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在副热带气候带内由于大洋上副热带高压东西侧的不同影响,因而在大陆东、西岸及内陆形成了不同类型的副热带气候。东岸是季风气候和副热带潮湿气候,西岸是副热带夏干气候,介于东西岸之间的中部则是副热带干燥气候。 地中海式气候是副热带西岸型气候,也即副热带夏干气候,它是所有气候类型中占有陆地面积最小的类型(约占1.7%),大约位于南北纬度30°—40°之间的地带,包括地中海沿岸、北美加利福尼亚沿岸、南美智利中部海岸、南非南端以及澳大利亚南缘和西南沿岸(见附图)。地中海式气候处于热带半干旱气候与温带海洋性气候间的过渡地带,它的气候主要特征表现为:  相似文献   

2.
在野外剖面、钻孔岩心宏观沉积相分析及岩相类型的归纳总结基础上,根据各类岩相在垂向上的组合关系及在平面上的分布,识别出障壁-泻湖相、三角洲相、河流相及湖泊相等4种沉积相及其多种亚相类型,并建立了相应的垂向沉积序列。其中障壁岛-泻湖沉积相发育于本溪组—太原组中下部,三角洲沉积相对应于太原组上部—山西组,河流沉积相主要发育于下石盒子组—红庙岭组,湖泊沉积相发育于双泉组。研究区总体上沉积环境有从海到陆的演化过程,古气候有从温暖潮湿到相对炎热干燥的变化,聚煤作用发生于气候温暖潮湿的本溪组、太原组和山西组沉积期,在下石盒子组、红庙岭组及双泉组沉积期由于气候相对干旱,区内聚煤作用停止,没有发育煤层。  相似文献   

3.
近一两年,淮河沿岸城市纷纷"争建"南北分界标志物。的确,秦岭、淮河一线历来是我国公认的南北方自然地理的分界线。难道,真的有一条"线"划分了中国南北方吗?习惯上认为,我国南北自然分界线有以下几种类型。气候分界线:就热量带而言是北方暖温带和南方亚热带的分界;在水分区划中则是北方干旱、半湿润气候和南方  相似文献   

4.
对宽阔水林区珙桐生境的生态因子 ,即地理条件、气候条件、生物条件以及土壤条件的分析 ,总结出璜桐生长的最适环境是海拔在 130 0— 170 0米之间 ;气候温凉、潮湿、降雨量大 ;有常绿落叶阔叶伴生 ;土壤疏松、潮湿、酸性。  相似文献   

5.
在中学地理教学中,“气候”是学生学习的重点内容之一,同时也是教学中的难点,而对气候类型的判别,则是难点中的难点。课本对气候类型知识的介绍很少,尤其是气候类型判别。在高考和会考中,此部分都是重点,因此,教师在教学中应充分给予重视。一、首先要掌握世界气候类型的分布、成因、特点气候类型的分布、成因、特点是判断气候类型的基础,熟练地掌握其分布、成因和特点,能很好地为判断气候类型打下基础。气候类型分布规律成因气候特征热带雨林南北纬10°之间赤道低气压控制,盛行上升气流全年多雨,全年皆夏南北纬10° ̄20°之间赤道低压、信风…  相似文献   

6.
4000多年前,黄河流域的气候是温和而湿润的,商代时森林覆盖率曾达到50%以上;在第四纪时期,我国中、东部的秦岭、太白山、台湾玉山等高大山脉上都有冰川分布;而在公元前5000年~公元前3000年,北冰洋在夏季可能全部溶解,现在非洲的撒哈拉和中东的沙漠带,当时的气候也湿润得多……历史上各个不同时期的气候状况和  相似文献   

7.
<正>初夏时节,郁郁葱葱的秦岭再次向我招手。大美秦岭,大美河山,那里是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典范。秦岭被称为“中华脊梁”,横断南北,延绵千里。中华大地的南北气候差异分水岭,也以秦岭和淮河来划分。秦岭七十二峪,峪峪不同,从军营回到故乡,我已基本走遍。今天目的是看初夏时节的高山杜鹃。早起,晨雾依稀,天公似有不作美的迹象。好在随车出行不久,红日初升,祥云万里。心中默念,晴好也罢,阴雨也罢,如此时节,杜鹃当盛开。  相似文献   

