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53 毫秒
1.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的主线。广泛深入地开展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铸牢各族师生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当前教育系统的一项重大任务,也是亟待探索研究的重要课题。  相似文献   

2.
新时代,铸牢大学生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与作用,高校是铸牢大学生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重要场所,铸牢大学生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应以“五个认同”为主要教育内容,通过课堂主渠道,讲透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内容;以校园文化建设为抓手,讲活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内容;以社会实践为平台,讲实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内容,通过教学改革、文化建设、服务地方等多种形式,提升铸牢大学生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工作成效。  相似文献   

3.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的主线,民族心理在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中有着重要的地位与作用。其中,民族认同意识是构建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心理基础,民族共有的精神家园是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动力之源,民族文化自信是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关键要素,民族文化自觉是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最终目标。基于民族心理的视角,应该从民族意识、民族语言文化心理、民族认知特点、民族需要动机四个方面探讨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相似文献   

4.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我国新时代民族工作和学校民族团结进步教育的根本遵循,而深化学校民族团结进步教育则是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重要实现路径.以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重要论述为指导,构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与深化学校民族团结进步教育的积极互动关系结构,开展深化民族团结进步教育与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学理阐释工作,以此深化学校民族团结进步教育和铸牢各民族学生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认识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5.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的主线,也是高校全面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重要内容。北方民族大学聚焦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主线,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和改进民族工作的重要思想,着力构建形成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工作体系、教育体系、研究体系、制度体系和实践体系,通过深度服务地方中心工作、培育和选树先进典型、壮大主流思想舆论等举措,有效推进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示范校建设,在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工作中走出了一条可供借鉴的新路子。  相似文献   

6.
坚持系统观念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重要内容,也是新时代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必须坚持和运用的科学思想方法。在推进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这一具有战略意义的任务中,我们要重点把握系统的过程性、整体性、结构性、开放性,提升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思维长度、广度、力度和深度。  相似文献   

7.
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维护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的思想根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的主线。高校学报作为学术研究和文化传播阵地,其自身负有的政治功能和传播功能在当前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时代背景下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本文通过对H学报近年来已刊发的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相关论文进行梳理,分析现有研究成果的亮点和局限性,提出学报助推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实践路径。  相似文献   

8.
培育与铸牢大学生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重要目标。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内涵要素是什么,大学生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建构过程是什么,如何培育与铸牢大学生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成为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必须厘清的重要内容。文章通过分析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内涵要素,认为国家认同、政治认同、文化认同以及价值认同是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根本前提、核心要义、心理支撑与思想基础,并结合大学生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建构过程,以此提出铸牢大学生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培育路径。  相似文献   

9.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习近平总书记在新时代背景下提出的重大原创性论断,是新时代民族工作的“纲”,是青少年拥护祖国统一、加强民族团结的精神力量之源。建构青少年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协同机制,需以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讲话为统领,厘清“四个共同”“五个认同”、马克思主义“五观”之于青少年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内涵要义。在此基础上,遵循“知—情—意—行”的心理逻辑,坚持“家—校—社”的多元协同,确保“党—团—队”的一体联动,进而建构全方位、立体化的青少年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协同机制。要实现这一机制,需建立大中小一体化的育人体系,助推青少年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的常态化发展;创设家校社协同育人空间,促进青少年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的互嵌式发展;完善党团队一体化育人链条,实现青少年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贯通式发展。  相似文献   

10.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是落实新时代立德树人任务的重要要求,也是新时代学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德育工作的重要内容之一。在当前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教育实践中,不同程度地存在着认识上的“三个不清楚”,即不清楚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的具体内容应该包括什么、不清楚民族团结进步教育与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之间的区别、不清楚如何处理共同性与差异性的关系,这成为制约教育效果的认知障碍。同时,在教育结构性方面,存在区域不均衡、内容不全面、学段针对性不强的问题。民族团结进步教育因循“多元一体中华民族”的逻辑,突出各民族相互团结、繁荣发展的教育内容;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因循“统一多民族国家”的逻辑,突出各民族“四个与共”共同体理念的教育内容;两者各有侧重,又交集兼容。从一定意义上讲,民族团结进步教育的外延宽于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新时代的民族团结进步教育需要围绕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这一主线,要求对原有民族团结教育在内容、目标方面实现“升级”。提升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的信度与效度,需要依托民族团结进步教育,需要有关部门督导改变教育实践区域不均衡、教育内容不全面等问题,还需要在...  相似文献   

11.
梅军 《宁夏教育》2023,(10):9-11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新时代公安院校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必然要求,也是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的重要体现。宁夏警官职业学院作为全区唯一一所公安院校,在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方面通过多种渠道多措并举开展教育教学实践,为公安院校开展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着力防范化解民族领域风险隐患提供了有力保障。  相似文献   

