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新书·观点     
《卡夫卡与中国文化》,曾艳兵著,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卡夫卡与中国文化》一书旨在探索和研究卡夫卡与中国文化的关系。该书的主要观点有:卡夫卡说自己是一个中国人,这与他作为一个出生在布拉格的用德语写作的犹太人的身份密切相关,他碰巧又  相似文献   

2.
2024年是卡夫卡逝世100周年,我国著名的卡夫卡研究专家曾艳兵教授从事卡夫卡研究也已超过30年。曾教授将卡夫卡作为自己终身的研究对象,既出于某种偶然,又是某种必然。作为既具经典性又极具前沿性的西方作家,研究卡夫卡既满足个人的精神需求,又具有极其重要的学术和现实意义。身处当前这样一个充满分裂和动荡的现代世界,阅读卡夫卡也显得更为紧迫和必要。当前国内学界的卡夫卡研究也蒸蒸日上,正当其时。作为中国学者,须始终以中国视野研究外国作家,这既是曾教授研究的出发点,也是其最后归宿。  相似文献   

3.
大凡见过卡夫卡肖像的人,不能不为他的眼睛所震撼.这双眼睛清澈纯净、明亮有神,却流露出十分复杂的信息,既有羞涩、忧伤、恬淡和迷惘,也有惊恐、焦虑、自信和犹疑……我国学者曾艳兵先生认为:"卡夫卡的眼睛里似乎什么都有,但你却无法准确说出是什么."正如卡夫卡作品一样,这双眼睛玄奥神秘、迷雾重重,着实令人捉摸不透.可这双眼睛却像子弹一样洞穿雾瘴,一下击中世界的悖谬和荒诞之处.  相似文献   

4.
今天,弗兰茨·卡夫卡的卡夫卡式的文学作品已经成为了现代文学中拥有读者最多、争议也最多的作品。一夜之间,全世界仿佛都把"卡夫卡"当做"商标",用来标识现代世界的恐惧和复杂性。"卡夫卡之后,似乎所有文学都变成卡夫卡式的了。"(桑德尔·L·吉尔曼:《卡夫卡》,陈永国译,北京大学出版社,2010,P2)不仅如此,卡夫卡还是一位伟大的画家,在他立志献身于写作之前,他甚至还在犹疑不决:是做一位画家,还是当一位作家?  相似文献   

5.
2023年是布拉格犹太德语作家弗朗茨·卡夫卡诞辰140周年,2024年则是卡夫卡逝世100周年。全球卡夫卡学界和读者都在关注、思考、言说、书写卡夫卡,正在掀起一股重读卡夫卡作品的热浪。卡夫卡是20世纪文坛最具影响力的人物之一。卡夫卡属于全世界,全世界需要卡夫卡。当今这个面临诸多焦虑、困惑、恐惧、撕裂乃至战争的世界就更需要卡夫卡。卡夫卡似乎无处不在,乃至于不是我在说卡夫卡,而是卡夫卡在说我。卡夫卡的问题出现在我们面前,卡夫卡式处境摆在我们面前,并且总是不期而遇。面对现实的诸多问题、困境、悖谬,我们除了以“卡夫卡式”来描述和表达,几乎很难找到其他更好的方式了。  相似文献   

6.
如何来看“现代”和“当代”中国文学的共通性?80年代学人打通“二十世纪中国文学”的努力,为何虽卓有成效地通向了“晚清”,却不容易通向迄今已经双倍于“现代”文学时长的“当代”?“当下”“当代”与“现代”文学构成怎样的历史连续线条?能否用比较贯通的专业话语来描述和整合自近代中国以来的文学经验?  相似文献   

7.
提出这个观点,不是凭空想象,而是在近十年专业图书馆的读者服务工作实践中逐渐“悟”出来的。这里谈几点个人认识,就教于同行。一、提高读者自我服务能力与“为读者服务”是一致的提高读者自我服务能力,并不是要否定“为读  相似文献   

8.
坠入生活     
做报纸的文学副刊编辑,经常看到读者朋友的来信倾诉对文学的热爱,特别是一些年轻的文学爱好者们,在他们热切地倾诉中,常常同时杂揉着对现实生活的不满和失望,并不同程度地把文学视为可以改变或拯救生活的手段和方法之一。面对着案头这样一些打开门扉的心灵和渴望回应的眼睛,我总不自主地想起孤独而深刻的卡夫卡面对繁杂喧腾的生活的沉吟:“我渴望生活,同时更恐惧生活”。当时少不更  相似文献   

9.
杨阳 《大观周刊》2013,(2):25-25
作为西方现代主义文学大师,卡夫卡有着与19世纪传统的文学创作截然不同的观察视角和艺术风格.在各种解读观点的背后我们不难发现在卡夫卡的作品中,寓言化和司空见惯的日常生活场景以及现实中小人物的悲剧命运相互交融.是荒诞性与真实性共存、追寻与失落共存的多重悖谬形式。以其长篇小说《审判》为例,读者能够从中解读出追寻与失落、恐惧与勇敢、荒诞与现实、罪与赎罪等多重悖论思想。  相似文献   

10.
采写偶感     
用“心”去悟有人说,新闻稿件的“含金量”,在于作品有无立体感。所谓如见其人、如闻其声、如临其境,就是作者深入实地后产生的现场“音响”效果。而有了立体感,才容易调动起读者的感官,让人在读新闻中有一种美的享受。深入实地的感受,在于用“心”去悟。能否“悟”出其中的最佳“意境”,是作者个人素质的综合反映。有位诗人曾说过:“一个声音敲打着耳  相似文献   

