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笔者在泰进行汉语教学过程中发现泰国小学生在汉字书写上存在不少偏误,表现在笔画形态、笔画数目错误,部首混淆,整字结构错误以及笔画、构件部首、整字笔顺错误上.经过分析发现这些偏误的产生既有中泰文字性质与书写规则不同的原因,也有学生缺乏笔画、部首、笔顺与汉字整体结构概念的原因.针对偏误原因,笔者采取了中泰文字形态对比、抄书及书法考试、书写操练与强化、分色字卡教学及汉字构形理论分析等方法进行纠正,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2.
部首刍议     
部首主要用于给汉字分类,从古至今,部首经历了三个发展阶段,由《说文解字》至《字汇》为第一阶段,这一时期的部首主要指出汉字的意义所属,凡是属于同一意义范畴的字归在同一部首;由《字汇》至《康熙字典》为第二阶段,这一时期的部首既重视表意。又注意到表形,凡是属于同一意义范畴的字,形体偏旁相同的排列在一起;由《康熙字典》至今为第三个阶段,这一时期的部首偏重汉字的形体,主要是为了人们检字方便,只要是具有共同形体偏旁的字即使不属同一意义范畴也归在同一部首。  相似文献   

3.
教育部、国家语委规定汉字主部首201个,附形部首99个。这与许慎在《说文解字》中首创的540部首差异很大,而有些字的归部也不一致。这些"差异"和"不一致"在实际应用中引起了一些不便,在理论研究上也引起了一些争议。以《现代汉语词典》中"月"部字为例,分析"月"部字的来源及存在的问题,并类推其他部首,希望进一步规范现代汉字的部首检索系统,使汉字部首及字的归部更趋合理和科学。  相似文献   

4.
部首是根据汉字结构分析整理出来的表意偏旁,它们绝大多数是汉字的构字基础。部首在庞大的表意汉字系统中具有强大的整合功能。系统分析部首的形体意义,除了能够提高字词的查检能力外,更为突出的是在汉字教学中对认识字形和分析字义具有提纲挈领、朔源及流、举一反三、事半功倍的重要功能作用和效果。同时,通过部首分析,还能让人们更深刻地认识汉字的文化,了解汉字的体系,领略汉字的魅力。  相似文献   

5.
秦汉时期属于汉字字序法的早期,这个时期汉字排序呈多样性,其性质是根据意义排序.<说文>部首法将秦汉时期的表义字序法推向顶峰.<说文>关于部首的论述和单字的归部皆根据汉字结构分解汉字,在此基础上得出表义偏旁,进而组成表义部类,建立部首.这个表义的部首系统是用来为汉字排序,而非用来检索的.  相似文献   

6.
现代汉语教本及丛书对汉字偏旁和部首的解释是明晰的,但对什么样的字可作偏旁分析、偏旁和部首之间具有什么样的关系这两个问题,很少有详尽明了的阐述。本文就此作了较为具体的分析,对理解、掌握和使用汉字有一定的帮助。  相似文献   

7.
一、教师应该掌握汉字学的相关知识根据教育科学的原则,教师教汉字,理应掌握相关的汉字科学知识。比如,汉字部首具有很强的系统性,掌握了各部首的形音义,就容易成批量地理解和识记各部中字的形  相似文献   

8.
通行的关于汉字性质的认定 ,如表意文字等 ,都着眼于汉字的某一特点而言 ,概括得并不全面。从汉字的社会功能、构形基础及形式的和谐、对称看 ,汉字本质应该是一种符号 ,即符号的汉字。深入分析汉字字族的谱系关系 ,对汉字进行整体研究 ,无论《说文》建立的部首 ,还是由它演变而来的检字法部首 ,又都是汉字自身的符号系统 ,是对汉字各个群体的抽绎和概括 ,是把握汉字认、读、写的科学途径  相似文献   

9.
反切是一种汉字注音方法,用两个字相拼,切上字取声母,切下字取韵母和声调,两相拼合即是被切字的读音。反切字是为交际需要而产生的特殊文字,它采用反切的方法创造而成,形体上用两个整字、整字与偏旁或偏旁与偏旁拼合而成,字音是组成它的字的音的拼合。拼合造形、反切造音是其基本特点。反切字与合文、合形字、合音字有联系也有区别。反切字存在于汉字型文字中,体现出反切不仅仅只是一种注音方法。  相似文献   

10.
王菲 《考试周刊》2011,(33):33-34
本文主要探讨有关汉字教学方法问题,包括部首归类的教学方法、汉字多音字的教学法、辨析形似字的教学法、汉字的形变教学等具体方法,通过这些方法的研究,为今后的汉字教学提供一定的帮助。  相似文献   