12.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的主线,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然选择。连日来,由自治区教育工委、教育厅主办的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主题宣讲活动的宣讲团成员走进各地各校开展宣讲,针对不同学段学生特点,创新方式方法,丰富形式载体,引导全区教育系统广大干部和师生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营造民族团结进步、校园和谐稳定的良好氛围。  相似文献   

13.
共同富裕彰显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和"平等""公正"的核心价值。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新时代党和国家民族工作的主线与根本遵循。以共同富裕推动西部民族地区发展,缩小其与东部沿海地区、中部地区之间的发展差距,共享改革发展成果,进而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构筑各民族的共有精神家园,是新时代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必然要求和必由之路。为此,要在党和国家的坚强领导下,发挥好中央统筹、发达地区帮扶和西部民族地区自主发展三个方面的积极性,以共同富裕为西部民族地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凝聚"共识"。  相似文献   

14.
共同富裕与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互相依存、互相促进、辩证统一。中华民族共同体是要实现共同富裕的共同体,共同富裕是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应有之义;共同富裕需要各族人民同心团结奋斗,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实现共同富裕的精神动力和重要保障。以共同富裕为视角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实践路径:引导各族人民深刻明晰社会主义的本质,不断提高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思想自觉;团结带领各族人民共同走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着力奠定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经济基础;坚决确保各族人民在共同富裕路上一个不掉队,巩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建设成果;精准提供基本公共服务,持续推动共同富裕,构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长效机制。  相似文献   

15.
新时代,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事关祖国统一和边疆巩固大局,事关民族团结和社会稳定大局,事关国家长治久安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大局.青海高校应该加大力度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这一重要战略任务放在极端重要的位置,采取各种措施对大学生进行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为铸牢民族团结和社会稳定提供保障.文章通过调查青海高校在铸牢中华民...  相似文献   

16.
新时代,果洛州在深化教育教学改革,提高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实效性,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全面提高义务教育质量等方面面临诸多新形势、新问题和新挑战。必须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民族团结的重要论述,以及党中央关于新时代爱国主义教育和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有关部署,切实做好中小学民族团结教育工作,加强各族师生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  相似文献   

17.
民族院校始终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引领,努力在思政课教学各环节、全过程通过不同方式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这一理念贯穿其中。从思政课堂理论教学和实践两个层面建设路径出发,进行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充分发挥思政课主渠道作用,根据不同课程特点,在思政课教学设计、教学活动中全面贯穿、融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通过理论和实践两个层面共同着力,使思政课与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同向同行,形成实现课程目标的合力。  相似文献   

18.
人才培养是高等教育的基本职能。民族院校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充分体现在培养具有坚定的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和良好的建设中华民族共同体能力的人才方面。从历史依据来看,民族院校在坚守培养民族团结进步人才目标、坚持民族团结进步教育内容和保障各民族平等受教育权中均呈现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历史方位。进入新时代,民族院校人才培养面临“两个大局”的内外部新形势;时代变革也引发了民族院校人才培养定位在“德”与“才”取向之间的张力与抉择;而思想政治教育作为民族院校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主阵地,在新时代背景下也面临着世代更替、内容滞后、方式单一等现实挑战。为此,新时代民族院校人才培养要通过增进“五个认同”意识,打造人才培养“两支队伍”;深化民族团结进步教育,注重专业培养与政治教育有机结合;创新思政教育模式,优化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方式等路径,为铸牢各民族大学生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提供长效支持。  相似文献   

19.
构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评价指标体系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和价值:一是有利于维护各民族根本利益,二是有利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三是有利于巩固和发展民族关系,四是有利于开创党的民族工作新局面。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评价指标体系可以从政治引领、文化浸润、发展凝聚、“三交”增进、法治维护这“五个维度”和“一个机制”方面予以构建。该评价指标体系在实际运用中需不断改进,以更趋完善:一是评价指标体系构建要具有整体性、共同性,二是评价指标相关内容及有关数据采集要具有可操作性,三是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考核评价要具有导向性。我们应深刻理解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的“主线”和“纲”,正确认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评价指标体系的“五个维度”之间本质上是一种“共生关系”,有效把握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评价指标体系与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之间的相互作用。构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评价指标体系”,旨在探索出一套全面、系统、公正、客观的评价指标体系,以此考核评价我国民族地区不同级别、不同类型的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创建单位的工作优劣和实施绩效,从而为未来党和政府有关民族政策的制定、地方各级党委...  相似文献   

20.
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国家统一之基、民族团结之本、精神力量之魂。在高职院校开展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是培养担当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推动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高质量发展、做好新时代普通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必然要求。据此,高职院校教师应不断提高自身素质,深化对中华民族共同体的认识,在开展教学工作时,与时俱进,创新教学方法,切实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融入教学中去。以新疆高职英语教学为例,全面分析了当前“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融入高职课堂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针对这些问题提出具有指导性和操作性的策略和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