8.
《父母必读》2012,(6):65
随着6月气温升高,不少儿童时常出现多汗,都成了"潮"人!平常衣服都是潮湿的,晚上睡觉时就算开了空调,被窝和衣服也有潮湿感。大多数家长都会以为是气候炎热所致,但随着食欲不  相似文献   

9.
西上太白山     
崔蕾 《山东教育》2020,(3):126-126
说起太白山,许多人不太熟悉,但一提起秦岭知道的人就多了,太白山是秦岭的主峰。太白山横卧在陕西省眉县、太白、周至三县境内,因山顶终年积雪,银光四射,故称太白。它是横贯中国中部的东西走向的山脉——秦岭的主峰,为黄河水系与长江水系的分水岭,最高海拔3771.2米。由于秦岭南北的温度、气候、地形均呈现差异性变化.  相似文献   

10.
王伟 《上海教育》2009,(19):59-60
在都江堰工作和生活已经一个多星期了,饮食、气候、语言上的差异,是我们必须面对的困难。饮食上,四川的麻辣并不是我们想象中的那样容易克服,好几个老师都肠胃不适。都江堰的气候阴冷潮湿,衣服往往不容易干,潮湿的天气也容易诱发感冒和皮肤病。交流中不可避免的是语言上的障碍。都江堰的学校、课堂中,大部分情况下都是讲四川话,语速慢我们还能理解,语速一快就听不懂了,在上课时孩子的一句话要让他们复述好几遍我们才能明白,给我们开展教育教学工作带来了一定的影响。  相似文献   

11.
气候类型及其判断是重点也是难点。要想学好,我们就要先把世界上主要气候类型的名称、分布区、特征掌握好,然后再进行类比归纳,找出各种气候类型的异同点。这样才能够事半功倍。一、世界上的主要气候类型1.热带雨林气候:主要分布在赤道地区及赤道南、北两侧5° ̄10°之间,如非洲刚果盆地、南美洲亚马孙河流域及亚洲马来群岛的大部。其分布区终年受湿热的赤道气团控制高温多雨,月平均气温在25℃ ̄28℃,年降水量在2000mm以上,年内有两次气温和降水的最高点,分别出现在春分和秋分之后。2.热带季风气候:主要分布在纬度10°至回归线之间,如中南半…  相似文献   

12.
潮湿环境土遗址,特别是作为中华文明发源的直接实物证据的一些史前遗址,具有极其突出的历史、艺术和文化价值,也是我们保护的重要对象.本文通过分析潮湿环境土遗址的病害成因及其主要类型,总结和归纳出了潮湿环境土遗址保护的主要问题,并针对这些问题,探索了潮湿环境土遗址的保护理念,分析了保护所需的技术需求,最终得出潮湿环境土遗址的保护主要是水的问题,通过水环境控制措施,可将潮湿环境土遗址保护问题转变为“干燥环境”土遗址保护的问题;可将潮湿环境土遗址分为展示类遗址和非展示类遗址,不同类别的遗址采用不同的保护方法和措施;通过保护提前介入,促进保护与考古工作之间的深度交叉与融合等措施,最大限度的保护遗址;将化学与物理加固方法有机结合,形成潮湿环境展示类考古遗址综合加固技术,是土遗址本体保护加固技术发展的方向和趋势等结论.  相似文献   

13.
《商洛学院学报》2020,(1):19-27
在中国的名山大川中,秦岭是一座具有神奇色彩的巨大山系。就山脉的高与大而言,在全球范围内,秦岭算不上最高,也算不上最大;就历史与文化的贡献而言,秦岭能够与世界上任何一座高大的山脉相媲美。秦岭构建了一个独特的文化空间。《山本》是一部书写秦岭的集大成之作,是一部生机盎然、多姿多彩的"秦岭志",贾平凹以长篇小说《山本》建构了秦岭的文化形象,呈现了浩瀚神秘的秦岭空间。运用现代空间理论分析贾平凹的秦岭想象,可以了解贾平凹秦岭想象背后的诸多文化信息,可以探知贾平凹文学世界的深层密码。  相似文献   