11.
解慧颖 《文教资料》2021,(3):6-8,43
本文选取暨南大学华文学院编写的《中文》教材和北京华文学院编写的《汉语》教材为研究对象,分析其汉字编写模式。《中文》教材的汉字编写模式为:先集中识字,再随文识字;识写分流(注重书写);《汉语》教材的汉字编写模式为:先识写分流(多认少写),再随文识字;以“笔画——部首——整字”为顺序编排汉字。对华文教材汉字编写有所启示:重视汉字教学,编写华文教材用字字表,重视汉字认知规律。  相似文献   

12.
现代汉字部首法所用单字切分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现代汉字部首法所用的切分主要用于合体结构字中,对选取部首具有重要的意义。专门的研究仅有20多年的历史,表现出现代汉字部首法体系趋向缜密并向深处发展的趋势。在切分的依据、原则和难点这些重要问题的研究中,我们发现按照汉字外部结构切分可能会最大限度地覆盖汉字,同时使内部系统性与社会应用性得到统一。  相似文献   

13.
一、教师应该掌握汉字学的相关知识 根据教育科学的原则,教师教汉字,理应掌握相关的汉字科学知识。比如,汉字部首具有很强的系统性,掌握了各部首的形音义,就容易成批量地理解和识记各部中字的形音义关系,有效地帮助学生提高识记的效率。这种遵循部首的系统规律,  相似文献   

14.
我们知道,教学汉字,如果掌握了某部首的音形义,就比较容易掌握与该部首有关的字。比如掌握了"艹"部首,就容易理解有草字头的字与草本植物有关;掌握了"木"字,不但知道带有"木"旁的字与木本植物、木材等义有关,而且知道"木"还在"沐"字作声符。这就是汉字学揭示的"举一形而统众形"之学习功效。以此推论,如果掌握了国家语委颁布的现代汉字201个部首,就比较容易理解和掌握  相似文献   

15.
好书推荐     
《新课程研究》2013,(10):93
《汉字教学常用字形义解析》一书是金文伟、曾红、温莉三位高校汉语教师以七年心血,在小学实践中多次修改而完成。全书73.6万字,依据汉字科学分析了语文课标规定的3500个常用字的193个部首和2210多个字,注重发挥部首在构字中的重要作用,以达到以简驭繁之识字高《汉字教学常用字形义解析》金文伟曾红温莉编著中国财富出版社  相似文献   

16.
在对外汉语教学中,汉字的读和写往往被老师和学生共同视为最困难的部分。笔者根据自己的教学经验并结合目前本学科的研究成果,提出了针对汉语初学者学习汉字的"四步两法"。笔者认为,汉字学习应遵循由易到难、由独体字到合体字、由笔画到部件再到整字的学习顺序。同时要采取直观的图片法和分析汉字结构的方法讲解汉字。  相似文献   

17.
笔画命名应有一个原则 :单一笔画命名只用一个字 ,复合笔画命名每折转一次就增加一个字。笔顺规则应为 :从上到下为主 ,从左到右为辅 ,横竖交叉先横 ,撇捺相交捺收 ,先写中间主体 ,再配点撇横竖 ,重叠嵌套结构 ,根据层次分组。应纠正“偏旁就是部首 ,部首就是偏旁”和“每个汉字只有一个部首是正确的部首”这两个模糊认识  相似文献   

18.
常见教师以手放在目上教看字、用板压火教灭字,形象生动,学生识记深刻;又常见教师讲解部首犭表示动物义,简洁明了,学生因此以简驭繁地掌握了猫、狗、狼、狮、狐狸、狼狈等一串字(词)。教学为何如此有效?愚以为,主要原因是教师掌握了这些字和部首的科学知识。由此可见,要提高识字效率,教师必须掌握汉字科学的相  相似文献   

19.
以韩国留学生的汉字书写偏误为研究对象,将偏误类型分为笔画、部件、整字三个层面。其中部件偏误最多,整字偏误最少;"点、横、提"构成了笔画书写偏误的主体;部件误用的比例高,部件错位偏误率很低;近形误用在整字偏误中所占的比例最大。偏误形成的原因包括:汉字本身的复杂性、韩文字的负迁移、学习者自身因素和教学失误等方面。  相似文献   

20.
坚持汉字是记录汉语的符号系统的人们,只承认汉字具有标示汉语的功能。本文归纳了汉字标示的几种功能:形意字示形;会意字、指事字示意;借音字示音;意声字既示意又示音。本文认为,一方面汉字作为整字是记录汉语的符号;另一方面,形意字还是事物形态的符号;会意字、指事字、意声字中的意符还是事物形态、类别、属性或质地等的符号;意声字中的音符是汉语语音的符号。汉字示意成为汉语的有力补充,它能把汉语中同音不同义词语从同音词语中分析出来。汉字示意还成为我们认识中华文化的活化石,由此生发出汉字文化学。汉字中借音字和意声字中的音符成为追溯汉语古音的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