复习课往往采用题海战术,学生重复练,却依然再三出错。究其原因,教师在讲解的过程中学生认为自己懂了,其实只是收到了老师给予的“鱼”,并未学会“渔”,知识没有经历“形成、建立、演绎、领悟、热爱、坚持、迁移”的过程,当遇到崭新的学习情境就会无所适从。  相似文献   

13.
任加顺 《云南教育》2008,(11):42-43
期末复习要引导学生把所学的知识进行系统归纳和整理,使其条理化、系统化,达到更好地掌握知识和培养能力的目的。但因为是知识的再学习,学生少了学习“新知”的新鲜感,加之重复练习,显得枯燥乏味。复习内容挖得太深,“夹生饭”太多;复习内容太浅,进度太慢,总是“炒冷饭”。弄得复习课教师怕教,学生厌学。本文就怎样提高复习课的有效性淡儿点做法。  相似文献   

14.
复习的目的是为了整理、巩固已学知识,使之系统化,并提高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学生通过新授课学到了多个知识“点”,又通过练习课将知识“点”连成线——即形成初统的技能技巧,而复习则是把这些“点”和“线”结合成“面”,梳理成知识的网络,并提高综合解决问场的能力。因此,复习应达到知识的系统整理和知识的综合运用两个方面的教学目的。那么,小学几何初步知识的复习;怎样才能达到“整理知识”与“综合运用”两方面的目的呢?一、精选复习内容。复习并不意味着把已学过的知识原封不动地重复一遍,应避免无效的信息的重复传授,而…  相似文献   

15.
复习课不是对知识的简单重复.而是教学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环节。复习课的根本任务是能使学生对所学的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加以巩固和提高.使知识与能力更加系统化。复习的课堂.可以弥补和纠正学生知识上的不足与错误.使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更深刻、更全面。它的目的不仅仅是要“温故”,更要能“知新”.这“新”不仅仅包括学生的知识、技能的深化与熟练.还包括学生是否学会合作探索.学会复习.学会反思,学会知识的运用和创新以及思维有没有深度与广度.  相似文献   

16.
古人云“温故而知新”,复习既是对已学知识的系统梳理和重复巩固过程,又是学生学习新知识的生长点.为了充分发挥复习课的“知新”功能,提高复习课的教学质量,笔者以为研究性复习课不失为一种好的选择.  相似文献   

17.
<正>复习课的目标怎么定位?为复而复,是重复操练经历过的问题,让生疏变为“熟练”;还是让学生再经历、再成长,找到知识的内在联系与规律,由一到二,由二知三呢?在习题的选择上是蜻蜓点水,一题再一题地做,还是精选典型,将知识点与点之间有效地整合起来,让学生感觉过程是好“玩”的,又有新的发现,有新收获,思维又得到发展?笔者设计了《多变的周长》这一拓展课,试图探索复习课如何“学而有趣、旧中有新、练中有思”。  相似文献   

18.
倪冬梅 《教师》2012,(9):108-108
复习不是单纯地重复,而是用旧知识的砖瓦建造新的高楼大厦。化学新课程的复习课要精心设计复习课的各个教学环节,吸引学生主动探索知识,从而真正提高复习课的教学效率。笔者在“溶液”一章的复习课中,采用了“活动单导学”模式,使学生在有限的45分钟内对溶液的定性和定量两方面知识学习都有进一步的提升。  相似文献   

19.
一节“问”与“变”的复习课执教者刘义敏点评者臧学文,毕振山(在小学应用题的复习教学中,很多教师不是搞题海战术,就是搞机械的重复。听了刘义敏老师的课,感到这样上复习题,既增加了教学的趣味性,又沟通了知识问的内在联系;既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又培养了学生...  相似文献   

20.
李湘红 《小学生》2010,(7):58-59
传统的小学语文复习课,教师不是“流水帐”似的重复“昨天的故事”,就是“炒冷饭”似的重温“往日的功课”,让学生无精打采,兴趣索然,甚至身心俱疲。使得语文复习课黯然无色,枯燥无味,耗时低效。那么,如何让复习课“新”起来?如何让复习课“高效”起来?笔者以“学生发展”为本,遵循新课程“三维目标”(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