11.
接受美学,是本世纪六十年代兴起的一种新的文学研究方法,它把作家、作品、读者联系起来,把读者作为与作家、作品并行的文学研究对象。接受美学最重要的贡献是提出了读者“再创造”理论。作品与读者有着内在的不可分割的联系,没有读者,也就没有作品存在的价值。将接受美学引入新闻学领域,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为我们研究新闻读者提供了一个新观点、新视野。研究新闻的现象,只见传播者,忽视接受者,是不完  相似文献   

12.
2007年2月我从当当网上购买了虹影的《我与卡夫卡的爱情》,原以为此书必定与卡夫卡相关,至少有许多与卡夫卡有关的文字,不料除了书前有一则简短的引言“我与卡夫卡的爱情”外,便再未出现过关于卡夫卡的只言片语。这则引言全文如下:  相似文献   

13.
实行馆内通用读者证("一卡通")的实践与思考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通用读者证(“一卡通”)是计算机技术、网络技术等现代化技术发展及在图书馆应用的产物,它不仅可集多种功能于一身,使多个证合为一个证,更重要的是实现文献借阅、读者信息的计算机管理,在方便读者的同时,提出图书馆的科学管理水平。本文从实施目的、步骤、体会等几方面对长春图书馆实行馆内通用读者证(“一卡通”)作了详尽的总结与思考。  相似文献   

14.
卡夫卡在长、短篇小说方面所表现出来的杰出艺术成就已为大家所知晓。其实他也是一个随笔、速记式短小作品的能手。他的随笔寓意深邃,富有哲理。他的速写笔触简洁、格调明快、思想敏锐、情趣幽默,独具一格。它们是德国文学史上克莱斯特、黑贝尔的小品风格的继承和发扬,与我国近年来兴起的“小小说”或“微型小说”亦颇为近似。卡夫卡不愧为这个文学新品种的先驱者。卡夫卡的这类作品绝大部分均见之于他的八本所谓《八开本笔记簿》和散页中的断章残篇,除《观察》中所收的几篇以外,生前均未发表。这里选译的只是其中很少的一部分。凡方括弧里的题目为译者所加;其他除《在法的门前》和《一道圣旨》外,均为马克斯·勃罗德所加。  相似文献   

15.
海明威承认巴别尔比他写得更凝练;博尔赫斯觉得巴别尔的作品享有散文难以达到,只有诗才配享有的荣耀;奥捷克认为巴别尔与卡夫卡“同让每一根神经颤动”;卡尔维诺以为《骑兵军》是“本世纪写实主义文学的奇书之一”。  相似文献   

16.
谭际源 《图书馆》1992,(6):66-66
笔者在图书馆工作近十年,感到公共图书馆有一棘手的问题需要解决,即部分持有惜书证的读者不按期还书或借书不还,在文学和综合外借处尤为显著,致使图书馆文献资料不能顺利在读者中流通:这些读者中有的因客观上的原因无法归还,有的则是原工作调动、参军,出国或离退职而将书带走。还有的读者借了工具书长期占用不还,最后干脆来个“舍”证“保”书。  相似文献   

17.
本课题从“读者阅读取向”、“本科生阅读行为习惯”、“本科生电子文献认识”、“电子文献使用方法掌握情况”以及“实际使用情况”等入手,对综合大学本科生阅读行为特征进行了“中样本”的调查研究。课题揭示了本科生读者阅读数字化倾向,专业外文献阅读取向集中在“文学、艺术和史传类”等现象,为综合性大学图书馆管理工作提供了有益的参考。  相似文献   

18.
《新世纪中国电影史》以编年体勾勒了新世纪以来22年中国电影史。《新世纪中国电影史》以“断代整体观”“打通史论评整体观”的“双重视角”,努力打通着“微观史”与“宏观史”的壁垒,呈现为多向度、多视角的研究可能。《新世纪中国电影史》为“开放的电影史”写作留出了足够的“接着写”空间,为“重写电影史”做出了一家之言的探索。  相似文献   

19.
卡夫卡是谁?什么是卡夫卡的问题?卡夫卡的问题何以成为我们今天的问题?谁能够理解卡夫卡?读罢《卡夫卡研究》,我们对这些问题或许会有一个答案,或许因此反而没有了答案。随着中国对卡夫卡的译介与研究越来越深入、成熟和系统,卡夫卡对中国当代作家的影响也越来越深刻、持久和全面。1999年新世纪出版社推出了一套丛书《影响我的10部短篇小说》,其中莫言、余华、皮皮均选了一篇卡夫卡的小说。卡夫卡不仅促使中国作家改变了文学创作的观念,扩展和丰富了中国小说的写作手法,  相似文献   

20.
后期疫情时期,顾名思义,是指后期疫情的时期,或者说疫情的后期。卡夫卡的那种生活方式原本以为永远也不可能有机会体验一下,不料在2020年春节期间还真有了一回真切的体验。不过,只有到了两年后的2022年,才算是真正地、深刻地经历了卡夫卡地洞式生活体验。疫情期间的居家隔离重读卡夫卡,发现与“卡夫卡式”还真有着许多的相似或相同之处。在隔离的状态下重读卡夫卡及其作品,不仅可以消磨许多难挨时光,或者还会有意想不到的启示和收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