14.
世界各地的气候错综复杂,各具特点。关于气候类型的判断是《地理高考考试说明》及《地理教学大纲》的重点内容,同时也是难点内容。一、判断气候类型的步骤判断世界气候类型,首先必须对照“世界气候类型分布图”,掌握世界各种气候形成的主要因素和气候的基本特征,了解其主要分布地区。判断时注意提取有效  相似文献   

15.
话梅雨     
每年6-7月份我国江淮地区梅子黄熟时期,常常阴雨连绵,有时多半月连续不见太阳,人们习惯把它称之为梅雨天气;又因这段时期潮湿多雨,衣物及器具容易发生霉变,所以也叫"霉雨".从大气角度来看,梅雨是初夏时期,从我国长江中下游及黄海直到韩国、日本南部雨期较长的连阴雨,它是长江中下游地区的气候特色之一,也是东亚特有的一种气候现象.……  相似文献   

16.
汉江谷地居民区鸟类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江汉谷地位于秦巴山区,是陕西省历史悠久的农耕区,气候和食物条件优越,栖息的鸟类比较繁盛。秦岭山地一向被认为是我国大陆动物区划的重要分界线,汉江各地则成为各种地理分布类型鸟类向南北方扩展的通道,关于该地的鸟类资源已有较多报道,但对人类活  相似文献   

17.
气候是地理学科中的一大重点,其中各种气候类型的分布、成因又是一大难点,也是高考重点考查的内容。学生在学习中,对于有一定地带性分布规律的气候类型容易理解和掌握,而对于没有地带性分布规律的特殊气候类型,掌握起来难度较大,考试中失分较多。多年的教学经验,我归纳出了几种非地带性分布的气候类型,以及它们的形成原因,以便于学生理解和掌握。  相似文献   

18.
大熊猫现仅分布于我国陕西秦岭南坡、甘肃南部和四川盆地西北部高山深谷地区,野生种群数量不足1000只,是极为稀有的大型动物,是世界重点保护动物之一。大熊猫体毛黑白分明,成年大熊猫体长约1.5米,重达160千克。大熊猫性情温顺,形象和动作非常可爱。从远古走来的“活化石”在距今800万到900万年以前,大熊猫的祖先就生活在东亚大陆炎热潮湿的森林里。在人类还处于猿人阶段时,大熊猫的家族空前繁荣。后来,地球进入“第四纪冰川”时期,气候变得寒冷,许多动、植物灭绝了。而生活在高山深谷的大熊猫躲过了这次劫难,它们在竹林茂密、山泉畅流的地方…  相似文献   

19.
秦岭山脉西起甘肃东南,东至豫西的伏牛山地,山势西高东低,海拔多为1500~2500米,东西绵延500千米,南北宽达100~150千米,主峰太白山海拔3767米。秦岭山脉是我国南北自然地理条件的天然分界线,也是长江、黄河两大水系的分水岭。它像一条巨龙横亘在我国中部,阻挡着南来北往的气流,使其南北两侧的气候特征和地理环境产生明显差异。1.水文方面:秦岭因其特殊的地理位置,成为中国两大水系——长江和黄河的分水岭,秦岭以北的降水流向黄河,秦岭以南的降水流向长江。同时它也孕育了长江水系的三大支流——嘉陵江、丹江、汉江以及黄河水系的渭河、南洛…  相似文献   

20.
陶文 《新高考》2007,(9):51-54
气候类型的判读一直是地理学习的重点和难点,历年的高考试卷都会考查到该知识点。在命题的形式上常以各种分布图、统计图表、示意图或特定地区等为切人点.通过判读气候类型,考查学生对气候特征、气候分布、气候成因等的掌握情况。但不少同学面对这样的试题.常因无法判断气候类型而影响后面的答题,自己也感到很苦恼。那么.如何判读气候类型呢?[第一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